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2015-03-20王玉平
王玉平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 青岛 266580)
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王玉平
(中国石油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 青岛 26658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国家的“稳定器”、社会的“方向盘”和民族的“主心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两者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实践证明两者能够紧密结合,两者之间结合创新的诸多表现进一步证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民族性、先进性、时代性和开放性。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关系;结合创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新形势下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重大部署,其中围绕“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战略任务[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精髓,是国家的“稳定器”、社会的“方向盘”和民族的“主心骨”,决定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前进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基和血脉,是海内外华人共有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深入探讨和厘清两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正确认识和科学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现代价值,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和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
只有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才能真正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2000多年前我国就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盛况,孔子、老子、韩非子等各学术大家纷纷著书立说,思想文化领域形成了群星灿烂、精彩纷呈、空前活跃的局面,诸子百家的争鸣与融合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特别是自汉代以来,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为了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正统思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儒家学说以开放包容的精神,不断吸收融会本土的道、墨、法、名、阴阳等学说,而且积极吸收融合外来的佛教等学说,在源源不断的新血液灌溉中和新陈代谢中转化着自己的具体理论形态,使儒家思想文化成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根脉和核心。随着佛教文化的逐渐中国化及其与中国本土儒道文化的互相兼融,逐渐形成了以儒、释、道三家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体系。面对犹如汪洋大海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个问题既是事实判断又是价值判断,要从两者结合的角度来定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以儒家思想文化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以德育代替宗教的优良传统,具有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涵盖了忠孝、尚贤、礼仪、谋略、爱国主义等多种优秀文化元素,其核心内容为“尊祖宗、重人伦、崇道德、尚礼仪”。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我们要进一步发掘、补充和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突出优势,要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深入挖掘和阐发其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2]。可以说,这些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至今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和亲和力,在推动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和谐稳定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中华民族是一个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民族,我们要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来丰富和发展中华传统文化,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创新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而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价值目标中处于主导和支配地位,引导和影响着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具有强大的引领和整合功能。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关系人心向背、社会繁荣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同时,核心价值体系是在统治阶级主导下形成的,在整个价值体系中对社会成员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发挥着主导和引领作用,用以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社会正常运转。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最深层次的要素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是我们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国家竞争力的迫切需要。长期以来,我们党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价值取向的认识,在深刻总结意识形态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由四个基本内容构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这四个方面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其灵魂,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其主题,集中体现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追求;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是其精髓,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其基础,集中体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内涵和要求[3]。我们只有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断增强其先进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开放性,不断增强其内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才能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才能提供有力的思想引导和强大的精神动力,真正凝聚起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力量。同时,面对当前西方和平演变和国际文化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我们必须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确保我国在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和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优势、掌握主动,让我们中华民族充满自信、充满活力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关系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
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形成了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4]。可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在数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潜移默化地融合于中国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道德礼仪等各个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丰厚土壤和思想源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决不能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简单地全盘吸收,而是要有鉴别地加以对待,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优中选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正是在吸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基础上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历程与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中华民族的独立、发展和复兴必须依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华民族就没有停止对西方的学习和探索。从最初的洋务运动,到戊戌维新,直到辛亥革命,这些在器物层面和制度层面的改革探索都相继失败,中华民族的有识之士发现必须进行思想的革命才能真正救中国。在轰轰烈烈的思想解放运动和新文化运动中,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等一批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他们自觉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最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的历史由此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从此,马克思主义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发挥了全方位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对民族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让我们在心理上和思想上更加主动地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先进文化的指导;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改变了中国传统的话语体系和思维方式,促进了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及大众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化体系的形成。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检验证明了马克思主义,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同时,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才能协调好一元指导与社会文化思潮多样化发展的关系,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生长,真正激活其生命力、影响力和感召力;才能实现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古今中外有益文化的创造性综合,从而在世界文化舞台上赢得主动和掌握话语权。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追求一致
中华民族历来具有重视精神文化生活和积极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优良传统。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不仅需要物质力量的推动,更需要精神力量的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和珍贵结晶,其精髓反映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和永恒的价值追求,在很大程度上与社会历史发展的大方向和大趋势相贴近、相顺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资源,也是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面对国际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的新态势,面对国内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新情况,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集中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价值诉求,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这也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广泛的包容性和强大的整合力,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基础先导和内在支撑作用。
(四)实践证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紧密结合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历程内在地包含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过程。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者,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两大理论成果,这两大理论成果都是其主要创立者在批判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取得的。毛泽东善于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实际深入浅出地阐释道理、揭示规律,并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5],而这个“民族形式”就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邓小平的讲话和著作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比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6],再如“不管黑猫白猫,逮着老鼠就是好猫”“小康”和“小康社会”等,随处都闪现着我们民族思维的智慧和传统文化的光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我国各族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不断丰富和发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我们同样要坚持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仅在形式上使用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语言文字和表达习惯,而且要在思想内容上深入挖掘和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密结合。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新的表现
(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新的表现
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广泛传播、实践和发展,不仅是因为马克思主义作为伟大的科学真理,适应了我国的基本国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因为几千年来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心理和文化精髓与马克思主义在许多方面能够产生共鸣,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提出的世界生生不息、阴阳相反相成之道、知行合一,以及社会、政治、法律措施要随着社会发展而不断变革更新等观点,包涵着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辩证思维、重视客观规律等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实践观、自然观、历史观存在相似相通之处。再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主张的民本思想、注重群体与他人的观念、“内圣外王”的人生理想和“大同”的社会理想等,与马克思主义主张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共产主义社会理想等存在相似相通之处。这些相似相通之处充分体现了两者之间的亲和性,这不仅让中国人民更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而且在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具有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并最终成为了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新的表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具有民族心理上的认同性,凝聚着党、国家、民族、个人利益和共同愿望。它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理想,也是一个具体的阶段性理想,具体包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关怀,蕴含着丰富的民本思想,如“民贵君轻”“政得其民”等观点,虽与以人为本不同,但仍有相近相通之处;“贵和尚中”的基本精神则可以称之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时至今日,“和为贵”“和气生财”“和睦相处”“家和万事兴”等饱含和谐意蕴的词语经常出现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和谐思想早已深深浸润于民风民俗和民众朴素的意识中。而小康社会中的“小康”这个概念则出自《礼记·礼运》,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
(三)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新的表现
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7]。从“生为楚国人,死为楚国鬼”到“精忠报国”,从“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从“我是中国人”到大量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爱国主义是千百年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感情,是中华文明呈现强大生命力的思想基础,是中华民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精神支柱,同时,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中具有丰富的变革精神,正是这种变革精神不断推动着中华民族的发展进步。改革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需要,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竭动力,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正是在传统文化土壤中孕育发展起来的,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四)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创新的表现
知荣知耻思想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历来把知耻和无耻作为评价行为好坏的重要道德标准,认为知耻是道德人格的基础,是维护人的尊严的重要条件。两千多年前的先秦名著《管子》就非常重视利益伦理在治国安民中的作用,指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把一定社会形态的核心价值体系上升到国之安危的高度来认识,在当代看来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在我们的社会主义社会里,是非、善恶、美丑的界限绝对不能混淆,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都必须旗帜鲜明[8]。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围绕义利、公私、美丑、善恶等矛盾关系,对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的进行了广泛的论述和探讨,这些思想精华充满了极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传统美德的进一步提炼升华,既体现了鲜明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导向,又体现了浓郁的的民族色彩,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结合创新的集中体现。
[1]中共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13,(22):3-18.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99-101.
[3]秋石.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求是,2006,(24):3-6.
[4]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02).
[5]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8.
[7]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59.
[8]胡锦涛.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J].求是,2006,(9):3.
【责任编辑:王 崇】
D64
A
1673-7725(2015)03-0170-05
2015-02-04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青少年研究专项)“多元文化背景下青少年信仰教育研究”(项目编号:14CQSJ1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王玉平(1980-),男,山东利津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