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
2015-03-20辛丽平
辛丽平
(贵州省民族研究院,贵州·贵阳550004)
前言
全球化背景下,文化“软实力”成为国际竞争的重要方面。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文化产业作为全球范围内成长最快的行业,因其所具有的辐射面广、拉动力强、贡献率高以及低消耗、低污染并可持续发展等特点,常常被誉为“绿色产业”、“知识工业”。文化产业一方面满足了社会个体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动力。在经济上,即使受到世界经济危机的负面影响,文化产业依旧保持了比较稳定与较高的增长率;在政治上,文化与文明的对抗是21世纪世界范围内冲突的根源,亦是综合国力竞争之根本。[1]正是文化的这种属性,决定了文化的发展和稳定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和稳定的基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生态文化资源的富矿区,随着民族地区逐渐升温的文化旅游,也昭示着生态文化资源的价值正得到广泛认同。在我国当前逐步步入“新常态”的经济社会新时期,资源消耗与环境损害的产业发展模式已经逐渐被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所代替。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时代紧迫感,这对我国民族地区意味着要立足本地的生态与资源加大环境友好型产业的发展。精彩纷呈的生态文化资源是贵州发展文化产业的独特优势,这为新时期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即将实施并开展的“十三五”规划,已经吹响了少数民族地区消灭贫困的号角。所以,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要取得长足进步,如何发挥本地生态文化的优势,引领区域产业发展就显得尤为关键。
一、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时代诉求
生态文化是指融合传统文化、现代智慧与时代精神的先进文化,其要求人们反思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如何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进而达到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准则。[2]生态文化的这种特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一)文化及其超越:文化产业的理论孕育
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它持续不断地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并在慢慢替代传统的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无可置疑地成为新的全球经济增长点。首先,文化进入经济领域是文化艺术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同时,文化产业的形成也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约翰·费斯克在《理解大众文化》中提出了“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的概念,认为大众文化实际上就是在金融经济和文化经济两个领域流转。[3]其次,在文化产业的竞争力方面,基于文化优势是最根本和最持久的竞争优势,国家的竞争力的改变来源于经济文化的创新;与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相比,文化是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生产要素;福山也认为,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决定经济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是由文化所构建的社会信任和合作制度,文化差异是导致社会和经济差异的决定因素。[4]由此可见,文化在推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二)生态文化引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发展的现实需要
关于文化在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生态文化为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保障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提供了思想基础,[5]最具代表性的可以说是2014年7月14日海峡两岸的近百位中国人类学者发布的《原生态文化贵阳宣言》,该宣言指出:在全球所谓“欠发达”地区、在第三世界的原住民乡野间寻找各种具有原生意义的文化样态,力图寻求人类生命的本源活力,以期对人类文明的失落进行疗治和救助。在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方面,由于区域经济各具特色,区域间文化产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也不尽相同。[6]部分专家学者将研究的视角聚焦在区域文化产业上,从区域文化产业现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区域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与布局、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进行研究,为研究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在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研究方面,学界研究主要涉及生态旅游产业化发展,认为在旅游市场新需求下,生态旅游业成为最具发展基础、产业优势和竞争潜力的支柱产业,实现生态旅游业的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协同发展,加快旅游目的地、休闲度假胜地建设,进而推动经济发展。[7]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无论是自然风光资源还是民族文化资源都极其丰富,工业的滞后反而成就了良好的生态环境,通过对生态文化的开发,走生态文化可持续发展之路,这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产业后发赶超、经济水平再上台阶的必由之路。[8]2013年,由贵州省政府领衔、国家旅游局和世界旅游组织参与编制的《贵州生态文化旅游创新区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颁布实施,该规划突破传统生态旅游的规划范式,提出以旅游综合地域文化、城市建设、交通发展、农业开发等多个行业和领域,其中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扮演着重要角色。
(三)生态文化产业与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发展
“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被确定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一项支柱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推动力量,在“十二五”的最后一年(2015年)依然表现强劲。发展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实现区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到我国文化产业事业的全面发展。文化产业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功能特征以及自身的生产和消费机制特征,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发展生态文化产品和服务,其价值成长空间如何,其带来文化产品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都值得深入研究。文化发展本质上属于上层建筑领域,如何对经济基础(产业发展)实现反作用一直都是历久弥新的论题。做好贵州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研究,对于开创走出一条“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产业升级、后发赶超之路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策略
(一)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品牌策略
贵州作为我国生态文化大省,少数民族地区在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方面欲取得进一步的成效,必须发挥品牌的效应。目前,“多彩贵州”已成为贵州文化产业中的一支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品牌:一方面较为全面地展示贵州文化的高原生态、资源禀赋、民族风情以及文化软实力的独特之处;另一方面通过媒体宣传大幅提升了贵州人在外界的良好形象以及贵州民族地区的发展潜力和优良前景。“多彩贵州”品牌通过扩大影响,经过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把品牌效应延伸到旅游、城建、商务、演艺等相关行业,走绿色增长和绿色崛起道路,把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成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新兴经济增长带,继而带动、发展并形成一批生态文化特色产业,这对于加快“文化贵州”建设,走生态强省的道路,推动贵州文化大发展、经济社会大繁荣,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虽然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为“地无三尺平”的高原生态,但因地制宜打造“多彩贵州”的品牌影响力可以辐射到各个产业,使得这些边远地区的特色产业更具特色,优势产业更显优势。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亦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可资利用的优势所在,更是实现跨越发展的潜力所在。例如,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高,空气质量优良,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品牌策略就需立足“多彩贵州”,走生态发展之路。
(二)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差异化策略
西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主要基于不同区域内的文化禀赋,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这种区域化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资源优势模式、资本技术模式、整合集约模式和区域非均衡发展模式。[9]在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进程中,笔者认为,没有唯一绝对的模式来适应对发展过程中的实际情况。首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也是基于本地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包括自然资源、风情民俗、历史遗迹、山地文化、宗教文化等;其次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科学规划、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密不可分;再次生态文化产业的区域非均衡、差异化发展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2012年,贵州省起草了《贵州省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作为《规划》的空间总体布局,以贵阳市为极核,提升一个旅游中心;构建六条旅游走廊,包括西北方向的贵川旅游走廊、西南方向的贵滇旅游走廊、正南方向的贵桂旅游走廊、东南方向的贵广旅游走廊、东北方向的贵湘旅游走廊和正北方向的贵渝旅游走廊。基于以上规划,可以发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资源优势比较明显,特别是民族文化、民间文化和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结合优良的气候和自然生态,把人文生态和自然生态结合起来进行综合开发的“组合优势”得天独厚。具体而言,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从行政区划上主要包括3个自治州、11个自治县、193个民族乡(民族乡以2015年9月底统计数为准)。其中州、县两级可以因地制宜发展适度规模的生态文化产业,以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民族乡以及部分民族村落则可以充分利用分散的特点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生态农业初级加工及自然生态观光等。换言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各区域可因地制宜: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可凭借“苗侗文化”最集中体现的区域优势以及“返璞归真、重返大自然”的世界名号效应;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及三都水族自治县可依靠布依族风情“好花红”的品牌效应以及水族文化并结合世界自然遗产地——荔波樟江的自然风光;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借助“山水长卷、水墨金州”的地域形象和布依“八音坐唱”的文化引领;毕节市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应以生态草海地方特色产品和民族风情为依托,结合毕节“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的政策优势;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等地则可依靠仡佬族文化、苗族文化,凸显红色文化为优势,整合茅台酒文化;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可以“黄果树大瀑布”结合屯堡文化为主导;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玉屏侗族自治县等民族地区则依托梵净山核心景区和侗族、苗族、土家族文化,充分发挥梵净山“人与自然生物圈”的荣誉形象效应。
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可行路径具体为:应以民俗风情、森林旅游、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同时以可持续发展观为理论先导,形成贵州经济起飞新的增长点,在确立品牌策略和差异化策略的基础上,仍需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生态文化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
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必须坚持抢救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深入挖掘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的内涵。不仅要通过生态文化资源的开发实现产业发展,还要发掘和保护文化传承。生态文化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模式样态,只有保护好这种文化内涵,才能引领这种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坚持生态保护与产业开发间的内在和谐,先规划、后开发,一方面使生态文化成为促进区域产业发展的资源;另一方面营造生态文化的乡土性和原真性,推动文化的传承和自我发展。做好生态文化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以实现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在追求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过程中,既要青山绿水,又要金山银水,在重视生态文化保护的前提下,加强生态文化保护与科学开发相结合亦是贯彻落实这一指示的重要举措。
(二)注重生态文化产业扶持与市场规范管理相结合
对生态文化产业的扶持主要体现在加大资金的投入,因为产业资金注入与文化产业发展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彼此制约的辩证关系,具体表现为投资需求对文化产业的拉动作用和投资供给对文化产业的推动作用;反过来,文化产业生产效益的提高又会吸引新的投资进入该领域。大量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又迫切需要投资推动的中小文化企业面临着诸多投资问题。由于投资不足,使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首先在产业类型的数量和质量上,与发达地区比起来差距甚远,还使得民族文化企业长期处于小、弱、差的局面,难以形成较有影响力的区域文化产业集群。[10]民族文化产业面临的投资需求和投资供给状况,直接决定了其是否在此区域内布局或者如何布局。此外,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市场还面临着经营不规范、设施不配套等突出问题。随着中央和贵州省不断加大对生态文化产业的扶持力度,立足于把贵州建设成为我国西南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区的契机,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也获得了外在的政策支持。鉴于此,应以“开放、开发、合作、发展”为宗旨,进一步加大产品展销、经贸洽谈、招商推介力度,完善投资政策,扩大引资规模,提高引资质量,发挥政府引导,突出企业主体,着力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努力把特色产业做强、做大,全面提升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所以,健全生态文化产业市场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将生态文化产业扶持与市场规范管理相结合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实现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三)注重国民教育与文化消费宣传相结合
我国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借鉴日本成功的经验。[11]日本在处理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方面成效卓著,在经济上为全世界公认的经济强国;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日本通过国民教育,传播了生态文明理念,培养了人们保护环境的习惯和发展生态产业的习惯。生态文化教养,是通过各种教育方式和有利的环境熏陶和浸染,使所有社会成员具备建设生态文明必需的生态文化素质。[12]今天,人们已经清醒地意识到,工业文明导致的消费异化和现代危机已经扑面而来,伴随着现代社会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科学理性和社会理性的分裂,危险和潜在的威胁被释放出来,人们对大自然无休止的索取,已使人类面临自我毁灭的危险。这就需要倡导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的国民教育以及培养一种健康的文化消费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在这种理念下促进生态文化产业的发展,摒弃工业文明时期的原有做法,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
(四)注重区域特色与民族特色相结合
发展区域文化产业,既不能是地理意义上的区域、也不能局限于行政区划意义上的区域,而是要遵循文化意义上超时空的“文化区域”。[13]所以,文化产业的跨行政区域的集约模式,也适合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总量低、规模小,同时资源的地域优势分散,因此在发展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打破地理意义和行政区划意义上的藩篱,并通过极化和扩散效应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以传统民族医药为例,自古就有贵州“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的美誉。在2005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举办的“第三届全球化论坛”上,苗族传统中草药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文化促进基金会颁发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最佳文化和谐实践奖”。近年来,医药产业已发展成为以省会——贵阳市为核心区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并且这种产业的品牌效应已经开始逐渐向周边少数民族地区扩散,使得整个贵州省的民族医药(苗药)产值位于全国民族医药产值前列。贵州作为世界上苗族最主要的分布区域,依托丰富的生物医药健康产业资源基础,鼓励和支持创新创业、产业投资、科技合作,为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创新注入强劲动力,以苗药为代表的贵州少数民族地区逐渐走出一条生态文化带动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结语
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生态文化引领产业发展要不断挖掘潜力,将民族文化和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放在重要位置,凸显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优势,将生态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走出一条自然资源开发与文化资源开发相结合、民族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结合的道路,最终实现贵州少数民族地区现阶段产业发展的生态文化引领作用。当前的理论与实践集中体现在生态文化的旅游产业发展方面,而生态文化如何更好地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融合发展,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课题。
[1](美)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2]傅于川,欧阳德君.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产业发展初探——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9,(1).
[3]J.Fiske.UnderstandingthepopularCulture[M].1989,London,Sydney,Willington,p176,p36,pl38.
[4]弗朗西斯·福山.信任—社会美德与创造经济繁荣[Ml.彭志华,译.海口:海南出版社,2001.
[5]李清源.对我国传统生态文化现实价值的认识[J].攀登,2007,(3).
[6]韩骏伟,姜东旭.区域文化产业[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
[7]梁学成.基于产业内生型经济增长的旅游商品业发展研究——以西安市旅游产业发展为例[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8]王 凡,胡高荣.贵州生态文化旅游的现状研究[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
[9]韩美群.当代西方文化产业区域发展模式评析[J].国外社会科学,2009,(6).
[10]贾银忠.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概论[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1]陈贺丽.日本环境教育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J].人民论坛,2015,(5).
[12]佘正荣.生态文化教养:创建生态文明所必需的国民素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
[13]胡惠林.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理论文献综述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