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电影《音乐之声》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2015-03-20姚桂招
朱 玲, 姚桂招
(1.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试论电影《音乐之声》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朱 玲1, 姚桂招2
(1.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赣州 341000;2.赣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电影《音乐之声》描写了修道院见习修女玛丽亚到冯·特拉普上校家做家庭教师的曲折、感人的故事。解读《音乐之声》可以发现蕴涵其中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及艺术。本文以《音乐之声》所体现的生命价值观为内容,以生命价值观当中的逆商为关键,探讨《音乐之声》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影响。
英文电影《音乐之声》;中学生;生命价值观
一、问题的提出
《音乐之声》作为一部耳熟能详的著名影片,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作为用音乐渲染和烘托剧情的一部影片,在音乐界这部影片堪称经典;同时《音乐之声》在教育界的影响也极其深远,很多教育界的人士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他们的研究成果对现阶段的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近年来,中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屡见不鲜,不断出现伤害自己还有他人的报道,而类似的案例的发案率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如:2011年10月苏州电视台《社会传真》报道,一位15岁的中学生小龙因为沉迷于网络而不务正业,被父亲知道后遭责骂,他就从自己家二楼的蛋糕店跳楼自杀,而14岁的优等生思莹因为上网看电视剧被母亲批评了几句就离家出走而遭遇不测,浮尸河中。2013年5月2日《央视新闻》报道,南京一名13岁的男孩疑因作业没有完成而上吊自杀,同天中午,南京燕子矶吉祥山庄一名初三的男生也跳楼身亡,原因也是作业没有完成,家长让他别上学补作业。根据权威部门统计的《中学生自杀现象调查分析报告》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占样本总数的20.4%,而为自杀做过计划的占6.5%。这些数据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的中学生怎么了?这些数据也表明中学生的生命价值观出现了问题,而出现问题的原因之一是忽视了逆商的作用,逆商的缺失容易导致他们不能经受逆境里的挫折,无法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
在教育的过程当中,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过分地强调成绩,但是却忽视了对孩子们的生命教育。在教育中更多的是追求纯粹的知识和技能,却漠视了生命成长的规律。如果这些状况得不到及时纠正,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得不到进一步树立,孩子们将很难在社会上立足。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提高逆商,使他们能够适应竞争,经受住现代社会带来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在电影《音乐之声》中所体现的面对生命和挫折乐观向上的精神和玛丽亚为孩子们所树立的生命价值观对现代的中学生将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生命价值观中的逆商
逆商AQ,全称Adversity Quotient,意思是逆境商数,由美国著名学者保罗·史托兹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承受压力的能力,或者是承受失败和挫折的能力,或者简单地说是人们面对困难、挫折时的不同的反应。逆商分为四个部分:控制感(Control)、起因和责任归属(Origin and Ownership)、影响范围(Reach)和持续时间(Endurance)[1]。
树立了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才有本钱去树立其他的价值观,没有生命的参与其他的事情便无从谈起。在生命价值观当中起着关键作用的是逆商,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高的人往往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勇气和战胜困难的毅力。所以一个人的逆商高,他就能够在逆境中成长,就拥有着更加顽强的生命、更加坚定的生命价值观[2]。
生命价值观之逆商的价值,能够使中学生创造生命的价值。他们正处在如花般的年纪,但这个年纪的孩子正处在叛逆期,有着突出的个性,十分脆弱,这也是一个成长成才的关键时期。如果一个人在这个时期有较高的逆商,能够树立坚定的生命价值观,正视生命当中的挫折,那么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会拥有更加顽强的生命力。同时也会使他们更加珍惜和热爱生命。
三、《音乐之声》的生命价值观及其影响
(一)面对逆境,改变逆境
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也是教育的更高追求。因此,生命教育应该成为指向人的终极关怀的重要教育理念,符合人性要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教会青少年珍爱生命,更要启发青少年完整理解生命的意义,积极创造生命的价值;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告诉青少年关注自身生命,更要帮助青少年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不仅只是惠泽人类的教育,还应该使青少年明白要与生命的其他物种和谐地同处在一片蓝天之下;生命教育不仅只是关心今日生命之享用,还应该关怀明日生命之发展。
在电影《音乐之声》中,女主人公玛丽亚与孩子们之间的交往很好地诠释了生命教育的形态与内涵。当玛丽亚被安排去少校家里的时候,对于在修道院不囿常规、无拘无束、热爱自由、大胆、可爱又让人头疼的玛丽亚来说,这是对她的惩罚。就在这样的一个处境之中,她没有抱怨,也没有对那些她不大满意的人进行攻击、伤害,而是在离开时,高兴地唱着歌,告诉自己:“当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时,他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
当遇到逆境的时候,玛丽亚用音乐的方式来放松孩子们紧张的状态,让他们积极乐观地去面对。在他们见面的第一个晚上,当孩子们因为电闪雷鸣都跑到她房间的时候,玛丽亚并没有简单地说不要害怕,而是用歌声驱散了孩子们内心的恐惧。当孩子们问:“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雷声呢?”玛丽亚幽默地告诉他们:“那是闪电和雷在说话,雷在与闪电回应呢!”在玛丽亚唱的歌曲“my favorite things”歌词中,“如果有什么惹了我,让我不开心,我就会想一些美妙的事情。青青的草地,满天的星星,玫瑰花上的雨珠,小猫的胡须……”这是告诉孩子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不顺心或者不开心的事情,只要去想想心爱的东西,忧虑就会烟消云散。这种积极乐观的心态正是逆境中不可缺少的生命价值观。
玛丽亚刚来时曾受到孩子们的故意捉弄,但她表现出极大的冷静、理解和友好。孩子们恶作剧时,玛丽亚不但不抱怨、不挖苦、不告状,反而表示同情和宽容,还向上校夸奖孩子们,用她的风趣幽默化解了难堪景况。如果玛丽亚表现得很生气,然后把这一切都告诉上校,而上校一时生气去惩罚孩子们,那么结果就是另外一番情景了。影片中的玛丽亚传递的是一种正能量,即不管处于怎样难堪的情境之中,或是遇到怎样的无视和嘲弄,都乐观地去面对。
在自我介绍的时候,赞瑞克非常直率地说:“我叫赞瑞克,我是朽木。”前四任老师都这么说他,他没有逃避这个称呼或对这个称呼感到自卑,更没有因为多次地被称为“朽木”而认为自己真的无可救药。在现实生活中,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他们自尊心极强,很容易因为别人的捉弄或是侮辱而生气,或意气用事。赞瑞克的做法在间接地告诉他们,面对别人对自己的侮辱,不要太在意,更不要因为外人的贬低而伤害自己,而要在了解自己价值的同时自我尊重,这样才能被尊重。面对赞瑞克的自我介绍,玛丽亚没有嘲笑,没有挖苦,而是从容面对。珍爱生命首先要学会尊重自己和尊敬他人。
在影片中,七个孩子中的老大莉莎因为和邮差罗夫分手而显得沮丧和悲伤,认为世界都是黑暗的,她向玛丽亚诉说内心痛苦,经玛丽亚的宽慰和开导,莉莎摆脱了内心的痛苦。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中学生因为青春期萌动和懵懂,出现了早恋,作为未成年人,当他们失恋之后,因为害怕家里人责备,又加上心理年龄不够成熟,很容易沉浸在失恋的痛苦当中,导致他们当中的一些人直接或间接地伤害自己的身体和生命。而在电影《音乐之声》中,玛丽亚对中学生生命价值观传递的影响就是,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和挫折也不能失去对生活的信心,要珍惜生命,要勇敢快乐地去迎接每一天。
(二)面对逆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面对逆境,不要忘记生命是根本的初心。鲁迅先生曾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里面深刻地表达了他的生命价值观:“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生命,三,要发展这个生命。生物都是这样,父亲也就是这样。”[3]在影片《音乐之声》中,纳粹德国吞并奥地利后,开始吸收奥地利军人加入纳粹的阵营,但作为被招募的特拉普上校却坚决不肯依从,他和玛丽亚开始实施秘密潜逃计划。最后,在他们的精心策划和安排下,一家人终于有惊无险地逃脱了纳粹的追捕。这正是全家人面对逆境时,不忘初心,才最终摆脱困境,重新开始新生活。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中学生有着很强的社会责任感,年轻气盛,当他们看见不公平或者是有损社会公德或他人利益的事情出现时,很容易愤愤不平,于是便去拔刀相助,结果往往不但没有帮助别人,反而有可能伤害到自己。
澳大利亚学者布拉德利·特里夫·格里夫在《生命的意义》中对生命的回答是:“在众多广为流传的生命道理中,唯一永恒的主题就是爱。爱,尽管它很脆弱,但却是一种持久而强大力量,有了它我们的日常生活才有了意义。”[4]在影片中,玛丽亚对孩子们爱的教育不仅仅是简单的知识教育,更是生命教育,玛丽亚将自己对大自然、音乐、生活的热爱通过音乐传达给孩子们,使他们在美丽的大自然、悠扬的音乐世界中感受到生命的精彩,从而更加珍爱自我、珍惜生命。这对提高中学生的逆商、树立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罗·斯托茨.AQ——逆境商数[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有限公司,2001:108.
[2] 刘济良.生命教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03-106.
[3] 胡成亚.初中生逆商的现状分析及逆商培养的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 2012:28.
[4] 陈堃.中学生生命教育缺失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13:34.
[责任编辑 龚 勋]
2015-05-19
朱玲(1984-),女,江西南康人,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英语教学与研究。
J905
A
1008-4630(2015)05-008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