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英中的宗教文化原型碰撞
——基于对“塔”与“tower”的认知分析
2015-03-20李宗强
李 宗 强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
汉译英中的宗教文化原型碰撞
——基于对“塔”与“tower”的认知分析
李 宗 强
(阜阳师范学院 信息工程学院,安徽 阜阳 236041)
汉语中有相当数量的词汇来源于佛教,在翻译过程中需要仔细推敲,以免丢失其内在的、隐性的文化内涵。认知语言学的原型和等级范畴理论对翻译中的跨文化差异分析很有用。以英文报纸《中国日报》为例,刊载文章中有关“塔”的英文不规范之处为数不少,很多佛塔被译成tower,而实际上“塔”和“tower”分别代表了不同的宗教文化认知原型范畴。对中国文化词汇的汉译英而言,分析其原型和基本范畴、剖析出隐性文化后面的内涵,对于中国文化输出和提高国家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塔;佛教与基督教;汉译英;原型和基本范畴
原型理论是认知科学与语言学结合产生的理论模型,已经在语言理论分析、语言教学、跨文化交际研究等多个领域被采用,近年来翻译学界也开始尝试用该理论对翻译实践进行研究。本文以英文《中国日报》网站的文章作为语料来源,试图从佛教与基督教两种文化原型冲突和融合的角度,对塔这种典型的中国建筑在英文翻译中的语用错误和争议进行研究,挖掘汉译英过程中两种文化的隐性冲突,提高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水平。
一、原型理论与翻译
原型范畴理论是认知语言学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认知语言学是以体验哲学的语言观出发,以人对客观世界的感知、经验和认知为基础来认识世界的。
传统经典的二元范畴划分理论认为:范畴是依据成员的充分必要条件来界定的,特征是二分的,某一认识对象要么属于、要么不属于某一范畴,一个范畴的全部成员共享某些特征,范畴的边界是清晰的,范畴内所有成员是平等的[1]73。认知语言学兴起以来,传统的二元范畴理论被颠覆。首先是哲学家维特根斯坦提出语义范畴的“家族相似性”,即所有成员享有部分共同属性,拉波夫和罗施又在“家族相似性”原理基础上提出“原型范畴”这一概念。原型范畴具有以下特点:决定范畴内涵的属性及数目是不确定的;特征也有中心和边缘之分,其中心属性有更大的区别性;范畴成员之间具有互相重叠的属性组合;成员之间的地位不是平等的,具有中心成员和边缘成员之分,具有更多的共同属性的成员是中心成员。
原型范畴理论是基于人类认知基础上的范畴化理论,也称现代范畴理论。对比分析原型范畴理论和古典范畴理论,可以归纳现代范畴理论的优点。通过语言中的原型范畴实例论证可知,语言是人类认知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认知过程中对事物进行范畴化的表征。根据范畴成员的不同地位和作用,人们基于体验将范畴分为上位范畴、基本范畴和下位范畴。基本等级范畴层次是典型的原型的范畴,体现为范畴成员之间具有最大的家族相似性,原型也在基本等级范畴中得到最好的体现,即基本范畴具有明显的原型成员[2]84。同一事物,在不同的范畴等级上被分别命名。三个范畴等级中易于被感知、被掌握的就是基本范畴,比如植物、大米、东北粳米是同一种粮食的上位范畴、基本等级和下位范畴,人们看到这种粮食最先反映的就是基本范畴“大米”。
原型范畴理论对于传统的二元范畴理论提出致命的挑战,立即引发巨大反响,语言教学、话语分析、文化研究等领域都积极利用原型范畴理论进行研究。近年来,翻译学界也开始尝试利用原型理论进行研究。例如谭载喜在《翻译与翻译原型》一文中围绕“翻译原型”这个主题,指出翻译范畴呈现出原型范畴的特点:对翻译进行原型定义,可以很好地突出翻译自身的独立完整性;将翻译本体定位为翻译原型,围绕翻译原型的研究也就是翻译本体理论研究,能够解除现在翻译研究面临的翻译范畴过于泛化的问题[3]。赵联斌在翻译原型论的理论基础上创立了“原型—模型”翻译理论,阐述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七大研究焦点和理论视角。具体包括:(1)模拟范式;(2) 关联模拟;(3) 原型属性;(4) 模型属性;(5) 译非被动;(6) 读者中心;(7) 适合/忠实[4]。
由于人类具有同样的生理与心理功能,在一定的语言和社会文化中,基本范畴和原型范畴结构是相对稳定的。但是由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给人类认知能力带来的局限,范畴等级和原型又是有差别的[2]84。这就使翻译中因跨文化的障碍导致误译成为可能。
下面就汉译英过程中,汉语和英语涉及的东西方不同认知体验带来的佛教和基督教文化在“塔”这个文化符号,在翻译成英文时所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
二、汉语中佛教影响投射的隐性和显性
探讨汉语与佛教的渊源,必须回顾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自东汉白马负经东来,汉于洛阳修建白马寺,至唐代达到了一个高潮。大量佛教词汇译成并融入汉语中,对汉语的演变和发展乃至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代社会,虽然佛教已从社会生活中边缘化,但是这些源自佛教的词汇还在被人们使用着,只是多数人已经忘记了它们来自印度的佛经,并形成了集体无意识。
“大彻大悟”“前因后果”“心猿意马”“一尘不染”“苦海无边”“看破红尘”“大慈大悲”“心心相印”“天女散花”“当头棒喝”等成语都来源于佛经,今天我们耳熟能详的一些词汇如“缘分”“世界”“实际”“真理”“相对”“绝对”“单位”“律师”“刹那”“方便”“大无畏”“开眼界”等,也是佛教术语借用到汉语之中的。佛教词汇对汉语的影响,正如已故著名诗人、佛学家赵朴初所说,“如果离开了佛教,我们就说不全中国话”。
佛教词汇的涌入也让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改变,人们有时会本能地以某些佛教的逻辑来看待事物,并施诸他人,这种方式其实就是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投射”。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外部世界的人、事、物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心理。
当我们劝诫别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时候,投射主体还多少能意识到佛教的影响,毕竟以佛说教,属于显性投射。由于佛教语言融入汉语的历史已有千百年,如“缘分”“世界”这样耳熟能详的词汇已经看不出任何宗教色彩,所以有些具有隐性的佛教思维特点的汉语词汇,在译成英语的过程中,投射认同已经带有不同于佛教的基督教文化,于是就会出现障碍。
下文将尝试用原型范畴理论和基本范畴层次理论分析“塔”这个佛教词汇的英译问题,以及翻译过程中隐藏的不同宗教文化原型的冲突与融合。
三、“塔”在英汉互译中投射 出的原型冲突与融合
塔是佛教特有的一种建筑物,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普遍,中国各地不论南北东西都有塔。作为佛教引入中国的最具代表性的文化产物,塔已经完全融入中国文化并被国人所接受。如果把塔当做一个原型范畴,那么它的上位范畴就是宗教建筑,下位范畴则是各种不同类型的塔。在中国人心目中,塔的典型特征是宝塔,这个词在英文中是pagoda。
塔被译成英文,使用得较为频繁的是tower一词,但很多时候是不准确的。尤其近年为发展旅游业,加强文化宣传,许多中国古塔都被译成英文。以《中国日报》网站为例,搜索tower一词的结果是17 194条。其中多数为西式塔形建筑或电视塔、瞭望塔,翻译比较妥当,但也有一部分不够准确。例如“Yingxian county’s wood tower”一文介绍的是山西应县的木塔,这座古塔在中国以其年代久远、历经地震而著名,塔身有六层,成八角形,是中国非常著名的宝塔,所以译成tower并不合适。因为tower是个带有基督教文化色彩的名词,其外形和用途也与中国佛教的宝塔不同。《中国日报》网站中这样的误译之处不止一两例。如“Yongding Tower shines at night”介绍的北京永定塔,“Xuancheng to relocate Longxi Tower”介绍的宣城龙溪塔平移,两者都是宝塔,也都被译成了tower。“Creative paper works”一文中提到的宝塔周庄全福塔被译成“Quanfu Tower”,“Kaifeng:the capital of seven dynasties in ancient China”中建于北宋的著名宝塔开封铁塔被译成“Kaifeng Iron Tower”,此类译法不胜枚举。而且很多时候还不止于此,“Driving to Mount Wutai”一文将五台山塔院寺大白塔译成“the big white tower ”,也是明显的翻译有误,大白塔作为五台山的标志之一非常著名,与北京白塔一样是藏式白塔,并非汉族地区的宝塔,因此应该用dagoba这个词来对译更为恰当。
相对的,tower对应中国古代建筑也有翻译比较妥当的,比如介绍台州的文章“Taizhou,a peaceful and prosperous city”中将当地的望海楼译为“Wanghai Tower”,另有几篇文章将四大名楼的黄鹤楼译为“Yellow Crane Tower(Huanghe Tower)”,岳阳楼译为“Yueyang Tower”,滕王阁和蓬莱阁都译为pavilion,这说明tower和中文中的某些建筑是相符的。tower同塔和楼的关系,与欧洲基督教文化原型和佛教原型的内在差异有直接的关系。用原型范畴的原理分析这些翻译的隐含信息,对分析如何处理这种佛教进入中国的词汇,如何按照另一种文化的投射翻译成英文大有裨益。有关塔、楼与这几个英文词汇的对应关系,下面从原型的角度分析一下。
中文的塔一般认为来源于印度,《说文解字》中对“塔”字的解释是:“西域浮屠也,从土荅声,土盍切”[5]1298。《说文解字》成书于汉和帝永元十二年(公元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公元121年),虽然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已经无法具体考证,但是汉明帝永平七年(公元64年)派遣使者12人前往西域访求佛法是中国官方接触西域佛教的最早记载。《说文解字》成书晚于佛法东来,而且上面的文字也是《说文解字》对“塔”的唯一解释。《汉语大词典》中说“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为‘窣堵坡’,晋宋译经时造为‘塔’字,见于晋葛洪《字苑》、南朝梁顾野王《玉篇》等书。用以收藏舍利。后亦用于收藏经卷、佛像、法器,庄严佛寺等”。这些说明塔确实是随着佛教进入中国的舶来品。那么佛教的塔是什么意义呢?
塔源自佛教,是一种佛教中很常见的、有着特定形式和风格的东方传统建筑。这种建筑形式缘起于古代印度的窣堵坡,最初是用以安置佛祖释迦牟尼遗骨舍利的坟冢,后用来供奉和收藏佛骨、佛像、佛经,或作为佛教高僧的埋骨之所。随着佛教东传,窣堵坡这种建筑形式也在东方逐渐扩散,与本土建筑楼阁相结合,历经千百年发展出了塔这种颇具东方特色的建筑形式。佛教兴盛以后,各地都开始兴建寺庙,同时也兴建佛塔供奉佛舍利,高僧圆寂后修建佛塔埋葬其遗骨舍利成为定制。
随着佛教的中国本土化,很多佛教的文化也被中国世俗社会所接纳,成为中国本土文化的一部分。与佛塔对应的文峰塔,就是塔的中国本土化的一种表现,其修建目的或为震慑妖孽或为补全风水或作为该地的标志性建筑,因此不再拘泥于佛教的内容,而是作为镇物或祈福的象征。此外,塔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宗教,还承载了历史、哲学、建筑、美学等诸多文化元素,已成为了解和探索东方文明的重要媒介。
在汉语中,“塔”的认识很符合原型范畴的认识,人们日常生活中见到的塔种类繁多,不尽相同。建材上有石塔、木塔、砖塔、土塔、琉璃塔、金属塔等,形状上有四边、六边、八边乃至圆形,塔的雕饰等更是千变万化。范畴成员之间高度重合,但是特征有中心和边缘,成员也有中心和边缘。如果层数过少导致高度上过矮,或者形状上角面更少就更边缘,反之则更接近原型中心。这样,即使是云南大理三塔、山西应县木塔、开封铁塔等名塔如果放在一起对比差异甚大,也不会妨碍中国人将其都视为典型的中国宝塔。
经过两千年的熏染,塔已经成为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一种宗教建筑,演变为博大精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建筑文化。中国人看到它的第一反应就是“塔”,而不会是“某某塔”,这说明塔是中国建筑文化原型范畴中的基本范畴,上位范畴应该是佛教建筑、风水建筑或建筑,下位是各种不同的塔。由于处于基本范畴的位置,所以我们看到山上庙里高高的浮屠就会喊塔,因为它已经成为这种类型建筑的原型。例如“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浮屠本是佛陀的一个音译,这里则指佛塔,在汉语中具有神圣的象征,才会用来比喻救人的功德。又如“宝塔镇河妖”,则反映了塔的镇妖或者风水功能。在中国文化中,塔不仅仅是一种建筑,也是一种建构出的复合文化的象征。而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以后,塔的概念开始慢慢扩大,塔的原型也发生相应变化。
除宝塔以外,在中国还有一种比较多出现在北方和民族地区的佛塔,这就是覆钵式塔。覆钵式塔就是人们熟知的“喇嘛塔”或者“藏式白塔”。元代和清代的皇帝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都大力推崇藏传佛教,所以自元代以后全国各地修建了很多覆钵式塔,北京北海公园的白塔就是覆钵式塔,现在已经是北京的标志建筑。前文提到山西五台山显通寺的大白塔也是覆钵式塔,也已经成为五台山的标志。此外沈阳的四塔、扬州瘦西湖四塔、呼和浩特席力图召塔、河南林州慧明寺塔等等多个省区都有覆钵式塔的存在。这种塔虽然进入中国内地相对较晚,但是业已成为中国多民族国家文化的组成部分,在这种塔被翻译成英文的时候也要注意原型语用错误。
藏式白塔的英文是dagoba,这个词恰恰也体现了其原型范畴。《新英汉词典》标注这个词来源于僧伽罗语。维基百科英文则更详细指出这个词是范文“Stupa”即“窣堵坡”的僧伽罗语名字。僧伽罗人是斯里兰卡的主体民族,而佛教很早就流传到了那里并且成为国教,古代中国将其称为狮子国。藏式白塔造型与印度的窣堵坡的基本相同,而佛教传入斯里兰卡很早,保持了比较接近印度风格的佛塔造型。所以dagoba这个僧伽罗语的词在英文中指代藏式佛塔。
西方国家也有类似塔形的建筑,英语中tower翻译成中文塔的比较多,而实际上tower也有自己的文化内涵和原型。比较权威的英文词典韦氏词典,对tower解释时提到它是:“Any freestanding or attached structure that is relatively tall in proportion to its base.The Romans,Byzantines,and medieval Europeans built defensive towers as part of the fortifications of their city walls (e.g.,the Tower of London).Towers wer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churches and cathedrals built in the Romanesque and Gothic periods.”[6]1141这一解释围绕三个内容,一个是建筑特点,一个是历史特点,另外一个就是宗教特性。因此英文中由于文化传统迥异于东方,对塔的原型认知是基于形状、罗马和拜占庭等欧洲文化以及教堂的风格。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中文中塔的基本原型是印度佛教传到中国的佛塔(或宝塔),以及佛教象征外的具有风水和辟邪镇妖功能的文峰塔。而英文中的tower虽然可以翻译为塔,但原型是用在欧美基督教国家建筑上的,比如伦敦塔、比萨斜塔。
由此可见,很多中国境内的佛塔被用tower来翻译是不太合适的,虽然也算是个能用的翻译,但却没能将其背景的宗教和文化原型差异表现出来。这不是说tower就不能用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描述翻译,前述的四大名楼的翻译用到tower,就非常之妙。因为前面讲韦氏词典对于tower的定义之一是“Any freestanding or attached structure that is relatively tall in proportion to its base”,也就是说除去宗教和民族文化的因素,tower也可以指任何比地基层高的建筑附加结构。岳阳楼这样的建筑不是宗教建筑,高度也没法和佛塔相比,所以用翻译佛塔的词汇都不合适,如果用building又太宽泛,故而tower用在此处非常适合。此外,随着中国步入现代化,像蒸馏塔、冷却塔、水塔、减压塔、萃取塔、电力塔等一系列非宗教类的塔形建筑也逐渐为人们所熟悉,这些非宗教的建筑在汉语中借用了塔的形式,也可以翻译成tower。
综上所述,汉语中的“塔”和英文中的tower各自有其文化原型,内涵分别与两种不同的宗教文化有关。中国本土的塔对应的主要是“pagoda”和 “dagoba”这两个词。在中国内地最常见的多层宝塔,如《中国日报》提到的木塔、铁塔、龙溪塔和永定塔等应该译为“wooden pagoda”、“iron pagoda”、“Longxi Pagoda”和“Yongding Pagoda”,宝塔的特点是塔刹与塔基间的多层多面。国内知名的大雁塔等也是这样翻译。五台山和北海公园的白塔则应该翻译为“white dagoba”,此类塔只有基座、塔身、塔脖、塔刹四部分,不分层。类似的诸如瘦西湖和内蒙古西藏等地的藏式佛塔也是如此英译。通过目测就可以辨认出中国塔的原型并进行正确翻译。tower指代建筑多数指代西方的塔,比如伦敦塔 “The Tower of London”。如果指中国的建筑一般都是指楼,前文岳阳楼就译为“Yueyang Tower”。随着现代化进程中出现的众多的建筑被叫做塔,这些新出现的叫塔的建筑几乎都用tower来翻译,结果tower在翻译过程中使用频率变得非常高。仍以中国日报为例,央视电视塔被译为“CCTV Tower”;观光塔被译为“sightseeing tower”;蒸汽冷凝塔被译为“condensing tower”;上海陆家嘴的上海中心高楼被译为“Shanghai Tower”;上海金茂大厦译为“Jin Mao Tower”,“China aviation authorities take after-quake emergency measures”一文将机场控制塔译为“control towers”;手机无线信号发射塔则译为“cell phone towers”;“How much space does 120 million yuan take up?”一文报道贪官马超群的1.2亿元不明来源财产时进行了隐喻,“If piled up in one single line,the money tower would be over 118 meters in height.”将这笔巨款堆起来可以形成118米高的“钱塔”。类似的翻译不胜枚举,这说明在被称为塔的物体被译为英文时,如果是比较现代的词汇用tower比较合适。
四、总结与启示
汉语中的“塔”和英文中的tower各自有其文化原型,分别对应于印度佛教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的原型和基本范畴,如果不加辨别随意混用翻译,就会造成语用错误,翻译中也会失去原来塔所特有的文化特色。为了避免翻译中类似的问题,忠实地传播文化,应该加强对汉语中涉及中国文化主要来源的佛、道、儒思想词汇进行原型分析,尤其是文化经典和旅游景点介绍,在翻译上更要引起重视。只有准确地体现本质,才能让读者更充分了解中国文化的精神和独特性。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副局长王刚毅表示,当前翻译人才,尤其是“中译外”人才缺乏[7]。要想提高“中译外”水平,必须对中外文不同的认知原型的文化因素缜密分析,才能实现翻译的“信、达、雅”,提高中国文化输出能力,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1] Taylor J R.Linguistic Categorization[M].Oxford:Chrendon Press,1995.
[2]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3] 谭载喜.翻译与翻译原型[J].中国翻译,2011,(4):14-16
[4] 赵联斌.原型—模型翻译理论的研究焦点与理论视角[J].上海翻译,2012,(20):17-21.
[5] 李恩江,贾玉民.文白对照说文解字译述[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00.
[6] Merriam-Webster.韦氏高阶英语词典[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2.
[7] 耿雪.汉籍外译:滋润文明互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11-05(A01).
【责任编辑 贺 晴】
The Collision of Different Religious and Cultural Prototypes in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Based on Cognitive Analysis of “Ta” and “Tower”
LI Zong-qia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Fuyang Teachers College, Fuyang 236041, China)
A number of Chinese words come from Buddhism. Prototype and category theories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is enlightening i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Those words should be translated carefully lest their implicit meanings be deleted. China Daily is taken as an example to find that Ta(塔) is translated as tower many times. In fact, Ta and tower has different cognitive prototypes in terms of religion and culture. As for Chinese cultural vocabulary in English-Chinese Translation, it is important to analyze the prototypes and basic categories in order to uncover the implicit Chines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strengthen China’s soft power.
Ta (塔); 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prototype and basic category
H315.9
A
1009-5128(2015)04-0057-05
2014-11-20
李宗强(1975—),男,辽宁沈阳人,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教师,主要从事社会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