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信息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2015-03-20斯琴图亚
斯琴图亚
(赤峰学院 教育科学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1 问题的提出
以多媒体和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为大学校园创造了全新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在这样的校园文化中,信息素养成为每位大学生基本生存条件之一,是终身学习的核心,也是开展自主学习的基本条件.近几年信息素养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世界各国都将其纳入到高等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评价体系中.在2003年和200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国际性会议中,有关人员给出信息素养的较权威定义,即信息素养是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和有效生产、交流和使用信息,并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董事会于2000年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并指出有信息素养的大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并将其作为21世纪人的能力素质的重要组成.在我国,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也随着教育信息化战略的实施日益得到重视.我国教育部于2012年发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提出要力争通过十年时间使我国教育信息化从初步应用整合阶段进入全面融入创新阶段.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对高校信息化建设和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国内外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提升策略,以对高校信息化教育政策的制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提供一定的参考意见与指导策略.
2 信息素养的定义与内涵
信息素养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在1974年提出的.他将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所需的信息源,以解决问题的相关技术和技能.”随着全球信息化的推进,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开始被不同的专业领域所认同,特别是图书情报学和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管理者和工作者们对信息素养展开了相关的研究并从不同角度分别阐述了其定义和内涵.
1989年美国图书馆学会指出具有信息素养的人必须能够准确判断何时需要信息,并且具有有效检索、使用和评价所需各种信息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信息素养指能够确定、查找、评价、有效地组织和生产、并使用和交流信息,以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面向学生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于1998年6月正式公布,该标准中强调并指出了信息素养培养的重要性和相关指标.同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共同提出了《面向学生学习的信息素养标准》,从信息素养、社会责任和独立学习三方面制定了评价标准,丰富了信息素养在技能、态度、品德方面的具体评价指标.1999年,英国高校与国家图书馆协会也制定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素养教育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2000年,美国大学与研究图书馆协会董事会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系统地说明了有信息素养的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在参考美国信息素养标准的基础上,澳大利亚大学图书馆员协会与2000年制定了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并于2004年与新西兰合作,以“原则、标准、实践”为框架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和2005年接连召开的以信息素养为主题的世界性大会中发布了《布拉格宣言》和《亚历山大宣言》.该组织基础教育部主任诗格茹·奥雅基还强调信息素养在正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并指出提升信息素养将成为促进人类发展的全球性政策.美国国际教育技术协会2007年颁布了《面向学生的国家教育技术标准》第二版,强调创新与变革的重要性,以及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学习与创新的重要思想,逐步扩展和深化了信息素养的内涵.信息素养的国外研究进展迅速,相应地为各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相关课程的建设、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的界定,教学形式和自我评价的实施等方面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我国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之后,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主要针对中小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问题提出了标准,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创新能力、信息意识与信息交流能力等六个方面.我国教育技术领域专家桑新民(2000)教授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对如何提升大学生信息时代学习能力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探讨,并强调信息素养是一种高级认知技能,是大学生开展知识创新和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2003年开始,国内初步制定了《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能力指标体系》,并由清华大学图书馆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图书馆共同合作,就北京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开展了调查和研究.此后,在北京地区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究会的配合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于2005年制定了《高校学生信息素质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信息素质教育工作组于2008年颁布了《高校大学生信息素质指标体系(讨论稿)》.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教育部于2004年还颁布了《中国教育技术标准》(试行),该标准中的各项指标体现了信息素养能力相关的指标,即包括掌握信息媒体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运用信息媒体技术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运用信息媒体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信息媒体技术与他人合作和交流;具有信息意识,遵守相关的社会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随着国内信息素养的研究与发展,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逐步得到了丰富.钟志贤(2005)提出,信息素养是合理合法地利用各种信息媒体工具来获取、评估、应用、整合、创造信息,以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一种综合能力.信息素养的核心是信息能力,指运用信息媒体资源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同时提高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和决策等高阶思维活动的能力.
尽管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信息素养,但存在明显的相同之处,即各定义都以信息的获取与应用为基础,并突出了应用信息来解决问题,提升能力的重要性.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和内涵的研究,我们可以概括出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伦理三个方面构成.信息意识指人们对信息的兴趣、动机、需求和理念等.信息能力指利用各种信息工具获取、评价、管理以及创造新信息的能力,包括生成信息、获取知识、创造信息、处理信息、运用知识、信息协作与信息免疫、发挥效益等.信息伦理指信息活动中合理合法地运用各种信息来解决实际问题,遵循信息的道德、伦理和法规,产生信息的实际应用价值.
目前,许多国家把信息素养当作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信息素养即作为人们在信息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又作为终身学习必不可少的能力组成.对于高校大学生,不仅要熟练掌握当代信息技术获取整理和处理信息的基本技能,还要在当代信息技术所创造的新环境中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及创新意识、批判精神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良好的信息素养可以帮助学习者从这纷繁复杂的信息社会中高效地获取有用的信息,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协同发展.
3 大学生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水平不高,存在的问题可主要概括为以下三点:
信息意识薄弱.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各高校广泛应用,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范围逐步扩大,但许多大学生还没意识到信息素养能力自我提升的重要性.大部分本专科生缺乏寻找教材以外专业相关知识源的学习动机,较少利用学校图书馆和其他电子信息资源主动搜索本专业相关的学习资料和知识信息.
信息应用能力缺乏.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迅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信息变得日益丰富多样.学生需要面对繁多的信息具备快速准确地寻找所需知识,辨别和筛选,并结合所需解决的问题能够创造性地使用信息的能力.目前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这种应用能力,尤其缺乏运用信息解决专业问题的实践知识和能力.
缺乏信息道德和法律知识.无论大学生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还是使用者,必须学会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在从事具体的信息活动时,应遵循一定的伦理与道德准则,懂得各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避免知识侵权行为的产生.各高校大学生普遍缺乏这方面的意识和相关知识,阻碍了以信息互补和共享为主的健康的信息环境的建立.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大学生信息素养问题在国内高校普遍存在.20世纪90年代开始,尽管我国各高校开始重视信息素养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结合国外信息素养教育的成功经验和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现状,现提出以下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策略:
3.1 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大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前提.各高校应对网络信息资源实施统一管理,提供优质的校园公共信息服务的同时积极开发和利用学校各类信息媒体资源并发挥其共享共建作用.首先,应对信息资源尤其是电子资源进行及时、合理的分类、加工,并提供网上资源检索导航和指导,为用户提供访问信息资源的便利通道.其次,提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特别是电子图书馆的利用率.我们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信息需求,提供有效的资源,使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资源开展各种学习活动,使大学生对信息时代学习和工作方式有一个正确的理解和应用平台.第三、各大高校应加强校际间的合作,实现在线信息的共建共享以及资源互补,保证资源的及时更新.同时,要丰富高校在线信息资源的类型,即应以图书馆馆藏资源、免费电子书、精品课程学习资源和图书馆硬件软件服务为基础,提供各种音频、视频、动画、多媒体交互课件等多媒体信息类型.
3.2 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化
国内很多高校信息素养教育的实施侧重在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训练、图书馆文献资源利用或信息化教学设计知识的传递上,没能够正确地解读信息素养的涵义并将其融入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中.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应结合信息素养评价指标体系,根据本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和实际需要调整课程设置和能力培养计划.具体应侧重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要重视信息能力的培养.要将信息素养教育的培养目标放在提升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上.信息素养是一种综合性教育,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建设与实施可采用信息教育与计算机和教育技术公共基础课结合的方式,或者信息素养教育与其他专业课程教育融合的方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要广泛地在各种学科学习中开展,而不能单纯作为任何一门独立学科的学习目标.当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在采用信息素养教育与学科课程相整合的模式.主要做法是图书馆与各院系合作建立基于学科的信息素质教育课程,这样能突出信息素养课程的实际应用价值,使大学生在学习和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己的信息素养.
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意识与伦理教育,即要让人们正确认识信息的实际价值,学会合理合法地获取和使用信息,并遵循信息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提高社会责任感.当前国外信息素养教育内容较为全面,尤其在信息道德和信息法律方面大部分高校提供相关的知识教育途径.例如,在大学图书馆网页上提供识产权部门网页的链接;介绍各种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图书馆网页提供“写作与剽窃”等相关信息法律和道德知识的学习模块,以提醒师生引用他人科技成果时如何避免侵权等问题.这些方法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参考.
3.3 信息素养教育方式多样化
在我国,目前主要以图书馆为依托环境开展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除了开设专门的信息素养课程以外,还可利用发放学习手册、举办专题知识讲座,进行图书馆利用沙龙和培训等多种形式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多样化的信息素养教育形式有利于根据大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信息素养现状,在全校范围内分层次推进信息素养教育活动.同时,我们还要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具体情况定位不同教育形式的目标和内容,既要考虑到初学者和已经具备一定信息素养的学生群体间的能力差异,也要考虑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对信息素养提升的需求不同.信息素质教育内容应是全方位、多方面的,信息素质教育可分为多级培养目标,根据目标建立若干知识模块,以循序渐进地贯穿于大学生不同阶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可以把信息意识和基础信息素养能力作为初级教育目标和教学内容融入到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中.针对新生,可以围绕信息素养内容开设专题讲座和相关培训,介绍学校提供的信息资源,以及各种网络资源、常用的网络搜索引擎工具和使用方法.而针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加强问题解决、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等高级认知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给学生安排自主探究或协作式学习的各种学习任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让学生借助信息资源完成课程作业、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学习活动.在这些活动中,还可突出电子邮件、聊天室、微信等网络工具的作用,加强教师与学生、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互动,实现网上辅导和答疑,信息的有效运用和知识管理.此外,我们还可借鉴国外多种形式的在线信息素养教育形式,如在大学图书馆提供可下载的网络课件,开设信息素养网络课程、提供在线参考咨询等服务.
4 结束语
信息素养在当今知识经济背景下已成为每位在校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随着全国信息化的推进,通过教育信息化来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也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建立合理的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实施策略,切实可行地提高大学信息素养能力为信息社会培养自主学习型人才,提高公民的终身学习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型信息源一直在不断出现,国内外学者们都在对信息素养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不断的丰富和扩展,并对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进行着反复的修订.因此,我们需要用发展动态的眼光去理解信息素养的教育问题.我们要明确信息素养不仅是促进个体发展、专业知识学习的能力培养目标,而且是每位大学生将来作为信息社会成员所需要基本生存能力和终生追求目标.学校应以培养大学生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调整自己对信息素养内涵的理解,并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来使自己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能力提升的需求.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需要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培养让学生能够运用信息来分析、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让信息素养成为一种推动学生专业化发展和社会竞争力的有效工具,要使大学生能够适应社会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变革来不断实现自我素养能力的提升.本文主要对我国信息素养教育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该研究对高校信息化教育政策的制定、推进高校信息化建设步伐,增强大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和借鉴价值.
〔1〕Information Literacy Competency Standards for Higher Education [DB/OL].http://www.ala.org/Content/NacigationMenu/ACRL/Standards_and_Guidelines/Information_Literacy_Competency_Standards_for_Higher_Education.htm.
〔2〕UNESCO,NCLIS,The Prague Declar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Society, Information Literacy Meeting of Experts,Prague,The Czech Republic,2003-9-20.
〔3〕UNESCO,NCLIS,The Prague Declaration Towards an Information Literacy Society, Information Literacy Meeting of Experts,Prague,The Czech Republic,2003-9-20.
〔4〕刘纪菲.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6(4).
〔5〕桑新民.步入信息时代的学习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0.
〔6〕钟志贤.信息素养:培养你的八大能力[N].中国教育报,2001-3-1.
〔7〕钟志贤,面向终身学习:信息素养的内涵、演进与标准[J].中国远程教育,20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