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医学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①
2015-03-20孙玉鸿李雅江高英英
孙玉鸿,侯 艳,李雅江,高英英,李 莹,马 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改革医学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①
孙玉鸿,侯 艳,李雅江,高英英,李 莹,马 珍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3)
当前我国医学院校课程设置,考核方式,考核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创新能力,必须改革原有的考核方式,采取口试笔试结合、平时期末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对题型、内容等优化调整,并对教育体制、教师素质等提出了建议,以提高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综合素质的高等医学人才。
考核模式;教学改革;综合素质
21世纪是高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高校教育不是普通的照本宣科,不是简单的验证理论,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其中考核体系在高校教与学过程中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现在基本是通过多种类型的考试来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但究竟什么样的考核方式能够更加客观?医学基础、桥梁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考核形式是否应该有所不同?这些考核问题确实值得深思。
1 医学院校考核体系现状
目前我国医学院校的课程考核体系存在诸多弊端,主要是以重视笔试,尤其重视书本上客观知识的考核,强调的是对知识的记忆。学生往往通过机械的记忆就能够通过考试,但是对所学知识的是否能熟练应用在现行的考核体系中却不能体现。因此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检验教师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正确评价学生业务水平和掌握知识、技能程度,必须探索改革医学课程考核方式,使医学课程考核有其鲜明的特色。
2 研究内容
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通过两年四个学期的教学及考核改革探索,结合医学检验的学科特点,在以下几个问题上体会颇多。
2.1 考核形式
我们采用平时随堂测试、小论文、口试、期终考试等多种形式。平时随堂测试随即抽取学生,采用口试或笔试,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利于因材施教;试后总结,通过总结达到让全体同学复习知识点的最终目的。同时,课堂上及时提问,了解学生对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发现学生的疑问,随时根据学生的掌握程度调整教学的进程。针对医学知识呈体系、互相影响,课程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要综合掌握的特点,我们根据临床需要设置了一些考试的模块,涉及每个检验项目的各自特点,又联系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比如血常规、尿常规,让学生通过综合分析所包含的每个检测项目结果,结合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以小论文的形式分析这些检测结果的意义,使学生不孤立的看待每个检测项目的意义,真正掌握知识的精髓,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去分析。口试的安排一般选在课后进行,每个章节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我们会选择在这个章节的实验课上实验间歇时间里,对学生进行口试抽查,考察的内容主要针对这个章节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学生刚刚学完这部分内容,因此考核的成绩都较好,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巩固了知识。期末考试作为最大的考核还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全面考核的作用,但是在考核内容和考核占比方面,我们都进行了调整。
这样多方式考核,笔试口试结合,平时和期末考核结合,将大部分的考核在平时进行,学生更重视平时的考核,在课堂会紧跟教师教学进程,认真理解和思考,出现疑问及时跟教师沟通,及时消化知识,避免学期末突击复习。
2.2 考核题型
过去包括填空、改错、选择、简答、综述等几种题型,考核的主要是客观题,几乎没有主观题,学生考前突击也会获得通过的成绩。这样学生就更加不重视平时的学习。而且,医学生的使命是救死扶伤,是神圣的白衣战士,一个合格的医生不仅仅是精湛的医术因此我们加入了主观题的考核,比如体会、理解。通过这种形式,学更加重视客观试题生,也对主观类型的试题提高了重视程度,投入了更多的精力。这类主观性较强的试题需要学生做到扎实的医学基本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才能正确作答,不能依靠死记硬背来解决,以此来锻炼他们的思维和创新能力。
2.3 考核内容
首先是考核内容,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我们加大了病例检验信息分析题,不是哪个章节的内容的照搬,但是会涉及到多个章节,仅凭考试前的突击,不会综合分析,就不可能完整全面的分析我们的题目,就不会获得高分的。力求形式多样,因此在内容上不拘泥于书本知识,考察学生的知识面,更加注重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和引导学生综合性的理解。
检验项目的学习注重复习基础知识,联系病理知识,为临床诊疗服务。既要帮助学生将基础课学习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等“捡起来”,又要与病理生理、病理学、诊断学等桥梁课程联系起来,最重要的目的是对临床专业所涉及的医学病例进行分析、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将知识由点到面,由面到立体框架,把每一个知识点都联系起来,把人体作为一个综合的内容去研究,重视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内在联系性,才有可能在以后的工作中活学活用。
2.4 考核评价
原本考核形式都是百分制,期末一考定胜负,助长了学生的懒惰习惯,平时课后不复习,考前熬夜突击屡试不爽。我们平时的测验都采用五分制,根据试题的难易程度和回答情况给予一定的分数。要防止期末考试“一考定成败”现象发生,就要增加平时成绩比例,多种方式强化教学过程考核,大力增加平时成绩比例。现在是期末有大考、课中课后有小考,阶段考核也重要的复合考试模式。期末考试占50%,随堂提问15%,口试占10%,小论文占25%。学生中流传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充分看出学生对平时成绩的重视,结束了原来考核形式带来的弊端。这种考核方式避免学生平时懒得学、没兴趣,为取得好成绩期末突击复习,单纯记忆知识,不能综合运用的弊端。学生被兴趣吸引,被考核制约,以积极主动的态度来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参与考核,真正达到了考试的目的。
3 对现行授课方式教育体制的影响
3.1 对教学内容的影响
医学是实践科学,在实践中验证、体会、理解知识。因此,通过病例来展示知识点,病例的细节吸引学生参与教学,提高他们的兴趣。极具代表性的典型案例把枯燥的知识活灵活现的展示给学生,让知识具体化,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我们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把相关的知识进行整合,设置若干个相关模块,准确、严谨、简练的文字加以表述。以典型病例的检验结果为切入点的基础知识及临床内容同时融入课堂教学,让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检验相互渗透,锻炼学生临床思维、推理的能力、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这样学生才能在考核中获得满意的成绩,真正提高素质。
3.2 对教师的要求进一步提高
医学教学是一个动态持续过程,教师要强化教学过程考核,对教学过程进行控制,新的考核方式突出对学生思维方式和学习态度的引导,同时也极大地激发教师授课的主动性。教师改变教学思维,以学生掌握知识为目的,综合运用多种考核方式,在教学中提高学生探求新理论、分析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教学和考核模式的改革,知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才能教好学生。教师在备课环节要准备更多内容,要变换各种教学方法,力求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安排教师定期从事临床检验工作,弥补临床经验的不足,积极收集相关病例,学科组之间定期交流、讨论,确定典型病例。定期组织督导对年轻教师进行听课指导等方式采取多种措施不断加强教师的教学水平,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意识和任教能力。
以往只重视期末考核的形式忽略了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在新的考核方式引导下,改变考试方式单一,改变教师和学生在考核过程中已经固化的思想,考核要塑造新型、复合型人才。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起到引导作用,更加深入学习知识内容,活跃思维,促进交流,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1]刘芳,刘娜,刘靖.改革医学课程考核体系,提高医学生综合素质[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11):995-997
[2]孙玉鸿,李雅江,李树民,等.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检验医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31(2):84
[3]叶和杨,杨晓宁,何蔚,等.药理学教学及考核方式改革的儿种方法田[J].赣南医学院学报,2006,26 (1) :142-143
佳木斯大学教育科研项目,编号:JKD2012-005。
孙玉鸿(1973~)女,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临床实验诊断学的研究。
马珍(1972~)女,黑龙江佳木斯人,学士,主管护师。E-mail:836258722@qq.com。
G
A
1008-0104(2015)02-0042-02
2014-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