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信息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20温春然孙龙梅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金融信息金融人才

温春然,孙龙梅

(山东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山东济南250300)

1 金融信息产业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

伴随我国金融业的快速发展,金融信息化已经成为我国金融改革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改革发展中的金融创新,如ATM机支付方式、金融IC卡、网上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等大多依靠信息技术得以实现。“以科技手段促进金融服务与管理创新,提升金融信息化水平”已成为我国金融业发展和改革规划的重要环节。而随着互联网对金融业的侵袭,传统金融业生态格局正在转变,从观念、运营模式到资金链的流转,都在显示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与众不同。在此背景下,金融信息复合型人才需求缺口极大。随着第三方支付、网络理财、网络金融门户、众筹等主要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互联网金融人才的热度迅速升温。

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问题已受到各个高校、企业的重视。元如林提出我国金融行业将迎来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高度融合的关键时期,并以此分析了智慧金融对金融信息人才的新要求[1];张成虎在系统分析国内外金融信息化人才培养现状和探究复合型人才理论的基础上,对复合型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进行了细致刻画,从培养层次、方法和途径等方面进行了培养模式的全面构建[2];孙方娇强调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趋势下,计算机和网络应用知识尤为特别,建议高等院校就学科融合进行金融专业的学科改革与创新[3]。

可见,高校作为人才培养及输送的主渠道,对于新时代下的金融信息复合型人才培养已展开了深入研究,但女性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并没有引起关注。

2 金融信息产业中女性人才现状及问题

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及女性高等教育的普及,女性从业者的比例逐渐提高。据调查,金融业已成为女性就业的第四大优势,但女性在金融行业中的工资较男性偏低,高层次工作岗位比例不到20%。大部分女性受访者认为影响自身晋升和发展的最大障碍来自于专业技能,而被普遍认为是女性职业发展障碍的因素如性别差异、家庭压力等则认知度较小[4]。因此,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技能成为改善女性职业发展状况、拓宽职业晋升渠道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在金融信息高度融合的行业背景下,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存在以下特点。

2.1 金融信息知识复合化程度低

目前,我国各高校中金融学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育体系建设已十分完善,分别培养了大批的金融和计算机专业人才,但同时具有两方面专业知识的人才很少。企业只能分别招聘计算机和金融人才,再交叉进行金融和计算机方面的企业培训,大大增加了人才培养成本,延长了培养时间。虽然已有一些高校开始关注金融与信息相结合的跨学科建设,但对两个专业知识体系的深度融合还缺少系统化的研究,跨学科复合型技能人才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2.2 人才培养忽略性别特点

女性在思维方式与认知方面与男性相比具有很大差异,在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方面也弱于男生,但女性从业者从事金融行业仍具有很多优势:女性心思缜密,认真细致,刻苦好学,对金融理论、商务应用、信息管理的学习能力优于男生;女性工作态度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做事周到,耐心细致,非常符合金融工作需求;女性工作有韧性,踏实肯干,不会频繁跳槽,无论对客户还是对雇主,忠诚度都高于男性。但是,目前金融企业培训及高校人才培养均很少考虑女性性别特点。忽略性别特点、没有细分的教育模式及职业培训将会造成女性从业者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造成其职业发展的瓶颈。

3 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的实践

本文结合女性从业者在金融信息产业中职业发展的现状及特点,以山东女子学院金融信息人才培养模式为实践研究对象,探讨如何构建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模式。

山东女子学院为适应社会对复合型金融人才的需求,2011年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中开设金融信息方向,采用在信息类专业中复合金融知识的方式,实现对金融理论与信息技术融合的复合型高级女性人才的培养。该校结合女性性别特点,特别设计了一套名为“12345”的实施方案,即确立1个正确人才培养目标,建立2条素质发展轨道,开展3种教学模式,培养4种职业能力,实施5项计划保障。

3.1 确立人才培养目标

在充分调研分析社会需求与人才培养现状的基础上,确定金融信息人才培养的目标,即培养兼具金融业务知识与信息技术,面向金融信息行业的复合型人才。一方面,以金融行业为依托,培养学生掌握金融基础理论、金融业务知识、计算机科学技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职业发展能力以及外语能力。同时,结合女生特点,着重培养学生的金融创新能力。金融类软件项目系统分析、设计、开发和项目管理课程教学,使学生既能通过女性思维优势打牢理论基础,又同时具备从事金融电子化等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开发相关工作的能力,以满足金融信息产业建设的人才需求。

3.2 2+3 轨道实施

以专业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培养为基本框架,根据金融信息行业的岗位需求,实现对专业技能和职业技能两条“轨道”的教育和培养;在两个“轨道”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实训和企业实习三种培养模式的紧密结合和衔接,让学生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3.3 跨学科课程体系构建与四位一体的能力培养

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构建须具备跨学科特征。在本研究中,课程体系包括理论教学、实验教学与实践教学三大板块。其中理论教学下知识体系横跨多个领域,可将其结构和类别划分为不同方向,分模块进行归纳:(1)金融理论知识。在宏观金融框架下,系统地介绍金融基础理论知识、宏观政策的协调以及国际国内金融制度;(2)金融实务知识。在微观金融体系下,讲授金融市场运作机理、金融产品定价及运行机制等知识;(3)计算机科学技术。包括从硬件到软件的基本知识、主流程序语言、数据库应用知识等;(4)统计计量知识。培养学生的数据搜集整理、描述、分析能力,学习相关问题的定量及定性分析方法,掌握建立经济计量模型的基本方法;(5)金融信息复合知识。融合金融理论与信息技术、数理统计的知识,学习研究金融业信息系统、金融数据库的建立、金融数据挖掘处理等实践性交叉问题。

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可以看出,五大知识模块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渗透,最终形成完整的金融信息知识体系:既包括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加入了丰富的实用性信息技术和数理统计知识,同时强化了二者的结合。在学时分配上,应充分考虑女生知识掌握的特点,设置数理及技术性课程学时较多;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与实践教学,加强女生对薄弱知识及技能的掌握,使她们既能够掌握足够的理论基础,也能够掌握基于岗位需求的实践与动手能力。同时要注重对学生的外语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等软技能的培养,这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女性从业者重专业理论、轻应用技术的问题,有效缓解技术水平不足所导致的职业发展困境。

3.4 5项计划保障

5项计划即跨文化教育计划、名师讲学计划、学科交叉计划、企业践学计划、综合实力拓展计划。这5项计划将分为3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为大类培养、行业认知阶段,在前两学年进行。按照工管学科融合、外语先行、综合素质为本的原则,精练基础理论教学,依托相关学科开发符合金融行业需求的学科交叉课程,强化学生综合运用跨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金融信息问题的能力。将跨学科课程体系的知识模块平行推进,主要开设本科教育公共基础课程以及IT技术基础等大类平台课程,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邀请行业企业专家进校讲座,为学生进行专业教育,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金融企业和金融业务,并联合企业举办行业企业前沿论坛等,培养学生的行业认知能力,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企业的产业需求及前沿动态。

第二阶段为分流培养、职场体验阶段,在第三学年进行。该阶段以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以本专业的商务运营、金融管理及企业管理三类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综合考虑学生兴趣和智力取向、个性特点,实施专业分流培养。根据各类人才未来所从事的业务方向,开设基于金融行业相关业务需求的专业基础课程及专业课程,聘请行业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为学生讲授信息技术及金融管理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技术核心能力;并通过开设一定比例的双语课程,培养学生的跨文化理解沟通能力。此外,还与行业企业合作,拓展技术与职业资格证书教育,并依托”校园企业“开展技术实践训练,增强学生的职场体验,满足服务外包企业对具备专业背景知识技术人才的需求。

第三阶段为实战训练、职业定向阶段,在第四学年进行。该阶段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结合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依托校外金融行业企业实践教学基地,进行综合项目实战训练。一方面,通过项目实战模拟训练,实现学生对知识体系建构的整体优化;另一方面,采用6~8个月的企业顶岗工作方式,进行职业能力综合训练,同时完成真实课题的毕业设计(论文),缩短学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差距,实现毕业生与企业员工的零距离转换。

“12345”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和应用,得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一致欢迎。山东女子学院信息技术学院在多学科交叉培养上走出一条新的道路,也为理工科女性人才的培养指出一个新的方向。

4 结论与建议

基于现阶段金融业女性从业者的现状,以及高校人才培养实践的研究,对金融信息复合型女性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复合型金融信息人才的知识体系存在相互独立、相互渗透,最终统一融合的关系,金融信息复合知识的完整与深化是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关键;(2)女性性别所决定的学习特点应充分得到考虑,高校在课程结构设置方面应着重加强应用操作、数理统计、创新能力等女性薄弱技能的训练;(3)实验平台的模拟操作过渡到实践平台的解决实际问题有助于知识从理论到实践的掌握及运用,避免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失误所带来的风险;(4)复合型女性人才的培养需要具有交叉性学科专业梯队的师资力量,尤为重要的是教师复合型知识储备的不断学习与加强;(5)提供真实的金融信息服务环境,搭建复合型实验平台及校企合作实训基地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实现手段。

[1]元如林.智慧金融与金融信息人才培养[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1(1):53-37.

[2]张成虎.复合型金融信息化人才及其培养[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2(2):60-64.

[3]孙芳娇.科技与金融结合背景下金融教学改革与人才培养[J].上海金融,2013(8):113-119.

[4]黄蕊.女性金融从业人员职业发展状况调查与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3):54-58.

猜你喜欢

金融信息金融人才
人才云
银行、支付机构不得收集与业务无关的消费者金融信息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君唯康的金融梦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P2P金融解读
媒体融合时代金融信息服务业如何转型升级
多元金融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