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程的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015-03-20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翻转课堂学习者微课

骆 蓉

(杭州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1121)

1 翻转课堂的缘起与发展

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又称颠倒课堂,是一种新型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起源于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两位高中化学老师JonBergmann和AaronSams,他们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PT教学视频,并上传网络,为缺课的学生进行补习.后来,这种模式发展为课前预习,课上完成作业并讲解,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2011,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其TED演讲《视频重新塑造教育》中正式将这种“在家观看教学视频,在校完成作业并讨论”的教学模式称之为“翻转课堂”,这一里程碑事件促进了翻转课堂在全球的推广.

自此,翻转课堂成为全球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被加拿大《环球邮报》评选为2011年影响教育的重要技术变革,并同年被美国在线教育媒体“电子校园新闻网”评为十大教育技术事件之一.美国斯坦福大学DaphneKoller教授认为:翻转课堂框架下的的新教学形态可能是自欧洲文艺复兴以来课堂授课模式的重大变革.

在欧美,翻转课堂模式已是日渐流行和成熟的教学模式,但翻转课堂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研究尚属探索阶段.一些学者已进行了初步尝试和探索.张金磊(2012)、杨刚(2013)等学者对西方经典翻转课堂案例进行了系统分析,杜鹏(2014)、李海龙(2013)等学者提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存在问题与对策,钟晓流,宋述强等学者(2013)结合中西方教学理念,提出本土化的翻转课堂模型“太极环式”翻转课堂模型.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继续探索如何将翻转课堂与我国教学实际结合,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翻转课堂设计模型,推进翻转课堂模式更好实现本土化,从而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2 翻转课堂的重要前提—微课程

传统教学过程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分阶段.知识传授是教师通过课堂讲授来完成,而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下通过作业、操练或者实践来实现.翻转课堂是指将这一过程进行颠倒.知识传授通过在课下观看视频完成,知识内化则由在课堂上的师生互动和生生协助来完成.因此,观看教学微视频是实现翻转课堂的第一步骤.在西方,翻转课堂的大力推广得益于火热的开放资源运动(OER).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ED等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教学的顺利发展.以上均是西方的教育资源,我国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微视频资源.

微课是新形势下涌现出的新型教育资源,是对知识单元的碎片化处理.随着教育界对微课研究的不断深入,微课的概念与内涵也在不断发展.关于微课达成的统一理解是:讲解某一知识点和教学环节,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载体,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课程(焦建利,2013;黎加厚,2013).单个微课缺乏知识系统性,围绕某门课程制作的系列微课,包括作业,练习和反馈等被称为微课程.传统教学视频是以课时为单位,时长在45分钟左右;而微课将单元细化为若干个知识点,通常不超过10分钟,适合学习者有的放矢的课前学习.

目前,我国已经拥有高校精品课程网、中国微课网、网易公开课、超星视频教学网等多个教学视频网站,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微课、慕课等在线课程资源.以外语学科为例,2014年高教社举办了首届全国外语微课教学大赛,全国有来自20多个省的5000多位老师参赛,创作了风格多样,内容多元的外语类微课资源.今后,微课资源的开发围绕知识单元,注重知识网络的串联,争取开发出更多重要核心课程的微课程和慕课资源.这将为翻转课堂在我国高校的顺利实施提供保障.事实上,微课、慕课、翻转课堂,三者相辅相成,一脉相承.基于微课和慕课,翻转课堂是对传统教学内容的新型组织形式和教学模式,有助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内化,并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翻转课堂模式的三大挑战和对策

结合我国国情,这一模式的实现过程中存在以下三大挑战和问题:

3.1 教师教学理念保守,翻转课堂翻不过去

目前我国高校教学主要实施“以教师为主导,以多媒体为辅助”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集中灌输,学生通过短期记忆掌握知识,但是课后缺乏复习和自主学习,长期学习效果一般.实施翻转课堂的一个关键问题是需要有科学理念的指引.教师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发出围绕各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尤其是符合学习者学习习惯的微视频资源.教学理念从保守到创新的转变是翻转课堂模式得以实施的重要保证.

3.2 学习者以被动接受为主,自主学习能力不强

传统高校教学注重课堂45分钟的传授,而对学生的课外空间关注较少,缺乏考查标准.学生因此多依赖教师课堂的讲授,而缺乏课外的自主学习,对知识的深化处理不够.翻转课堂模式的重要前提是确保学生在课前对知识的预习和了解,这需要两方面的条件保证.一方面,学习者应具备较良好的网络硬件条件,可以方便收看学习在线学习资源;另一方面,学校等管理机构应通过网络平台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在线监测.网络平台可以对哪些未能完成课前预习的学习者进行鼓励和督促,并与课程成绩相应结合,保证大多数学生可以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为翻转课堂顺利实施提供条件保障.

3.3 大班化教学不利于课堂的深化教学,翻转课堂转不起来

目前,高校的基础课程教育多实行大班教学.以笔者所在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例,每班平均达到35人以上.教学班级人数众多,教师的管理难度加大,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深度也难以保证.因此,教学机构应积极推动小班教学,有效设计课堂活动和交流,保障师生互动,生生写作的课堂讨论深度,这是翻转课堂得以完成的必要步骤.

4 “微课程+课堂研讨”的混合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正好相反,是基于“微课程+课堂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美国的实践表明,可汗学院的出现对基础教育领域翻转课堂的实施有了很大推动.类似可汗学院的大量微视频,可为翻转课堂的实现提供了重要前提.

“微课程+课堂研讨”的混合教学模式,主要是分成面授课程、视频课程、讨论课程三个层次开展教学.在这种授课模式下,教师不用重复讲授课程内容,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研讨和答疑.在面授环节,教师先布置预习任务,之后,学生在课下观看慕课教学视频,再回到课堂参与互动和答疑.这种“布置任务+课下预习+课堂答疑”的授课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之长,弥补传统课堂教学之不足.通过鼓励学生课下自学和课上讨论,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创新能力.

走在翻转课堂研究前沿的重庆聚奎中学总结了翻转课堂实际操作的“四步”和“五环”(李志强,2014).“四步”是指课前四步骤:1.设计导学案.2.录制教学视频;3.学生自主学习;4.制订个别辅导计划.“五环”指课中五环节:1.合作探究;2.释疑拓展环节;3.练习巩固环节;4.自主纠错环节;5.反思总结.以下具体说明.

4.1 课前准备模块

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模块主要包括两个步骤:1)观看教学微视频.教学视频可以由主讲教师亲自制作或选择使用优秀的网络开放教育资源.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针对性讲解,或根据不同班级学生的掌握性情况进行不同深度讲解.2)课前针对性练习和记录.学生看完教学录像之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进行总结,并对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应完成提前布置的针对性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了解并发现疑难问题.

4.2 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模型的最大亮点和不同之处,便是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加强交流讨论,通过课堂活动设计来进行最大程度的知识内化.这一关键步骤可以包括若干活动:1)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练习,敏锐发现教学内容中的疑难问题,并带着问题来到课堂.2)独立思索与团队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老师的点拨独立解决问题,或者通过与其他同学的协作式学习进行商讨和交流,从而以团队合作方式找到解决对策.3)心得总结.通过之前的步骤学习,学习者可以就自己对一节教学内容的学习进行汇报和交流,交流学习经验,分享自主学习的喜悦和成果,例如展示作品、交流作业、口头汇报等.4)反思评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是协调者和引领者,在学生可以自主进行学习的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反思,发现不足,深化思考,并能根据同学的表现进行积极反馈和评价,鼓励学习者继续坚持学习.

翻转后的课堂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挖掘了他们探索自我的另外一面;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教师的课堂驾驭和总结反思能力.翻转后的课堂,学生有更多发言和展示机会,也会发掘更多问题,这无疑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整体协调能力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可以说,微课程的学习是翻转课堂的前提,翻转课堂是学生线上学习之后的必然形态.

5 结论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翻转课堂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正改变着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翻转课堂在本土化过程中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也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本文注重微课程的制作和开发,基于高校教学现状提出“微课程+课堂研讨”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对问题和挑战提出了解决对策.

〔1〕杜鹏.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本土化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4(5):113-114.

〔2〕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3〕李海龙,等.基于任务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9):46-51.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李志强.慕课不仅仅使课堂翻转[J].高教高职研究,2014(40):162-163.

〔6〕杨刚.十大“翻转课堂”精彩案例[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2(3):11-12.

〔7〕张金磊,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8〕钟晓流,等.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3(2):58-64.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学习者微课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