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语句法负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的影响

2015-03-20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杨坚

范 琼 琼

(信阳农林学院 外语系,河南 信阳 464000)

李 兆 宇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外语教学研究】

母语句法负迁移对英语专业学生汉英翻译的影响

范 琼 琼

(信阳农林学院 外语系,河南 信阳 464000)

二语学习者的母语负迁移常常会导致错误的发生,从而阻碍学习者的二语习得进程。目前,关于负迁移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对比分析二语学习者口语或者写作中的负迁移错误,而缺乏对翻译中负迁移的研究。对比研究二语学习者翻译中产生的负迁移错误,可使负迁移一些隐性的特征转化为显性的特征,更有助于研究者直观地面对负迁移并对其进行分析。通过对母语句法负迁移对二语习得者汉英翻译影响的研究,有助于帮助二语习得者在今后的翻译学习中增强母语负迁移的意识,避免语法负迁移错误的发生。同时,亦有助于二语教学老师意识到母语迁移可能带来的问题,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法,以应对负迁移问题。

句法负迁移;汉英翻译;错误

一、引言

负迁移现象一直活跃于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领域中。所谓负迁移,是指当母语的语言习惯与目标语的语言习惯不符时,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会受到母语的干扰,从而产生负迁移错误。1957年,Lado提出了“对比分析设想”,认为二语习得者常常会将母语中的形式、意义以及文化迁移到目的语的语言和文化当中。对比分析理论试图通过分析、定义母语与目的语之间的不同,预设二语习得者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20世纪70年代,错误分析理论代替对比分析理论活跃于应用语言学领域。1974年Corder提出了错误分析研究的五大步骤,为以后进行错误分析的学者提供了研究方法。本文对学生汉英翻译学习中出现的句法负迁移进行分类概括,旨在帮助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增强负迁移发生的意识,采取一定的避免策略,提高翻译学习速率。

二、语言迁移理论概述

负迁移问题是对比分析研究的核心。在行为主义的理论框架下,Lado(1957)提出了对比分析设想,目的在于通过比较分析母语与目的语的语言特征的异同,从而预设二语习得中可能产生的错误。对比分析理论认为学习者所经历的困难程度与两种语言间的语言相异程度有着直接关系;困难表现在语言错误上,困难程度越大,错误频率越高。然而,Kellerman(1987)指出,错误的产生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方面,二语习得中的困难也可通过其他方式表现出来。Alatis(1968)通过研究发现对比分析理论下的错误预设很多都无法得到证实,而Dulay&Burt(1974)也表示对比分析理论对错误的预设存在很多问题。此外,行为主义所坚持的“习惯构建”逐渐被Chomsky所提出的“规则构建”所取代。20世纪70年代,对比分析理论逐渐不再受到学者的追捧。事实上,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不同学者对一个错误是否有母语干扰的界定也不一样。对比分析理论对负迁移错误的认识和对困难程度的分离,以及Ellis对负迁移产生条件的制约对于后来二语习得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对学习者学习过程中的错误分析已经成为语言教学的一部分。Corder(1974)提出了错误分析实证研究的五大步骤,即收集第二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样本,确定样本错误,描述错误类型,解释错误产生原因以及评估样本中的错误。Corder的五大步骤为后来学者进行错误分析研究提供了模板。根据错误分析理论,错误是指对目的语规范的偏离。随着中介语概念的确立,错误分析理论也遭到了批判。Larsen-Freeman&Long(1991)指出错误分析理论只关注错误,而没有将第二语言学习中出现的困难都考虑在内。Marchena(1989)也指出,避免(avoidance)是第二语言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错误分析理论没有涉及到对此的讨论。尽管错误分析理论关于迁移错误与语际错误没有进行明确区分,但其研究方法为后来二语习得学者进行实证研究提供了基础。

三、句法负迁移在中国学生 翻译中的表现形式

连淑能(1994)对比分析了中英语言差异。她指出,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复杂句常出现在英语语法中,而汉语语法更倾向于简单句的使用;英语中常使用非人称的、抽象的表达,而人称的、具体的措辞常出现在汉语中。这些语言表达习惯的差异会导致两者句法结构的迥异。

1.连词缺失

正如上面所说,英语是一种形合语言,强调句子间的显性连接,因此,英语句子之间常使用各种衔接手段,如连接词等。然而,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强调隐性衔接,着重于事件之间的逻辑顺序。因此,二语习得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常采用字面翻译,缺失一些衔接词,从而导致句子的松动。如:

(1)我父母亲是农民,每天像蜜蜂一样勤劳地在田间劳作。

译:My parents are farmers,they work in the fields as busy as bees.

这两个短句之间存在一种并列关系,因此第二个短句前需要添加一个连词“and”,这样才能使句子完整。

(2)现在外面下着大雨,要找到他如同大海捞针。

译:Now it’s raining outside,it is as difficult as finding a needle in the sea to find him.

很显然,这两个句子的逻辑关系是因果关系。由于汉语重内容,因此,在表达上逻辑关系不是很明显。但是,英语的表达习惯要求逻辑关系明确。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两句话之间要加连词“so”。

2.句子时态及主谓一致用法错误

在汉语语法中,时态是通过一些功能词或者指代时间的副词而表现出来的,比如“了”“已经”以及“后来”,而句子当中并没有形态上的变化。英语语法中有三种基本时态类型,包括过去时,现在时以及将来时。二语习得者常忽略该语法差别从而造成语法错误。如:

(3)城市改革花了三年取得成效,农村改革将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取得成效。

译:It takes three years to make progress in city revolution,so the country’s revolution will take more time.

原句发生在过去时态的条件下,而译者在翻译中采用了现在时态。时态的错误使用一部分是由于汉语语法中不存在时态变体,译者受到母语语法影响而产生的。因此,正确的表达应该是“it took three years…”。

在英语句子中,谓语必须在人称以及单复数形式上与主语一致,而主谓一致的语法结构并不存在于汉语句子当中,汉语句子中的汉字也没有形态上的曲折变化。因此,二语习得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会产生主谓一致的错误。如:

(4)别人都说他胆小如鼠。

译:Everyone regard him as a mouse because of his timidity.

单词“everyone”属于单数形式,因此谓语也应该使用单数形式,正确的用法应该是“regards”。

3.句法结构负迁移

汉英语言句法结构有很大差异,在汉英翻译中,主要有两种句法结构负迁移错误类型。

第一种错误出现在复杂句的否定转移。在英语语法中,一个描述意见的复杂句表达否定概念,宾语从句当中的否定词需要前移到主句当中,如“I don’t believe/suppose/think/expect that…”。在汉语语法中没有类似的否定转移的用法,因此二语习得者会在否定转移的句型用法上存在困难。如:

(5)我认为没有哪个人在农村学到的比我更多。

译: I think that no one else in the countryside learns more than I do.

学生将汉语句子逐字翻译成英语,而这句话的翻译并不符合英语的惯用表达。否定词应该转移到主句当中。因此,修正过的翻译版本应该为“I don’t think that anyone else has learned more than I have in the countryside”。

第二种错误源于句子成分的不明指代。在英语语法中,代词指的是代替名词或名词性词组的一种词类,包括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反身代词、相互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连接代词和不定代词九种。由于英语语言形合的特征,代词必须严格指代句中的先行词,否则会导致代词的不明指代。如:

(6)医生把抢救过来的孩子递给了他父亲,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译:The doctor passed the rescued kid to his father,with a smile on his face.

在汉语句子中我们能通过两个短句间的逻辑关系确定谁脸上露出微笑。但是,在学生翻译的句子中,代词“his”指代不明,读者很难确定这个代词的先行词是主语“doctor”还是宾语“father”。更好的表达应该是“with a smile on his face,the doctor passed the rescued kid to his father”。

4.语态错误

中英语两种语言系统在句法语态尤其是在被动语态的使用方面上也存在很大差异。英语表达中惯用非人称的结构。因此,被动语态常用来显示表达的客观性。而且,被动语态的使用可以避免指定动作的执行者。英语句子中的被动语态是由助动词加动词的过去式组成的。而汉语结构更倾向于使用主动语态。如果句子当中不需要执行者,只需要意义上的被动即可。比如,连淑能(1994)曾举例,对汉语讲话者来说,句子“这件事已经做了”要比句子“这件事已经被做了”更容易为人所接受。二语习得者在翻译过程中容易受到母语句法模式的影响。如:

(7)虽然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但是我们还是要积极面对。

译:Although the problem is hard to solve,we still have to face it positively.

学生在翻译这些句子的时候忽视了英语中的惯用表达,而是单纯进行字面翻译,从而产生错误。这句话的翻译应该采用被动语态。因此,正确的译本应该是“it is hard to solve the problem”。

5.回避使用复合句

Ellis(1994)指出,学习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如果发现由于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异而造成语言结构学习上的困难时,他们通常选择回避使用这些语言结构。很多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者并没有对回避使用加以研究。但是,由于回避使用语言结构一部分源于学习者语言差异造成的语言能力不足,因此,避免使用也应该作为二语习得过程中负迁移的一种表现形式。英语是形合语言,主从关系句型的使用是英语表达的特征之一。而汉语表达更习惯于使用一系列简单句。因此,中国学生常在翻译过程中避免使用复杂句。如:

(8)西安在历史上曾是11个封建王朝的都城,而今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的文化经济中心。

译:Xi’an was ever the capital city of eleven dynasties in history,and now it has developed into an important center of the culture and economy in the mid-west of China.

李瑞林(1997)提出,在汉语语言系统中,复合句常由几个关联的短句组成。而在英语语言中,这种句子常常会使用关系从句。因此,这个汉语句子可以翻译成“Xi’an,which established itself as the capital of eleven feudal dynasties in history,has now become an important cultural and economic centre in the Midwest of China”。

四、结语

从上文的分析可以得知,二语习得者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易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产生句法负迁移错误。因此,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应当采取一定的策略,避免母语负迁移对句法结构组建的影响。首先,在英语语言课堂中,老师应当系统化讲解汉英语言的异同。通过这种方法,可以使学生意识到在翻译学习中可能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影响,从而采取切实可行的策略,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对句法结构翻译的影响。其次,二语习得者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英语思维模式。在汉英翻译过程中,译者常采用字面翻译的翻译策略。在这一过程中,译者受到母语句法结构的影响,忽视了英语的文化背景及惯用表达,从而导致负迁移错误的产生。因此,二语习得者在翻译学习的过程中要考虑到英语句型结构及惯用表达,尽量避免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1] Corder,S.P.Error analysis and inter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1.

[2] Ellis,R.The study of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Education Press,1994.[3] Gass S,L.Selinker.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An introductory course(2nd ed.)[M].London: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2001.

[4] Lado,R.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Applied linguistics for language teachers.Ann Arbor[M].Michigan:University of Michigan,1957.

[5] Larsen-Freeman D.&Long M.H.An introduction to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research[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1994.

[6] 戴炜栋,束定芳.对比分析、错误分析和中介语研究中的若干问题[J].外国语,1994,(5):1-7.

[7]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5.

[8] 李瑞林.关系分句在汉英翻译实践中的应用[J].外语教学,1996,(1):52-57.

[9] 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责任编辑 贺 晴】

【蓓蕾园地】

杨坚代周立隋史事考辨

李 兆 宇

(陕西师范大学 历史文化学院,西安 710062)

摘 要:杨坚“篡权”,是中国六世纪后期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它直接导致了王朝的更迭。文章对杨坚“篡权”事件重新进行审视,通过大量史料的采集、采证得出结论:杨坚之所以能够代周建隋,固然与传统观点认为的他的外戚身份有关,但也与杨坚的努力、朝臣的态度以及北周中央集权的强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关键词:北周;杨坚;篡权

作者简介:李兆宇(1995—),男,陕西渭南人,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本科生。

史载北周宣帝大象二年五月己酉,宣帝大渐。“御正下大夫刘昉,与内史上大夫郑译矫制,以隋国公坚受遗辅政。是日,帝崩于天德殿。时年二十二,谥曰宣皇帝。”[1]124杨坚在宣帝驾崩后快速掌握政权,并在不到八个月的时间内便登基称帝建立了隋朝。清代史学家赵翼认为:“古来得天下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以妇翁之亲,直周宣帝早殂,结郑译等,矫诏入辅政,遂安坐而攘帝位。”[2]332近代史学家岑仲勉也认为:“坚承袭家荫,无赫赫功绩,其得篡周立隋,实以受遗辅政为一大枢纽。”[3]2杨坚代周立隋是为隋文帝,旧史将这一事件称为杨坚篡周。对于这一事件学术界有着不同的解释:有学者着眼于杨坚本身的外戚身份和家族背景;也有学者认为杨坚素怀有篡权野心,背地里计划着阴谋夺位,并且作好了充分的准备;更有人认为是北周的长期汉化政策和汉族家族势力的兴起为杨坚的篡权提供了条件。事实上,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本文拟对杨坚代周之隋这一历史事件进一步展开讨论,并对杨坚辅政时的主要政敌、杨坚势力与周宣帝近臣集团势力的划分等相关问题进行考辨,以期还原杨坚篡权这一历史问题的真相。

一、杨坚在北周政权中的地位

关于杨坚的身世,史书中有明确的记载,说他是“汉太尉震八代孙铉,仕燕为北平太守。铉生元寿,后魏代为武川镇司马,子孙因家焉……皇考从周太祖起义关西,赐姓普六茹氏,位至柱国、大司空、隋国公”[4]1-2。杨坚生于大统七年,十四岁时被京兆尹薛善辟为功曹;十五岁以太祖勋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成纪县公;十六岁迁骠骑大将军、加开府,明帝即位时授右小宫伯,进封大兴郡公;二十一岁迁左小宫;二十五到二十八出为隋州刺史、进位大将军;二十八岁时其父杨忠去世继承爵位成为隋国公。由此可见,他确实出自关陇贵族。杨坚在北周统一战争中有战功,曾经于“建德中,率水军三万,破齐师于河桥”又曾“从帝平齐……与宇文宪破齐任城王高湝于冀州”[4]2-3。这样的战功在北周那个猛将如云的时代并不是非常突出,但杨坚留给北周君王的印象却是老实本分可以信任,“后征还,遇皇妣寝疾三年,昼夜不离左右,代称纯孝”[4]2。齐王宪曾对周武帝说:“普六如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帝曰:“此只可为将耳。”[4]2-3内史王轨也曾经对武帝说过:“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帝不悦,曰:此天明有主,将若之何?”[4]2-3可以看出,周武帝对杨坚非常放心,认为他决不可能有谋逆之心,甚至纳杨坚长女杨丽华为太子妃,这足以说明周武帝对杨坚是比较信任的。自从齐王宪和王轨在武帝面前对杨坚指指点点后,《隋书》卷一《高祖纪》记载:“高祖甚惧,深自晦匿。”总的来说,在北周武帝时期,杨坚是一个非常低调谨慎的人,此时他应该还没有半点夺权之心,尽管赵昭曾私下对杨坚说:“公当为天下君,比大诛杀而后定。善记鄙言。”[4]2但是当时北周正处于上升期,国家日益昌盛,统治阶级内部矛盾还相对较少,所以当时没有野心也没有实力的杨坚只是默默地记住了赵昭的话,并没有什么实际行动。

后来宣帝即位,杨坚的地位有了提升,周宣帝在当太子时被武帝管教得十分严格,一切行动都在监视之下,朝中与之交善的人非常少,因此他很难在朝中建立自己的小圈子,而对宗室的诸叔他也怀有记恨和防范之心,因此外戚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他的选择。杨坚从亳州大总管一路升迁,“宣帝即位,以后父征拜上柱国,大司马。大象初,迁大后丞、右司武,俄转大前疑。每巡幸,恒为居守”[4]2。也就是说,在北周宣帝急速强化皇权的过程中,杨坚的政治地位骤然上升。一些学者认为杨坚就是从这时开始滋生了谋反之心,事实上,当时的杨坚如履薄冰,权力的迅速膨胀曾为其带来了灾祸。“高祖位望益隆,帝颇以为忌。”[4]3杨坚的女儿是北周武帝生前许配给周宣帝宇文赟的太子妃,《周书》卷九记载杨坚之女杨丽华“性婉柔,不妒忌,四皇后及嫔御等咸爱而仰之。”但周宣帝与杨皇后的夫妻关系非常差,“帝后婚暴滋甚,喜怒乖度,常谴后,欲加之罪,后进止详闲,辞色不挠。帝大怒,遂赐后死,逼令引绝。后母独孤氏闻之,谒阁陈谢,叩头流血然后得免”[1]145-146。究其原因,一部分是由于周宣帝暴虐的性格,另一方面可能是周宣帝已经将杨坚从刚开始支持自己的力量划到了反对自己的阵营的缘故。《隋书》卷九中记载帝每忿怒谓后曰:“必族灭尔家。”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向杨坚示威:首先,在立杨皇后后又相继立了四后。 后宫中更多政治势力的介入,便出现了“帝有四幸姬,并为皇后,诸家争宠,数相毁谮”的局面[4]3。大象二年,宣帝在感觉自己的政治实力已经大幅度提高后,更加加紧了将杨坚排除出朝廷的行动,准备直接在朝堂之上除掉杨坚。“因招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4]3显然这时的杨坚已经危弱累卵,随时有被除掉的危险。与此同时,他的杨氏家族此时也被推到了悬崖边,他的女儿杨皇后在宫中差点被杀,妻子独孤氏为女儿求情在宫阶磕头至流血才得以赦免,杨坚自己也差一点于朝堂之上被斩杀,宣帝欲将杨氏一族除之而后快。《周书》卷七《宣帝纪》记载:“壬午,幸〔仲〕山祈雨,至咸阳宫,雨降。甲申,还宫。令京城士女于衢巷作音乐以迎候。”这是周宣帝死前一个月发生的事,可以印证宣帝此时身体无恙,正当壮年,并且通过即位后的滥杀和迫害使得权力较为集中稳固。此时的杨坚恐怕早已对宣帝恨之入骨,但是他又无可奈何,“高祖为宣帝所忌。情不自安,常在永巷私语译曰:久愿出藩,公所悉也。敢部心腹,少留意焉。”[4]3杨坚此时能够躲避杀身之祸只有“出藩”,远离中枢机构,让权于宣帝,所以他求助于自己的同窗好友,当时为皇帝亲信内史下大夫郑译,郑译后来为其在皇帝面前谋求到了扬州总管的职位,宣帝非常痛快地答应了,只是后来杨坚由于腿病没有立刻启程。上述情况表明,在宣帝末年,杨坚以及其家族可谓朝不保夕,杨坚和女儿杨皇后差点被杀,自身被排除出中枢,家族被宣帝全面压制。此时的杨坚仅仅希望的是保全性命,并没有什么长期谋划夺权篡位的阴谋。尽管杨坚在宣帝朝遇到了种种打压,但是由于他的外戚身份,宣帝确实为他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那就是从地方进入中央,由北周为数众多的总管中脱颖而出成为大司马和位列四辅官的大前疑。这不但使得杨坚能够有机会参与中央事务并且及时地得到各种信息,同时也因为他是皇后之父,并且有处理中央事务的经历。这种资历、威望和地位也是刘昉等人在日后寻觅辅政人选时所需要的,“内史上大夫郑译、御正大夫刘昉以高祖皇后之父,众望所归,遂矫诏引高祖入总朝政,都督内外军事。”[4]3最后,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杨坚前期在宣帝朝的经历使他能够在宣帝病故这个重大的历史转折点身处政治中心,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性。

二、朝臣对杨坚“夺权”的态度

宣帝死后静帝即位。静帝年幼,外戚杨坚获得了辅政的资格。杨坚之所以能够辅政,不仅是因为他是北周外戚,更重要的是他有一批支持者。杨坚曾说:“微刘昉、郑译及贲、柳裘、皇甫绩等,则我不至于此。”[4]1143-1144大象二年五月乙未宣帝去世后,在以郑译和刘昉为首的几位皇帝近臣的谋划下,矫诏引杨坚入朝执政。杨坚入朝辅政最初的几位策划者并非关陇贵族,也非地方豪强,而是皇帝的几个近臣。《隋书》卷三十八《郑译传》:“译出自荥阳郑氏,父道昌,随西魏孝武帝入关,仕北周至司空。” 同书卷三十八《刘昉传》记载:“ 昉父孟良,随魏孝武帝入关,官至东渠州刺史,武帝时以功臣子入侍皇太子”。刘昉和郑译的家族都是早先跟随北魏孝武帝入关的汉族豪强,并且他们都是宣帝近臣,都是北周武帝、宣帝在将“家天下”进一步发展时所逐渐依靠的近臣力量,他们一个是小御正,一个是内史上大夫,早年都有入侍太子宫的经历。《隋书》记载刘昉“及宣帝嗣位,以技佞见狎,出入宫掖,宠冠一时”。 郑译“后坐亵狎皇太子,帝大怒,除为民”,复职后“译颇专权,时帝幸东京,译善取官材,自营私第,坐是復除为民。”刘昉与郑译私交应该很不错,在郑译被除为民后,“刘昉数言于帝,帝復召之,顾待如初”[4]1136,并且他们共同陷害过大臣于义,“时郑译刘昉以恩倖当权,谓义不利于己,先恶之于帝”[4]1145。他们在整个北周中枢机构所处的位置不相上下,都为关陇功勋贵族和被北周宗王所厌恶,因此他们只能依附皇权,是利益的共同体。他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一切都是宣帝所赐,如果宣帝去世他们会成为新的统治者最先驱逐的对象,所以郑译、刘昉能够在宣帝即将去世时紧密地联合在一起,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宣帝病危的情况下摆在郑译、刘昉面前的首要任务就是物色一名合适的、能够最大程度保障自己利益的人来替自己把持朝纲。周宣帝共有五位皇后,太子为朱皇后所生,但是朱皇后家族地位低下并且没有什么杰出人才。元皇后和陈皇后之父虽然都有一定地位,但是资历太浅,家族地位偏低,并且也是靠女儿才被进一步加官进爵,如果辅政朝中自然不服。尉迟皇后的爷爷尉迟迥,关陇贵族的元老级人物,封疆大吏,又有兵权,同时有外戚身份,如果由他辅政朝中大臣自然不会有闲话,但对于刘昉、郑译而言,他们认为自己是没有能力操控的。而如果引进亲王辅政,形势对他们就更不利了。所以他们把目光投向了杨坚。杨坚与郑译是故交,又于宣政元年出任大司马,手握重兵,在朝中威望较高并且同外朝的关陇贵族集团大臣们关系甚好。杨坚在朝中受到宣帝打压仕途进入低谷,因此本没有理由由他辅政。如果召杨坚辅政,那么杨坚肯定会对自己感恩戴德,故而杨坚很自然成为刘、郑等人对抗藩王宗室的代理人。

《资治通鉴》卷一四七太建十二年条下记载:“昉见静帝幼冲,以坚为后父,有重名……坚固辞,不敢当;昉曰:公若为,速为之;不为,昉自为也。”可以看出,当时情形紧迫,但是杨坚却犹豫不定,刘昉在催促杨坚时说出了这段话,虽然有可能只是刘昉的激将法,但也从侧面显示出刘昉、郑译等组成的小集团对杨坚并非是真心拥戴,而只是把杨坚当作了一个暂时拥护的对象。“始,刘昉、郑译议以坚为大冢宰,译自摄大司马,昉又求小冢宰,坚私问德林曰:‘欲何以见处?’德林曰:‘宜作大丞相,假黄钺、都督内外诸军事,不尔,无以压众心。’及发丧,即依此行之。”[5]5514刘、郑二人先前对杨坚的安排无疑是专门架空杨坚的举措。北周官制依据的是周礼,大冢宰本是宫内大臣,只有在天子下达了“百官总己以听于冢宰”的命令后,冢宰才能总摄五府成为相当于后来的内阁首相。北周初年,宇文护任太师、冢宰,军政大权全部都操控在宇文护手中,然而武帝时宇文护被消灭后,武帝以齐王宪为大冢宰,但武帝以“威名过重,终不能平,虽遥授冢宰,实夺其权”[1]189。因此五府(五府指地官司徒府、春官宗伯府、夏官司马府、秋官司寇府、冬官司空府)不总于天官,冢宰职位也就变得有名无实了。并且以刘昉为小冢宰、郑译为大司马,这样便有利于他们分别控制行政权和军权。而杨坚在李德林的提醒下识破了刘昉、郑译设下的陷阱,他重新设立了大丞相,以年幼的汉王赞为右大丞相,自己为左大丞相,从而及时地规避了风险,在夺权道路上作出了正确的选择,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以译为相府长史,带内史上大夫,但为丞相府司马,昉、译由是不平”[4]1132。使郑译、刘昉成为了相府的僚属,排除了最高权力的竞争,这也为后来他们之间的君臣冲突埋下了伏笔。吕思勉论曰:“观此,便知译所以引高祖之故,而亦知高祖所以克成大业之由。盖译之意,原欲与高祖比肩共揽朝权,而不意高祖究系武人,兵权既入其手,遂抑译为僚属也。”[6]684

值得注意的是,杨坚在夺权过程中能够依靠的力量不仅仅只是刘昉、郑译等人,如果只依靠他们,杨坚没有自己的势力也摆脱不了被刘昉、郑译当作傀儡的命运。史载“及高祖初被顾讬,群情未一”[4]1141,大臣对于他作为辅政大臣的态度不一。在杨坚辅政的几个月里,他的支持者主要由朝中的亲信和在外大总管两部分人马组成,朝中支持者主要有:卢贲、阴寿、杨惠(即杨雄)、李德林、杨惠、高熲、窦荣定、元谐、元胄、李礼成等。其中,卢贲、窦荣定、李礼成负责维护朝中稳定和杨坚的安保工作,李德林、杨惠、高熲、窦荣定、元谐、元胄、阴寿、杨雄则作为参谋为杨坚出谋划策。在朝外,杨坚的支持者主要由各地的大总管组成,主要有卢庆则、韦孝宽、王谊、宇文忻、梁士彦、贺若谊、豆卢勣、源雄、元景山等。总管统辖一方的军事和民政,广置府兵使北周总管的权力迅速膨胀,以至敢于对抗中央,尉迟迥、司马消难、王谦叛乱,几乎要颠覆杨坚的统治,但同样,杨坚也是凭借着一些总管的支持巩固了政权,总管在北周的地位也由此可见。总之,杨坚在辅政过程中,内有高熲、元胄等亲信的帮助,外有以韦孝宽为首的各地大总管支持帮助他消减了内外压力,巩固了权力。

当然,杨坚之“夺权”亦非一帆风顺,也遇到了一些人的反对。哪些人反对杨坚篡权呢?如上所述,周宣帝五月乙未去世,丁未发丧。期间相隔十一天,杨坚以不发丧的办法暂时规避了内外大臣以及诸王宗室的挑战。虽然减少了掌权过程中产生的对立面,但是杨坚依旧面临着诸多阻碍,其中最大的阻碍就来自御正中大夫颜之仪。《隋书》三十八《郑译传》记载:“帝不豫,遂与御正下大夫刘昉谋,引高祖入受顾托。既而译宣诏,文武百官皆受高祖节度。时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与宦者谋,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仲已至御座,译知之,遽率开府杨惠及刘昉、皇甫绩、柳裘俱入,仲与之仪见译等,愕然,逡巡欲出,高祖因执之。”颜之仪当时任御正中大夫,刘昉任小御正,也就是御正下大夫,两人的职位相当于后来的中书舍人一职,主要负责起草皇帝的诏书,是皇帝的机要秘书,同时也是皇帝的亲信。“天元召昉、之仪入卧内,欲嘱以后事,天元(周宣帝)喑,不复能言”[6]5511。周宣帝虽然死的时候年纪只有二十二岁,但是他却封自己为太上皇,把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那么弥留之际的周宣帝需要嘱托的就不是继承者问题,而是由谁来辅政的问题,于是他叫来了掌管起草诏书的御正中大夫颜之仪和小御正刘昉,但是“天元喑,不复能言。”此时的周宣帝已经无法说话,他身边只有刘昉和颜之仪二人,他们掌管着诏书的起草,皇帝已经无法下遗诏了,那么就意味着当时由这二人掌握着由谁来辅政的大权。但是颜之仪与刘昉的政见不同,刘昉选择了与郑译等人联合拥护杨坚辅政,“御正中大夫颜之仪与宦者谋,引大将军宇文仲辅政”。而《周书》卷十有记载:“虞国公仲,德皇帝从父兄也。卒于代。保定初,追赠使持节、太傅、柱国大将军、大司徒、大都督、燕平等十州诸军事、燕州刺史、封虞国公,邑三千户。子兴嗣。” 周宣帝去世时宇文仲早已去世,怎么会和颜之仪勾结入宫预备辅政?《隋书》卷三十八《卢贲载传》载隋文帝对太子说:“当周宣帝时,以无赖得幸,及帝大渐,颜之仪等请以宗王辅政,此辈行诈,顾命于我。”颜之仪所说的宗王到底是谁呢?《颜之仪传》记载:“之仪厉声谓昉曰:‘主上升遐。嗣子冲幼,阿衡之任,宜在宗英。方今贤戚之内,赵王最长,以亲以德,合膺重寄。’”是否是《颜之仪传》中所载的赵王呢?赵王招为宇文泰第七子,曾经参与讨齐和对稽胡的作战,有军功,并且曾经在中央任太师,可以说是辅政的较佳人选,但是周宣帝于大成元年五月辛亥“令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并之国”[1]123。当周宣帝去世的时候,赵王招与另外的四王都在各自封地远离朝廷,并且由于杨坚等人封锁消息,他们并不知道周宣帝已经去世,所以说颜之仪与赵王招联合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在情理上,都是不允许的。是否还有可能是除五王外的其他诸王呢?周宣帝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将赵王招等五王排除了朝廷,在其去世时,朝廷内只留下了辈份较低的宋王乾辩、淮王乾恽、冀王絢、纪王湜、毕王贤、鄷王贞、汉王赞、秦王贽、曹王允、道王充、蔡王兑、荆王元而已,其中只有汉王赞被杨坚尊为右大丞相,《周书》卷十三载其“外示尊崇,寔无综理”,只不过是杨坚安抚民心的一个工具,后来被杨坚所杀,因此可以说,当时在朝中颜之仪是无法找到一个合适的宗王来拥护的。《周书》卷四十记载,后来颜之仪因为严词拒绝杨坚索要皇帝符玺一事被杨坚发配到西疆作郡守,而到杨坚登基以后颜之仪竟还被召还进京进爵新野郡公,“开皇五年拜集州刺史……十年正月,之仪随例入朝。隋文帝望而识之,命引至御座,谓之曰: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何以加卿。乃赐钱十万、米一百石”[1]719。由此可见,隋文帝对颜之仪的态度还是不错的,吃饭时同坐御座,并且加官进爵给予赏赐,对于杨坚来说,他为何会对颜之仪如此优待,笔者认为有两点原因:第一,颜之仪的评价“见危授命,临大节而不可夺,古人所难”。杨坚处于对颜之仪品行的敬重,并且看在其是前朝大臣的份上,对其加以赏赐考虑,以彰显自己的宽容大度。第二,颜之仪当初对杨坚篡权的行动可能没有过多地干涉,正如《通鉴》卷一百七十四太建十二年条下记载,“昉等知不可屈,乃代之仪署而行之”。颜之仪默认了刘昉等人的行为,所以隋文帝对待颜之仪还是比较优厚的。周宣帝的暴政集权导致最有资格辅政的五王流落在外,而杨坚等人对周宣帝去世密不发丧又使其在掌权的路上减少了很多阻力,最后颜之仪的不作为以及朝内宗王的弱小导致政权迅速落入杨坚、刘昉、郑译等人手中。

三、杨坚篡权与北周加强中央集权的关系

杨坚能够轻易地篡取政权,除了一些客观条件以外,也与北周政局的变化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可以说北周中央集权和皇权的不断加强是杨坚夺取宇文氏政权的最根本条件。

众所周知,公元534年,宇文泰趁北魏孝武帝想摆脱高欢控制之机,将孝武帝迎至长安建立西魏政权,从此宇文泰挟天子以号令天下。宇文泰后来毒死孝武帝、立文帝,又废掉文帝另立恭帝,在一系列废立措施中加强了自己的统治,由建立的府兵制、六官制度等一系列措施使各西魏开国的柱国由统兵的军事将领逐渐向官僚转变,政权由军国体制逐渐向国家体制转变,宇文氏家族成为武川军人乃至后来的关陇集团核心中的核心。虽然宇文氏在各军阀家族中处于核心地位,但是说到底宇文氏家族还是臣子,因此如果宇文氏家族没有一个使其他武川军阀望尘莫及的优势,那么当没有像宇文泰这样的人带领宇文家族时,政权就随时有可能被其他勋贵夺取,而这个优势就是取代西魏政权建立自己的王朝,使本来“等夷”的各个勋贵变成自己的臣子。这个使命落到了宇文氏第二代领导人宇文护身上。公元557年正月一日孝閔帝登基,北周取代西魏,紧接着宇文护诛杀赵贵、独孤信,打击功勋贵族,在清除异己者之后必然就是发展自身力量,宇文护开始建立以完全拥护宇文氏为原则的亲信集团。首先对三公、六官进行了大幅度调整;接着晋封了六个资历较浅的将领为柱国, 充实了自己的阵营。

宇文护虽然为巩固宇文家族的地位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其自身的专权也为日后被诛埋下了伏笔,周武帝宇文邕迈出了将家族权力进一步过渡到皇权的脚步。周武帝首先调整的同样是六官的人事。太师的位置由尉迟迥担任,大司寇陆通迁为大司马,大司空李穆迁为太保,大司马齐王宪迁为大冢宰,新进入的有赵王招为大司空,卫王直为大司徒。六官中竟有五人为北周宗室。不久陆通去世,赵王招转为大司马,这样兵权就从极具才能的齐王宪转到了实力相对较弱的赵王招,兵权自然就落到了周武帝的手中。周武帝将宇文宪拜为大冢宰其实是明升暗降的一招,五府不总于天官,大冢宰一职没有实权,一切行政权力全部都被周武帝控制,日常的工作仍然可以由六官来处理,但是六官实则已经变为了执行机构,但凡大事决策都需要皇帝来处理,这样皇帝的权力高度集中。

周武帝宇文邕的去世为他的儿子宇文赟留下了一个权力相当集中的皇权,但是宇文赟却并未满足于此,任何人拥有过分的权力都会引起别人对他的猜疑和迫害。放眼整个宇文家族,不但有宇文宪、宇文神举等武帝亲信遭到迫害,诸如赵王招、越王盛等宗室亲王也遭到了排挤。大象元年五月宣帝逼迫赵王、越王、代王、陈王、滕王去往封地。对先王亲信和宗室亲王的排挤刚一结束,宇文赟又开始对即位初期的亲信下手。在登基后宣帝就立马将岳父隋国公杨坚调入京城,任命为大司马,但是并没有持续多久,宣帝又对杨坚产生了厌恶,“因召高祖,命左右曰:若色动,即杀之。高祖既至,容色自若,乃止。”[4]3而此时的周宣帝随意地准备杀死一位上柱国、大前疑的举动亦足以证明皇权已经十分强大。滥杀加强了皇权,而为了加强皇权又导致了滥杀,就这样宣帝在残酷的迫害中迅速地将本已经非常牢固的皇权强化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宣政元年七月,周宣帝任命自己的岳父杨坚为大司马,自己的老师斛斯征为大宗伯。杨坚不用多说,至于斛斯征,《周书》二十六卷记载“由精三礼,兼解音律”“后高祖以征治经有法,诏令教授皇太子。宣帝时为鲁公,与诸皇子等咸服青衿,行束脩之礼,授业于征,仍呼征为夫子。儒者荣之。”可以看来,杨坚和斛斯征都是宣帝登基伊始仅有的几个信得过的人,他们被宣帝引进中央后授予了大司马掌管军事和大宗伯掌管礼仪两个重要的职位。八月,宣帝再次进行人事调整,将长孙览、王谊以及永昌公椿分别任命为大司徒、大司寇和大司空,派韦孝宽和杞国公亮去伐陈。大象元年正月,周宣帝下诏设立四辅官将越王盛和杨坚调出六官,当杨坚和越王盛被调离六官后,六官就只剩下了于翼、毕王贤、永昌公椿和宇文善(于翼并不在朝中)。从当时情况来看,宣帝登基以后对六官一直采取的是弱化的手段。但与此同时,三公的任职情况却相对稳定,太师太傅一直由赵王招和陈王纯担任,虽然太保的位置除了大象元年二月越王盛担任以外一直是空的,但越王盛却一直没有远离中央,并曾经担任大冢宰和大前疑,因此赵王招、越王盛、陈王纯等宗室宗亲成为北周中央的重要稳定因素。自从齐王宪去世后,宗室实力在皇权不断集中的大背景下减弱,但是无论是论资历还是论辈份,以上三王在朝中还是一股值得注意的宗室势力,笔者认为他们正是稳定北周宇文氏统治的最后支柱之一,即使宣帝的举措对朝政产生了巨大的震动,但只要宣帝去世,那么皇权还是要回归宇文宗室。周武帝为了让权力依旧在宇文氏内部传承,所以他在临死前的遗诏中就提到了“不准滥杀宗室”,但是宣帝却没有遵循。大象元年五月辛亥,宣帝令赵王招、陈王纯、越王盛、代王达、滕王逌就国,逼令几位有能力辅政和接管政权的宗王离开了中央,宣帝亲自切断了皇权与宗室权力的联系,切断了宇文氏的“救命稻草”。宇文赟在对六官、宗室不断打压的同时,对自己亲自设立的四辅官也不放心,大象元年时四辅官分别是越王盛、尉迟迥、杨坚、李穆,当时李穆“六年进位上柱国,除并州总管……大象元年迁大左辅,总管如旧。”因此并不在中央,[1]527如果这样的格局能够保持到宣帝去世,那么杨坚的篡权就会遇到更大的阻力。但是曾经担任四辅官的越王盛、代王达被逼迫到了封地,尉迟迥被派出做相州总管,即使后来宣帝有意拉拢而结成儿女亲家(大象元年七月纳司马消难女为静帝皇后)的司马消难也出为云州总管,四辅官中只剩下了杨坚与代替李穆为大左辅的韩建业,韩建业是北齐降将,后来被封为上柱国、郇国公,在北周没有什么实力,政治立场也不坚定。自从司马消难出为总管以后,北周中央最核心的六官三公以及四辅官,除了永昌公椿、鄷王贞、宇文善、毕王贤等几个既无实力又无资历的宗亲和韩建业外,就只剩下了杨坚。这就为杨坚的夺权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杨坚夺权时中央存在的阻力大大减弱。

由于六府官、四辅官配置不齐全,且被宣帝报以不信任的态度,因此六府官、四辅官在宣帝执政的后期遭到了冷落,但是权力的集中必会伴随着政事增多,皇权的加强也使宣帝感觉力不从心,而且宣帝在历史上是一个沉溺于酒色的君主,因此宣帝更加依赖以郑译、刘昉和颜之仪等人为首的御正和内史,将处理政事的权力交给了他们,大象元年二月“内史、御正皆置上大夫……封内史上大夫郑译为沛国公。”[1]119郑译、刘昉等人作为皇权的“衍生物”,在皇权变得强大的同时,自身权力急剧膨胀。这是他们在杨坚夺权的过程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的关键。

总之,历史事件是复杂的,但是我们在讨论问题的时候不能一概而论,要分清主线和辅线,这样便有利于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在北周末年的杨坚夺权问题中,也存在着主线和辅线的差异,而这件事的主线就是北周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导致北周后期中央六官以及四辅官的权力的削弱,以郑译、刘昉为首的御正、内史、纳言权力的加强。夺权时措施的得当以及当时中央敌对势力的弱小和自身实力的及时加强则构成了这一事件的辅线。而最后杨坚对各种条件的运用和对机遇的把握使他成功篡权,最终改朝换代。

参考文献:

[1] [唐]令狐德棻,岑文本,崔仁师,等.周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1.

[2]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8.

[3] 岑仲勉.隋唐史[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 [唐]魏征,颜师古,孔颖达,等.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3.

[5]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6]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M].北京:中华书局,1956.

【责任编辑 马小侠】

Abstract: Yang Jian as “the usurper” was a Chinese major historical event occurred in the late sixth Century, which directly led to the change of dynasty. This paper takes Yang Jian’s “usurping” events as an examine, based on a large number of historical data, to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Yang Jian was able to take the power from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to establish the Sui dynasty, although it’s related to his identity as he was a relative of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traditional views, his efforts, the courtiers’ attitudes and the Northern Zhou dynasty’s centralization strengthening were also very important factors.

Key words: Northern Zhou Dynasty; Yang Jian; usurping the power

A Study of Syntactic Negative Transfer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of English Majors

FAN Qiong-qoing

(Department of English, College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Xinyang 464000, China)

Earlier research on negative transfer has been mostly conducted to analyze errors occurring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ers’ speech or writing. In this paper, manifestations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students’ choice of English sentence patterns were discussed. The study in this paper provides some meaningful insights into analysis of negative transfer in EFL learners’ translation performance, and helps EFL learners raise an awareness of influence of their mother tongue in their future translation.

syntactic negati

杨坚代周立隋史事考辨

ve transfer;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errors

Thoughts on Yang Jian as “the Usurper”

LI Zhao-yu

(School of History and Civilization,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710062, China)

H315.9

A文章编号:1009-5128(2015)08-0074-03

2014-09-22

范琼琼(1988—),女,河南信阳人,信阳农林学院外语系教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翻译理论与实践研究。

文献标志码:A

1009-5128(2015)08-0087-06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从河上公本《老子》看佛教对道家的影响(201410718067)

收稿日期:2014-10-15

猜你喜欢

杨坚
豪华的龙舟
先下手为强
隋文帝:我丑我怕谁
高颎被杀,隋朝兴亡的转折点
隋文帝:也曾遭遇“鸿门宴”
隋文帝:也曾遭遇“鸿门宴”
当隋文帝遇上江湖术士
隋文帝的巴纳姆效应
隋文帝的『巴纳姆效应』
特殊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