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2015-03-20高健
高 健
(赤峰学院 图书馆,内蒙古 赤峰 024000)
高校图书馆是高校的文献情报中心,是高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但是人类知识财富的宝库,而且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完成教学科研任务和实现发展建设总目标的重要机构.在新时期,尽管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类型、服务模式、服务手段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其“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宗旨始终没有改变.因此,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馆员,不但要充分认识到读者服务工作的重要性,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而且要不断创新和完善读者服务工作,加快推进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步伐,使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台阶.
本文将从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策这三个方面来探讨新时期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
1 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现状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同时出现了可喜的变化.一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的馆舍都得到了改扩建,极大地丰富了馆藏文献资源,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二是几乎所有的高校图书馆都增开了电子阅览室,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师生及时快速的检索、查阅到所需的电子信息文献资源;三是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在内涵和外延上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高校图书馆逐渐转换成了素质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培养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之一.
2 我国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新时期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思想观念不够清晰
时至今日,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馆员仍一致认为高校图书馆就是为本校的广大师生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和保障的部门,不愿承认其社会化服务的功能,认为社会化服务功能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毫无疑问,这是一种不够清晰的甚至可以说是一种错误的思想观念.高校图书馆不是藏书楼,保存珍藏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只是它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对其保存和珍藏的文献信息资源和数字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利用.在国外,高校图书馆向社会开放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我国的高校图书馆也需要积极借鉴国外高校图书馆的这种有益做法,也需要向社会开放,不断扩大读者服务范围,不仅要面向校内的广大师生,而且更要面向社会读者,这就需要我们图书馆人要不断地更新思想观念,理清工作思路,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2.2 馆藏文献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近年来,各大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虽然增加了许多,但是仍有很大一部分图书、期刊和数字信息资源是已经过时的并且资源分布比较分散,利用率不够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⑴近年来,随着自然科学与科学技术的进步,各种知识的更新速度也在显著加快.因此,大部分高校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趋于老化,已经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对新信息资源的需求.⑵大多数的高校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还不够丰富,藏书种类不够多,并且复本量少,以致文献资源分布比较分散.⑶当年许多高校合并时,其图书馆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地整合,文献信息资源分布很不合理,给广大读者的查阅带来了诸多不便.⑷许多高校图书馆都没有制定合理的图书馆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购书计划,对本馆的图书采购工作缺乏合理的定位,导致所采购的图书不能满足广大读者用户的需求.⑸大多数高校图书馆的信息咨询服务都远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要求,再加上部分读者用户的信息检索能力不强,容易导致大量图书资源的闲置.⑹许多高校图书馆都缺乏对本馆文献资源的宣传力度,特别是在新学期的开始阶段,没有对新入学的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宣传,导致许多新入学的大学生甚至都不知道本校的图书馆在哪里,更谈不上对馆藏文献资源的利用.
2.3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不够到位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与互联网普及率的持续攀升,广大读者用户对信息资源的需求量日益多元化,使得图书馆特别是高校图书馆已经无法充分满足读者用户的这些需求,从而导致图书馆的作用日益削弱.同时,广大读者用户特别是高校大学生已经不满足于图书馆现有的服务模式,从而开始追求个性化和特色化的服务模式,这就需要我们广大的高校图书馆馆员必须从提高自身素质做起,牢固树立与时俱进,日益创新的服务模式,为广大的读者用户提供综合性、专业性的检索和借阅等服务.而现阶段,许多高校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还不够到位,大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的“借”、“还”服务模式上,针对广大读者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还没有真正的开展起来.
2.4 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
在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彼此都有一个期望值.一方面,广大的读者用户期望图书馆馆员能够提供给他们很好的服务,如期望馆员的工作认真、态度和蔼,期望馆员能够快捷地解答自己所咨询的问题,期望可以有一个安静的阅读、学习环境,期望能够快速及时的查阅到所需要的文献或数据资料信息等等.当广大读者用户的期望值与其实际感受到的服务不一致时,心中一定会产生不满和失望.另一方面,我们广大的馆员也期望广大的读者用户能够自觉地遵守图书馆内的各项规章制度,期望广大的读者用户能够尊重我们的服务,当我们馆员的这种期望得不到读者用户的理解与认可时,我们的心中也同样会产生不满和失望.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的这种期望值的差距是现阶段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3 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对策
3.1 了解和掌握读者的期望
了解和掌握读者的期望,是我们馆员做好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我们馆员在实际工作中学会换位思考,要多站在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努力走进读者的内心深处,争取不让读者失望,力争把握住读者对图书馆服务的期望.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深入到读者中去,多和读者进行沟通,如设立读者宣传栏、读者邮箱、举办读者活动日活动等等,通过这些措施来及时了解和掌握读者的期望,将图书馆的实际服务工作与读者的期望服务紧密联系起来,尽最大努力满足读者的需求.
3.2 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
有研究表明,环境能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起到诱导作用,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高校图书馆环境的好坏不但直接影响着读者的阅读学习效率,而且还决定着图书馆的前途和命运.因此,我们广大的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坚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为广大的读者创造一个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这也是新时期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一个重要对策.
3.3 加强个性化服务
读者知识结构和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复杂性,因此,我们的馆员必须根据不同读者的不同知识结构和层次,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服务,让读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相应的服务,真正实现读者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图书馆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我们的馆员要深入了解读者的需求,主动征求读者的意见和建议,实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互动.
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对信息繁多,复杂及搜索引擎欠缺等情况,读者在获取知识中往往费时费力,甚至束手无策,个性化信息服务能定制所需信息,同时也可节约读者查阅资料的时间,从而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到知识的集成、智能及创建中[1].
3.4 建立健全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高校图书馆要建立健全馆员与读者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高校图书馆馆员与读者用户之间应该多沟通多交流,从而使双方在互信的基础上达到默契.我们馆员和读者用户之间需要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在实际工作中,我们馆员要态度和蔼,尊重读者用户,理解广大读者用户的需要;广大的读者用户也要学会尊重和支持我们馆员的工作,耐心倾听我们馆员的讲解,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从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此外,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高校图书馆还要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不仅要贯穿图书馆服务的全过程,而且要将其落实到工作实践中[2].
〔1〕吴芳.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
〔2〕李春香,范武山.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