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视域下的沙龙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的探求

2015-03-20李菁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19期
关键词:沙龙环境生态

李菁

生态视域下的沙龙式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的探求

李菁

生态学进入教育后,形成了“教育生态”的新概念。本文将“沙龙式教学”引入高校课堂,即充分利用“沙龙”的特点,探究有效的高校课堂教学,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的高效目标和生态目标。

生态;沙龙式教学;高校课堂教学

一、“生态学”进入教育视野的必然

现代社会,随着教育危机的凸显,生态学的地位和作用日渐彰显。当人和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进入到研究层面时,生态学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理论视野与思维方式。

(一)教育本身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生态学概念源自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和环境关系的一门学科。生物环境和生物有机体相互依存,也相互促进,从而形成一个共生的系统,我们也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

教育亦如此,可以称之为“教育生态”。在这个庞大的系统中,有外部生态环境和内部生态主体两部分。社会、学校、班级,甚至组别,都会构成大大小小的环境;教师、学生,则是教育的生态主体。各种不同层次的环境与主体要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建构,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系统、有效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二)现行教育对生态的必然追求

我们的教育和教学,应当促进学生的成长;我们的课堂,是激发学生主体灵性,凸显学生自由天性的地方,是师生点燃灵感、汇集智慧的地方。然而,现行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虽然肩负着人才培养的任务,但是,实际的课堂教学却是“水土不服”“营养流失”,学生无个性而言,无创新而言,课堂处在一个生态失衡的状态。

所以,要打破教育“生态失衡”的状态,唯一可走的就是实现“教育生态化”之路。只有充分架构起教育生态中多维复合的网络系统,真正实现各种教育生态要素的相互促进、相互作用,才能真正达成教育的真谛。

二、沙龙式教学的界定与特点

(一)什么是沙龙式教学

1.“沙龙”的流变。“沙龙”,最早来源于意大利语单词“Salotto”,原意指的是装点有美术品的屋子,在法语中一般特指上层人物住宅中的豪华会客厅。之后逐渐指贵妇人在客厅接待名流或学者的聚会。现代“沙龙”的含义发生了诸多变化,从形式上看,是规模较小,非正式的一种群体活动;其内容往往围绕一个主题,比较集中;从参与者来看,已经改变传统沙龙仅指名流或学者,而对沙龙主题有共同兴趣和话题的人,都可以参加;从展开方式看,主要以讨论交流为主。

2.“沙龙”的特点。传统沙龙,其特点是:一是定期举行;二是时间为晚上,因为灯光常能制造出一种朦胧的、浪漫主义的美感,激起与会者的情趣、谈锋和灵感;三是人数不多,是个小圈子,通常都是名流;四是自愿结合,三三两两,话题很广泛,很雅致,自由谈论,各抒己见;五是一般都有一位美丽的沙龙女主人。到了现代社会,各种“沙龙”聚会形式出现了,例如:文艺沙龙、教学沙龙、时尚沙龙、集邮沙龙等。其特点很明显:一是人数少规模小;二是有明确主题;三是自由谈论,氛围轻松;四是有一个主持人。

(二)沙龙式教学的特点

所谓“沙龙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将“沙龙”这一民主形式引入课堂教学过程,形成科学的课堂结构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系统教学功能的一种教学方式。高校课堂的“沙龙式教学”,其特点是:目标多维性;关系平等性;交流自由性;观点学术性。

1.目标多维性。传统的高校课堂,其目标主要为知识的传授。而采用沙龙式教学,其教学目标直接呈现“多维度、多层次”的特点。学生从单一的专业知识的学习中解脱出来,达到“一课多能”的教学目标。既有专业知识的掌握,又有表达技巧、思维方式的训练,有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还有学术视野的开拓等。

例如笔者执教小学教育本科课程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教学目标制定为:掌握小学语文文本解读方法;能够熟练运用方法进行文本解读;文本解读和案例分析能够做到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训练口头表达和组织能力;提升学术思维方式。沙龙式教学方法的引入,可以很好地实现这些目标。

2.关系平等性。高校课堂教学引入沙龙式教学法,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的平等。教师或学生可以成为教学沙龙的主持人或成员,各自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教师,其发表的见解和观点并非强迫学生认可,允许学生反驳、质疑,目的是为了发挥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独创性。

3.交流自由性。引入沙龙式教学法的高校课堂,学生更是课堂的主宰。没有了传统课堂机械的座位安排,没有了传统课堂教师的点名发言,围绕一个话题或专题,有小范围的自由讨论,也有全班范围的自由交流,每个同学都可以畅所欲言。因此,在这样的课堂里,氛围是和谐的,心境是放松的,观点是自由的,思维是灵动的,感悟是鲜活的。

4.观点学术性。这是高校课堂的显著特点。利用沙龙式教学法,不仅仅停留在自由交流讨论的层面,而是立足于观点的前瞻性和学术性。依然以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与案例分析课程为例,对教材的解读和对教学案例的分析,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理论知识。在校学生往往由于涉猎的贫乏,仅凭借教学参考或者其他人的见解,容易导致人云亦云的局面。沙龙式教学方法的引入,旨在提倡学生在交流之前自主地学习相关教育学的新理论;教师适当引领教学法新理念,让学生和教育教学的发展能够同步进行。鼓励学生发表带有学术性和前瞻性的观点,给高校课堂注入学术和时代的色彩。

三、沙龙式教学构建生态的高校教学课堂

(一)沙龙式教学构建有效的教学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可以分为物理环境、生物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和心理环境[1]。而教学生态环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生态物理环境和生态心理环境(即: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这两种生态环境实质相互交融,把学习个体、学习行为和环境有效地组合起来,相互影响形成一个系统。

1.建设课堂生态物理环境。所谓物理环境,是指教学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物理条件,主要包括教学的自然环境、教学设施和时空环境等。在笔者就职的高校,教室中的教学设施均为多媒体设备,教室的空间大小不等,均按照学生人数的多少合理安排。其空间环境的设置很简单,除多媒体设备外,只有白墙和课桌椅。课桌椅是最常见的,排列形式为秧田式。

在无法改变教室内部摆设的前提下,笔者所采取的方法是通过安排学生入座的形式,从而改变教室的空间环境。因为采用沙龙式教学法,所以,将一个教学班的学生分为5-6组,以小组为单位入座,方便组内交流;而小组与小组之间,则考虑在这个教室中的均衡分布。完全打破高校教室固有的入座方式——无序排列、前空后紧。并且第一次座位排列成型,那么教室内的座位排列就固定下来,一个学期不做变更。

教师在课堂内所站立的位置,往往是教室的中间,无论是空间位置还是心理位置,教师都是处在沙龙主持人的位置,能够更好地融入教学氛围,创建一个整体的教学形态。从而建设课堂生态物理环境,有效地促进各个课堂生态因子的相互适应和相互调整。

2.营造课堂生态心理环境。所谓课堂心理环境,是指作为一个社会集体的班集体中的气氛。这种气氛对学生的学习产生潜在的影响,具体指课堂参与者的人格状态、心理状态和课堂心理氛围。

生态学认为,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引起另一物种及相关物种发生协同变化,这种相互适应、作用的共同进化即协变性[2]。在课堂教学中,则表现为各个因子间的协同变化。课堂生态是一个动态、开放的教学过程,传统的教学满堂灌,忽视了课堂中隐形的心理环境,整体且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发展很不平衡。课堂情感维度是检测生态心理环境创设优劣的一个标准。所谓课堂情感维度,是指个体的人格需要独特的满足方式,如课堂中的满足感、亲密性和摩擦[3]。我们发现,教师上课激情高,学生也会不经意受感染;面对无精打采的学生,教师的情绪也难免被带入“低谷”。课堂上师生情绪情感交织形成生态性心理场。

采用沙龙式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距离拉近,围绕一个共同的话题,没有点名回答,没有标准答案,可以畅所欲言,可以质疑、可以回应、可以讨论,整个课堂呈现轻松、自由的氛围。师生之间情绪相投、情感交织,无疑,此时的隐性心理环境是一种良好的生态性心理场。

(二)沙龙式教学形成合理的教学生态位

生态位(Ecological niche),又称小生境、生态区位、生态栖位或是生态龛位,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4]。

生态学认为,生物生活在一起,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而长期共生;同时又直接或间接地发生着联系。在一个特定的课堂空间中,教师和学生分属不同的群体,在课堂教学生态系统中,是位于不同的生态位的。两个生态位在同一个课堂中,是一种互利共生、共生互补的生态关系,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同时,一方的变化又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另一方,具有共生性的特点。

生物在形成自身生态位的过程中会遵循趋适原则、竞争原则、开拓原则和平衡原则。沙龙式教学的实质就是有效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其灵魂是平等、对话、理解与宽容。传统的课堂,学生在教室中的“生态位”,是座位编排的结果。这种“秧田式”或“行列式”的座位编排,体现了“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引入沙龙式教学方法,首先改变的就是座位编排,由“行列式”改变为“品字型”“圆桌型”,缩短了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空间距离和人际距离。学生之间全部与教师等距离,学生之间全是平等关系。在基于每一次的课堂教学主题的展开,居于不同生态位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在自由、平等交流中,知识相互补充,思维进行碰撞,在现场动态的生成中,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所以说,教师相对于“学生”而言,离开了学生,教师价值就成了无源之水。相反,学生离开了教师,学习上就困难重重,这就是“教学相长”的生态意蕴。学生与学生之间也是如此,正如《学记》中提到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

(三)沙龙式教学促进课堂教学生态系统的循环

生态的课堂要遵循基本的生态学思想。生态系统(ecosystem)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坦斯利于1935年提出,指一定地域(或空间)内所有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具有能量转换、物质循环代谢和信息传递功能的统一体[5]。生态系统是一个有层次的系统,她本身也包含了若干个子系统或亚系统。各系统之间或子系统和母系统之间不断进行能量、物质和信息的交流。因此,教育人类学家认为,课堂生态系统中存在着不同层次特征和作用各异的生态因子,从而形成不同层次的生态系统。在笔者执教的课堂教学中,特定座位的编排,学习小组的创设,自由开放的交流,学术观点的引领,使得教师、学生与课堂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之间相互促进,也使得课堂、家庭、社会不同层次系统之间相互影响。课堂教学已经突破现有微观层次的时空限制,也有助于高校学生学术观点的形成和学术素养的提升。

生态系统的循环,目的是达成生态平衡。所谓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生物各个种群之间,通过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使它们相互间达到高度适应、协调和统一的状态[6]。当然,这种平衡是动态的,是在每一次的失衡之后达到的更高层次的平衡。

采用沙龙式教学方法,能够最大效度地增加知识容量,在每一次呈现新知识、新观念的时候,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而在教师或者学生人为的影响下(即讨论、交流),知识储量增加,观点趋于统一,从而形成更为合理的课堂教学结构,发挥教学的更高效益,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提升。

在高校传统的教学课堂引入沙龙式教学,是基于生态教学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从一开始试行的“被动说”到后来的“主动交流”,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论的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灵活。当然,最大的收获在于,学生的思维越来越开阔,表达越来越自如,观点越来越创新,氛围越来越融洽,原本单调枯燥古板的课堂,变成了自主、自由、学术的课堂,充分凸显了高校的课堂、生态的课堂的特征。

本文为2014年浙江省高校教科规划课题 “沙龙式教学法有效建构高校课堂教学生态系统”(2014SCG253)研究成果

[1]葛鲁嘉.从心理环境的建构到生态共生原则的创立[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

[2]黄远振.陈维振.课堂生态的内涵及研究取向[J].教育科学研究,2008(10).

[3]范春林.董奇.课堂环境研究的现状、意义及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5(8).

[4]袁聿军.生态位理论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2007(1).

[5][6]范国睿.教育生态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2

A

1671-6531(2015)19-0076-03

李菁/杭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浙江杭州311121)。

猜你喜欢

沙龙环境生态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生态养生”娱晚年
MS·CHIC美发沙龙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