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国演义》人称代词研究

2015-03-20张懋学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第二人称董卓人称

张懋学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 曲阜 273165)

《三国演义》是一部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成书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本文对《三国演义》中的人称代词进行初步探索。笔者按照普遍的划分方法,把里面出现的人称代词划分为第一人称代词(我、吾、某、朕、孤、俺、偶、我辈、我等、吾等);第二人称代词(你、汝、尔、你等、汝等);第三人代词(他、彼)。

一、《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人称代词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我”“吾”“某”“朕”“孤”“俺”“偶”。

(一)“我”与“吾”

在所有的第一人称代词中,“我”出现的最早,甲骨文中就已出现,但其字形与表兵器的“戈”字相似,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我”字,即“我,古杀字”[1],这也说明“我”字与兵器有关,是假借字,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并延续三四千年而长盛不衰,并最终取代其他同义代词,取得了不可替代的主体地位,其本义及引申义后来都消失了。但“我”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并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强势,只是到魏晋南北朝时“我”才取得了这种优势地位,也就是说三国时代“我”字处于走向鼎盛期的前期。

和“我”字一样,“吾”字本义也不表示第一人称代指。《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注和《广韵·模韵》均有解释:“吾,御也”。因此,第一人称代词的“吾”当由“防御”的“吾”假借而来,经发展在春秋时期进入了当时的汉民族共同语,也就是“雅言”中,从而成为与“我”并行的第一人称代词。据学者考证,“吾”字作为第一人称代词使用始于西周晚期,到春秋时期得到迅速发展,东晋以后,在书面语中特别是当时的政府公文中使用频率逐渐超过了“我”字。[2]

据统计,在《三国演义》中,“我”字共引用了1409次,其中包括复数“我等”96次;“吾”字共引用了2339次,其中也包括作为复数的“吾等”55次。“我”“吾”在《三国演义》中的句法功能相同,都可以做主语、宾语、定语和兼语。[3]

作主语是“我”“吾”的主要句法功能之一,在《三国演义》中它们作主语的例子举不胜举,例如:

(1)玄德幼时,与乡中小儿戏于树下,曰:“我为天子,当乘此车盖。”

(2)玄德曰:“我本汉室宗亲,姓刘,名备。今闻黄巾倡乱,有志欲破贼安民,恨力不能,故长叹耳。”

(3)操觉,不见陈宫,寻思:“此人见我说了这两句,疑我不仁,弃我而去;吾当速行,不可久留。”

(4)卓曰:“吾有奉先,高枕无忧矣。”

例(1)(2)中的“我”和(3)(4)中的“吾”就是做主语的情况。

作宾语、定语的情况在《三国演义》中也不少见。做宾语时,既可做动词的宾语,也可作介词的宾语,例如:

(5)坚曰:“此人是刘表后妻之兄也,谁欲吾擒之?”

(6)操曰:“玄德与吾兄弟也。”

(7)帐下一任应声而近曰:“颜良与我如兄弟,尽被曹贼所杀,我安得不雪其恨?”

(8)都曰:“汝乃背主之人,何反责我?”

(9)操笑曰:“云长天下义士,恨吾福薄,不得相留。”

例(5)(6)(7)中是作介词“与”的宾语,(8)(9)例是作动词的宾语。

作定语时一般是直接跟名词,中间很少加定语的标志“的”,但有后加“之”字的。这样的例子在《三国演义》中也很常见:

(10)张飞听了,大斥曰:“我哥哥是金枝玉叶,你是何等人,敢称我哥哥为贤弟!”

(11)允曰:“将军吾之挚友,孩儿便做何妨。”

(12)国太曰:“我不曾认得刘皇叔。明日约在甘露寺相见:如不中我意,任从你们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儿嫁他!”

像例(10)这种“我+亲属称谓词”的用法到现在都这么说,例(11)中“吾”在这句话中做作“挚友”的宾语,现代仿古文中也常可以看到这种说法,例(12)在现代就比较少见了,一般要加“的”做定语的标志。

“我”与“吾”的句法功能相差无几,有些语言学家也认为“我”与“吾”可以互换使用,[4]但从语义和语用的角度来看,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定差别的。《三国演义》中,刘备未成就一番事业之前,自称时一般用“我”,曹操亦是如此。等他们都成世人公认的英雄之后,“吾”的使用频率便显著增加。可见在当时,“我”与“吾”在人的身份、地位、阶层、文化修养等方面有所区分,尤其是从说话者自身心理来看,在跟比自己地位高或平级或向对方表尊敬意自称时,一般用谦称或用第一人称代词“吾”,而平常情况下便使用“我”字自称。这一点在董卓身上表现的尤为突出,例如:

(13)卓大怒曰:“我始初听你两个,保用袁绍;今绍已反,是汝等一党!”

(14)卓笑曰:“若果天命归我,司徒当为元勋。”

(15)卓曰:“布与我有父子之分,不便赐与。我只不究其罪。汝传我意,以好言慰之可也。”

(16)董卓招诱何进兄弟部下之兵,尽归掌握。私谓李儒曰:“吾欲废帝立陈留王,何如?”

(17)卓大怒,叱布曰:“汝敢戏吾爱姬耶!”

统计董卓的所有话语,只有例(13)(14)(15)三处用到“我”,例(13)中,董卓还未曾进驻长安城,也就是说此时的董卓地位还是相对来说比较低的,在例(14)中,董卓虽权倾朝野,但此时是司徒王允向其进献,要其做天下的国君,野心勃勃的董太师当然愿意,为了向司徒大人表示感谢,他便很巧妙的用“我”这个第一人称代词传达了自己的感激的心意。在例(15)中是董卓对李儒说的话,李儒做为董卓的智囊团主力,当然要虔敬三分。例(16)中,董卓斥责吕布使用的是“吾”,试想一下,如果改换成“我”,董太师那种趾高气扬的品行便会逊色不少。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在《三国演义》中,“我”与“吾”的情感表达是非常不同的。

(二)“俺”

《三国演义》中,使用“俺”这个第一人称代词的情况非常少,仅10次,其中张飞说了3次,分别为:

(18)曹操大喜。只见玄德背后转出张飞,高声大叫:“俺哥哥斩了华雄,不就这里杀入关去,活拿董卓,更待何时!”

(19)张飞曰:“嫂嫂不以俺哥哥为重,私自归家,这便无礼!”

(20)张飞与赵云商议:“若逼死夫人,非为臣下之道。只护着阿斗过船去罢。”乃谓夫人曰:“俺哥哥大汉皇叔,也不辱没嫂嫂。今日相别,若思哥哥恩义,早早回来。”

袁术、曹操、文聘、马超、二夫人各说了1次,诸葛孔明的童子说了2次,分别为:

(21)袁术大怒,喝曰:“俺大臣尚自谦让,量一县令手下小卒,安敢在此耀武扬威!都与赶出帐去!”

(22)操曰:“董卓屯兵虎牢,截俺诸侯中路,今可勒兵一半迎敌。”

(23)二夫人曰:“叔叔自家裁处,凡事不必问俺女流。”

(24)童子曰:“叔侄也。庞德公字山民,长俺师父十岁;庞统字士元,少俺师父五岁。”

(25)方欲使人取锦袍与曹休,只见绿袍队中,一骑飞出,叫曰:“丞相锦袍,合让俺外姓先取,宗族中不宜搀越。”躁视其人,乃文聘也。

(26)超拜伏于地曰:“请叔父就缚俺兄弟二人,解赴许昌,免叔父戈戟之劳。”

“俺”是方言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学者考证产生于宋代,[2]元明以后开始流传于我国的北方地区。严格按这种说法来看,三国时期就有“俺”字的应用是不可能的,但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成书于明中叶,作者罗贯中为山西太原人,他在著述《三国演义》时难免不受当时当地语言的影响,但他的影响并不是无意的,比如他让性格鲁莽、勇猛、豪放的张飞说了三次,让小童连说了两次。“俺”在《三国演义》作定语,如例(18)(19)(22)(24),除作定语外,便是作同位语,如例(21)(23)(25(26)。“俺”可以表示第一人称单数,也可以表示第一人称复数。张飞、童子的话中的“俺”都是单数,代指说话人自己,袁术、曹操、文聘、马超、二夫人话中的“俺”都表示复数,是“俺们”的意思。在情感表达方面,“俺”字除了含有浓重的方言口语色彩外,还暗含了说话人的内心情感,比如张飞对外称刘备为“俺哥哥”而不是“我哥哥”,用这种口语化的人称代词传达了他与刘备间深厚的兄弟之情。同时,“俺”与“我”相比,“俺”字可以活用为复数,而“我”字则没有这种用法。

(三)“某”“朕”等

《三国演义》中的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吾”“俺”之外,还有“某”“朕”“孤”“偶”等,但它们出现的次数比较少,也都是做主语、宾语和定语。[5]

(27)肃曰:“某闻主公有名马一匹,号曰赤兔,日行千里。须得此马,再用金珠,以利结其心。某更进说词,吕布必反丁原,来投主公矣。”

(28)帝乃屏退左右,泣谕诩曰:“卿能怜汉朝,救朕命乎?”

(29)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

(30)允曰:“教坊之乐,不足供奉;偶有家伎,敢使承应。”

例(27)中的“某”,(29)中的“孤”,(30)中的“偶”在句子中作主语,(28)中的“朕”,在句子中作宾语。

二、《三国演义》中的第二人称代词

《三国演义》中的第二人称代词有:表单数的“你”“汝”“尔”;其中“汝”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共引用了1056次,“你”共引用了261次,“尔”则仅引用了55次。下面就重点介绍一下“你”“汝”“尔”。

依吕叔湘的看法,“你”就是古代的“尔”,是古代“尔”的俗体字,“尔”与“你”古音相近,是同源分化字。对于“汝”,有学者认为它是“女”的今字,但据现有资料来看,两者应该是通假字的关系。因为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女,妇人也,象形,尼吕切。”“汝,水出弘农卢氏,还归山东,入淮。从水女声,入渚切。”[1]“汝”是古代的汝水河,第二人称代词义也是假借义。在《三国演义》,这三个第二人称代词的句法功能和现代相同,都可以做主语、定语和宾语,[5]例如:

(31)飞大怒曰:“我本不欲打你;你把吕布来唬我,我偏要打你!我打你,便是打吕布!”

(32)植谓玄德曰:“我今围贼在此,贼弟张梁、张宝在颍川,与皇甫嵩、朱俊对垒。汝可引本部人马,我更助汝一千官军,前去颍川打探消息,约期剿捕。”玄德领命,引军星夜投颍川来。

(33)布曰:“汉家城池,诸人有分,偏尔合得?”

(34)允曰:“将军原来不知!昨日太师在朝堂中,对老夫说:‘我有一事,明日要到你家。’……”

(35)曹豹无奈,只得告求曰:“翼德公,看我女婿之面,且恕我罢。”飞曰:“你女婿是谁?”

(36)帝怒谓陶曰:“汝家亦有近侍之人,何独不容朕耶?”

例(32)中的“汝”在句子中作的是主语、宾语,例(33)中的“尔”作主语、宾语,(34)中的“你”作主语,(35)(36)中的“你”作定语。

“汝”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一般是用于上对下,长对幼,有时也用于平辈之间,这两个人称代词含有很强的情感色彩,“汝”是一个对听话人带有一定轻蔑感情的第二人称代词,“尔”更是一个轻蔑之称,与“汝”相比更显示出说话人的居高临下,表示出更强的鄙视不屑之意,显示出说话人对听话人强烈的心理优势。相比之下,“你”字则含有尊敬之意。

三、《三国演义》中的第三人称代词

《三国演义》中出现的第三人称代词有“他”和“彼”两个,关于第三人称代词“他”的起源,高明凯先生(《汉语语法论》1986),王力先生(《汉语语法史》1989),吕叔湘先生(《中国语法要略》1990)都认为“他”起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向熹先生则认为产生于六朝,[2]我们比较赞同向熹先生的看法。“他”作为第三人称代词,有时候并不表示确指,而是一种泛指,表示另外的、其他的。例如:

(37)玄德曰:“前者非布袭兖州,怎解此郡之祸。今彼穷而投我,岂有他心!”

(38)王方欺他年幼,跃马迎战。战不到数合,早被马超一枪刺于马下。马超勒马便回。

(39)遂遣人于乡中寻问。访得他在山中读书,操拜请之。

在例(37)中,“他”是一种泛指,例(38)(39)中的“他”是实指,(38)中指马超,(39)中指程昱。

“彼”在《说文解字》中解释道:“往,有所加也。从彳(chi)皮声,补委切。”[1]本义为流行、传播、施加。首先假借为指示代词,相当于“那”,与此相对,后来过渡为第三人称代词,盛行于春秋时期。“彼”作为第三人称代词,可以表单数,也可以表复数,例如:

(40)彼用妖术,我来日可宰猪羊狗血,令军士伏于山头;候贼赶来,从高坡上泼之,其法可解。

(41)“吾有黄祖在彼营中,安忍弃之?”

(42)或说术曰:“孙坚乃江东猛虎;若打破洛阳,杀了董卓,正是除狼而得虎也。今不与粮,彼军必散。”

(43)貂蝉曰:“妾许大人万死不辞,望即献妾与彼。”

例(40)中是单数,其它三个例子是复数,例(41)(42)中表示他们的,例(43)中指董卓和吕布两人。

这两个人称代词在句子中主要做主语、定语、宾语等,例(39)中的“他”(40)中的“彼”在句子中作主语,(38)中的“他”(43)中的“彼”在句子中作宾语,其他几个例子都是作定语。

四、《三国演义》中的复数人称代词与敬谦代词

(一)《三国演义》中的敬谦词

1.“孤”

“孤”,古代王后自称。《集韵·模韵》:“孤,侯王谦称。”[2]“孤”作为谦称代词,其句法功能主要是作主语,有时候也作宾语,但很少。其语用功能主要是以“孤危无援之人”贬抑自己,表示歉抑,是一种语用策略。例如:

(44)操笑曰:“如公所言,孤何足以当之!”

(45)权问肃曰:“方今汉室倾危,四方纷扰;孤承父兄余业,思为桓、文之事,君将何以教我?”

(46)操谓之曰:“汝前为本初作檄,但罪状孤可也;何乃辱及祖父耶?”

例(44)(45)中“孤”作的是主语,(46)中的“孤”作宾语。

2.“妾”

“妾”本义为“女奴隶”。“妾”字为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中上面是古代刑刀,表示有罪,受刑。下面是“女”字,合表示为有罪的女子。“妾”在先秦和秦汉时是指性奴,由于在奴隶制度下,男性主人经常和女奴发生性关系,甚至使性奴专属于男主人的专属对象,于是“妾”的词义开始转移,成为男性妻子以外另娶的女人,其地位是比较低下的。战国以后,“妾”引申出谦称用法,成为古代女子表示谦卑的自称,女子不管是已婚还是未婚,均以“妾”自称。“妾”在《三国演义》主要作主语、宾语。例如:

(47)唐妃跪告曰:“妾身代帝饮酒,愿公存母子性命。”

(48)蝉曰:“容妾伸肺腑之言。”

例(47)中的“妾”作主语,例(48)中的“妾”作宾语。

(二)《三国演义》中的敬称代词

《三国演义》中的敬称代词有“公”“卿”“主公”等,“公”“卿”是一般的敬称代词,表示说话人对听话人的尊敬之意,“主公”是一个比较特殊的敬称代词,它专用于臣下对主人的敬称。这三个敬称代词在句子中一般用于作主语、宾语。例如:

(49)其人曰:“某姓张名飞,字翼德。世居涿郡,颇有庄田,卖酒屠猪,专好结交天下豪杰。恰才见公看榜而叹,故此相问。”

(50)帝谕曰:“朕躬在此,卿何不退?”

(51)行军从事满宠曰:“主公勿虑。某向与徐晃有一面之交,今晚扮作小卒,偷入其营,以言说之,管教他倾心来降。”

例(49)中的“公”作宾语,(50)中的“卿”作主语,(51)中的“主公”作主语。

(三)《三国演义》中的复数人称代词

《三国演义》中的复数人称代词有“我辈”“我等”“吾等”“你等”“汝等”等几个,它们的用法和现代汉语差不多,[6]都是经常用来作主语和宾语,不同的是它们不作定语。这几个复数人称代词中,值得一提的是“你等”和“汝等”,这两个人称代词和表单数的第二人称代词一样,含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汝辈”作为第二人称代词,一般是用于上对下,长对幼,有时也用于平辈之间。“汝等”则表现为客观的身份势差。

[1]许慎.说文解字[M].徐铉,校订.北京:中华书局,1963.

[2]陈翠珠.汉语人称代词考论[C].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研究所,2009.

[3]朱德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4]廖金波.红楼梦中的人称代词研究[C].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2008.

[5]王力.汉语语法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6]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7]罗贯中.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1.

猜你喜欢

第二人称董卓人称
类型学视角下的韩汉第二人称对应情况研究
拼图
中国年轻用户在网络聊天环境下第二人称的使用探析——以线上“你”和“您”的使用为例
三国鼎立之王允计除董卓
王允计除董卓
广告语中人称指示语的语用充实研究
连 环 计
人称代词专练
“您”字小史
你和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