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2015-03-20郑小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知识产权科技

郑小燕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

郑小燕

高等院校是社会创新体系的重要力量,肩负着知识传播、科技创新和服务社会的重要任务。从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法律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知识产权不清晰等,严重制约了高校自主创新发展。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有效解决的对策和措施,为加强高校知识产权的保护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高等院校;知识产权;保护;研究

我国自20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实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有三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果。但是,随着世界高新技术快速发展,高校科研管理和科技创新与企业产业化发展逐渐出现了一定的脱节,不仅制约了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提升,也影响了社会总体科技创新健康快速发展。因此,研究如何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不断提高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校知识产权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自主知识产权数量少

当前,教学在高校占主导地位,而科学研究主要侧重于基础性研究,应用技术研究比较薄弱。另外,高校科研机构规模较小、研究人员比较分散,难以胜任大型研发项目工作。虽然,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高校科技研究的投入,但是,由于高校科研人员主要以教学为主,其研究主要侧重于理论和基础两方面,对社会实用技术需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和把握,“自主知识产权”立项存在较大盲目性和随意性,研究成果主要以论文和专著的形式体现,自主专利技术占比较低,没有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力量推动社会创新水平提升的作用。

(二)高校知识产权流失严重

当前高校知识产权由于受各种客观因素影响,流失十分严重。其原因:一是高校科研人才流动性较大,例如,高校在读博士生、硕士生是自主创新主力军,他们毕业后会到新学校、新单位就读和工作,会将高校核心科研技术带走;还有一些高校教师掌握着学校最核心的科研成果和核心技术,他们在跳槽时也会导致这些知识产权流向其他单位和企业。二是高校科研人才在参加校内外研讨会、技术报告会、社会兼职工作时,或者是在发表论文、专著时不注重专利保护,导致自主知识产权泄露和流失。三是高校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管理法律法规缺乏全面性和可操作性,导致知识产权侵权、抄袭现象不能得到有效遏制。四是高校知识产权意识薄弱,高校科研人才利用法律武器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不强,当遇到侵权问题时倾向于采取息事宁人或者私下协商的方式解决,对侵权者不能形成有效震慑,进而加剧了知识产权的侵权和流失。

(三)高校知识产权保护不力

知识产权是科研人员付出脑力劳动创造出来的智力性成果,如果缺乏完善的法律保护,就会在转化成生产力和上市流通过程中遇到诸多阻力和困难,例如:侵权、抄袭,导致科研人才的付出得不到任何回报,从而打击了其科技创新热情和积极性。知识产权缺乏有效保护,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普遍问题。虽然我国《专利法》明确专利权受到法律保护,但由于国内尚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市场交易机制,加上中介服务组织发育缓慢,许多专利技术估值严重偏离其实际价值。另外,高校在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和争议过程中,存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等问题,严重打击科研人才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知识产权不清晰,产权激励机制不完善

在传统科研管理制度下,高校科研人才激励主要以精神奖励为主、少量物质奖励为辅,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下,这种激励方法显然无法满足高校当前自主创新发展的需要。另外,高校科研项目种类日益多样化,主管部门职能交叉重叠,知识产权成果所有权也多元化。尤其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同一项知识产权利益主体不清晰的问题,从而带来了各种权属纠纷和利益冲突。还有,在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之间,知识产权分配也存在明显的个人歧视性,大多数时候科研项目产权都以学校为主体进行申报和登记,项目参与人只是取得少量物质和精神奖励作为回报,从而严重打击了科研人才的创新积极性。这也是当前高校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

二、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和协调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和人员要正确认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意义,才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依法依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因此,高校要加强对科技管理人员和相关领导进行知识产权保护的培训,切实增强其法律意识。另外,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外科技、知识交流日益频繁,必须正视知识产权的保护重要性,运用法律工具处理好知识产权保护的问题和纠纷,不断健全和规范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为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另外,加强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需要引起相关部门领导的重视,要建立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科技、专利产权、公安、法院等部门负责人参与的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协调会议,为推进和实施知识产权保护战略提供组织保障。

(二)建立科学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激励机制

通过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激励机制,将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战略贯穿于整个科技创新全过程,整合和衔接各个创新环节,促进科技创新体系整体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综合创新发展能力。另外,要将高校科技创新知识产权战略与科学研究、开发计划紧密挂钩,切实提高知识产权成果利用率。政府支持、技术进步和市场经济利益是推动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政府要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教育经费分配依据,将科研成果应用与经济产出挂钩,作为科技人员物质激励评价方式,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知识产权保护的积极性。

(三)大力开展高校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建设

高校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和管理流程,打造一支专业、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队伍,以满足新时期知识产权保护的需要。这个知识产权保护队伍和机构负责协调高校科研立项、成果转化、产权交易等相关工作,同时负责制定和实施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战略。这是提高高校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也是实现高校科研工作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

(四)加强高校知识产权配套政策和环境建设

高校要建立科技专利申请管理制度,为科研人员申请专利保护提供制度和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在专利申请费用方面给予财政支持,通过设立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基金,建立专利申请审核机制,不断促进高校科研成果申请专利保护。政府和高校也可以通过设立专利技术孵化基金,促进学校知识产权保护发展。要在专利成果转化方面,给予金融税收政策支持,最大限度地发挥专利技术经济效益。要在高校内部加强专利保护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广大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观念,营造浓厚的专利技术保护氛围。

(五)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

在完善的知识产权制度下,知识产权也可以像普通商品一样上市流通。根据熊彼特的技术创新理论,当技术创新成果与商业模式有机结合后,技术创新成果必然会逐渐向社会扩散和发展,并成为公共技术。如果创新技术成果缺乏应有的保护,技术扩散将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技术创新扩散需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这不仅可以保护专利权所有人的切身利益,还可以有效兼顾社会公共利益需要。任何一项知识产权保护期都是有时间限制的,且其商业价值也会随着时间增长而减少,最终失去其所有价值成为公共技术。因此,高校要制定科学合理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在不同时期灵活制定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策略,在有限的保护期内最大限度地提高知识产权的经济效益。

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知识产权保护水平的有益对策和建议,以不断促进高校自主创新健康快速发展。希望本文研究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今后有更多学者投入到这方面研究中来,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关理论体系。

[1]李力等.理工科高校知识产权保护状况的调查与研究[J].科技导报,1999(11):29-32.

[2]郑晓燕.高校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J].德州学院学报,2003(1):85-87.

[3]戚昌文等.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科技进步与对策[J].2000(17):74-76.

责任编辑:苏航

G647

A

1671-6531(2015)19-0108-02

2013年度广东省高等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专项“基于高职院校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创新科研管理”模式(2013WYXM0145)

郑小燕/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300)。

猜你喜欢

知识产权科技
《种子法》修改 聚焦种业知识产权保护
保护知识产权 激发创新动能
笔中“黑科技”
Mesenchymal stromal cells as potential immunomodulatory players in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induced by SARS-CoV-2 infection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