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创造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

2015-03-2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激情语文课堂课文

刘 迪

如何创造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

刘迪

语文课堂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主战场,因此,饱含丰富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成为无“情”的教育。本文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具体阐释了创造充满激情的语文课堂的技巧与方法,使教材中的人性、人文、人情色彩得到很好地体现,文章中的喜怒哀乐、阴晴冷暖能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实现学语文就是学人生、学做人的目标。

“激情”即强烈激动的感情。通过对文章的读赏、感悟使情感尽情显露、尽情喷发,这样教材的人性、人文、人情色彩才能得到很好地体现,文章中的喜怒哀乐、阴晴冷暖才能有滋有味地表现出来。

多年来,我一直承担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工作,教学中一篇篇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文章给我留下一段段难忘的记忆。《鸟的天堂》让我们看到了榕树的奇特,众鸟纷飞的壮观;《梅花魂》让我们体会到了华侨老人眷恋祖国的心;《观潮》留下的是对大自然的惊叹;《蒙蒙细雨》中“答应别人的事不能失信”带给我们的是做人的思考、情的共鸣、美的陶冶,学生形成的是独特的、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和情感体验。语文课堂是进行情感教育的主战场,语文皆人学,学语文就是学人生、学做人。因此,饱含丰富的情感性和人文性的语文教学决不能成为无“情”的教育,决不能成为无“人”的教育。

一、以读激情

激情语文课堂是朗读的课堂。语文的情感在哪里?在语言文字里。要想在语言文字里找到情感的根、情感的魂,就要通过深入的阅读来实现,以读代讲,以读为本。这里主要指的是朗读。在《小学语文课标》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要求一直贯穿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三个学段。语文是有声的艺术,语言不是死寂的字符。学语文,朗读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对于文章的精义妙理、作者的神思匠心,只有通过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得到。

朗读是语文课堂独有的一道风景,怎样才能读出内涵、读出意境、读出神韵、读出激情呢?

(一)引读

引读就是一座桥,在读者、文章、作者之间搭一座情感交融的桥。实现读者与文章、与作者情感的和谐共振。比如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的教学中,对重点段的朗读,我便采用了老师引读的方式。父亲不顾别人的劝阻,不顾一切地拼命地在废墟中挖掘,就是因为他心里有这样一个念头:“儿子在等着我!”挖到8小时,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挖到12小时,他心里想的是“儿子在等着我!”挖到24小时,他心里想的还是“儿子在等着我!”挖到36小时,他心里想的仍然是“儿子在等着我!”挖了38小时的父亲已经“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浑身上下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通过这样的引读,这位父亲的形象便清晰地浮现在学生们的脑海之中,深深地根植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的心中升腾起对父亲崇高的敬意。

在实践中,我们感到恰到好处地运用引读,学生会真正地融入文章,学生的读就变成了他本人的直抒胸臆,如同他自身的自然呼吸。而情感不是外在的、不是附加的、不是一种附庸,情感就是学生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是与作者的心灵息息相通的。只有真正做到读者与作者同喜同悲,才能达到“情”为心声,言为己出。

(二)体验读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语文教学要做到四心相通,“四心”即作者的心、教者的心、学生的心、文章的心。做到四心相通,就要做到角色换位,入情入境。因此在语文课堂上,要激励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角色体验朗读,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比如在教《去年的树》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充分体验分角色朗读,演读小鸟、大树、树根、大门、小女孩的对话,引导学生融入故事中,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小鸟对大树的焦急、牵挂、担心,就是献给大树的最珍贵的友情。一种感动流淌在他们琅琅的读书声中,一种激情,真、善、美流淌在孩子心灵深处。

(三)回读

有些课文中有体现文章主旨的句子,这样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是文章的中心句,在教学中,我便引导学生反复回读,观看孙中山等人画像时,我引导学生回读这句;学生联想到革命先烈为国捐躯时,我引导学生回读这句;学生憧憬未来、立志报国时,我引导学生回读这句。这样,在一次次不断深入的回读中,学生作为一名中国人的豪情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抒发。

无论是齐读、自由读、引读、范读、还是合作读,都要让学生感受到文章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在学生激情的朗读中,体味着语文教学闪烁的情感光辉。

二、想象激情

激情语文课堂是想象的课堂。有些文章会留有一定的意义空白,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从而激发读者对作品的深入思考。教师要善于捕捉和挖掘空白点,把空白当成宝贵的资源,启发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比如课文《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文中写恶劣的天气和极度缺氧轮番向这支队伍进攻,转眼间乌云压顶,大大小小的冰雹劈头盖脸地砸下来。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的筑路大军又是怎样工作的?怎样克服困难的?引发学生想象,丰富了文章内涵,把文章读长了,读深了,读出了隐藏的情感,读出了生活的要义,语文教学成为情感与心灵沟通的桥梁。在学习《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再见了,亲人”再见了亲爱的土地!列车马上要开走了,如果你是其中一名老人、大嫂、小孩,你会对这些最可爱的人说些什么呢?学生们思考过后,有的满含深情地向志愿兵们道谢,有的请志愿兵战士们保重身体,有的只是一直地拉着战士们的手,久久不放……在学生们的回答中,流露的就是那涌动的激情。此时此刻,课堂教学被推向了高潮,同时把全体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新的境界。

三、开放激情

激情语文课堂是开放的课堂,所谓的开放指的是语文学习方式的开放和语文课外资源的利用。

在教学中,教学方式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演讲课本剧、采用艺术人生或实话实说的形式;可以把家长请进来;可以通过引读名著实现积累。如学习《白杨》一课后,可以推荐茅盾的《白杨礼赞》,查阅赞美白杨的文章;学习《草船借箭》可以引导学生走进《三国》,走进名著;《骑在白鹅的背上》引导学生了解外国童话,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四、语言激情

激情,是寻求新知识的推动力,优美的语言文字能让学生在课文意境中尽情徜徉。教师激情的话语能架设情感的天桥;教师富有激情的语言激发学生的情感潜势,产生情感共鸣的语境,让学生为之所感,为之所动,收到理想的激情效果。如文章《风》的总结语中,我激动地说“父爱如山,这位贫穷的父亲,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更好的物质享受,只能尽其所能,用自己最朴素的方式——冬月里热烘烘的热水壶,带给孩子温暖,而儿子长大后回报父亲的是冬日里最灿烂的笑容。”老师激情的语言在课堂飞扬,学生心灵激荡,情感之花在语文课堂尽放光彩。

课堂上的起伏跌宕是激情,风平浪静也是激情;汹涌澎湃是激情,小桥流水也是激情;滔滔不绝是激情,默默无语也是激情;胸藏成汇凭吞吐是激情,此处无声胜有声也是激情。激情有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方式,只有它是真的、善的、美的。

责任编辑:苏航

G633.3

A

1671-6531(2015)15-0158-02

刘迪/长春市朝阳区北安小学校小学高级教师(吉林长春130061)。

猜你喜欢

激情语文课堂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提问要做到“四要”
我们的激情瞬间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背课文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