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引导探析
2015-03-20戴颖
戴 颖
思政教育视域下高校学生社会热点问题的关注及引导探析
戴 颖
[摘 要]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在当今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的背景下,通过调查和研究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其影响,找出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四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热点问题,及时纠正其思想偏差,明确价值导向,帮助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和价值观。
[关键词]社会热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社会热点问题
[作 者]戴颖,硕士,福建师范大学物理与能源学院助教。
新时期的“90后”大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有着广泛获取信息的渠道。在信息时代加速发展的今天,他们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知识信息、社会思潮的影响,各种社会热点问题紧紧撩拨着他们的思想和神经。“90后”大学生最关注哪些社会热点问题、如何引导他们正确看待和分析社会热点问题,成为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政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
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时期内,能引起公众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事件与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一定规模的问卷调查和论坛贴吧的数据统计,笔者把高校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归结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
高校是一个“亚社会”,是学生从“温室”走向“社会”的一个过渡期,因此高校学生开始关注社会经济与民生问题,如置房购车、医疗状况、贫富差距等问题。一方面他们为自己今后的生活打算,为今后走向社会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是高校学生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大环境的忧虑。
如今房价只涨不跌,对于大部分普通百姓来说房子已然成为奢侈品。而对于即将走出社会准备成家立业而又没有经济基础的大学生来说,更是人生的“大难题”。因此,“高房价”也就成了大学生不得不面对和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高校学生只有理性地分析对待,积极关注相应的政策措施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应对“高房价”带来的一系列困扰。与房价一样带给高校学生困扰的另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就是社会的贫富差距,从“我爸是李刚”到“李天一事件”,再到“郭美美事件”,无一不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相比之下,高校贫困生的情况却不容乐观,有的学生连基础的温饱问题都没办法解决,更不用说高昂的学费了。因此,在高校学生中渐渐产生了“仇官”“仇富”的现象,当然这中间更多的是对社会贫富差距产生的“不公现象”的愤恨。
(二)社会道德与人生价值问题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根据马斯洛金字塔理论,“自我需要”即人生价值的实现,是人生最高的追求目标。而人生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道德基础上的,即在实现自身人生价值的过程中要以道德标准来约束自己。一方面学校给学生灌输主流的价值观念,另一方面社会道德问题又给大学生带来了困扰和担忧。
例如,“小悦悦事件”吸引了广大高校学生的目光。小悦悦的死不仅是肇事司机的责任,更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责任,是这个社会碾了小悦悦。当今社会有不少人明哲保身,面对“摔倒的人”只会驻足围观,却无人敢向前伸出援手。确实一系列“扶不起”老人事件的报道屡见不鲜,促使国人不断冷漠,致使高校学生对社会道德抱着极其悲观的态度。但这个社会上还有一些“感动中国人物”让高校学生感动与崇敬,如“最美妈妈”吴菊萍,她不假思索地伸出双手接住一个从10楼坠落的2岁女童。当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
(三)高校教育改革与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为高校学生,高校的发展、改革和创新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改革成为高校学生关注的焦点。当然,随之而来的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等问题也成了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
如名牌大学生“高分低能”现象和“重学历轻能
力”的人才使用误区也是高校学生十分关注并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又如西北某大学的“被就业事件”也让广大高校学生唏嘘了一把。“虚高”的就业率背后,是广大高校学生和家长的忧虑和不安,就在心血即将换来财富之际,“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状让他们哭笑不得。
(四)人际关系与情感问题
当前,步入高校的“90后”大学生大多为独生子女。在上大学前他们大多没有独立生活的经历,受到父母的百般呵护而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来到大学后就出现生活不适应、人际交往能力欠缺、情感脆弱等问题。2013年的“复旦投毒案”就是个典型的例子,一时间高校学生的心理、情感、交友受到了社会的诟议,“感谢室友的不杀之恩”一下子在网络蹿红,幽默而又一针见血地折射出了高校学生对于该事件的复杂心态。
此外,相对于高中紧张的学习任务而言,高校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使得很多大学生陷入“精神空虚”的状态。于是,青春期的他们把注意力转移到了情感与恋爱方面,对于明星八卦、恋爱观等方面的问题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二、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的影响分析
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的高关注度和敏锐的反应,表明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学习、生活息息相关,社会热点事件总以一定方式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从而影响着大学生的行为。
(一)正面影响
1.有利于培养高校学生的信息识别能力。高校学生通过学校生活、社会实践、人际交流及各种新媒体等多种多样的方式获取、体验和感受着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网络,可以高效地给大学生提供海量的外部资讯,成为高校学生获取外部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然而,海量的外部信息中有不少的虚假、夸张、想象的内容。这就要求大学生不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讨论交流、深入思考等方式挖掘热点事件,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培养信息识别能力。
2.对高校学生思想有一定的引领和导向作用。高校学生关注时事、关心社会,而社会热点问题则反映了社会的最新动态,预示着社会环境变化的最新走向,诊断着社会环境的优劣状况。高校学生只有通过积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关注相应的政策措施,理性地分析对待,才能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因此,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思想起到一定的引领和导向作用。
3.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高校学生通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把社会、他人和自身联系起来,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增强高校学生的社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特别是在重大的热点事件或突发事件中,高校学生群体往往密切关注事件发展动态,凝心聚力促发展,把个人的微小的力量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社会热点问题唤醒了高校学生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权利义务观,有利于高校学生树立公民意识。
(二)负面影响
1.冲击高校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高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处于青年期发展的一个阶段,是人生发展的过渡时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他们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敏感性比其他群体更灵敏、更复杂,而社会阅历少、心智发育并未完全成熟、思想认识有一定局限性也是大部分高校学生的真实写照。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如非理性暴力事件、社会道德情感冷漠、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失望感、无奈感、不安感等消极情绪,冲击着高校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降低高校学生的心理素质。高校学生容易受到社会热点事件的影响,却无法客观、准确地分析热点事件的利弊。不符合传统伦理道德的非主流负面热点事件的广泛传播不断地挑战着高校学生的心理承受底线,对他们的心理提出了巨大的考验。甚至有些高校学生在从众心理的支配下卷入了一些事端,这不利于高校学生健全人格和健康心理的养成。
三、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社会热点问题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社会热点问题成了思想政治工作者需要研究的课题。笔者通过调查和研究大学生普遍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及其影响,找到社会热点问题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正确引导高校学生的思想和行为。
(一)联系高校学生思想实际巧妙引导
高校教师应善于联系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各种社会热点、敏感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和巧妙的引导。首先教师应该利用问卷调查、组织讨论、访谈等各种方式了解学生关注的社会问题。在此基础上,针对具体问题,剖析事物本质,向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以达到让学生明白事理、感悟道理、化解矛盾的目的。例如,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不少学生出现焦虑、不安的情绪。作为教师,应从根本上剖析当前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引导高校学生学习和了解当前党和国家出台的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多种措施。当然,最重要的是要引导高校学生提升综合实力,调整就业心态,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力争实现就业。
(二)让社会热点问题进课堂、进教材
现阶段课堂教学仍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教师应及时了解社会热点问题的来龙去脉,准确找出社会热点问题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结合点,让社会热点问题进课堂、进教材,从
具体的社会热点问题出发过渡到书本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丰富了知识的同时也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
仅仅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的方式已不能满足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要求,高校辅导员还可利用各种资源对高校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如邀请专家、学者开讲座,从专业角度对学生的思想进行引导,或以大学生关注的某一社会热点问题开展辩论赛、座谈会等,教师做好总结、点评工作。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热点探究活动,让高校学生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正确的认识,并及时纠正其思想偏差,明确价值导向,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构建社会热点网络教育平台
在当前这个信息化较为发达的社会,网络受到人们的喜爱,尤其受到高校学生群体的青睐。网络对各类时事、新闻的更新明显提升了人们了解社会热点的时效性。广大高校学生通过网络途径,可随时查看和了解当前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因此,高校可以构建一个社会热点网络教育平台,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较为集中、权威的社会热点新闻平台;另一方面可设立关于社会热点问题的师生讨论栏目,通过在线讨论、发送电子邮件及留言等方式进行互动;网络给高校学生提供一个交流、表达个人观点和诉求的平台。当然,也要加强对校园网络环境的监管,避免和抵制不良信息对高校学生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姚休.社会热点问题初探[J].浙江社会科学,2005 (2).
[2]吴夏.大学生政治关注度调查报告[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柳瑛.社会热点事件中自媒体舆情的引导[J].知识经济,2014(11).
[4]宋奇.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动态分析——以大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为视角[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
[5]刘玮.浅谈社会热点问题与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完美融合[J].科教导刊,2014(9).
[6]张萌.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对当前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2(15).
[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Z].2004.
[8]本书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