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输入监控视角下的英语输出

2015-03-20郭树林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22期
关键词:二语潜意识母语

郭树林

(北京印刷学院 外语部,北京 102600)

输入假说

Krashen认为,人类获得语言的关键所在就是学习者得到比现有水平更高一点的可理解性语言输入.假设学习者的现有水平是i,则下一阶段获得的输入应该是i+1.如果输入内容是i+2或i+0都不能取得最佳效果.只要可理解性输入的量充足,它将自动提供必要的语法[1].

监控假说

Krashen认为,人的大脑有潜意识和有意识两个独立的语言系统.输出是由潜意识系统驱动的.有意识系统在言语行为中只起监控作用.但是语言使用者必须有足够的时间才能有效地运用语法规则;使用者的注意力必须集中在所用语言的正确性上;语言使用者必须具有所学语言的语法规则知识.[2]

1 输入是获得第二语言的先决条件

1.1 发挥成人的认知能力,强化自主性输入过程

大学英语学习者在输入目标语的过程中通过强化听、说能力,使学习者获取英语语感,体现出主动的、有意识学习过程的心理机制和特点,使听、说能力能够在监控认知机制中得以习得.成年人(高校学生属于成人)在外语环境比较缺失情况下听、说的学习中,强化比例要高于自然习得比例.原因在于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他们的智力发展已趋完善,概念的获得已基本上通过母语完成,过了关键期后,向儿童那样自然习得听、说能力是比较困难的,儿童的语言和身体一样,还没发育成熟,还没有固化,可塑性强.这也是儿童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很快就能说出地道的本地语言的原因.儿童学习语言有沉默期,该沉默期就是语言的输入过程.而成年人的第二语言学习多表现在学习者对目的语的理解强化训练过程中.完全不能理解的语言信息好比乱码,于习得毫无意义.成年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但是对比较抽象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语言现象还需凭借不断地输入来品尝和消化.例Itwouldtaketheformulaof Lewis'furthercommitmenttothesportandhislovefor competitiontoliftsomeofthesuspicionfromtrackevents andstoptheerosionofsupportthattheOlympicsbeganto sufferafterSeoul.[3]凭着对运动的持续奉献和对竞技的热爱,刘易斯消除了人们对径赛项目的一些疑虑,阻止了汉城奥运会后民众对奥运会支持下降的颓势.期中的formula和erosion两个词的含义对二语学习者来说就是一个书读百遍,其意自见的过程.

1.2 注意语言的可理解性、内化自主性输入内容

美国语言学家Crashen认为,“语言获得的过程是不断理解和接受语言符号和信息的过程;只有真正理解了可接受的输人才能真正拥有语言”.[4]就汉语环境下的二本高校而言,很多学生的英语大约有20个左右像Howoldareyou?Howmanypeoplearethereinyourfamily?I’mfrom….I’mgoingto….这样已理解的句式可以进入潜意识系统,他们在用这些句式表达时可以不加思考,向母语一样脱口而出,在梦中也不会说错.可以像说汉语一样从大脑系统自动输出.但是如果用到Haveyouevenbeento….?IfIhad finishedmyhomework,Iwouldhave….等带有稍复杂一点时态,语态和语法句式的表达时,就会出现一些困难,但通过有意识监控和理解性的反复练习,仍可以进入学习者潜意识系统.以此类推,潜意识系统不断被激活,内化范围会逐渐加大,学习者的输出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在汉语大环境下,通过持续输入大量英语可理解性材料,由此走向成功的范例比比皆是,其诀窍是:输入,输入,再输入,继而就是自主监控,自动输出.

1.3 保证语言输入的准确性,固化语言的标准句法

Krashen认为,“专注于语言形式、知道语言规则,学习者才能保证语言输入的准确性.”[4]语言的瞬间输入储存在学习者的短期记忆中,经过反复的语言输出又转入长期记忆中.输出的语言是否符合语法规范对所学知识的内化过度起着重要的作用.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很小就开始学英语,到了大学以后,已经认识了很多单词,但所学知识支离破碎,拿笔就写出Ilikelistenmusic.IfeellearnEnglishishard.等句式.这样的英语输出监控全无,输出越多,错误越多,迷茫越大,信心越小,兴趣越少,标准句法无法固化,不可能形成语感,所学语言的输入也就成了无规则可循的词汇堆积.

1.4 输入材料适合i+1模式,保证内容输之能入

刘润清教授认为:i+l输人理论是人们通过理解略高于自己目前已经习得的语言材料输人而获得语言的.只要交流是成功的、可理解的并有足够的输人,那么i+l会自动得到提供.把新提供的信息储存在记忆中,不断输出,反复强化,又会输入新的i+1语言材料,语言就是在这样一种滚雪球似的模式中获得的.研究表明,所学内容长期是i+0状态,学习者肯定会停滞不前;而所学内容大都处于i+2状态,学生又不能充分理解其中的英语语境和文章的整体组织,往往是输而不入,兴趣索然.学生只有在i+1模式下学习,才能获得正迁移,激发灵感,增加自信.保证内容输之能入.

1.5 输入要强化记忆,记忆是功夫的积累

记忆是学习者对语言输入进行有效加工自动输出的必要条件,是对输入信息进行编码和储存的过程.感觉记忆的东西转瞬即逝,只有马上进入短期记忆,才不会被新信息所代替.短期记忆的内容,可遵照艾宾浩斯的曲线记忆原理,经过不断的重复、监控和输出储存到长期记忆中.这些内容通过长期记忆系统中的关联作用与原信息联系起来以便再输出时提取.成人学习外语是理性和感性相统一的过程.它需要理念的支撑,更需要艰苦卓绝的输入刺激训练.因为在母语确立后的汉语环境下获得第二语言,需要在原有的语言模式下强化建立一套新的语言体系,要不断克服母语的干扰,要主动地为自己发现和创造新的语言环境,在强化输入、记忆和输出中逐渐形成语感,这是一个功夫积累的过程.

2 监控是二语学习者进行正确输出的必要程序

2.1 注意语法监控,养成良好的输出习惯

乔姆斯基认为,学习者在获得第二语言时应通过语法进行监控.随着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监控逐渐越来越少.[5]英语学习在语法上的自我监控,可以促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动机和注意力.它有助于学生的英语是“科班出身,”而不是“自学成才.”也就是说学习者通过语法监控输出的英语路子正,进步快,可控性强.在监控中,要察觉英语口语在语音、语调、语法、语速等方面所犯的错误,对这些错误纠正的最好办法就是重复,改进,再重复,在改进,直到正确和自动的输出习惯储存在潜意识之中.

2.2 借助他人和设备监控.提高监控效率

通过现代化设备监控即客观,又方便.如得到老师和听者的指点,那可谓是得到了真传,不能错过.只要持之以恒,监控的作用便可实现.随着人对语言能动系统的激活,学习者获得了语感,进入潜意识系统的语言越来越多,正确输出的比例也越来越大.除了在说,写之中的监控外,也可以把听的过程从输入转为为输出过程.在听英语磁带、英语广播、看英语电影、电视、玩有英语解说的电子游戏,看有英语解说的NBA篮球比赛时,可反复回放每一个句子,反复跟读和重复,可根据记忆自己对自己陈述,也可对同学、老师和周围的人陈述,经过反复输出,监控,激活内化机制,逐渐脱离监控,形成语言的自动化.

3 输出是学习二语的根本目标

3.1 输出是获得二语的唯一途径

Swain认为输出对语言获得有决定性作用;语言输入是获得语言过程中的一个载体,不会成为习得语言的终极目标.只有将获得的输入性知识经过不断训练,不断输出,循环往复才可以转换成程序性知识,最后成为内化知识.[6]实践证明这是在非目标语环境下获得二语的唯一途径.

3.2 输出输入紧密相连,相互驱动

输出驱动使输入易于转化为程序性知识,有利于语言体系的拓展,输出和输入的紧密结合更具有交际的真实性.输入是输出的来源,输出是输入的结果.在大量的语言输入之后,学习者就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颂来也会吟的感觉.背诵是学习者不断输入之后,语言输出的表现形式之一.背诵是对语音词汇的记忆,是对句法句型的巩固,是对语感的内化,是对表达输出的积淀.背到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口语表达就多了几份自信,书写表达就有了几分从容.自信和从容之后是学习者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激励学习者有更多的输入,循环往复,相互驱动,学习者便可获得足够的语言刺激而将自己融入其中.

3.3 发挥语言输出的主观能动性

语言输出是语言输入的反映形式,即建立起一种新的条件反射.这虽然是一个渐进过程,输入和输出也不一定是正比,但也绝不是学一句就仅仅会一句.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二语学习者在学习新的知识时与已经储存在大脑里的旧的知识相融合,当外部刺激发生新的变化时,学习者就会修改加工其原有的知识结构来适应新的外部刺激.[7]学习者用一个基本句式,根据需要和不同的词汇组合,就能表达多种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是人固有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语言生成能力和主观能动性.这其中要把目标语,即英语,和学习者的母语,即汉语,分隔开,把英语和具体的事物,感觉,想法以及语境联系起来,其主观能动性会发挥得更好.

4 结束语

输入监控学习理念是以认知心理学和二语教学基础理论为依托所进行的一种交叉性及实效性的探索研究.二语习得过程就是可理解性内容的输入、监控和输出的发展过程.这一强化过程的实施需要学生的主动性和必要的监控.客观上,中国的英语学习者往往不会主动意识到自己曾经输入过那么多的词汇,那么多的阅读,那么多的听力.只是这些输入大都是被动的,没有约束的,没有主动性的记忆,没有实时性的监控,没有适当的语言环境,没有强烈的外界刺激,输出也就逐渐弱化了.由此而言,语言知识的输入不是语言学习的终点,正确的输出才是输入的目的所在.

〔1〕王全义.关于输入假说理论的研究[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9(04).

〔2〕李红霞.浅谈克拉申的五大假说对中国外语教学的启示[J].西安邮电大学学报,2009-维普-所有4个版本.

〔3〕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下教程第二册[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P43 http://wenku.baidu.c 2012.

〔4〕Krashen,S.D. TheInputHypothesisIssues&Implications[M].London:LongmanGroupLimited,1985.

〔5〕杨烈祥.外显语法指导的认知宏处理和微处理模式综述[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02).

〔6〕陈斌蓉.知识接口之争及外语教学动态权衡观[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02).

〔7〕余碧芳.建构主义理论视角下的多媒体大学英语视听说教学[J].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学报,2009(06).

猜你喜欢

二语潜意识母语
母语
第一眼看到什么动物,测试你潜意识下的心理状态
母语
“透视”第二语言习得心理过程*——关于二语加工的一次学术访谈
当代二语习得研究中介语对比分析方法理论与实践
Modeling some long-term implications of CO2fertilization for global forests and forest industries
《教学二语习得简介》述评
二语习得中母语正迁移的作用分析
潜意识欲望的诗意书写——柳梦梅形象的潜意识解读
论《远大前程》的语言特色及其母语迁移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