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
2015-03-20庞志娟
庞志娟
浅析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
庞志娟
近年来随着舞蹈艺术的深入发展,儿童舞蹈已经成为一个主要的舞蹈类别,但它不是成人舞蹈的简单化,而是具有丰富的艺术特性,这是与儿童自身的心理特性紧密相关的。本文主要从教育性、纯真性、幻想性、形象性、模仿性、游戏性等方面对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进行简要分析。
儿童舞蹈;舞蹈创作;艺术特性
一、引言
舞蹈是人类社会中一项具有悠久历史的艺术形式,源于人类生产劳动,其目的是为了进行思想交流和表达情感。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舞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以人体为工具,以经过提炼、加工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材料,以动作姿态、音乐节奏和脸部表情为基本要素,借助服装、化妆、灯光、道具、布景等辅助手段,鲜明地反映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和审美要求,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门综合艺术。正是由于舞蹈艺术的综合性,我们可以根据其包含的诸多要素把舞蹈艺术划分为若干类别,单是从年龄段就可以把舞蹈分为儿童舞蹈、青少年舞蹈、中年舞蹈、老年舞蹈等。每一种舞蹈都具有特定的艺术特性、创作形式、社会功能。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舞蹈艺术的认识也在日益加深,其中对儿童舞蹈的重视也达到了极高程度,使得儿童舞蹈成为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类别。儿童舞蹈是一个非常特别的种类,一般由成人编创、由儿童表演,通常通过一些贴近儿童生活的动作技巧表现儿童的生活和纯真的情感。尽管儿童舞蹈从年龄段来看是毫无疑问的“小”,但是包含的舞蹈元素却是样样不少,甚至还要多出一些其他舞蹈所无法触及的因素。可以说儿童舞蹈是典型的“麻雀虽小,肝胆俱全”,无怪乎有人称之为“微刻”,但是我们决不能把儿童舞蹈看作是成人舞蹈的缩小化、简单化、浅显化。儿童的生活、思想、情感是儿童艺术反映的中心,但儿童艺术不应是对儿童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而应是一种审美发现。因此,儿童舞蹈创作就不再是一个轻而易举的事情,而需要创作者时时刻刻考虑到儿童的特性与生活实际,从选材到构思、从结构到语汇都应该贯穿一个“小”字,并充分表现儿童的神态风貌,具有少年儿童的特点和情趣。本文下面就对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进行简要探讨,试为儿童舞蹈的发展提供一点参考。
二、儿童舞蹈创作的艺术特性
儿童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而且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同时对外界活动有明显的模仿倾向,因此儿童舞蹈创作应当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结合儿童好奇、想象、模仿、纯真、求实和活泼等六大核心特征,挖掘儿童微妙而细腻的内心活动表现他们的情感世界、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地成长。具体来说,儿童舞蹈创作具有如下艺术特性。
1.教育性。求知是人类的一个天性,而这种天性在儿童阶段体现得最为明显,可以说外面五彩斑斓的世界就像魔力棒一样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发现,因此进行儿童舞蹈创作时首先要考虑到儿童强烈的求知欲,通过教育性的融入引导儿童健康成长,这就要求创作者利用既能体现思想内涵又能吸引孩子的舞蹈活动来满足儿童的求知欲。这里的求知欲不仅包括让孩子去观察认知世界,而且包括引导孩子去进行简单的辨别和思考。换而言之,儿童舞蹈是一个突出教育性的综合性活动,即儿童在舞蹈活动中不仅舒展了筋骨,锻炼了舞蹈技能,而且又以“参与其中”的形式了解了某一事物或知识,进而获取一定的知识成就感,甚至是了解到一些特有的文化传统,即潜移默化地对儿童的心智进行熏陶、教化,从而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2.纯真性。纯真性也可以理解为童真性,这是与儿童天真无瑕的特性紧密相连的,儿童舞蹈自然成了反映儿童纯真心灵的窗口。凡是流行的儿童舞蹈基本都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稚嫩可爱、质朴无邪的特征,这也是儿童舞蹈创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花裙子飘起来》就是一个在校园和少年宫深受儿童喜欢的舞蹈,整体上看舞蹈通过极其精巧的舞蹈语言和唯美的色彩画面展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小女孩形象。在舞蹈中,一个个清纯无比的孩子翘起一只只小脚在草地上蹦蹦跶跶,特别是脚尖前摆和脚后跟后踢的动作营造出可爱活泼的形象,孩子们就犹如一群叽叽喳喳的鸟儿精灵一样。另一个舞蹈《我可喜欢你》则是通过一群小男孩和小女孩拥抱、亲昵、鼓励的动作表达出孩子们清纯的童真个性。这些舞蹈尽管动作不复杂,但是却完全符合儿童的个性和生活实际,因而大受欢迎。
3.幻想性。在儿童心中,世界不仅是色彩斑斓的,而且也是无所不能的,因为孩子们总是依靠纯真的思维对世界进行天马行空的幻想,尽管这种幻想显得“不可思议”,但的确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一种特定方式,它可以充分展现儿童丰富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在幻想过程中,儿童并不是在进行无意义的建构,而是基于自己真实情感表达的场景描绘。幻想性是体现儿童舞蹈艺术特性的一个核心标志,比如在舞蹈中他们可以是统领世界的超人,可以是与动物自由沟通的神秘猎人,因此在儿童舞蹈创作中,创作者应当结合儿童生活把握好幻想元素。在儿童舞蹈活动中,幻想既是沟通儿童与万物交流的桥梁,又可以产生夸张、变形、谐趣、幽默等艺术效果,幻想效果的产生与营造手段有实有虚,有演员的刻意追求,有编导的蓄意空白,有观众的无意识再创造。有了幻想元素,儿童舞蹈就变得“无奇不有”,极具艺术表现力,比如《种太阳》《老鼠画猫》就以颠覆传统的形式表达了儿童对世界的别样理解。
4.形象性。任何一种艺术基本都追求艺术形象的塑造,儿童舞蹈艺术创作同样不例外,甚至比其他艺术有着更高要求,因为只有创作出了鲜活生动的舞蹈形象,孩子们才会积极参与,否则舞蹈只能成为艺术家自身思想的“孤独”展示。在创作中要注重儿童形象、儿童性格,它不是简单的、没有血肉的动作组合,更不是一场乏味的玩闹。儿童舞蹈要挖掘儿童心灵中的真善美,要从美的舞蹈形式中显露出真切的儿童性格和可爱的儿童形象。
5.模拟性。善于模仿是儿童天生具有的本领,也是儿童获取知识、认知世界的一个重要途径。儿童不到一岁时就可以对外界的声音和动作进行简单的模仿,在两岁就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模仿,而更大时其模仿能力更是惊人,因此体现模仿性也是儿童舞蹈创作的一个关键特性。很多小男孩都非常崇拜解放军,于是在生活中处处模仿解放军,不仅要穿解放军制服,还要模仿他们英姿飒爽的动作,于是儿童舞蹈《长大我也要当兵》就诞生了。在舞蹈中,创作者加入了军人集合、敬礼、扛枪、救人等动作,不仅让孩子体会了军人的威武风采,而且使其明白了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光荣职责。换而言之,儿童舞蹈中的模仿不仅仅是让孩子进行模仿,而是让孩子在有所创造中进行主体意识建构。
6.游戏性。在儿童世界中,通过游戏追逐快乐也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不仅喜欢趣味十足的游戏,而且也善于通过言行举止去创造一些快乐的游戏。一般来说,凡是孩子喜欢或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会乐此不疲地参与,并总是自得其乐,而对不喜欢的东西则是“敬而远之”,因此突出“快乐性”是儿童舞蹈创作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素。这就要求创作者把儿童的生活经历融合到舞蹈中,比如深受孩子青睐的《丢手绢》就是一个经典的儿童舞蹈。在《丢手绢》中虽然没有多么复杂的舞蹈动作,但却凭借与孩子们生活经历十分相似的特性紧紧抓住了孩子们的童心。游戏性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种手段,它能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协调能力,启迪孩子们的灵感。
三、结语
儿童舞蹈已经走入千万个家庭,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爱,这既是开展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关键手段。由于受到儿童年龄、心智发育程度、身体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儿童舞蹈不是一个人人皆可创作的艺术形式,而是需要创作者不仅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对儿童艺术有着高度热情。在创作中艺术家们只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自身的特性,把儿童舞蹈独具的教育性、纯真性、幻想性、形象性、模拟性、游戏性等特性融入其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既能折射儿童的生活世界,又能陶冶儿童的心灵,升华他们的精神境界,扩大他们的精神生活领域,使他们由感性认知进入到理性认知,进而达到审美享受。当然,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诸多创作者没有充分考虑到儿童舞蹈的艺术特性,进而创作了一些质量良莠不齐的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舞蹈的健康发展,因此笔者希望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儿童舞蹈创作队伍中来,为祖国花朵的美好明天做出应有贡献。
[1]郑玉玲.试论儿童舞蹈艺术特性与心理特征的关系[J].宜宾学院学报,2005(1):120-121,127.
[2]彭影.儿童舞蹈的特点及编创中存在的问题[J].新余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11(3):82-84.
[3]陈璐.儿童舞蹈教育何去何从——浅谈儿童舞蹈与儿童素质教育的关系[J].魅力中国,2009(33):126-127.
责任编辑:姚旺
J705
A
1671-6531(2015)15-0073-02
幼儿教师舞蹈专业化发展现状及策略研究(jsky2015059)
庞志娟/集宁师范学院副教授(内蒙古集宁0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