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微型党课模式的构建
——基于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实践
2015-03-20刘丹
刘 丹
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微型党课模式的构建
——基于学生党支部的工作实践
刘丹
微型党课是基层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一个新载体。它以时间短、生动、高效、贴近生活等优点,深受基层党组织的欢迎。本文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型党课模式,是针对高校学生党支部中理论学习平台建设而开展的实践和探索,突出了大学生在党课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保证了理论学习的效果。
大学生;党课;微型;模式
一、高校党支部传统理论学习的不足
当前高校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存在着三个“单一”,两个“缺失”。
1.内容单一。学生党支部的理论学习往往仅局限于学习党章、党的会议精神、组织决定、领导讲话、上级文件等,而对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过程中的热点问题和对党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有所忽视。就是说党课的教育内容,脱离了时代发展、脱离了党员的思想需求、脱离了生活实际。
2.模式单一。多年来一直沿用“一人台上讲,众人台下听”的灌输式传统教育形式,缺乏互动交流。方法和手段上存在问题已经成为目前制约党课教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讲课主体单一。一般都是支部书记或老师讲。因此受老师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时间的影响较大,往往会议等原因推迟。同时,广大党员的智慧和他们掌握的信息能力得不到发挥,错失了很多精彩的分享。党员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的碰撞带来的激励和引导作用也没有平台施展。
4.学习热情缺失。因为脱离生活实际,大学生对党的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党课学习效果达不到。
5.“消化”环节缺失。讲课人讲的热热闹闹,听课者却不“感冒”,没有“布置作业”,没有思考题的内容,只听不思考,不懂得联系实际,不懂得学以致用,忘记了实际工作中的贯彻。
二、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型党课模式的特点和优势
(一)微型党课的特点
1.该模式是由以党支部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支部理论学习教育活动。先由支部确定一段时间的学习计划,每周由党小组提出议题和方案,支部审核通过后,由党小组主持和组织学习活动的进行。过程中集中讨论,以达到对问题进行阐述、分析、澄清和解决的目的。
2.“微”绝不是分量轻,主要是指时间的紧迫,目的是在这个快餐式文化的时代里,高校的完成学习活动。
3.以学生为主体是在支部的主导下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学生自选主题,自行完成授课。完成后由支部做出点评,指出不足,便于下一步党课的改进和提高。
4.活动过程是合作讨论式的教育。所有参加学习的党员和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通过相互之间的配合来完成对议题的讲解和剖析,所有参与者能畅所欲言的进行讨论,在讨论中实现自我教育。
(二)微型党课的优势
1.该模式是高校党支部理论学习平台的创新和尝试。为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高效和生动的载体,有着重要意义。
2.该模式使大学生在学习中由被动变为主动,这种对大学生主体性的尊重,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的特点,更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内在要求。
3.学习内容将大学生身边的案例、新闻、故事等融入党的理论政策,将宏大叙事变成日常叙事,加强了思想理论宣传的亲和力,培养了理论接受的自觉性。通过主动适应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趣味和心理需求,在树立共产主义共同理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优势。
4.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实践过程中,我们发现因为选题贴近当前社会的大事小情和大学生生活,学生在准备过程中很容易就可以通过媒体大数据中查找到相关信息,不会感到有负担;另外,选题都是媒体热议的话题和新闻,学生们通过活动去了解和挖掘新闻背后的原因,而且发表他们自己的看法,他们感到乐此不疲。
三、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型党课模式
(一)制度保证
1.建立以支部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党课制度。将微党课作为党支部理论学习和“三会一课”制度的固定载体;建立领导小组和管理小组。按照课程建设标准去规范每期党课的实施。定期举办,要求全体党员和积极分子参加。
2.将微党课的参与和学习情况作为党员和重点积极分子培养和考察当中理论学习考察的必要内容,并写入党员发展、转正的组织材料当中。
(二)环境构建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型党课实施的软硬件环境。
1.硬件环境。一是要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地点,以保证活动的长期开展。虽然微型党课有着灵活性,但也不能失去严肃性,不能打游击战。二是为了体现主体,授课的环境要以圆桌形式进行,突出每个学生的平等的主体地位,便于充分的民主讨论和互动。三是要有党旗党徽标志,营造政治组织生活氛围。四是要有多媒体设备,保证课堂的生动性和高效性。
2.团队构建。一是学习团队要涵盖党支部的全部党员和重点积极分子,团队设队长和秘书长。二是分组管理,每组由正式和预备党员任组长和副组长,重点积极分子是组员。实行“三合一”分组和管理原则:既是重点积极分子管理小组又是学生工作小组,同时也是微党课的学习小组。
3.网络平台的构建。一是建立微信和QQ工作交流群,将支部指导意见和学生的微党课策划方案,及时公布到平台上进行备课、学习、交流。二是通过微博和学院网站宣传党课学习活动,进行学习互动。
(三)课程构建
1.遵循支部主导、学生主体原则。支部制定总体学习计划,党小组来负责上报每一期微党课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案。此方案在团队网络平台提前公布一周,供大家学习交流或准备。
2.内容要求:一是支部制定总体学习内容。支部要明确一段时间内的宣传学习重点。内容要体现时代精神,把握时代思想脉搏。二是学生小组选题要贴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比如:我院学生党支部在今年年初的一个月内开展了四期党课,其中两期就是围绕全国“两会”进程为主题的专题讨论,还有两期是以“一带一路”和“亚投行”为主题的,收到了良好效果,同学们开始热切关注国家大事和国内外政治文化事件,并养成了理性分析问题的习惯。三是开阔视野,重视基础理论和党课的结合,将现代科技知识、市场经济理论、法律、法规等纳入到党课中去,提高学生党性高度的同时,丰富知识结构。四是深入浅出,要求学生认真学习,强调知识点的系统和简单明了的阐述,保证在有限的时间里高效的完成学习目标。
3.形式要求:一是小组轮流主持,各小组积极发言。二是注重互动,互动是学生参与的重要手段,可以采取提问、比赛等形式开展。三是使用多媒体设备和一些其他的体验方法。例如:我们学院在重要的节日会以小型音乐会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体验和展现,极大地调动了学习热情,收到了良好效果。
4.机制构建。为了构建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微型党课的常态化的模式,就要构建出有效的运行机制。
(1)把制度保障作为模式有效运行的根本保证。制度的构建是此模式的根本保证,如何构建制度我们在上面已经阐述,需要强调的是制度建立后的落实,让制度不要流于形式,才能真正起到保障作用。
(2)把梯队建设作为模式有效运行的基础。让团队的学习形成梯队,每小组都有三层梯队,一层带一层,第一轮学习活动策划和主持在第一个层面进行,即党员层面;第二轮学习活动策划和主持在第二个层面进行,即预备党员;以此类推,上层带下层。
(3)把形式和模式建设作为模式有效运行的动力。由学生小组轮流主持,小组成员共同配合完成备课和课堂上的主持,各小组充分的发言讨论,老师也是小组成员,参与讨论。这种平等的模式,不再因为支部书记或某位老师的缺席而推迟,保证了长期连续开展;结束支部点评,激励同学们越做越好,组织内部形成了比赶超的氛围。
(4)把质量和创新作为模式有效运行的生命线。质量和创新是保证党课魅力的关键,是党课能否常态的开展下去或自动运行的生命线。认真组织备课,精心策划过程,高效组织实施,保证每次学习活动都能收到明显效果;通过每次的点评、总结,鼓励和激励同学们不断改进课程的选题内容和方式方法等,保持学习活动的活力和吸引力。让大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中,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享受学习过程。
[1]贾瑞龙,兰靖.微型党课在高校党校教育培训中探索与实践[J].经营管理者,2015(3).
[2]黄喜明.“微型党课”的实践与效果[J].石油政工研究,2012(6).
[3]杨丹.翟承宇;论大学生党课教育中的微型党课[J].经营管理者,2015(3).
[4]李荣华.“以学生为主体”与高校学生工作[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5)15-0079-02
刘丹/长春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硕士(吉林长春13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