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沧市山区茶园机采机剪技术探讨

2015-03-20习有兰

茶业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临沧市机采茶农

习有兰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临沧综合试验站,临沧677000)

1 临沧市茶产业基本情况

云南省临沧市是我国最重要的产茶市之一,是中国最大的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茶叶是临沧市的传统支柱产业,是农民群众的重要经济来源。全市243万人口中涉茶人口占65.8%,达160万。截止2014年,全市现有茶园面积9万hm2,采摘面积8.23万hm2,茶叶产量10.23万t,红毛茶3.13万t,绿毛茶7.09万t,普洱茶2.53万t,绿茶(蒸青和烘青)、乌龙茶、白茶等0.9万t,茶园平均单产936 kg /hm2,毛茶均价28.36元/ kg,精制茶54.6元/ kg,工农业总产值63.38亿元,综合产值70.5亿元。

全市9万hm2茶园面积种植平均海拔1500m,大多以山地为主,山地占全市茶园面积95%,茶树品种以云抗10号、清水3号、勐库大叶种、香归银毫等云南大叶种为主。近年来,在国家城镇一体化战略实施下,大批中青年农村劳动力转移,造成采茶劳动力日趋紧张。据不完全统计,在临沧市每年因为劳动力缺乏,造成三分之一的鲜叶没有被采摘下来,造成茶农收入减收。同时,由于劳动力紧缺导致采茶工的工资大幅上涨,也直接导致生产加工企业的加工成本增加,制约了本市茶产业的发展。为加快临沧市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临沧市茶叶科学研究所通过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临沧试验站“茶鲜叶机械化生产与配套加工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研究,探索出适合临沧山区茶园机采机剪新技术。该项目临沧市耿马示范县银健华裕茶厂撒马坝茶园、云县大树村等山地茶园实施,通过手采机采茶园效益对比、机采茶园建设、机采茶园管理、机采茶园修剪技术等研究,探索出适合山区茶园机剪机采技术,以解决我市采茶劳动力紧缺、生产加工成本增加等问题。通过加强山地茶园的机剪机采技术,以提高我市的茶叶产量和茶农的经济收入。这对于临沧市茶叶产业升级,产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现实意义。

2 山区茶园机剪机采主要技术

2.1 机采机剪茶园的建设

2.1.1 机采茶园种植规范化

根据全市茶园地形及规划,制定了临沧市机采茶园建设要求,茶园建设山、园、林、水、路进行统一规划,种植茶园台面宽在1.5m左右,茶树种植密度2000-2500株/667m2,大行距1.5m,小行距30cm,遮荫树以冬瓜树、香樟、核桃等为主,每667m2不少于20株,建立配套小水窖,茶园道路进行统一规划和建设,把茶、林、渠、道有机结合起来。

2.1.2 选择适宜机采的茶树品种

适宜机采茶园的茶树品种,要求茶树再生能力强,发芽整齐,现在推广茶树品种以云抗10号、清水3号、勐库大叶种、香归银毫、英红9号等品种以适于机采。

2.1.3 茶园管理

茶园施肥根据茶树品种、树龄、生育期、等以绿肥、有机肥为主,加适量的磷肥或者复合肥;对幼龄茶树进行三次以上定型修剪以培养粗壮骨架;茶园投产后,每年在封园后轻修剪一次;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相结合,正确选用农药,实现无公害生产。

2.2 手采茶园机采改造技术

2.3.1 修剪

修剪时间: 在5月下旬春茶结束后进行,7月上旬夏茶开采前完成修剪。

修剪方法:根据茶园树势、树龄情况,可以采用重修剪和深修剪。

树龄大于15年的茶园用重修剪——剪去树冠面下20cm的鸡爪枝、细弱枝,使树高在50cm,树幅在60cm;再用枝剪剪去侧边细弱的枝条及无效枝条,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

树龄小于15年的茶园采用深修剪——剪去树冠面下10-15 cm鸡爪枝、细弱枝结节枝,使茶树高在80cm,树幅在100cm。再用枝剪剪去侧边细弱的枝条及无效枝条。

2.3.2 施肥

基肥:可与修剪同时进行,沟施,每667m2施有机肥500kg, 在树冠边缘垂直处开15-20cm深施肥沟,把酵素菌有机肥均匀撒在沟里覆土。

追肥:进行两次,第一次在7月中旬,结合中耕除草一起进行,沟施,每667m250kg过磷酸钙加20kg尿素混匀后,在茶树树冠边缘垂直处开10-15cm深施肥沟,均匀撒入沟里覆土;第二次在9月中旬,施尿素20kg沟施,方法同第一次追肥。

2.3.3 修剪后的树冠培养管理

在春茶结束5月下旬重修剪的茶树,到8月下旬至9月上旬,当新梢长至20-30cm时,可进行第一次修剪,剪去木质化部位以上全部嫩梢或在重修剪基础上提高10cm剪去全部枝梢,使树高在60cm,树幅80cm。培养后树冠,经测到每平方尺正常芽叶数有50个,芽头数80个。由于大叶种茶树顶端优势很强,树冠培养可以采用打顶方式控制,增加分枝数量。次年春茶后可以进行机采。

2.3.4 病虫害防治

据统计云南茶区茶树病虫害约326种,其中病害约30种,害虫约296种。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如下:

(1)茶饼病 茶饼病是茶园主要病害之一,多发生在7-9月份,用80%代森锰锌兑水1500-1800倍液喷施,并用枝剪剪去侧枝改善茶园通风透光条件。

(2)假眼小绿叶蝉 假眼小绿叶蝉在茶园均有发生,高发期在7-9月份。在8月上旬,每667m2插25片黄板进行防治假眼小绿叶蝉,在高发期用绿浪兑水800倍液喷施。

(3)茶黄蓟马 高发期用2.5%天王星兑水1500-2000倍液喷施。

2.3 山区茶园机采机剪技术

①机采适期。云南大叶种一般春茶采用手采来制作名优茶或晒青茶,夏秋茶进行机采加工红碎茶,当新稍一芽三叶(四叶)占60-70%左右,就可进行开采,这样提高采摘质量和经济效益。

②根据不同茶树品种、新稍幼嫩、茶树树龄进行分类采剪。品种不同,采摘期不同,根据新稍幼嫩进行适时机采; 一般春茶后期机采一次,夏茶采三次,秋茶采一次;茶季结束幼龄茶园进行轻修剪,衰老茶园已经形成鸡爪子树枝进行重修剪。

③掌握机械操作技术,安全生产。 使用采茶机、修剪机技术工人应全面了解机械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注意人机安全,双人操作时要密切配合,身高与茶树高、幅度,将机器把手调节到最适位置,保持采茶机动力中速运转,采时不要剪得太深、太重和夹带枝梗,但是也不能采得太轻影响产量,采口高度一般在上次采摘面上提高1-1.5cm,保证机采质量。

④冠面轻修剪。为提高下轮新稍机采整齐度,每次机采后7天,要对高于采摘面的新稍和叶片进行修剪,确保上次采摘面与下一轮新稍有界面,提高产量和质量。

⑤适时留秋稍。连续几年的机采茶园,叶层变薄、叶面积指数下降,茶树衰老快,及时留养秋稍对增强茶树生长势,防止早衰,提高产量和延长机采年限有明显效果。

3 山区茶园机剪机采的应用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

(1)提高效率、降低成本。通过在临沧市耿马县和云县的生产实践表明,机械采摘,提高功效,提高品质,降低成本。双人采茶机可采鲜叶600kg/h,较手工采每人25kg/h提高20倍左右,每667m2采摘用工比手采可减少20个工,按每工50元估算,每667m2可节约采茶费1000元。

(2)适时采摘,保证品质。每轮茶的最佳采摘期,只有6-7d,适时采摘才能保证产量与质量,特别在劳力不足时出现滥采或不采,影响品质同时延迟下一轮茶芽萌发。

(3)提高单产,减少漏采。机采的茶树由于经过多次剪采,采摘面平整,新稍生长位置上移到蓬面,应该采的新稍可以全部采下,据测定机采的漏采率仅2.7%。

3.2 社会效益

茶园机采机剪缓解了茶农劳动力紧张,降低了茶农的劳动强度,推进茶叶机械化采摘和茶园管理工作,从而促进茶叶增产增效和茶农增收,促进整个产业健康发展。

[1]林清菊,陈建华,陈常颂,等.福安市推广茶园机采技术的实践经验[J].茶叶科学技术,2009, (1):32-33.

[2]李华海,康成, 刘汉平,等.适应茶园机采的修剪技术与效益分析[J].茶业通报,2011,33(04): 163-165.

[3]茶农.茶园机采前应注意的问题[J].茶业通报,2005, 27(02):61.

猜你喜欢

临沧市机采茶农
临沧市艾滋病流行特征及变迁规律分析
茶农创业培训现状及创新发展对策分析
坚守教育的美好——临沧市临翔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杨世良访谈
“早春茶”开采
快乐的小茶农
基于茶农需求的图书馆信息服务研究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
新型组合式机采棉清理机简介
临沧市推进核桃产业升级发展
临沧市以产业发展带动造林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