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星者与星》
——一朵永不凋零的骑士之花

2015-03-20李雨徽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5期
关键词:组诗黑夜太阳

李雨徽

《爱星者与星》
——一朵永不凋零的骑士之花

李雨徽

菲利普·锡德尼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诗人,其组诗《爱星者与星》是英国第一本十四行诗集,开创了英国十四行诗的创作先河。诗中虚构的人物阿斯托菲及斯黛拉分别对应锡德尼本人及其恋慕的女性佩内洛普,通过对主人公心理活动和人物对话的细致入微的刻画及多元化主题的掺入,诗集向读者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男性与女性之间性格与价值观的差异及在恋爱中的不平等关系,同时也映照出锡德尼对诗歌创作的态度和恋爱观的理解,不愧是骑士之爱的完美体现,又堪称“男怨诗”的经典。引领21世纪的读者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思考诗集的现实价值和意义,劝诫人们在感情生活中保持冷静的态度,学会感情的自我克制和恰当的取舍。

菲利普·锡德尼;《爱星者与星》;十四行诗;骑士之爱

菲利普·锡德尼爵士(1554—1586)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早的诗人之一,他不仅身份具有多重性,文学上更是有无可比拟的前瞻性、多产性和独创精神。

《爱星者与星》包括108首十四行诗和11首短歌,是英国第一本十四行诗集,为锡德尼写给第一代埃塞克斯伯爵的女儿佩内洛普的情诗。佩内洛普在诗中被称为“斯黛拉”(意为“星”),诗人则自称为“阿斯托菲”,意为“爱星者”。1581年锡德尼与里奇勋爵的年轻夫人佩内洛普·德弗洛相爱,次年夏天以十四行组诗《爱星者和星》叙述了他初恋时的激情,如何经过斗争克制自己,展现自己的骑士之爱;而虽然两情相悦,佩内洛普的婚姻生活也并非美满,她却恪守妇道、拒绝诱惑。

锡德尼精湛地描述了阿斯托菲怎样与斯黛拉的宠物狗、有美好嗓音的麻雀争风吃醋,同时又大量运用了明喻、暗喻、拟人、典故等修辞手法,希腊罗马神话中的人物也屡屡登场,如月亮女神戴安娜、爱神丘比特、爱与美的女神维纳斯、战神马尔斯、太阳神阿波罗(或福波斯)、睡神摩尔菲斯等;诗人更是常常将抽象名词拟人化,亲自与“美德”“理性”“耐心”“语法”“希望”“缺席”“悲伤”“叹息”等对话。

没有锡德尼的《爱星者与星》,也许就没有斯宾塞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的横空出世,《爱星者与星》与斯宾塞的《小爱神》、莎士比亚的《十四行组诗》一起,以其高超的艺术成就、浓厚的人文思想、广泛的流传程度,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坛上流行的三大十四行组诗”。

一、《爱星者与星》的多元主题

组诗标题早已暗示了“爱星者”与“星”在爱情中的分道扬镳,二者注定只是渐行渐远的平行线。一方面,一个是希腊语“astrophil”(爱星者)、一个是拉丁语“stella”(星),来自不同语言的两个词是明显的分离;另一方面,男女主人公的姓名本义就描述了二者不可逾越的鸿沟,爱星者将永远保持着距离来仰望令他心动不已、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星”。除了“爱星者”与“星”关系的无果这一组诗中的关键性主题,本文还将继续探索《爱星者与星》的多元主题。

(一)理性与爱情

诗集通篇都是阿斯托菲的自我斗争,一面是对斯黛拉不可抑制的爱,一面是他的个人理性,二者纠缠不清,几近使他崩溃。他抛弃了家人朋友,不顾自己在朝廷的声誉,因过于沉醉爱情而在情感和精神上备受煎熬。他明白自己非理性地迷恋斯黛拉是愚蠢至极,也深知无法与斯黛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结合,然而,即使他的理性催促他斩断情丝,他还是没有办法放弃心中的挚爱。在这个充满了理性与爱情的对话式的十四行组诗里,阿斯托菲承认“理性”是正确的,但还是甘愿任由“爱情”摆布,因此,在组诗的末尾阿斯托菲的爱情还是占了上风,认为比起从未爱过斯黛拉,爱过并失去过显得更为幸福。

(二)爱情与欲望

阿斯托菲对斯黛拉无法控制的“欲望”最终葬送了他们彼此的关系。由于已迈入婚姻殿堂,斯黛拉不能也不愿与阿斯托菲有任何的肉体关系,尽管她也深爱阿斯托菲,她坚称他们可以拥有“柏拉图式的爱情”。阿斯托菲无法接受这样的要求,也不能将自己对斯黛拉的情感克制在纯洁的范围之类,因此他的“欲望”变得愈发强烈,以至于让他亲吻了斯黛拉,而这个非礼的吻成了他们二人关系完全终结的开始。阿斯托菲对自己“欲望”难以驾驭表达了当时社会对男女两性关系的理解:女士追求贞操和纯洁,没有欲望;男士在欲望方面则显得强势和兽性。从这样的价值观来看,阿斯托菲对斯黛拉的“欲望”呈现出本人无法控制的需求所流露出的自然状态。斯黛拉对阿斯托菲不能自拔“欲望”的拒绝之举非但没有让人怀疑她的情商、厌烦她的冷漠,反倒凸显了她在不完美的婚姻中仍旧恪守妇道、洁身自好,拥有高尚的贞操和美德。难怪连得不到佩内洛普的锡德尼本人也不断称颂她的美德。

(三)白昼与黑夜

锡德尼在诗集中将斯黛拉比喻成太阳,因而阿斯托菲白昼与黑夜对应为斯黛拉的在场和缺席。当斯黛拉第一次拒绝他的追求,这对有情人便经历了别离,阿斯托菲仿佛身处一个没有太阳的黑暗世界;斯黛拉回应阿斯托菲的黑暗之前,阿斯托菲喜爱黑夜,因为黑夜给了他逃避现实的自由,在梦境中他可以与心上人相会,互诉衷肠;与斯黛拉彻底分手后,黑夜不再是给予阿斯托菲安全感的温馨港湾,不过他还是认为黑夜更好,至少黑夜里没有太阳,想念斯黛拉的感情也不会泛滥成灾。

(四)太阳

锡德尼在组诗中多次引入“太阳的形象”。在第22首诗中,诗人首次引入了“太阳”的概念,当灼热的阳光晒黑了所有与斯黛拉同行的宫廷千金的皮肤时,却转而温柔地亲吻斯黛拉,阿斯托菲不禁继续赞扬斯黛拉的美丽,并将之与超自然的力量相联系,斯黛拉是这般独一无二,仿佛与太阳都是亲戚,而其他人却是如此平庸俗气。

在第76首,阿斯托菲又将斯黛拉的双眼比作“太阳”,随太阳在黎明时升起,到了午时最灼热光亮,好似已使他的心燃烧,阴影和大风都不能使之冷却。他只好盼望夜晚的来临,那时她的光芒不至于使他目眩。

第89首中不同于以往将“太阳”进行赞美,阿斯托菲第一次以负面的口吻描述太阳主题,用暗喻表示斯黛拉不在身边就好比没有太阳的白昼,夜晚本就没有太阳,他声称自己的白昼还不如夜晚,以此强化了对斯黛拉的无限想念。

诗人更是在接下来在91、96、97、98、108首反复渲染了没有斯黛拉的阿斯托菲度日如年的悲伤情绪,深化斯黛拉就是“太阳”的主题。

二、《爱星者与星》的现实意义

《爱星者与星》永恒地改变了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进程。锡德尼向英国民众引入了意大利诗歌和组诗的概念,既遵循了伊丽莎白时期爱情诗的传统,又史无前例地开创了宫廷传奇真实叙事的先河。然而历经4个世纪之久的时代变迁,《爱星者与星》对文学及社会的重要性是否不再明显?究竟它在21世纪背景下价值何在呢?

《爱星者与星》包含着人类亘古未变的真实情感,有着超越时空的普世价值。抛开阳春白雪般的华丽辞藻和遥远奥秘的神话传说,人们在纯粹体验“爱星者”感情经历的同时,似乎目睹了他在爱里的孤独、矛盾、狂喜、冲动、焦虑、失意,那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情感的表达和流露都是真实的,即便在21世纪仍然可觅得它的副本。

这种真实的存在自然而然地引导读者和评论家去思考和怀疑到底存不存在“星”这个女人?锡德尼真的爱她吗?一方面,锡德尼向读者展现了16世纪伊丽莎白朝廷官员和16世纪英格兰的奇异、兴奋的生活方式。另一方面,正如锡德尼在《为诗辩护》中反复强调的“诗歌在于教育和怡情悦性”,告诫人们,尤其是正沐浴爱河或有爱情经历的人,我们不时沦为了情感的奴隶,在某种程度上扮演着各自生活中的“爱星者”与“星”。充斥于该组诗的爱情、理性、欲望为人类在思想领域中的争战提供了现实版的教材,阿斯托菲和斯黛拉最终不能有情人终成眷属,但他们的爱恋却跨越时空劝诫现代人在不合时宜的情感面前自我约束、保持理智。

[1]Sir Philip Sidney.Astrophel and Stella,CreateSpace Independent Publishing Platform,2014.

[2]曹明伦.伊丽莎白时代的三大十四行诗集[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92-100.

[3](英)菲利普·锡德尼.爱星者与星:锡德尼十四行诗集[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8.

[4]常耀信.英国文学通史(第1卷)[M].南开大学出版社,2013.

[5]李正栓,李丹.英国男怨诗与女性心灵管窥——以文艺复兴时期男怨诗为例[J].外语教学,2014(3):69-72.

责任编辑:贺春健

I106

A

1671-6531(2015)15-0042-02

李雨徽/贵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在读硕士(贵州贵阳550025)。

猜你喜欢

组诗黑夜太阳
可见光(组诗)
苍凉组诗
黑夜
黑夜在哪里?
喜欢白天,也喜欢黑夜
太阳几点睡觉
夏天的太阳
太阳花
寂静的太阳镇
白天和黑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