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香社会与高校图书馆理念创新

2015-03-20王同江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文明读书文献

王同江

(渭南师范学院 图书馆,陕西渭南714099)

信息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尤其对图书馆传统服务的冲击十分巨大,读者纸质文献的利用率连年下降,而新的价值理念、服务模式又尚未成型.对处在文化高地的高校来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东风正在吹起,作为保存文献,传递知识,传播文化,传承文明领头羊的高等学校图书馆,应借此“书香”春风奋力而为.图书馆不只是藏书的地方,更是文化的引领者,高校图书馆在其核心价值、服务理念等方面,理应扛起创新的大旗,为书香社会、文明中国的构建做出应有的贡献[1].

1 以文化引领作为图书馆的核心价值

价值定位准确与否是一项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在信息时代的创新大潮中,图书馆应以文化引领作为核心价值,这是立馆之本,发展之根.

1.1 文化与图书馆价值内核相一致

文化,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即“以文化人”,通过文化知识的培育、滋养和熏陶,来培养人,实现人素养的提升[2].

客观中立地收集、保存文献,并自由、平等地提供利用,是世界各国图书馆普遍遵循的价值观,也是图书馆历经千年沧海,依然生机勃发、蔚然成风的根本所在.图书馆科学系统的书目索引可以赋予人们更多的阅读目的性,图书馆浓厚的学习氛围又让人在书香中洗净浮躁.电子阅读无法企及的地方,正是实体图书馆创造增量的空间.实体图书馆可以收纳经典好书,将不同类型的书分门别类,满足读者的差异化需求;也可以营造安静温馨的读书气氛,让人们享受沉浸于书香的静谧.

1.2 高等学校图书馆作为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与传承的重要阵地,这不仅是文明之需,更是文化使命

文明社会是公正、平等、自由的综合体.图书馆应为社会发展,文明的进步书写浓墨重彩的一笔.图书馆由最初的阶层固化存续功能,发展到半开放的存用共建,到今天的以用为主导,提供自由、平等服务的大众文化服务机构,这既是社会发展的推动,更是文明之需.图书馆以承载历史忠实的记录,灿烂思想的积淀,多彩文化的濡染和悠久文明的传承,让文明之根深植为要务.图书馆应转变过去的传统观念,从优化顶层设计入手,打造立体共建的发展模式,通过多元驱动,提升图书馆文化引领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全民阅读水平的不断深化和提高.

2 以领航阅读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重要使命

阅读是提升民族精神境界和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阅读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作为知识汇聚的图书馆应以领航阅读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着力点和重要使命,肩负起培养全社会阅读习惯的神圣职责.

2.1 文明与读书,文化与阅读密不可分

读书、文化与文明三者密不可分,文化是木,文明为林,而书本既是二者智慧的积淀,同时又是二者蔚然成林之给养.读书已经成为文化的某种象征.常言道:文化人指的就是读书人,没有读书的积累,学问的提升无从谈起.杜甫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经典名句,无不表明学问与读书密不可分.读书是获取文化知识的最主要途径,文明是人类知识的聚集,文明的提升离不开知识,尤其是书本知识的滋养[3].

不久前,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上,李克强总理对全民阅读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诸如“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主要载体”,“我们国家全民的阅读量能够逐年增加,这也是我们社会进步、文明程度提高的十分重要的标志”.这些说法让所有图书馆工作者大受鼓舞.作为文明积淀,文化传承主力军的图书馆,需在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上下大力气.一个民族的文明史就是这个民族的群体阅读史.一个不乐意阅读的民族,是不会有创造力,不会有前途的;同样一个不崇尚阅读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2.2 图书馆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阅读

当阅读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阅读的巨大能量才能真正得以呈现和释放.图书馆具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较先进成熟的管理体系和学科分类系统,有先进的服务手段和有相当素养的管理队伍.图书馆的责任不仅仅是提供,更应以引领和倡导为己任,图书馆以构建高质量、多层次、广需求的文献建设体系为依托,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如:新书推荐,经典导读,书友会,读书月等活动,让读者来读书、有书读、读好书、爱读书.

图书馆服务的核心永远是“阅读”,文化建设者能做的,应该坚持两点:一是进行宣传和倡导,上下齐动,形成氛围,上需有政策的支持,下需有各层切实有效的工作;二是要创造条件,通过顶层设计,营造自由、有序、健康繁荣的文化市场,要以图书馆为文化传播的主战场,图书馆引入“互联网+”思维,需整合资源,确立图书馆、互联网与虚拟图书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服务体系[4].图书馆应设法让更多人到图书馆来,让不看书的人来看书、喜欢看书,以达到普及阅读、传播知识的目的.通过政策倡导,各层次的鼎力协作,才能塑造出一个真正的“书香中国”.

3 以知识、文明的保存者、传承者、培育者、体现者作为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首要之责

收集知识,传播知识文明,树立创新理念,是高等学校图书馆的首要之责和基本职能.图书馆应集全体之智慧,在保留传统和自我创新上精准发力,使图书馆的发展既有历史的弥香、历史的积淀,又有蓬勃的活力、多彩的希望.

3.1 图书馆是自由平等理念的践行者和倡导者

图书馆文献资源具有重点保障、兼容并收、多姿多彩的收藏原则;图书馆倡导知识的自由获取,平等利用,无不是其包容、博大之本根的体现.尊重读者的选择,信任读者的眼光和判断力,给选择以充分的自由,把满足需求与引导需求相统一,把基本需求和特定需求相协调,把大众服务与精细化的定向服务相结合.实现服务的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化和高效化[4].图书馆作为低门槛的公共服务平台,对知识提供平等而普惠性的再分配,有着不可替代的现实意义.

图书馆不仅仅是释疑、解惑,更大之功在于对心灵的涤荡、文明的提升.从图书馆诞生之日起,它就承担起化众、传承之功能,对社会的进步,文明的滥觞,起到不可或缺的关键作用.图书馆要努力成为读者的求知、休闲和交流中心.图书馆不完全是用来被利用的,不全是用来借还图书的,其真正、充分的意义就是一个享受沉思默想的地方,心灵对话的地方,是启蒙与人生奋斗成功的地方,同时也是不具功利意义的,人生少有的单纯的快乐与纯粹的美感之所在.

3.2 图书馆是知识文化的守护者、传承者、导引者

图书馆职业在提供文献信息资源服务,满足公众信息需求上做过怎样的贡献,从泥板、纸草、甲骨等原始载体到纸质图书、电子文献,人类对于“书籍”的收集欲望从未止息.文献让人们有能力更好地了解到不同时空里其他人的思想和生活经验,实现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层次知识和文化的传播、交流和融合.

阅读的提升决定了图书馆的未来,而图书馆的发展又将促进阅读的开展.长期以来,图书馆一直相互竞争,比比哪个馆的藏书最丰富.如今,图书增量竞争已被质的竞争所取代.服务竞争,成为图书馆的竞争常态.图书馆不能再静止地矗立在原地成为孤零零的建筑,而要“动”起来,要引导、培育人们形成崇尚知识的社会风尚,营造“爱读书、有书读、读好书”的阅读氛围,将自己当成平台,而不是仓库,从重“书”走向重“人”,从重“藏”转向重“用”,从“服务人”向“塑造人”转化,从文献的“提供者”向知识的“导引者”转化,从被动转为主动,从限制转向吸引,从单一的存取转向多样化的提供,搭建起一个集文化、教育、生活、学术、休闲于一体的复合型大平台.

作为知识的宝库,图书馆是追求智慧者的天堂.作为当代的图书馆人,应有责任担当,“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如何在自由与规矩之间寻求最佳的平衡点,这是图书馆的责任,更是图书馆人智慧的检阅[5].一直以来,“经世致用”是传统的读书观.在经济浪潮的推动下,爱读书成为另类,甚至异化成“蠢笨”的代名词,各种快餐文化、浅文化已经严重地割裂了一个民族文化的血脉.当下,要重建“书香社会”,唱响阅读主旋律,这需要相当大的定力、气度和智慧的投入,需要国家政策的指引,财力的扶持,文明的涵养,需要社会各阶层的合力付出,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努力来实现.

图书馆是一所大学的门面,让图书馆的藏书丰富起来并非难事,丰富的藏书如何引来越来越多的师生,在阅读与讨论中让书香盈园,这就并非易事.这需要图书馆人心怀理想,勇于创新.唯思将来,方生希望.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说过:“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为此,我们尚需努力.

[1]傅敏.设立国家阅读节刍议[J].图书馆,2014,(3):59-60.

[2]张怀涛.耕读传家有义方——感悟中国传统家训中的阅读观[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5,(5):5-7.

[3]王余光.关于阅读史研究的几个问题[J].图书情报知识,2001,(9):8-11.

[4]庄玫.服务拓展与文化引领——清华大学图书馆展览的实践与创新[J].现代情报,2015,(3):157-160.

[5]周肇光.高校图书馆的校园文化引领功能与社会责任[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1,(6):60-65.

猜你喜欢

文明读书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请文明演绎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漫说文明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对不文明说“不”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