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5-03-20魏广庆张景钢宋国强索诚宇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化学品危险应急

魏广庆,张景钢,宋国强,索诚宇

(1.青岛市李沧区浮山路街道办事处,山东 青岛 266000 2.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 东燕郊 101601)

0 引言

危险化学品是指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且有放射性、腐蚀性以及会对人员、设备、环境造成伤害或损伤的化学品。这些危险化学品在其生产、经营、存储、运输、使用和废弃的过程中,一旦处理不当或疏于管理,就很有可能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伤害。正是由于危险化学品的固有危险性使我们在利用其益处的同时,也有可能受到伤害。

随着我国化学工业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已广泛分布在石油天然气、化工、制药、冶金、农药、自来水处理等行业和领域,涉及到的化学品的种类和数量也显著增加,与群众生产生活更是密切相关。现代化学工业的生产呈现出设备多样化、复杂化和过程连接管道化的特点,这使得事故隐患增加。

危险化学品监管作为预防重大工业事故的有效手段,一直是我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的重点,国家对这方面的要求和管理不断细化,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也提出了更加具体的要求。近年来,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状况虽然持续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危险化学品事故时有发生,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不容轻视。我国十分重视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不断细化以及完善其管理工作的要求,目前已颁布并实施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并初步建立了安全监管体系。虽然我国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越来越重视,但近年来安全监管工作仍存在一些漏斗和不足,危险化学品事故频发,因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工作任重道远。

1 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情况

由于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性质,且受生产力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在生产(废弃处置)、储存、运输、使用等环节中,一旦安全措施不当,就会对人、设备、环境造成损害[1-3]。吴宗之[4]、李健[5]从事故发生环节方面,分别对我国2006~2010年和2011~2013年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生产环节事故最多,而运输环节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比例更是显著增加,由2006~2010年间的低于使用环节,上升到2011~2013年间的仅次于生产环节。这是由于生产环节与运输环节是危险化学品行业相对重要的两个环节,近年来随着石油和化工行业发展规模得壮大,其多数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半成品广泛存在于生产和运输环节中,造成极大的安全问题。

根据危险化学品的危险特性,危险化学品事故可划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灼伤事故、泄漏事故等[6]。我国是危险化学品生产和使用大国,近年来危险化学品事故不断发生,其中爆炸、泄漏和火灾事故所占比例较大,例如2012年2月28日,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克尔化工厂硝酸胍车间发生爆炸,造成25人死亡,46人受伤;2013年11月28日,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发生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共造成62人死亡,136人受伤。根据中国化学品安全协会公布的事故信息,2011~2013年我国共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569起,累计死亡638人,受伤2283人。这些事故严重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7]。

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安全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化工企业存在数量多、规模小、基础差、盲目扩张的现象[8],缺乏规范的安全管理和发展规划,职工的基本技艺和素质都也较低,且普遍缺乏生产安全知识和意识。上述情况造成了极大的事故隐患,使得安全监管难度较大。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经过相关部门的努力,危险化学品安全工作不断得到加强,已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制定颁布了《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一系列化学品管理法规。此外,鉴于危险化学品运输的潜在存在风险大、事故多、事故后处理难度大等特点,铁道部颁布了《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颁布了《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定》和《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国民航总局制定了《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初步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规;(2)GPS、GIS、RFID技术,视频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了初步应用,安全事故分析、风险评估以及应急系统建设等理论和实践也得到发展和完善;(3)危险化学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4)实施了安全卫生监督监察;(5)建立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许可制度;(6)建立了危险化学品储存、运输管理制度;(7)建立了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管理制度;(8)实施了安全卫生监督监察。

随着我国法律法规、制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越来越完善,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漏洞。

2.2 存在问题

2.2.1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认识上存在的误区

1)危险化学品与危险货物混淆

我国《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对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并不能完全代表生产过程中的实际危害,安监部门对危险化学品的监管也无法覆盖对危险货物的监管。

2)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上存在的误区

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是安全监管的基础工作,目的是为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与信息支持。由于登记范围仅仅限于国家危险化学品名录,目录内的化学品发生事故,可以直接从早已出版的各种危险货物安全数据库中找到有关信息,目录内没有的危险化学品发生事故,登记中心也无法提供信息支持,这实际上并没有达到登记目的。

2.2.2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制度体系不完备

针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监管,我国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法规体系,并且相应出台了一系列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规定和标准,例如:《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和《危险化学品目录》等,这对有效控制和预防危险化学品的危害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我国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制度体系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在市场经济的需要,制度建设本身就存在着立法滞后、制度体系标准矛盾化、与国际无法接轨等突出问题。

现有的有关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制度中包括原化工部、交通部、环保总局等部门制定的相关规定和标准。但是这些规定与标准之间存在着互不协调甚至矛盾的问题,因此,执法者无章可循,让企业无所适从。危险化学品鉴别分类管理上缺乏多部门共同认可的权威鉴别分类机构,而各部门按照行业特点自行制定标准,这无形中又增加了实际监管的难度。

我国作为危险化学品进出口的大国,却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不接轨,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危险化学品出口企业的产品直接采用国外的配方、说明书甚至标签,在登记过程中由于国内外危险化学品分类标准不同,导致了产品归类的不同,危险化学品标签差异十分明显,给安全监管带来相当大的不便。部分国外已禁用或严格限用的化学品,如甲胺磷、久效磷等,我国仍有一定量的生产,这毫无疑问的会给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和潜在威胁。

2.2.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网络不健全

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591号令),目前同一城市内有10多个部门直接承担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职责,监管体系看似分工明确、功能完备、各司其职,实际上存在比较严重的部门分割、条块分割、职能交叉、各自为政、“信息孤岛”等问题。具体表现在:(1)监管部门之间的法律法规、规范、标准不协调,不能完全覆盖产业链六大环节;(2)监管部门之间缺乏良好的信息共享机制,各部门合作监管困难;(3)因为监管部门之间缺乏常态合作协调机制,所以削减了政府综合监管效能。

2.2.4 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备

由于危险化学品大多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在生产、经营、储存、运输过程中不注意,可能会造成的大量危险化学品泄露,引发危险化学品事故,从而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的损失,对大气、水体、土壤等造成污染等不良的社会影响。例如在2005年中石油吉林石化苯胺爆炸,造成影响非常恶劣的松花江污染国际事件,这就暴露出危险化学品在应急管理方面问题的严重性。虽然我国也出台了一些危险化学品事故救援方面的法规和制度,各部门、企业组织人员也都编写了应急预案,但是大多都是敷衍了事,没有很大的实用价值,也没有针对性及目的性,可操作性差,而且没有按照要求认真的进行演练。导致在发生危险化学品事故时还是手忙脚乱,仓促面对,造成不应该的损失。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是一个多部门合作,分工明确且综合协调的体系,而现在我国目前对于危险化学品事故的处理还处于各部门各扫门前雪的状况,并没有很好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

3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对策措施

3.1 建立、健全安全监管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据我国目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的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吸取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国际惯例,与国际化学品管理体系相接轨,结合我国现在的实际情况,制定和完善危险化学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使得执法者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另外制定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必须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以及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等特点,并且还要及时修订、修改,消除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滞后于实际情况的弊病。

要实现以上目标,首先要尽快修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部分条款,未列入新版目录的化学品应根据《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60号)[9]的要求,委托有资质的鉴定机构开展做好危险化学品分类和危险特性分类鉴别,做好危险化学品登记等相关工作;第二要加快制定和完善有关危化品安全的配套规章,在危险化学品的鉴别分类技术、危险化学品的限量标准、重大危险源的鉴别标准、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处置等方面需强化研究,统一监管标准;第三要在危险化学品分类制度、标签及标志、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等标准上,还要进一步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建立以《安全生产法》为总纲,以《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为核心,以相关配套规章、规程、标准和地方性法规为基本组成部分的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实现化学品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使用和废弃处置的全过程都依法安全监管新局面。

3.2 强化安全监管网络,实行无缝隙化全程监控

各部门的协调、合作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顺利进行的关键。环保、经贸、公安、交通、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要加强联系,根据地区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具体管理办法,明确各监管部门的具体职能,整合各部门监管职能,出台具体措施,建立无缝隙化合作监管网络,促进监管部门之间的常态合作协调机制形成。

危险化学品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及环节多是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显著特点。针对危险化学品产业链的六大环节,应构建集成各监管部门的城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平台,实现安全监管信息共享,实现对危险化学品从生产、运输到废物处置的全程动态监控。通过建立标准化的信息格式、标准化的信息接口、统一的监管流程,监管部门以信息为黏合剂,通过网络实现信息共享、无缝对接,通过协同管理实现部门联动监管,消除安全监管缝隙,实现危险化学品无缝隙化监管。

3.3 建立完整的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以及重大危险源监管平台

应急救援工作注重落实政府的主体责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开展风险分析、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建立完整的信息管理平台、加强培训和演练、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开展全社会的应急教育。应急救援指挥应实行国家集中管理、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国家需要大幅度地增加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中央与地方政府要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救援的主要作用在于社会总动员。各部门需要协调一致,分工明确,齐抓共管,减少内耗。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家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指挥中心,同时在全国8个地市(上海、吉林、沈阳、天津、济南、青岛、株洲、大连)建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初步建立起来全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网络,应该加强对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技术支持,提高自身危险化学品的应急管理水平。

重大危险源监管平台就是首先做好重大危险源普查建库科学辨识评价分级应急预案编制等基础工作,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技术(RS)等对重大危险源进行监管,真正提高安监部门对重大危险源的科学监管水平充分利用安全监控中心的技术资源,打造重大危险源监管平台和应急救援平台,切实加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对危险化学品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监控有方,监管有力,应急救援快速高效。

3.4 加强对中小危险化学品企业的监管

目前,中小危化品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较差,有些企业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自动控制水平低、安全投入不足,部分企业仍存在“三违现象”安全操作规程不规范、安全教育针对性不强、安全培训工作质量不高等问题。针对企业存在的实际情况,安全监管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中小危化品企业安全生产不发生任何重特大事故[10]。

首先,应严格把好危险化学品生产市场准入的安全生产关,防止工艺落后自动化程度低的危化品建设项目盲目上马,产生新的隐患。其次,要认真贯彻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经营许可制度,坚决淘汰那些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隐患严重且整改无望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企业。再次,着力推进中小危化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重点加强工艺安全作业安全管理,扎实做好安全生产基础基层工作,逐步提升现有企业的本质安全水平。最后,加大监督监察执法检查力度,在严格执法的基础上,强化对企业的服务,采取现场指导专家参与等方式,督促企业落实法律法规的要求。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目前我国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相关政策要求和标准,通过有关调查归纳总结了危险化学品在管理上现存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并提出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方法,并且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建议。这些对策和措施建议结合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流程,对重大危险源进行全程监管,建立起完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实现危险化学品管理与安全管理的其他工作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目标,从而进一步提高我国化工企业在安全监管方面的整体水平和工作效率。

[1] 王爽,王志荣.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0,45(05):120-124.

[2] 姜景玲,景春光.国外道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经验及启示[J].综合运输,2013.

[3] 仲如冰.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的实践与探讨[J].安全、环境和健康,2009,9(12):30-31.

[4] 吴宗之,张圣柱,张悦,等.2006-2010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1,7(7):5-9.

[5] 李健,白晓昀,任正中,等.2011~2013年我国危险化学品事故统计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10(6):142-147.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GB/T 17519-2013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指南[S].2013.

[7] 王新娟,李冰.浅谈危险化学品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M].中国科技博览,2012.

[8] 康敏康,郑宇,黄同林,夏巍巍.江西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事故统计分析研究[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2014,11(03):1-6

[9]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0号[S].化学品物理危险性鉴定与分类管理办法,2013.

[10] 李雯,娄玉双,刘素霞,等.我国高危行业小微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现状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9):76-78.

猜你喜欢

化学品危险应急
人民的期盼就是应急青年的使命
完善应急指挥机制融嵌应急准备、响应、处置全周期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实践与探索
喝水也会有危险
应急管理部6个“怎么看”
国际新应急标准《核或辐射应急的准备与响应》的释疑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解读
危险化学品事故为何多发?
拥挤的危险(三)
国内外造纸化学品的发展及现状(2010-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