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钢板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2015-03-20高刚峰
高刚峰
(嵩县人民医院骨科 河南 洛阳 471400)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若不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对其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1]。出于患者年龄因素考虑,需为其选择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手术方式。本文选取50例粗骨粗隆骨折患者,给予锁定钢板插入技术治疗,以探讨其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6月嵩县人民医院收治的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其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为55~72岁,平均(63.0±3.1)岁。依据Evans骨折分型对患者进行划分,其中Ⅰ型10例,Ⅱ型11例,ⅢA型15例,ⅢB型10例,Ⅳ型4例。排除标准:陈旧性骨折患者;病理性骨折患者;肝、肾、心、肺功能受损;对手术不耐受;术后失访者。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情况知情并自愿参与。
1.2 手术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将臀部垫起,行全身麻醉。于平股骨大粗隆最高点行长约8 cm的手术切口,逐层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骨干、股骨颈基底部及大粗隆部,电刀剥离显露骨折部位,清除骨折部位的凝血块,直视下进行骨折复位。若患者合并冠状面骨折,需在骨折复位后以1~2枚拉力螺钉进行固定,并检查粗隆部骨折是否存在空虚或分离,若对位良好,则自切口起向远端剥离后插入钢板。于钢板上将大粗隆顶点端平,钢板放置服贴后以克氏针对其固定孔进行固定,后用3枚克氏针锁定套筒,于套筒方向插入3枚导针并穿入股骨头颈内以作临时固定。透视检查骨折端对位对线,保障导针位置正确后于钢板远端做3~4 cm切口,钝性分离至钢板,确定钢板处于股骨外侧正中位置,以1枚粗克氏针对其进行固定。股骨头颈内植入3枚螺钉固定,螺钉远端距股骨头皮质0.5~1.0cm,以4~5枚螺钉于股骨头皮质下对股骨干进行固定后对手术切口进行冲洗,逐层缝合并放置引流管。术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处理,早期对患者行康复训练。
1.3 疗效判定标准 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依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情况对患者进行疗效判定。其中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2 结果
2.1 手术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为46~98 min,平均(63.0±12.0)min。术后出血量为350~500ml,平均(450.1±38.2)ml。48例患者切口均为Ⅰ期愈合,剩余2例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对其进行相应处理后愈合。
2.2 随访结果 术后6个月Harris评分为(82.2±11.2)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91.0±10.9)分。术后6个月优28例,良14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4%,术后12个月优32例,良14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92%。
3 讨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骨折类型,多发生于中老年人群,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可对患肢功能造成严重影响,降低生活质量[2]。锁定钢板插入技术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一项外科手术,该术式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符合老年人群治疗的基本特点,与传统固定模式相比,更适用于复杂骨折的治疗。通过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可对骨折端进行有限剥离,并在直视下纠正成角畸形,使骨折端形成稳定结构。此外,钢板与骨膜之间存在一定间隙,使骨膜可获得一定程度的血运。螺钉与接骨板之间所形成的整体稳定性极高,临床上极少出现螺钉松动等情况,避免骨折复位不当[3]。
本研究结果显示,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随访过程中无钢板断裂、螺钉松脱等情况发生。术后6~12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优良率与Harris评分均逐渐提高。由此可见,锁定钢板插入技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患者预后较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在手术操作中需保障骨折在锁定钢板固定前即良好复位。在术中需将骨折部位以加压拉力螺钉加压至合适位置后再行固定,且螺钉的置入方向需经过严格的控制,以保障骨折复位良好,避免造成错位[4]。
[1]周刚,赵勇.锁定钢板插入技术在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刊,2014,(19):28 -29.
[2]袁天祥,马宝通,赵宝成,等.股骨远端、胫骨近端骨折LISS手术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2006,26(4):243 -246.
[3]朱勇,邓展生,龙文荣,等.股骨粗隆间骨折合并股骨干上段骨折的治疗[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8):67 -68.
[4]石岩,王生介,赵金坤,等.微创内固定系统在粉碎性股骨远端骨折中的应用[J].实用骨科杂志,2012,18(3):207 -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