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乡县有机茶生产现状问题及发展建议

2015-03-20

茶业通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西乡茶园有机

谭 波

(陕西省西乡县茶叶局,陕西西乡 723599)

有机茶是指在无任何污染的产地,按有机农业生产体系和方法生产出鲜叶原料,在加工、包装、贮运过程中不受任何污染,并经有机认证机构审查认证的茶叶产品和再加工制品。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更高要求以及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茶叶生产向有机化转换已势在必行。建设有机茶生产基地,已成为茶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为了进一步了解西乡县有机茶生产现状,总结经验,促进有机茶生产更好地发展,我们于近期组织专人先后深入到有关镇、茶叶企业和农户,就有机茶生产情况、主要做法和存在问题进行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1 西乡有机茶发展现状

西乡位于汉中市南部,地处汉水上游和南北气候过渡带,属浅山丘陵地区,地形条件优越,气候温润,植被覆盖率高,自然环境良好,境内无大型工矿企业,污染源少,非常适宜发展有机茶生产。西乡县发展有机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1.1 认证面积大、产量大 由于西乡县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企业相较于县内其他农产品生产经销主体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因此,有机茶认证工作起步较早,自2004年至今,全县共有16家茶叶企业取得了有机茶认证,认证茶园面积达2485hm2,认定产品数量 495t,分别占全县茶园面积、茶叶产量的12.4%和4.9%。其中,陕南绿茶公司骆家坝茶叶生产基地率先通过欧盟、美国、日本有机茶认证,这在全市茶叶行业尚属首家。该县有机茶认证无论从时间、规模,还是认证的档次上均走在了全县其他农产品有机认证的前列。

1.2 认证主体性强 由于有机茶认证标准规范,生产技术条件要求相对较高,前期投入大,且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该县有机茶生产目前主要依托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公司(企业)在开展,认证对象均为企业自有茶园基地和产品,可以说,茶叶生产经销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已成为西乡县茶叶生产特别是有机茶生产的领头兵。

1.3 生产操作技术规范,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多数企业在园地管理、产品加工、成品包装、标签、储运等环节严格把关,能够认真按照有机茶相关技术规程进行操作,有效保证了有机茶产品品质。陕南绿茶公司从强化源头入手,在茶园管理方面,重施有机肥料,不施化肥和农药。鹏翔茶业公司立足高标准、无污染的定位,在对生产加工车间进行整体重建的基础上,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对车间一线员工定期进行技术培训和健康检查,做到统一持证上岗,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1.4 “有机”标签进一步增强了西乡茶叶的市场竞争力 据调查,午子绿茶公司在全县率先推行国际化茶叶质量标准和生产工艺技术,所生产的午子牌系列有机绿茶平均售价达到780元/kg,是国内市场同级产品平均价格的3-5倍和出口平均价格的10倍,经济效益十分明显。东裕茶业公司于 2004年通过有机茶认证,生产的东牌系列名优绿茶在西安、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非常畅销,深受消费者青睐,此外,该公司还首获西乡茶叶贸易对外出口权,部分产品还远销俄罗斯、日本、台港澳等国家和地区。这充分说明了有机对促进企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加强,知名度的提升,效益的增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1.5 有机茶生产受到政府的重视 近年来,汉中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绿色产业发展,茶叶作为全市的重点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市上从政策、资金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从 2004年起,对茶叶“三品”认证费用给予补助。目前,该县取得有机认证的企业均已享受补贴政策。该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调动了广大茶企业从事有机茶生产的积极性和热情,对全市发展绿色茶产业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2 存在问题

作为汉中茶叶主产区,西乡有机茶生产虽然起步较早,具有一定的认证规模和数量,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总体来看,发展层次较低,基础薄弱,与先进茶区发展有机茶生产还有相当差距,仍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和不足。

2.1 发展有机茶叶的意识不强 由于绝大部分茶场、茶农受自身文化水平、思想认识等因素的限制,长期习惯于作坊式的生产经营方式,小农思想作祟,总认为“只要按照传统、常规的技术搞就可以了”,缺乏对现代茶叶种植技术必要的认识和掌握,对发展有机茶叶增产增收的意识不强。

2.2 有机茶园大面积发展难度较大 大面积发展茶园是保证茶叶质量,提高效益的有效手段,该县茶园大多分布在丘陵和山地,难以形成规模化管理与经营,加大了大面积推广有机化生产的难度。

2.3 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待加强 有机茶强调从茶园到茶杯全过程的质量安全监控,注重产品质量的可追溯性。然而,目前还有一些有机茶生产企业认识模糊,重视程度不够,做的不到位,未能建立起全过程、环环相扣、可追溯的质量监控系统,使有机茶质量安全难以得到切实保障。

2.4 认证工作不规范且费用高 据一些企业反映,部分有机茶认证机构在认证过程中,通过认证的企业大都存在证件不齐,证后管理松散,产品质量难以达标等问题;另外认证费用高昂,给企业造成了负担。

3 建议与对策

发展有机茶生产对提高茶叶质量、改善茶叶卫生安全状况、提升茶产业综合效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是茶叶产业化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因此,要紧密结合西乡茶产业发展实际,正确认识当前形势,把加快有机茶生产作为推动茶叶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来抓,促进全县茶业健康持续发展。

3.1 强化宣传引导 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大宣传力度,在全县范围内广泛开展茶叶质量安全和有机茶相关知识的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特别是茶叶生产经营企业、基层茶场、茶农充分了解有机茶生产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不断增强和提高其对发展有机茶生产促进产业增产增效的意识,真正在全社会形成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有机茶生产开发的良好工作氛围,为茶叶生产向有机化整体迈进奠定基础。

3.2 规范管理体系建设 有机茶生产重在全过程的严密监控,其有效保障应是整个流程体系的可追溯性。为此,每个从事有机茶生产的单位应建立专门的质量管理机构,制定可行的内部管理规程,建立系统的文档记录和完善的质量跟踪系统,做到有机茶生产从“茶园到茶杯”的全过程监控,确保有机茶自始至终能够按有机农业方式生产。同时,相关业务部门要加强对有机茶认证企业的不定期质量抽检,督促企业切实保障有机茶的安全质量。

3.3 加大技术推广力度 推广绿色无公害生产技术,提高生产者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是做好有机茶开发工作的基础。相关技术单位要积极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和管理培训,做好有机茶示范基地建设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有机茶生产技术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向茶农提供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服务。

3.4 实行统一认证 针对目前认证工作问题,建议市县有关部门牵头,确定并联系一家权威有机茶认证单位,对有机茶生产实行统一认证,以促进全市有机茶认证工作健康、顺利进行。

猜你喜欢

西乡茶园有机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茶园飘香
茶园之晨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区12家直属文艺家协会西乡街道分会揭牌成立
湄潭茶园
茶园观色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