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诗成为精神的拐杖
2015-03-20寇宝刚
_寇宝刚
几乎是一夜之间,诗人余秀华被“刷爆”了,上演了一场与诗无涉的围观诗人的盛典。那篇《摇摇晃晃的人间——一位脑瘫患者的诗》,之所以有着令人吃惊的点击率与转发量,肯定不是大众突然对诗歌产生了不可遏制的浓烈兴趣,更不是他们在一夜之间提高了欣赏诗歌的水准,而是大众在移动终端再度猎奇的集中爆发。对大众而言,“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这样个性而激情的诗句,却出自患了脑瘫的农妇,爱情、疾患与低层的多重刺激,引发出他们蜂拥而出的带有善意和慈善的围观。
在诗歌已经远离读者视野,诗人被驱逐伊甸园的现实中,这几年互联网上却一再围观有关诗的话题。于是,“梨花体”“羊羔体”“乌青体”“啸天体”“跳楼打工诗人”轮番轰炸,在接二连三的喧哗中,诗遭到了前所未有的贬损,被糟蹋得伤痕累累。而对于余秀华的围观,人们却忽略了诗的存在,高悬的是脑瘫、农妇、穷困等值得宣泄慈善的标签,是诗之外的窥探,诗人实际上在忍受着屈辱。
余秀华不是偶然一夜成名的诗人。她在16年的诗歌创作中,写下了两千多首诗,并通过互联网与诗友交流,在一定范围内有些名气。早之前当地文化部门先后两次送给她电脑,供她创作之用,她的诗也引起了中国诗歌首刊《诗刊》的注意,编发了她的专辑。这对一位诗人是公平的,是对她诗的认可,她依然平静地生活在她诗意的生活中。即便是有《诗刊》的推介,对不读《诗刊》的大众来说,余秀华还是一位默默无闻的诗人。正是在微信上被冠以“脑瘫诗人”之后,一场围绕诗人的狂欢开始了。余秀华的生活被打乱,高峰时一天有几十家媒体记者围堵在她家小院的里里外外,以致她养的兔子都不堪惊扰,一天死去好多只。余秀华面对这种不期而至的喧嚣有着清醒的诗人内省:“假如你是沉默的,海水也会停止喧哗。”她以诗人的敏感,没有在这场众声喧哗面前失去判断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诗歌是余秀华抵抗现实或者逃避现实的一件武器,她用心走进了诗的殿堂,她的大部分诗作很难与个人生存状况关联在一起。因此,人们或许不该过多地去打扰她的这种美好想象。
对余秀华的诗,有人将她称为狄金森式的“天才”,也有人认为她“把苦难煲成了鸡汤”,如此悬殊的评价,再次说明了判定诗的标准的多样和面对诗的困惑。余秀华在用诗构筑自己的世界:“我感谢诗歌能来到我的生命,呈现我,也隐匿我。即使我被这个社会污染得没有一处干净的地方,而回到诗歌,我又干净起来。诗歌一直在清洁我,悲悯我。”她的很多诗作是健全的,超越了个人艰难的生存状态,以诗的方式展露了内心的充盈和富饶。余秀华的诗有强烈的欲望和突出的女性意识,将细腻的柔美和粗粝的伤痛融为一体,沉静和躁动浸入诗的机体,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把她的诗置放在目前的诗坛上,应该说整体达到了中上水准。
余秀华说:“诗歌是什么呢,我不知道,也说不出来,不过是情绪在跳跃,或沉潜。不过是当心灵发出呼唤的时候,它以赤子的姿势到来,不过是一个人摇摇晃晃地在摇摇晃晃的人间走动的时候,它充当了一根拐杖。”但愿我们在围观诗人的时候,也静心读读她的诗,让诗成为我们精神的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