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2015-03-20张景钢黄艳涛索诚宇任俏妮
王 巍,张景钢,黄艳涛,索诚宇,任俏妮
(1.青岛市李沧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山东 青岛 266000 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100083)
0 引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以及家庭作坊式企业的统称。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四部门于2011年6月联合印发的《关于印发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的通知》,划分中小微企业的具体标准的三项重要指标按照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人、资产总额、行业类型不同,划分的标准也不同,小微企业主要分布于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三大行业[1]。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0%以上。小微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分别占总量的60%、57%。可以说小微企业既蓬勃发展,但也存在着隐患,这些隐患大多来源于安全生产方面。目前我国小微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多存在:(1)生产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2)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3)制度落实不到位;作业流程未建立健全;(4)责任划分不到位;(5)考核与奖惩体系不理想;(6)安全生产培训未到位;(7)人机活动未能实现自动自发[2]。
针对这种情况,国家发布《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安监总管四【2014】17号)等文件就是针对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制定的,目的是提高小微企业安全管理水平,确保小微企业健康发展。
推进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着力提升企业本质安全,有效预防和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有效途径。
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1.1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含义
安全生产标准化,就是通过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排查治理隐患和监控重大危险源,建立预防机制,规范生产行为,使各生产环节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的要求,人、机、物、环处于良好的生产状态,并持续改进,不断加强企业安全生产规范化建设[3]。
1.2 安全标准化创建流程及评定标准
根据鲁安监发(2011)120号文,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流程包括策划准备及制定目标、教育培训、现状梳理、管理文件制修订、实施运行及整改、企业自评、评审申请、外部评审等八个阶段。小微工贸企业首先成立安全标准化领导小组,制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目标,并根据目标来制定推进方案,分解落实达标建设责任。其次,聘请相关专家对企业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指导,排查安全隐患并进行整改。第三,企业对各部门、各岗位人员就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进行教育培训,实现全员参与。第四,企业依据评定标准,组织相关人员,开展自评工作,并着手准备安全标准化评审申请材料,以便根据相关规定申请安全标准化外部评审。
2 小微工贸企业基础管理标准化创建
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基础管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工贸企业极易忽略的一个环节。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建设。
2.1 制度建立
2.1.1 安全生产责任制
2.1.2 安全管理制度
制定或修订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例会制度、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培训制度、隐患排查制度、应急管理制度、劳保用品发放及使用管理制度、用电管理制度、设备管理制度、消防器材管理制度等。
2.1.3 制定或修订各岗位操作规程
企业对缺失的制度进行制定,对不完善或陈旧的制度进行修改或更新,并将各种规章制度文件化。
2.2 长期广泛的开展安全教育培训
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制订年度安全生产计划,邀请专家进行安全讲座或培训,组织职工外出参观学习,编写安全教育宣传手册,全员参与学习,定期进行安全知识及岗位技能考核,鼓励员工主动学习,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使安全教育培训深入人心。安全教育培训每人都应建立培训档案进行归档[4]。
选SPSS21.0软件对数据做出分析,(± s)表示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实施t检验,(%)表示不良反应、疗效,实施χ2检验,当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引进现代安全管理方法
采用科学的安全管理方法,如定置管理法、安全检查表管理法等。
2.3.1 定置管理法
定置管理起源于日本,由日本青木能率(工业工程)研究所的艾明生产创导者青木龟男先生始创。 定置管理是对生产现场中的人、物、场所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地分析研究,使之达到最佳结合状态的一门科学管理方法,它以物在场所的科学定置为前提,以完整的信息系统为媒介,以实现人和物的有效结合为目的,通过对生产现场的整理、整顿,把生产中不需要的物品清除掉,把需要的物品放在规定位置上,使其随手可得,促进生产现场管理文明化、科学化,达到高效生产、优质生产、安全生产。定置管理是“5S”活动的一项基本内容,是“5S”活动的深入和发展。
2.3.2 安全检查表法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 List)是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潜在危险、督促各项安全法规、制度、标准实施的一个较为有效的工具。它是安全系统中最基本、最初步的一种形式。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检查表的编制系统全面,可全面查找危险、有害因素,避免了传统安全检查中易遗漏、疏忽的弊端;②检查表中体现了法规、标准的要求,使检查工作法规化、规范化;③针对不同的检查对象和检查目的,可编制不同的检查表,应用灵活广泛;④检查表简明易懂,易于掌握,检查人员按表逐项检查,操作方便可用,能弥补其知识和经验不足的缺陷;⑤编制安全检查表的工作量及难度较大,检查表的质量受制于编制者的知识水平及经验积累。
2.4 设备设施管理与作业安全
2.4.1 设备管理
企业应对生产设备设施进行规范化管理,保证其安全运行。企业应有专人负责管理各种安全设备设施,建立台账,定期检查维修。对安全设备设施应制定检查维修计划。设备设施检查维修前应制定方案。检查维修方案应包含作业行为分析和控制措施。检查维修过程中应执行隐患控制措施并进行监督检查。
安全设备设施不得随意拆除、挪用或弃置不用;确因检查维修拆除的,应采取临时安全措施,检查维修完毕后立即复原。对于特种设备要定期进行检测,操作人员必须要有相关特种设备操作证,不得无证操作。
2.4.2 作业安全
应建立警示标志和安全防护的管理制度。应在有较大危险因素的作业场所或有关设备上,设置符合《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和《安全色》(GB2893)规定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安全色。应在检查维修、施工、吊装等作业现场设置警戒区域,以及厂区内的坑、沟、池、井、陡坡等设置安全盖板或护栏等。设备裸露的转动或快速移动部分,应设有结构可靠的安全防护罩、防护栏杆或防护挡板。
对登高作业、危险区域作业、有限空间作业等建立的作业许可证制度,要明确负责单位、负责人等。对“三违”行为进行检查管理。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为工作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从业人员进行佩戴。
2.4.3 隐患排查治理
企业应组织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对隐患进行分析评估,确定隐患等级,登记建档,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发生变更或有新的公布,以及企业操作条件或工艺改变,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建设,相关方进入、撤出或改变,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有新的认识,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的,应及时组织隐患排查。隐患排查前应制定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选择合适的排查方法。排查方案应依据:(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2)设计规范、管理标准、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生产目标等。
企业应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隐患治理方案应包括目标和任务、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机构和人员、时限和要求。重大事故隐患在治理前应采取临时控制措施并制定应急预案。隐患治理措施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教育措施、防护措施和应急措施。治理完成后,应对治理情况进行验证和效果评估。
2.4.4 危险源管理
企业应依据有关标准对本单位的危险设施或场所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安全评估。依据:《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等等。
企业应建立健全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制度,制定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技术措施。
实施要求:
1) 监控:应对重大危险源(包括企业确定的重大危险源)采取措施进行监控,包括技术措施(设计、建设、运行、维护、检查、检验等)和组织措施(职责明确、人员培训、防护器具配置、作业要求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通用技术规范》(AQ3035-2010)。
2)警示标识:应在重大危险源现场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危险源点警示牌(内容包含名称、地点、责任人员、事故模式、控制措施等)。
3)检查:相关人员应按规定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检查,并在检查记录本上签字。
2.5 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标准化创建
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保障创建关系到作业人员的生命健康及环境的良好状态,是安全标准化创建中的重要环节。在创建工作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 合理规划安全通道,并且确保安全通道畅通。
2) 作业人员应依工种佩戴标准且合格的劳动保护用品。
3) 有完善的职业卫生健康防护设施设备,比如通风扇、洗眼器等。
4)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卫生检测,检测报告向全厂公示;定期组织工人进行体检,并给工人建立职业卫生档案。
2.6 应急救援、事故管理
建立健全企业的应急机构,明确机构的主要职责。结合生产实际编写应急预案或现场处置方案,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成立事故处理小组。有效地控制事故或在紧急情况下做出应急准备和响应,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产生的事故损失和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3 结论
小微工贸企业总体呈现数量多且不规范的特点,因此小微工贸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创建是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内容,它不仅需要安监部门的监督和推进,更需要小微工贸企业提升安全意识并积极地开展安全标准化创建工作。本文针对小微工贸企业的特点,分析了小微工贸企业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根据国家、山东省的安全标准化评定标准,从基础管理、设备设施、作业环境安全与职业健康等几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有实效性的具体建议。这些建议的提出,既考虑到了小微工贸企业的实际条件,又能确实提升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标准化水平,且易为小微工贸企业接受并进行整改落实,从而使小微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水平得到提升[5]。
[1] 沈加佳.促进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J].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2012(3):29-36.
[2] 谢进艾.中小微企业设备安全管理缺失与创新点探析[J]. 科学管理,2014(7):214.
[3] 吴凯.安全生产标准化激励约束机制的建立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164-167.
[4] 杨清平,王铁成,刘显清,等.浅谈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2(4).
[5] 胡童地,窦宇雄,董强,等.小微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探讨[J].决策与信息,2013(2):202-203.
[6] 李雯,娄玉双,刘素霞,等.我国高危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9):76-78.
[7] 王建民,梁军,时孝功,等.小微企业安全生产问题与对策[J].劳动保护,2015(1):75-77.
[8]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冶金等工贸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的通知[J].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公告,2014(3):15.
[9] 于雪.实施安全检查促进企业安全发展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5):240.
[10] 马忠华,王连鹏.班组建设助推企业安全发展[J].现代班组,2013(8):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