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个角度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2015-03-20陈晓奕赵邦袁利莫丹

卫生软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医学生医师医学

陈晓奕,赵邦,袁利,莫丹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21)

三个角度探讨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

陈晓奕,赵邦,袁利,莫丹

(广西医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广西南宁 530021)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人民群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增长,对于我国医学生的职业素养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作为医学生,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和精湛的临床技能,更要有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高尚的医德修养,才能有利于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和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笔者分析了我国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医学院校、医疗机构和社会环境这三个角度,探讨建立一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的职业素养。

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

据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培养约60万名医学生。医学生作为未来的医学从业人员,处于学校向医院的过渡时期,正进行从医学生到医生的角色转换。因此,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将会影响其今后能否在工作中坚持良好的职业精神,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当前,对于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大多数只停留在学校阶段,医学生在毕业步入工作岗位之后,出现职业素养教育断层的现象,再受到医疗行业环境与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非常不利于其保持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医风。因此,探讨如何建立医学院校、医院、医疗行业及社会一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 医学职业素养定义

职业素养是指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表现为在职业过程中的综合素质,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精神和职业意识等方面。当前,对于医学职业素养的概念解读和定义仍存在不确定性,国内外有关学者都对此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医学职业素养是一个复杂的概念,有时,医学职业素养(medical professionalism)也被译为医师职业精神或医学专业精神。

1994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ABIM)正式提出医学职业素养这一概念。ABIM的临床能力评估委员会已明确提出职业素养应包含的要素不仅有人道主义,还包括利他主义、责任心与服务、诚信和专业标准等。2002年,美国内科医学委员会(ABIM)基金会、美国内科医生学会—美国内科学会(ACP-ASIM)基金会和欧洲内科医生联盟(European Federation of Internal Medicine)联合发起倡议并发布了《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Medical Professionalism in the New Mi l lennium:A Physician Charter),这也是医疗行业与社会契约形成的一个标记。宣言确立了“把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病人自主性原则和社会公正原则”为医师职业精神的三个基本原则。《医师宣言》还提出了医师职业精神应包括以下三方面:人与人之间的职业精神(interpersonal professionalism)、公众职业精神(public professionalism)、个人内在的职业精神(intrapersonal professionalism)。可见西方学者从概念和原则出发确定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内容,并且着重以实践的角度研究分析医师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用来解决现实中的应用问题[1]。

在我国,学者们也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医学职业精神做了一些探讨。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如李本富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是医生在医务工作中应具备的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而职业认知和职业态度、职业情感和职业责任、职业理想和职业意志、职业良心和职业荣誉、职业作风和职业信念等都是其构成要素[2];孙福川提出,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医务人员在医学行为中表现出的精彩的主观思想及整个人类和社会所肯定和提倡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从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3];而姜恬、宛小燕两位学者把医学职业素养定义为医疗卫生从业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表现出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了医德医风、人道主义、专业标准三个方面,它是一个动态的有机整体,反映的是个人或组织的知识、态度和行为[4]。

纵观中西方研究,双方所倡导的医学职业精神都要求医师自始至终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众多学者也对此表示肯定,并在2006年举办的“中美医师职业精神高层研讨会”上普遍赞同。

2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现状

所谓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指医学生为了适应医疗行业发展所需具备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实践技能、医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现阶段,我国的医患关系不够和谐,矛盾时有发生,据卫生部统计,我国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率高达98.47%,每年全国发生的医疗纠纷高达百万起。为了更好地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改善医患关系,高校越来越重视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医疗机构及社会各界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要求逐渐提高。当前我国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继续改进。

2.1 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不健全

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完整的教育体系支撑。而目前我国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当中,对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具体内容尚待明确,教育体系也不健全。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医学教育改革的强劲趋势就是通过加强医学人文教育来提高医生职业素养。医学人文是医学与人文学相结合的学科群,主要围绕着医学活动的主体,考察医学与社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提高医学活动主体的素质或社会功能为目的的学科群[5]。1978年,英国高等教育委员会建议医学院的必修课加入社会学、心理学、伦理学、社会医学、行为医学和医学法学等学科,使人文课程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始终,到了1995年,美国绝大多数医学院校都开设了人文课程[6]。与国外的医学人文教育相比,一方面,我国的医学院校开设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偏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规范性,还缺乏与医疗行业要求相一致的理论教材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我国当前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培养方式和手段较为单一,注重理论教育而对实用性、实效性关注不够,缺少多形式的实践途径。同时,我国缺失统一的医学职业素养教育,没能将在校教育与后续教育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

2.2 缺乏完善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制度

目前我国的教育部门、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等对于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没有形成完善的教育制度,也缺乏相应的考核制度、考核准则。一些医学院校和医院缺乏医生职业素养培养意识,这也造成了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效果不显著或教育质量滑坡的现象。在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过程中若缺乏相应的教育制度,就会使职业素养的教育缺少制度保障,教育效果参差不齐;若缺少了合理、完整的职业素养考核评价制度,医学生就不能将所接受的职业素养教育和基本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真正的医学行为,从而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建立完善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制度,进一步确立医学生职业素养考核评价机制,才能有助于推进医学院校办学观念的转变,才能将职业素养教育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教学结合起来,并且通过全方位的评价指标,培养出合格的医务人员。

2.3 教师的职业素养有待提高

教师作为医学生职业素养塑造的引领者和知识的传播者,其本身的职业素养状况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一方面,目前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中,缺乏专业的医学生人文教育师资队伍,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我国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我国仍然存在部分教师工作态度不端正、责任心差,只注重知识的传递,不注重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没能担好“为人师表”的责任。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作为一名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的教育者,必须要将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要用自身的行动来实践医学的核心价值观,只有具备崇高的专业精神和人格魅力的教师,才能感召学生,起到巨大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学习和发展。

2.4 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亟待加强

医学生在临床见习、实习和平常的接触当中,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现状和医疗卫生行业的作风也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产生着巨大影响。当前,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正处于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期,由于医疗行业越来越向市场化方向发展,医疗机构因受制于市场和行业自身的发展,产生更多的逐利行为[7]。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部分医生在主观上对医师职业精神的理解与认识出现了偏差,在工作中个人欲望膨胀,过度追求个人利益,背离了医师职业精神的内涵。而医疗行业的作风如何,直接关系着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成败,因为对医学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其适应医疗行业的需要。并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当中,如果受到职业道德缺失的医务人员的影响,将会非常不利于其个人良好职业素养的塑造,甚至使一些人格成长尚未成熟的医学生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

3 提高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途径

3.1 学校

学校教育是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的最基础环节。医学院校要构建一个立体化的医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确保以医学生为主体,校园文化是主要阵地,实践活动是主要渠道,以考核测评作为保障,贯穿医学生自入学教育到就业工作,从理论知识学习到临床实践的整个过程[8]。

首先,学校要规范医学课程与医学人文类学科的设置,形成多项学科相互渗透的课程体系,并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大纲以适应医学发展的需要。据调查,有95%以上的医学生喜欢上医学专业课,教师在专业课的教学中可以渗入医学职业素养的教育。同时,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开拓医学生视野[9]。如学校可以开展辩论、演讲、论坛等形式的实践课,学习优秀、典型医务工作者事例,辨析医生职业精神,明确职业责任,以此激励医学生将自我的成长成才需求和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结合起来,形成正确的职业价值观;还可以开展认同教育和角色模拟教育,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让医学生认同医学的价值、医学目的和医学本性,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职业价值观[10]。其次,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医学生职业素养不可缺少的良好土壤。学校要提倡医学生结合专业知识参与多形式的志愿者活动和实践活动,注重医学生的专业进取和奉献精神,发扬传统医学文化的社团活动也可以在传播优秀医学文化的同时,提高医学生的自主创新与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医学生对社会和未来职业的认知。再次,医学院校要提高教学水平和师德建设,创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通过理论教学、校内外文化活动和实践活动等,将医学专业教育与职业素养教育互相渗透,激发医学生提高自身职业素质的自觉性,将教师引导和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最后,还应根据医疗卫生行业对医学生的要求,建立学校和行业认可的医学生职业素质评估体系,评价因子可包括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人文素质、医德修养等一级指标,一级指标下再建立分级指标[11]。在职业素养教育的不同阶段对医学生进行评估,再结合其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等对其职业素养教育成效进行评价。评价的结果可作为其今后就业发展的参考因素。

3.2 医院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其独特的特殊性,单凭学校教育是不能完成的,它需要经过一个长期的动态发展和内化的过程来实现。因此,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医学生在临床实习阶段和今后工作阶段,医院也承担着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工作。

对于医学生来说,临床实习阶段是一个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学生开始接触社会,与病人、医护人员打交道,因此,必须抓紧医德医风和职业精神的延续教育,否则可能前功尽弃。首先,必须挑选医德高尚、行医廉洁、医术高明和经验丰富的带教医师,在这些带教医师的指导和影响下,通过言传身教,耳濡目染,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其次,建立和完善监督和评价制度。医院应从制度入手,规范实习医学生的行为,建立监督机制;并且医院也要善于使用医学生职业素质评估体系,在医学生实习或工作阶段,可对其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评估,规范医学生的行为,防止有悖医学职业精神的行为发生。

医学生在毕业进入医院工作之后,医院的教育培训、医院制度、服务理念、文化建设等,也从各方面影响着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发展。第一,医学生从医学院校毕业后,医院应延续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从其入职教育开始,贯穿于住院医师、中级医师和高级医师整个职业生涯发展之中,并根据职业生涯发展的各阶段拟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计划[12],建立起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和医疗卫生行业组织一体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以实现持续且有效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第二,医院应建立医德医风档案制度,把医师职业精神制度化、规范化。医院与每位医生签订医德医风承诺书,建立每位医生的医德医风档案,将其所受教育、获得的荣誉表彰、患者满意度等,与职业素质评估结果一起记入档案,与其职称晋升、职务聘用、表彰奖励等直接挂钩,使对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有了实在的内容和依托[13]。第三,医院应加强制度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确立明确的制度法规,才能使医务工作者在工作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明确责任,规范程序;医院文化的建设以树立“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将服务流程优化,培养团队精神等为内涵,优秀的医院文化也能促进医务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

3.3 社会

如今我国医疗卫生行业仍存不少问题,如公平性欠佳、医患关系不和谐、风险分担机制未健全、监督和市场管制不严等问题仍然存在。并且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加快发展,医疗机构间的竞争不断加大,且政府对医疗卫生机构的补偿有限,导致了医院公益性下降,趋利性增强。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不利于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和构建。因此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健全医疗保障制度,改善医疗行业现状,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良好的行业环境和社会环境。

首先,政府要继续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承担起对卫生保健的责任,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公众对公共卫生服务需求的增加,适当扩大对我国基本医疗保健的财政投入,实现卫生资源的公平分配,逐步建立并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困难群体的医疗救助机制等,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政府还应站在公平公正的立场上,合理调节并平衡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利益,重构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化解医患利益冲突,综合治理,标本兼治,抓好体制、法制、道德、管理等环节,实现医患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合理兼顾与合理取舍[3]。

其次,卫生管理部门和行业组织应尽快与学校、医疗单位合作,探讨多方面一体的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体系,不能单单把对医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局限于校园之中,应形成多方面一体化的职业素养教育格局,实现持续有效的职业素养教育。卫生行业组织还应建立起行业认可的医师职业素质评估体系,从医学生入学教育开始,直至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都可对其进行客观公正地评价,并成为其职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以此来规范和引导医学生的职业态度和行为。同时,卫生行业可结合我国医师职业精神发展现状,建立在政府的指导和监督下的适度的行业自治体系,以促进同行间的交流和学习,加强同行之间的相互监督,使其有利于我国医师职业精神的合理发展。

最后,媒体应发挥社会舆论导向的作用,抵制对医疗事件进行片面、失实地报道,承担好媒体的责任,给予社会更多的正能量。而公众由于对医疗服务要求的不断提高,容易在面对医疗费用上涨、不了解医疗公正的特殊性下,对医务人员产生矛盾和误解,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局面。所以公众应给予医方更多的理解与支持,只有医疗行业与社会间相互信任与理解,才能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提供更好的环境与平台。

4 结语

每一位医务工作者职业素养的高低,都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危,关系着千家万户的悲欢离合,关系着医务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及医患关系的和谐。然而,医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需要每个不同发展阶段环环相扣,共同努力,形成一个完整的培育体系,这也是一个逐渐完善的教育过程。因此,建立一体化的医学院校、医疗机构、管理部门和医疗行业组织等的职业素养教育体系,实现医学生职业素养持续有效的提高是势在必行。

[1]周煜,张涛,顾艳荭.“医师职业精神”的研究现况分析[J].中国职工教育,2013,(14):42-43.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 (6):3-4.

[3]孙福川.伦理精神:医学职业精神解读及其再建的核心话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13-17.

[4]姜恬,宛小燕.浅议如何定义医学职业素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1,24(6):815-816.

[5]赵邦,覃安宁.人文医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6]刘芳,代安琼.加强医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途径探析[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2):143-144.

[7]周煜.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提升医师职业精神水平[J].廉政文化研究,2012,(5):53-56.

[8]高晓妹,黄朝晖,路洋.卓越医生培养视域下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实践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6): 696-698.

[9]胡晓燕.对培养医学生良好职业精神途径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6):58-59.

[10]储全根,尤吾兵.论医学职业精神及其在当下医学生教育中的塑成[J].中医教育,2014,33(2):11-14.

[11]周烁,贾国葆.关于医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探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83-84.

[12]万学红,吕小岩,郑尚维.医师执业精神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0,10(4):366-367.

[13]焦阳.浅谈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塑造[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23(6):170-171.

(本文编辑:闫云丽)

Discus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medical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 from three
perspectives

CHENXiao-Yi,ZHAO Bang,YUAN Li,MO Dan
(Humanistic and SocialScienceSchoolofGuangxiMedicalUniversity,NanningGuangxi,530021,China)

With thedeepen ofmedicalhealth system reform in ourcountry and thegrowthofpeople'sneeds tomedicalhealth care,itis constantly raising formedical students'occupation quality requirements.Asmedical students,not only needs strong professional theoreticalknow ledge and clinicalskillssuperb butalso extensive know ledgeofhumanitiesand socialsciencesand thenoblemedical ethics culture,so that improves the qua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and promotes the harmonious development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From three perspectives ofmedical colleges,medical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environment,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integration ofmedical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 education system,in order to cultivate and promotemedicalstudents'professional quality.

medicalstudents,professionalquality,cultivationpathway.

R192

A

1003-2800(2015)12-0783-04

2015-09-13

广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课题——“中国梦”视角下临床医学研究生隐性职业素养培养途径探究(JGY2015046)

陈晓奕(1992-),女,广西人,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人文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赵邦(1962-),男,广西人,教授,主要从事人文医学及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医学生医师医学
中国医师节
韩医师的中医缘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医学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
医师为什么不满意?
医学、生命科学类
80位医师获第九届中国医师奖
对医学生德育实践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