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化视角下的统计学教学模式探究
2015-03-20马薇薇
马薇薇
(蚌埠学院 经济与管理系,安徽 蚌埠 233030)
统计学是关于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统计学是高等教育经济及管理类绝大多数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即包含理论研究,又非常重视应用的学科.对于非统计专业的统计学课程教学应当考虑怎样让学生把理论知识自然地与实际应用相结合,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却往往偏重于对理论的讲述.有限的课时,教学大纲、考试方式的限制等因素制约了统计应用方面的教学.从近年教材发展的情况不难看出,统计学的研究体系已经有固定的模式,创新并不多.种种这些因素表明:现有的统计学的教学方式下培养出的学生,其统计应用的能力已经达不到社会对于毕业生的统计能力的要求.
1 统计学教学现状
统计学是一门传统而又历史悠久的学科,与其他经管类其他学科不同的是,统计学的理论学科体系已经非常完善,理论知识相对固定.
1.1 统计学发展现状
20世纪后半个世纪,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关系越来越密切,统计学几乎渗透到各个学科领域,并且产生了许多新的学科.如社会统计学,人口统计学、心理统计学、历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等等.
21世纪是信息经济时代,信息经济时代的特征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但是,从本质上讲,信息经济所依赖的不只是信息处理手段的先进性,更重要的是信息收集、整理的准确性,而准确的信息收集、整理离不开统计学学科的发展,因此,统计学对信息经济的发展同样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实际上,统计学不仅在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社会实践和学科发展中都有深入的应用.[1]
统计是一门融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学问,同时也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从基础数据的采集到综合处理,从数据的分析研究到最终服务于社会,各个环节紧密相连,牵一发而动全身,其涉及层面之广,处理流程之严密,可以认为统计工作本身就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2]如果以中等城市为研究对象,按照统计工作的规律,以系统工程的理论为基础去探讨建立现代统计系统,该系统可以由四个“子系统”组成,即:数据源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数据分析研究子系统和统计服务子系统.该系统涵盖并拓展了诸如加强统计队伍组织建设、建立统计信息自动化系统、繁荣统计科学研究、提供统计优质服务等方面内容,可以说,建立并衔接好这四个“子系统”,统计数据的质量才有可靠的保证、统计工作的效率才可以大大提高、统计工作的职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3]
1.2 统计学教学活动现状
统计学作为一门传统的学科,历史比较久远,现有的理论知识体系已经比较固定和完善,所以其教学模式也已基本趋于固定.
从教材上来看,笔者对比了某网站销量排名前十的《统计学》教材.发现其内容体系基本相同.基本上都包含:数据的搜集、数据的整理、综合指标、时间数列分析与预测、统计指数、回归分析、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等.各教材章节名称及安排略有区别,但是整体结构相差不大.
从教学方式上看,大多数的教学模式还是以教师为主体,教师的讲授占据教学课时的绝大多数时间.在讲授过程中,即使老师有意识地利用某些案例做教学,这些案例也往往来源与教科书,即不能针对不同专业进行针对训练,也不能呈现一些现实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往往是为了案例而案例,缺乏实用性.而教师在教学创新方面首先受限于教学大纲的控制,教学大纲更关注知识点的覆盖,教学内容的结构安排,重点难点的比例等等.老师在上课中过多地将关注点放在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和内容,甚至教学方法,很难有实质的创新.其次,还有学生考试的限制.在现在大学的考试体系中,对《统计学》这种基础性学科的考试,仍然绝大多数采用试卷形式,仅仅对理论知识加以考核,虽然在试卷题目的选择上,教师会选择“应用题”“案例分析”等看似考核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题目,但是由于考试时间和形式的限定,这种“应用型”的题目往往只是一种形式,很难考核学生的实际应用,比如:实际进行一次统计调查、独立地用统计学的方法解决一个现实问题等.所以,为了考试通过率,教师不得不要求学生对理论知识加以反复地联系直至掌握,根本无力去涉及实际应用的问题.第三、由于教学环境的限制,统计学的实践课开出率是非常低的,绝大多数甚至全部的统计课程都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完成的,很难做到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走出教室,进行一次实地统计调查等实践教学活动.
从学生学习情况看,对于大多数同学,《统计学》是一门枯燥乏味而又难以掌握的学科.这固然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有一定的关系,但是《统计学》本身教学内容上确实有比较抽象又晦涩难懂的地方,加之经管类的学生大多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导致对部分统计知识理解有一定困难.由于考试方式的限制,学生的学习目标大多只为应付考试,很难有时间按照自己的兴趣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与其他许多学科一样,学生自主学习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总之,从现在的统计学教学活动来看,还存在很多问题,课程结束后学生既不能深刻掌握统计学的统计思想和统计方法,又无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解决经济现象中的各种实际问题;学生毕业后走向工作岗位就更谈不上具有结合统计学知识的实践创新能力.[4]而社会需要既懂数理统计方法,又懂经济统计方法,并能熟练掌握现代计算手段的经济统计人才.而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和落后的教学手段与培养目标不相符.
2 工程化教学模式探究
2.1 工程化教学的认识
教学知识工程化是指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理念和知识,对所要达成的目的进行教学条件分析,设计和决定达成其教学目的的方案,并进一步灵活地实施预设方案,从而对教学知识产生一定效果的教学行动状态和转化过程,其实质就是要使教学知识可操作化,并且能使教师隐性和显性的教学知识在特定情境中发挥其功能.[5]
高等院校扩招以来,高等教育从过去的精英教育逐渐演化为大众教育,就业形势日趋严峻.[3]一方面,符合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工程应用型人才严重短缺;另一方面,相当多的学生在就业市场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6]
要解决高等现有教育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与社会需求存在着的严重落差.“工程化”教育成为各大高校所青睐的教育模式.“工程化”教育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现代化的科技知识,更加着眼于整个课程的设计,使整个课程的设计更规范、合理,用解决问题的方式进行授课,把整个课程的教学看成一个工程.把每个知识点的传授看成整个工程项目的一部分.最后的成果是不仅使学生拥有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拥有实际实践能力,拥有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高校教学理论化的脱离实际的倾向.
2.2 工程化教学的特点
工程化教学即把整个教学过程看做一项工程项目,其特点应该具有系统性、计划性、周密性、实践性.
系统性要求教学必须循序渐进,并且能系统、连贯地进行.如果教学内容随意安排,杂乱无章,就很难达到教学效果.系统性在目前的教学活动中已经得到很好的贯彻.由于每门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都有很强的内在逻辑,不论是老师教学还是学生学习,如果按照学科本身知识由渐入深,循序渐进,则能够很好地得其真谛;如果毫无章法,违反知识本身的连贯,则教学和学习质量都得不到保障.教学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能够保证学生获得系统的知识,获得对客观世界的规律性的认识,并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然而,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教学活动的计划性指在教学活动开展之前对整个教学活动的方案等制定的计划.比如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有了计划,就可以让教学工作按部就班的进行,每一次教学活动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但是,教学计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生,存在各种差异,在教学活动中的一些偶然因素,教师即兴的创新发挥等,都可能使原先的教学计划受到影响.唯教学大纲独尊的教学方式应该被抛弃,在工程化教学的前提下,教学大纲作为一个行动纲领,但是应该允许教师因地制宜,有自己的思想和创新,在每次不同的教学活动中,针对性地、创造性地展开教学.
教学活动的周密性,指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有些学科可能知识点比较零散,并非一环扣一环,但是教师应该把握整个内容体系,使得整个教学内容具有很强的内在联系.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严丝合缝,一环扣一环,此次教学内容应该作为上次教学内容的衍生同时又是下次教学的铺垫.
教学活动的实践性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实际生活工作的铺垫,每一部分教学内容都应该在实际应用中加以体现.有些学科理论性比较强,但学生进行的学习的效果终归是要在体现在其实际生活和工作中的能力上,所以教学安排上应该尽量在实践中找到理论的影子.对于一些本身就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则要以实践为基础,用理论知识作为工具.
3 统计学的工程化教学模式应用
统计学的教学内容有很强的内在逻辑性.可以把统计知识分成几个单元,每个单元是独立的,但是每个单元之间又有很强的联系性.学生只有顺利地进行了前个单元的学习,才能继续进行下一个单元,相反,如果学生在某个单元的学习是失败的,没有掌握这个单元的基本知识,那么,他对下一个单元的学习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然而对于现行的教学制度来说,教师很难把握学生在每个单元的学习情况.所以,对于教学执行者来说,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应该及早测出学生在各单元学习的成果情况,及时掌控,确保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保障整个学习过程系统的连贯性和周密性.
通过项目化的教学,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利用统计资料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的能力;通过案例分析、决策,加深学生对统计理论和统计思想的掌握、对多门学科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增强他们严密的思维能力和果断的决策精神.[4]通过激烈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自我学习能力.
考核方式的改革.不可否认,在没有进入社会之前,学生的学习很难自主地与社会工作挂钩,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目的,最直接地就是通过考试.所以考试的方式从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和状态.对于统计学的考核应该更多样化,探寻出一种以试卷为基础,辅之以实践考核的新的考试方式.
〔1〕王军.为什么统计学是新世纪最有前途的学科[J].北京统计,2001(10):20.
〔2〕黄敏.贵州某企业数据统计报表系统的开发与应用[D].重庆大学,2007.
〔3〕乔丽刚.论统计学的新发展[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5(09):154-155.
〔4〕王育晓,张明亲.经管类专业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现代商贸工业,2011(19):196-197.
〔5〕李志厚,王嘉毅.教学知识工程化:一个理论见之于实践的研究领域 [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9,10(29):35-38.
〔6〕蒋瑶.“工程化”教育教学 培养高素质IT工程技术人才 [EB/OL].[2013-06-26].http://www.cq.xinhuanet.com/2013-06/26/c_11629454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