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媒介质下高校舆情传播的引导与应对

2015-03-20赵晓阳

文化学刊 2015年3期
关键词:舆情机制大学生

翟 波 赵晓阳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3)

网媒介质下高校舆情传播的引导与应对

翟 波 赵晓阳

(沈阳工业大学,辽宁 沈阳 110023)

新媒体介质的快速普及改变了传统的信息传播模式,网络舆情的广泛蔓延对大学生思想行为的影响无限延展,在增加校园管理及社会管理的难度的同时,也显著提高了应对这种影响的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效度。积极构建“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理论、队伍、机制建设,科学培育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有益尝试。

网媒介质;高校舆情;引导;应对;机制

随着互联网的日渐普及,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显性影响无限延展,显著增加了问题解决的时间成本及管理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高等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塑造的实效性,这就要求要针对网络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显性及隐性影响,多渠道引导高校舆情走向,多手段消解高校舆情影响。

一、构建“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

“潜伏、萌动、加速、成熟、衰退”是网络舆情从酝酿传播到触发的全部过程,针对各阶段的指向性特征,构建“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是尊重舆情传播规律,消解舆情影响,引导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重要渠道。

(一)“舆情预警”。即从出现危机征兆到造成可预知的损失之前,针对危机诱因进行疏导化解,将危机控制在萌芽状态,直至消灭。这一阶段舆情尚未稳定,是预警介入的最佳时期。具体来说,首先进行“筛选”,对大学生常用的社交平台工具进行摸查,对热点、焦点、敏感点以及虚假言论进行筛查,全面把握大学生的网上动态;其次,“监督”。由高校主管负责人牵头,构建起包括各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在内的立体式监督体系,由专人对学生的言论及行动进行实时跟踪汇总;再次,“预判”。对所筛选的网络焦点问题和所跟踪的学生言论进行分类解析,对现实影响、潜在风险、影响指数等进行预判,为后续应急干预提供决策依据。

(二)“舆情引导”。即通过快速响应、有序协同的舆情引导,将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的负面影响不断降低,以为后续处置创设有利的舆情环境。具体抓好三个方面:一是在发出舆情预警之后,由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介入,抢占舆论制高点,对有关信息进行客观披露,避免因信息不对称而触发潜在风险。二是邀请学生欢迎的教师进行权威解读,化解煽动性舆论在学生中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事态恶化。三是查找学生中的“意见领袖”,“构建由学生社团及学生骨干组成的全方位、多回路的信息渠道”[1],降低恶性化风险。

(三)“紧急处置”。即在舆情态势已经恶化的情况下,启动网上和网下联动的应急处理机制,快速反应,积极应对,严控风险进一步蔓延及扩散。在技术层面:一是切断,即对信息传播设施进行物理性切断;二是屏蔽,即对衍生的信息发布平台及信息进行屏蔽;三是禁止,即对特定IP进行禁止。在管理层面:一是由管理人员以学生身份发帖,引导舆论走向;二是由相关部门进行信息实时发布,以澄清真相;三是对学生诉求进行积极回应,安抚非理性情绪;四是实施舆情日报制度,为各级决策提供一手资料。

(四)“舆情重塑”。即在网络舆情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后,进行积极的事后舆情重塑,消除衍生传闻和谣言所蕴含的新的舆情风险及可能造成的不良影响。一是依托高校官方微博、微信及其它客户端程序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引导舆情向有利于化解矛盾和稳定事态的方向发展,抑制新的舆情衍生风险。二是密切跟踪大学生们的思想动态,对冲动行为及时发现,及时劝阻,尤其是对“领袖式”人物的教育和安抚,防止事态反复。三是将网络责任感塑造纳入常态化教育机制,在赋予大学生网络话语权的同时,有意识地培养、强化其网络责任感。

二、培育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

如果说构建网络舆情预警及紧急处理机制是应对网络舆情所引发的恶性事件的权宜之计,那么培养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则是应对新媒体介质下的舆情传播对大学生思想及行为影响的长久之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升级,从技术层面上压制信息传播都是极其不易的。相反,“某种观念情绪在暗示机制的作用下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2]的时候,官方公信力的下降,局面的快速失控将是难以逆转的。让大学生有序参与网络实践,通过这种实践培养其有序的政治参与意识,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由网络舆情所引爆的高校舆情事件发生的风险,将网络舆情变成塑造大学生理性思维、有序行动的积极力量。譬如“美国杜点大学等已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教育课程”[3]。实践证明,在这个阶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有序政治参与意识,引导其有序表达政治诉求并形成习惯,将来步入社会,在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实践时,就能表现出一个合格的公民所应具备的良好的政治心理素质,更好地体现其政治责任感。

高校要将网络平台建设,尤其是网络道德培育纳入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体系中来,搭建更切合本校实际,体现本校校园文化精神的网络平台,并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勾连起来,使他们在日常的校园政治实践中逐步培养起理性思维、明辨是非、合理表达的能力,在日常管理与教育中孕育理性批判精神,塑造健康、完备的现代人格。

三、加强高校网络舆情理论、队伍、机制建设

由于高校网络舆情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大多数高校在面对网络舆情事件时可用的措施手段十分有限,更谈不上成熟的经验,但也恰是这种尴尬为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生动素材与实践资料。相对于其他舆论媒介,网络媒介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如网络舆情具有显著的周期性特征,因而各阶段的应对方式也应有所区别。再如,网络舆情的发生往往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在决策上集群决策取代了单一决策。目前的实际是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十分滞后,留给各高校可以动用的理论资源十分有限,因此在应对上,高校除了简单的“灭火”式处理外,鲜有他法,更谈不上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依托高校科研队伍与科研平台,对高校网络舆情的发生规律、作用机制、决策原理进行更加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一个必须尽快完成的基础性工作。

完善的理论研究离不开丰富的应用实践。一支既能对舆情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处理,也能以较好的文字功底、多方面的学科背景引导学生理性看待问题,化解学生的非理性情绪的舆情工作队伍在舆情工作实践中是必不可少的。就具体操作而言,除将传统的具有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的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纳入到舆情工作队伍中来之外,还要善于在各学科教师中遴选政治素质过硬、熟悉网络技术、在学生中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教师,将其打造成为校内的“舆论领袖”,以影响不同学科背景学生的舆论走向,因为相同的学科背景更容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与认同,进而影响学生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

舆情代表着一定的利益诉求。网络舆情是大学生参与社会生活、追求合法权利的一种表现方式,一旦受阻,就会以具有潜在破坏力的方式聚集。“有意识人格的消失,无意识人格的得势,思想和情感因暗示和相互传染作用而转向一个共同的方向,以及立刻把暗示的观念转化成行动的倾向”[4]。面向这一诉求,一是要打造更具本校特色、更贴近本校学生思想实际、更便于学生表达诉求的校内网络平台,使其成为学生最爱使用的舆论阵地,进而及时了解学生的诉求动态。二是要依托网络平台与学生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依托常态化的“表达实践”帮助学生学会有序表达。三是开展话题丰富的校内网络调查,既可使学生的诉求得到表达,释放不良情绪,也可以预知舆情走向,避免事态升级所带来的消极影响。

[1]王磊.新时期大学生重点舆情及其快速干预机制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8,(5):177-182.

[2]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6.

[3]刘利萍.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4):21.

[4][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冯克利,译.南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45-51.

【责任编辑:周 丹】

D08

A

1673-7725(2015)03-0021-03

2015-02-05

本文系2013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

(项目编号:L13DZZ056)阶段性研究成果。

翟波(1977-),女,辽宁沈阳人,讲师,主要从事网络文化研究。

猜你喜欢

舆情机制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大学生之歌
消费舆情
舆情
舆情
舆情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