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

2015-03-20周一成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太湖县农村金融信贷

周一成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扶持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以安徽省太湖县为例

周一成

(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安徽蚌埠233030)

金融机构作为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核心要件,是联系整个社会经济生活的纽带.通过研究安徽省太湖县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发现当地农村金融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农村资金大量外流、农村信贷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金融的服务水平和投入力度产生了影响.基于此,应该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优化信贷结构和促进资金回流,以促进太湖县农村经济增长和美好乡村建设.

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农村金融;农村经济

2014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强化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职责,助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农村金融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通过调节市场资金实现了金融资源的有效配置,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更多的货币资金,有效缓解农民融资压力,从而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安徽省太湖县作为国家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山区、库区和革命区于一体,经济基础薄弱,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尽管近年来县域农村经济发展速度加快,经济实力有所加强,但是,在农村金融的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很多的问题和限制因素.因此,如何加大农村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的支持力度,成为安徽省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关心的问题.

1 安徽省太湖县农村经济发展状况

安徽省太湖县位于安徽省的西部,地处大别山南麓,全县总面积2040平方公里,辖管15个乡镇、174个行政村、10个社居委,总人口57万人.太湖县属皖西南丘陵低山区,自然区域完整,县域内有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气候优越,四季分明,水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条件较好.改革开放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太湖县深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抓住国家优惠政策的发展机遇,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了全县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近年来,太湖县依托地理位置和有利条件,大力加强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1.1第一产业稳定发展

作为传统农业大县,太湖县始终坚持“农业稳县”战略不动摇,不断加强对第一产业的组织领导,持续加大对农业发展的投入.2013年,全县累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7828万元,较上年相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0.0%,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11440万元,增长3.4%,第一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9.0%,拉动经济增长2.4个百分点[1],充分反映出第一产业发展带动了全县经济总量的上升.同时,三次产业结构为21.0:51.1:27.9[1],与去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9个百分点[1],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农业生产形势保持良好,2013年,全县农业总产值为382715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3.4%[1],主要农产品保持稳定增长,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农业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农村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1.2农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十一五”发展期间,太湖县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通过发展“村村通”等大型建设工程项目,累计建成水泥路1110.6公里,基本完成天弥路、玉莲路、徐茗路、寺佛路、白石路等一大批道路建设目标,G105国道至花亭湖大坝旅游通道竣工,大力推进长河Ⅱ桥、弥陀大桥、S211省道弥陀段等改造工程,城乡交通设施发展迅速.同时,继续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建设,完善方洲水库除险设施,发展饮水安全工程,累计解决农村17.5万人安全饮水问题.在美好乡村建设政策的支持下,太湖县充分利用乡村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和电力项目,着力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和和农业供水工程,有效缓解农业供水不足的矛盾;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耕作机械化程度,并建立农机合作社,改善农业机械化设施和技术,促进了现代化农业基地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

1.3农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近年来,太湖县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投入,着力改善民生,健全社会保障机制,有力提高农民生活水平.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74元,增长13.5%,是“十一五”末的1.5倍,农民收入增长较快.全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5885万元,农村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77310万元,同比增长14.2%[1],农村消费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有所改善.同时,积极实施民生工程,不断提高民生投入力度,大力推进城乡医疗救助、居民卫生服务等工作,建成并投入使用农家书屋工程、乡镇综合文化站等一大批公共基础服务设施,基本建立城乡居民最近生活保障和医疗保险制度,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建设项目,稳步开展村民生产发展互助资金试点工作,并针对农村危房和保障性住房问题进行深入改革,社会保障体系日益完善,农民生活不断改善.

1.4美好乡村建设如火如荼

自安徽省美好乡村建设开展以来,太湖县积极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指导思想,按照“典型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不断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截至2013年,全县编制实施村庄布点规划和27中心村建设规划,整治自然村100个,改造农村危房3000户[1],扎实推进农村清洁工程和环境美化工程.同时,整合项目资金9375万元,引导各类社会资金5965万元[1],有效解决了美好乡村建设资金难的问题.在全县人民的努力下,太湖县美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基本完成6个省级示范村建设任务,21个中心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工,同时,立足“村为主,民为主”的中心点,加强村庄建设和土地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稳步提高农民幸福指数,总体实现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富民生活美、文明和谐乡风美的建设目标,乡村面貌日新月异.

2 安徽省太湖县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现状

2.1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改革开放以来,太湖县大力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加强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截至2013年末,全县共有银行业金融机构9家,其他金融机构3家,累计金融机构网点总数为45个[1],初步构建起商业金融、政策性金融、邮政金融、合作金融等多家金融机构并存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体系,并且各金融机构网点设有A T M取款机、柜台、P O S机、自助服务终端、转账电话等配套基础设施.同时农村金融服务业务开展顺利,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业务、存贷款业务、电子银行等支农业务,大力推广手机银行、网上银行、支付宝、财富通等自助服务载体和渠道,满足农户融资需求和生活需要,不断完善农村金融基础服务设施,农村金融发展走上了一个新台阶,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2.2农村信贷体系建设发展良好

近年来,太湖县依靠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和农村信贷制度,促进农村信贷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增强农村信贷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作用.2013年,全县金融机构城乡居民储蓄余额652924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2.2%;全县金融机构贷款余额390870万元,比上年末增长25.4%[1],有力地满足了农户融资需要.同时,全县金融机构积极拓展农村信贷服务范围,明确信贷支农方向,创新金融信贷产品,不断优化农村信贷结构.在农村信贷制度不断支持的背景下,农村经济发展有了可靠的资金来源,主导产业基地建设和优质品牌效应逐步形成,并拥有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县级龙头企业超过100家,农业发展朝着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活力.

2.3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水平增强

为切实保障农民经济利益,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太湖县金融机构紧紧围绕“立足县域,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社区”的发展定位,提升服务质量,全力为“三农”提供高效、优质、便捷的金融服务.农村商业银行积极拓展新型金融业务,开展“信贷政策三项支持”和“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等惠农项目;江淮村镇银行作为全县首家村镇银行,开业首季涉农贷款突破一亿元,着力扶持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农业银行结合“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双百市场工程”等项目,采取“合作社+农户”及农村产业链等贷款运作模式,有效支持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金融机构加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金融产品,营造良好的经济金融环境,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3 安徽省太湖县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尽管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安徽省太湖县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亦产生了许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3.1农村金融消费动力不足

3.1.1农民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013年,太湖县农民纯收入5974元,远低于同年安徽省平均水平8098元和安庆市平均水平7748元,在全市各县中仅在岳西县之上.同时,全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为41658元[1],城乡收入差距较大,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不高,“马太效应”突出.在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民必须首先满足自身生活需要,才能考虑其他消费,但是农民收入水平较低,难以支撑高水平的金融消费,阻碍了农民金融消费服务规模的扩大发展.

3.1.2农民金融消费观念落后

截至2013年,太湖县农业人口503895人,农村人口约523000人[1],由于大多数农民受传统观念影响,农民更多的是把收入储蓄在银行而不是用于投资消费,缺乏拥有投资理财和超前消费的意识,主观上不愿意将资金购买银行的金融产品,加上金融机构对山区农村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力度不强,导致农民难以理解金融消费的收益情况,对金融机构提供的服务产品不够熟悉,从而抑制金融消费需求,阻碍农村金融服务的发展.

3.2农村信贷制度不完善

3.2.1农村信贷条件过于苛刻

目前,太湖县农村信用联社改为农村商业银行,但作为“金融支农杠杆”和“主力军”,农村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信贷门槛较高,农民贷款难,特别是无资产抵押的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告贷无门,农村的产业发展和家庭需求主要依赖于自我积累和民间借贷完成,这不仅损害了农民的合法权益,增加了农民的生活负担,同时为非法集资提供了土壤,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太湖县农村经济正处于稳步发展的阶段,美好乡村建设和农业发展需要长期稳定的资金,而一些信贷部门为追求经济效益,减少贷款期限,提高贷款定价,加剧了农民贷款的困难,不利于农村金融发展.

3.2.2农村信用环境不规范

目前我国信用体系的相关政策和地方法规基本呈现空白局面,因此对农村信用体系建设缺乏完善的法律支持,农村信用信息的征集、评估和失信惩戒行为无法可依,由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农村信用体系缺乏统一的依据,农村信用评级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难以保障.同时,太湖县金融机构在信用体系构建方面处于各自管理的状态,部分商业银行减少乃至撤销农村网点,小额金融机构又缺乏资金和条件加强信用体系建设,人民银行在引导农村信用环境建设的过程中才刚刚起步.由于未能明确和规范金融机构征信职责和义务,缺乏征信的机构和设施,加之企业和农民信用观念薄弱,导致农村信用环境不佳,企业及农户难以得到全面有效的信贷支持.

3.3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

从安徽省太湖县的存贷比情况看,太湖县并非缺少资金,反而是有余钱支持农村和贫困地区.2013年6月底太湖县商业银行各类存款93亿元,各类贷款35亿元,2013年底存款98亿元,贷款39亿元[1],但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吸得多,放得少”,只存不贷,银行部门为了规避资金风险,增加盈利能力,进一步收缩农村信贷的规模,控制农村信贷权限,放贷对象越来越集中于工商企业和有资产抵押的富裕户,而且国有商业银行将农村资金作为储蓄上存至上级银行或央行,以这种方式将资金流出县域.近年来,太湖县金融机构离农化趋势突出,在这种金融体制下,太湖县农村地区资金外流现象严重,影响了金融机构的支农作用的发挥,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农民收入水平增加所带来的消费和投资效应,农村经济发展面临资金短缺的问题,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安徽省太湖县金融机构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农村金融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投入力量,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建设资金生产要素供给的重要组成部门.农村金融投入可以渗透到农村经济生活的各方面中,有利于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保障农业发展,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农村经济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积极和重要的作用.鉴于农村金融发展产生的巨大效应,农村金融发展将成为太湖县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4.1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创新金融服务方式

加强金融机构网点建设和电子服务渠道,切实完善金融基础服务设施,扩大网点和自助渠道客户服务覆盖率,提高金融服务设施的质量,积极拓展惠农支农的金融业务,结合农村经济生活的实际情况,大力加强金融宣传工作,建立便民服务的“绿色通道”的形式高效服务农户,创造“基础金融不出村,综合金融不出乡镇”的金融便利条件,延长农村金融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让广大农户和中小企业就近享受到农村金融的便利.同时积极发展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加强国有商业银行对农村经济组织的扶持,积极开展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创新金融服务产品,满足农户多层次和多样化的融资需求,促使县域农村金融服务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改变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单一化的格局,营造健康有序的农村金融环境,为开拓农村市场奠定坚实的基础.

4.2有效配置信贷资源,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立足于全县实际情况和地方特色资源,围绕美好乡村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规划,积极探索金融机构服务“三农”信贷管理的新模式,加大“三农”信贷投放力度,积极扶持一批信誉良好、管理规范、发展前景广阔的中小企业,适当降低信贷门款,创新信贷产品,解决贫困农户抵押物担保物抵押的难题,拓展农户和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缓解农村融资难的现状,增加农村融资有效供给,促进中小企业向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同时,要因地制宜、灵活多样地调整贷款方式,根据企业和农户的信誉及条件来实施信贷政策,规范信贷行为,压缩潜在风险贷款,全面提升信贷资产质量,通过调整信贷结构,来建立良好的信贷机制,整顿农村信用环境,构建完善的农村信用体系,提高“三农”信贷业务的价值创造力,不断促进农村信贷制度的完善与发展.

4.3加强政府引导作用,促进农村资金回流

农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县域政府机关应充分发挥经济职能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实行积极的财政、货币和税收支持政策,加大对金融机构支农业务的支持,增强金融机构对“三农”经济的指导,并且要切实做好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工作,明确金融机构的支农惠农方向,放宽信贷权限,避免金融机构过多转移农村资金,确保农村资金取之于农村、用之于农村,遏制农村资金外流,提高农村资金的利用率.同时,建立农村资金回流机制,着力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调整农村投资结构,营造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从而吸引外商和企业投资农村,招商引资,补充农村资金缺失的漏洞.农村资金回流会拓展农户和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增加资金的供给,解决资金不足的矛盾,对于促进太湖县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安徽省太湖县统计年鉴及政府相关部门网站统计数据.

〔2〕吕庆明.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3(10):69-72.

〔3〕高勇标,楚凤楠,兰园生.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8(12):17-18+140.

〔4〕张小文.安徽省农村金融的现状及发展研究[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05):59-60+49.

〔5〕牛庆煌.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支持农民情况的调查[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02):134-136.

〔6〕刘政科.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2012.

〔7〕路伟.我国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模式的研究[D].山东大学,2012.

F832.35

A

1673-260X(2015)06-0114-03

2014年安徽财经大学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410378043);2014年安徽财经大学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AH201410378043)

猜你喜欢

太湖县农村金融信贷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聚焦Z世代信贷成瘾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全国赵朴初诗词研讨会暨“朴初故里 禅源太湖”诗词大会在太湖县举行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太湖县森林采伐管理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