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功能、现状与优化
2015-03-20周丽娟张爱梅
章 诚 周丽娟 张爱梅
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功能、现状与优化
章 诚 周丽娟 张爱梅
[摘 要]栏目设置对一般高校学报来说具有影响研究者阅读导向和投稿导向、体现学报办刊特色、提升学报影响力等功能。由于受学科平台及学报自身平台的制约,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存在综合性与趋同性、分散性与非连续性等现象。要优化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需要坚持“宽窄适度”“主次分明”“长期性与动态性并存”等原则。
[关键词]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优化原则
[作 者]章 诚,硕士,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周丽娟、张爱梅,南京工业大学学报。
栏目是学术期刊针对其拥有的论文类型而设定的类目,其承载着学术期刊的办刊宗旨、办刊特色、办刊水平等功能,俗话说,“一个好栏目一片天,十个好栏目能移山”。因此,做好栏目设置是提升学术期刊的学术印象、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推手,对于一般高校学报来说,其学校学科平台和学报本身平台都存在欠缺,更需要加重视栏目设置,以便能在日趋激烈的学术期刊评价体制中“脱颖而出”。
一、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功能分析
(一)栏目设置影响研究者阅读导向和投稿导向
学术期刊的阅读者对一本学报的印象是其设置的栏目,也即是在翻阅一本学报时,阅读者首先关注的不是具体的文章名称,而是这本期刊所设置的栏目,在了解栏目设置是否符合其阅读需要后才会去翻阅具体的文章。因此,栏目设置引导了阅读者的阅读导向,好的栏目设置容易引起阅读者的兴趣,使他们更多地关注该期刊。在阅读的基础上,那些和栏目设置学科相同或相近的潜在作者会“按图索骥”,将自己的学术论文投稿给该学报。栏目设置也会影响学报的投稿导向,即什么类型的学术论文才有可能被该学报收录。
(二)栏目设置体现学报的办刊特色
一本好的高校学报,往往会通过其栏目设置彰显自己的特色,通过栏目设置,在展现学报的核心实力和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学报会形成“人无我有”“人优我特”的栏目特点和形成气派、风格的系列文章,这就在某个点上形成自己的特色。凭借自己的特色既被广大阅读者和期刊同行所熟悉和知晓,也被各种期刊评价体系所认可。例如,《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其全部设置与环境问题有关的栏目而被称之为“绿色学报”,进而被各种期刊评价体系所认可;《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农村•农民•农业研究”栏目而形成自己的特色而被各种期刊体系所认可;《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以“中国盐文化研究”“编辑学与期刊学研究”等栏目形成自己的特色。
(三)栏目设置提升学报的影响力
学术期刊的影响力不仅体现在被各种期刊评价体系所认可,也体现被相关学科和研究领域的学者所认可,而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可以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这种提升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般高校学报通过其栏目设置或栏目策划进行约稿和组稿,尤其是组织刊发知名专家学者的高质量专家、学者的稿件,提升自己的学术影响力。二是一般高校学报努力坚持其栏目设置,做到让这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者“牢记在心”。这种栏目设置需要长时间的坚持,虽然可能不是每期都能刊发知名专家、学者的高质量的稿件,但是可以凭借长期性、持续性被广大研究者所认可。例如,《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近年来一直坚持设置“环境伦理学”研究而被环境伦理学领域的研究者所熟悉,《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以其坚持设置“环境社会学”栏目而被环境社会学领域的研究者所熟悉。通过持续设置这些栏目,让这些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者形成这样一个印象:这本杂志就是我们学科的文章刊发“主阵地”,虽然其可能不是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但是也愿意将文章刊发在该期刊。
二、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现状分析
当前,一般高校学报由于学校学科支持不足、学报本身资源不足等因素,在栏目设置呈现趋同性、分散性,这些问题阻碍着学报的成长与发展。
(一)栏目设置综合性与趋同性
由于一般高校学报基本上是依靠学校的财政拨款生存,故其必须要照顾到学校的学科发展,而现在高校不管其学科本身发展基础和发展前景如何,纷纷追求“大
而全”,基本都涵盖“文、史、哲、政、经、法、理、工、农、医”等学科中的大多数,这些学科体现在一般高校的学报上就是各种学科的栏目设置都存在,导致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存在综合性,即各个学科的栏目都存在,有的一般高校学报甚至在同一期刊发文理综合的文章。综合性还带了趋同性,即各个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都大体相似,没有区分度,大家都走“泛综合化”的路子,文学、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社会学、教育学面面俱到,众刊一面,使读者失去了新鲜感和阅读的兴趣。
(二)栏目设置分散性和非连续性
由于一般高校学报为本校师生服务的办刊的宗旨,再上职称评聘、课题结项等学术评价体制的压力,本校和外校的研究者在投稿时往往将目光聚集于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而较少关注处于各种期刊评价体制之外的一般高校学报。所以一般高校学报收到稿件往往是得到学术评价体制认可的本校和外校初级职称的研究人员、研究生等,这些稿件往往分散于各个学科,故一般高校学报在“无米下锅”的情况下,往往将这些文章通过审稿处理后进行刊发。这种稿件来源方式使得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较为随意,往往是将各个栏目“拼盘式”连接在一起,不能形成自己的特色,使得一般高校学报处于一种“松散”的状态。朱剑认为,现行的高校学报体制使得无论哪种高校学报都摆脱不了“一校一刊(综合性)”的模式,“散”的特征必然如影随形。这种分散性还带来了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非连续性,即一般高校学报往往不是根据栏目设置来确定所刊发的文章,而是根据其收到这些水平相对较低的“关系稿”“人情稿”和自由来稿来确定其所设置的栏目,从而使得栏目设置往往保障连续性,影响了一般高校学报的特色凝练和内涵提升。
三、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优化原则
面对一般高校学报栏目设置的趋同性、分散性的现状,面对各种期刊评价体制带来的层级化的压力,一般高校学报必须要做出应对,对栏目设置进行优化创新,以提升期刊的办刊水平和影响力。在栏目设置优化过程中,应当遵循“宽窄适度”“主次分明”“长期性与动态性并存”等原则。
(一)宽窄适度
一般高校学报在设置栏目时,既不能“过宽”,“过宽”就陷入了趋同性和分散性,弱化了栏目设置的功能,使得学报没有任何特色可言,还是延续了综合性期刊的老路;也不能“过窄”,“过窄”往往会将学报的发展路径窄化。一是会导致该栏目稿件不足,难以为继;二是会影响期刊的引用指标,特别是那些研究人员较少的学科或领域,如果开设了该栏目,将该领域的学者都集中于此,使得很少在其他期刊发文,这就会影响期刊刊发文章的引用。因此,一般高校学报的栏目设置应该做到“宽窄有度”。这种“宽窄有度”一是要考虑所设栏目的“宽窄”,一般来说,一期设有3~5个栏目最好,这样既能体现杂志的办刊特色,又能形成所刊发文章的集约化效应,使得杂志发文方向不至于分散。同时要考虑开设栏目所属学科或研究领域的“宽窄”,一般来说,尽量不要开设研究范围太小的栏目,一年内尽量不刊发相同作者的学术论文,以保证所刊发的文章引用指标。
(二)主次分明
一般高校学报在栏目设置的数量和方向“宽窄适度”后,要做到“主次分明”,因为一般高校学报往往学术资源有限、资金资源有限,不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集中主要资源和精力打造一个核心栏目,这个核心栏目往往就是该学报的特色栏目。特色栏目“实在是急于走出同构困境的高校学报在专业化暂时行不通的情况下的唯一选择”。特色栏目成为“培育期刊品牌的可喜开端,是打破期刊千刊一面的而凸显的‘这一个’的生长点,是有望在期刊之林中实现‘万绿丛中一点红’效应的必由之路”。特色栏目可以是一个栏目,也可以是几个栏目;可以是长期坚持的栏目,也可以是动态的栏目。特色栏目的设置可以依据本校的学科特色,如北京交通大学开设的“物流研究”栏目;可以依据一般高校学报所在区域位置,如延边大学学报开设的“东亚文化研究”栏目;可以依据一般高校所在区域的历史资源,如安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的“殷商文化研究”栏目、衡阳师范学院学报开设的“船山研究”栏目等。有选择地办好特色栏目,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正确处理好主打栏目、重点栏目与一般栏目之间的关系,这样做有利于实行不同栏目的目标管理,形成良性竞争与激励机制,激活办刊主体的持续活力。
(三)长期性与动态性并存
在确定了办刊方向和主次栏目设置后,一般高校学报要考虑到栏目设置的长期性,尤其是特色栏目更是如此。由于平台的缘故,一般高校的栏目开设在初期往往不会形成较大的影响力,只能靠约稿、组稿来维持,只有坚持了较长一段时间,拥有了一定规模的作者队伍之后,才能形成规模化的效应和集约化效应,才能慢慢被这一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者们所熟悉和知晓,在他们心里形成良好的学术印象,才会吸引他们主动投稿。长期性在教育部实行的“名栏工程”也有体现,教育部要求高校学报参评“名栏”的栏目必须设置4年以上,总发文量超过80篇。因此,一般高校学报要坚持其主要栏目设置的长期性,不能“东一榔头西一棒子”。除了长期性的栏目设置以外,一般高校学报还应该结合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开设相应的动态研究栏目。社会热点问题出现以后,往往会有很多研究者去关注,产生大量的研
究成果,此时,如果一般高校学报在热点问题出现以前或初期就抓住该热点问题,设置相应的栏目,“走”在其他期刊前面,就会对期刊的引用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由于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具有时效性,因而可以作为动态的栏目设置,在一个热点“消散”之后,要及时转移到其他热点问题之上。[本文系江苏省期刊协会研究课题“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学报发展路径研究”(2014JSQKB014)成果]
【参考文献】
[1]丘彩霞.科普期刊的总体栏目策划与个体栏目策划[J].出版发行研究,2012(12).
[2]李国栋.办好特色栏目是高校社科学报内涵发展的有效途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
[3]张耀铭.中国学术期刊发展的现状与需要解决的问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
[4]朱剑.高校学报的专业化转型与集约化、数字化发展——以教育部名刊工程建设为中心[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5).
[5]朱剑.枘凿之惑:特色化与高校学报的发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
[6]龙协涛.学报的核心期刊与特色栏目[J].云梦学刊,2004(2)
[7]姚申.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报改革与特色栏目建设[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