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与语言教育:教学法探索》评介*
2015-03-20潘峰
潘 峰
《翻译与语言教育:教学法探索》评介*
潘 峰
1.引言
《翻译与语言教育:教学法探索》(TranslationandLanguageEducation:PedagogicApproachesExplored)一书由知名翻译学者Sara Laviosa所著,Routledge出版社于2014年出版,系由翻译研究顶尖学者Theo Hermans主编的 Translation Theories Explored系列丛书的最新一本。该丛书致力于追踪翻译研究的理论发展,并探索翻译研究的新领域、新方法及新问题。《翻译与语言教育:教学法探索》共分九章,基于外语教学理论中的生态法和翻译研究中的整体法,该书作者提出了一种基于翻译的整体教学法。该教学法植根于翻译研究和外语教育理论的有机结合,并被成功地应用于真实的外语教学语境中。作为近年来翻译学理论与其他学科理论不断交叉融合的体现,此书是该领域最新研究的一大成果,亦是对当下重新认识翻译在外语教学中所担当重要角色的一种回应。本文在总结该书主要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做出简要评价。
2.内容梗概
全书共九章,除引言部分、结语一章之外,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及第二章分别回顾翻译在历史上各类教学法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翻译在近年的再次复兴等。第三章至第五章提供本书研究的理论源泉,主要介绍语言教学中的生态法(ecological approaches)和翻译研究中的整体文化翻译(holistic cultural translation)等理论。在基于上述回顾与理论支撑的基础上,作者在第六至第八章先是提出自创的整体教学翻译法,随后详细介绍将这种新型教学法应用于语言教学实践中的具体案例。
第一章介绍历史上先后兴起的各类教学法是如何看待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主要考察翻译与各类教学法如何认知学习目的及过程之间的关系,这些教学法涵盖最初的语法翻译法,依次囊括后来的教学改革运动、直接法、口语法、情景语言教学、结构语言教学、听说教学法,直到最后的交际语言教学法。作者指出学习目的决定学习方法所关注的语言方面;学习过程则设计最合适的教学技巧。在语言学习中,接纳抑或排斥翻译要取决于如何看待学习过程,而学习过程反过来又取决于如何定义学习目的。在教学法的历史演变中,翻译在外语教学及学习中总扮演着一种角色,这种角色依赖于不同教学法看待学习目的视角的不同而或大或小。唯一的例外是“直接法”(Direct Method),该教学法认为翻译会导致母语迁移而且并非所有的语言特性都可以通过翻译实现,因而主张在语言教学中完全排除翻译。
第二章作者主要探究重新认识翻译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提供实证支持。在学术界的讨论中,理论上的考虑包括翻译促使学习者意识到母语对二语的影响、防止二语学习中的规避策略(avoidance strategy)、学习外语的驱动因素等。此外,从学习风格上来讲,翻译提供学习上的自主性、封闭性与确定性,因而可满足那些不擅于交际的学习者的需要。鉴于此,目前多数学者主张翻译既是语言教学与测试的一种手段同时在其本身意义上也是一门技能。实证研究主要包括教学试验和意见调查:教学试验整体表明翻译可有效地测试学生的语言能力并促进二语习得;意见调查表明多数学生认可翻译是语言学习的驱动因素。最后,作者借助教学途径、设计、程序这样一个三级模型描述当下两种基于翻译的语言教学法:社团学习法(Community Language Learning)和语言教学中的翻译(Translation in Language Teaching)。
第三章从语言的生态观视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生态系统的一种意义生成行为,该行为发生于复杂的、相互交错的系统网络之中。语言并非仅仅反映外部世界意义的结构而是实际构建意义的形式体系。使用符号形式来表征外部世界及建构内心世界会产生“象征力量”(symbolic power),它使我们得以塑造影响我们的外部语境。同时,语言与文化是共生的关系,语言不仅仅传递文化知识,表达、体现并象征文化现实,还塑造着产生它的文化语境并被塑造着,从而文化教学就不再成为独立的学习目标而是成为外语教育的核心。生态观下的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既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以融入特定的话语社会,同时也是一种表达个体意义的方式以习得文化。生态教学法致力于培养具有跨语言和跨文化能力的个体,使他们能够通过另一种语言和文化来反思世界和自身,并把语言视作一种表现、构建及改造文化的系统。
第四章介绍一种典型的生态教学法,即克拉姆契(C.Kramsch)所倡导的多语语言教学法,作者主要从象征自我(symbolic self)和象征能力(symbolic competence)两个概念阐释该教学理念。象征自我是指感情、情绪、思想与身体意识的集合,这种自我不是生而有之,而是源自社交经验和行为的过程中,或者说是由于特定个体与该过程整体及该过程中其他个体之间的关系而产生。要成为现代社会的多语化主体就要拓展个体的象征自我并且发展象征能力。象征能力主要包括:1)理解象征形式的象征价值以及不同象征系统所唤起的不同文化记忆的能力2)借助不同语言的形式多样性来重新定义看待熟悉事件的方式并且创造其他现实的能力3)审视并理解语言的能力以及理解由于单一意识形态和文化给主体的自主性及完整性所带来的挑战的能力。象征能力使得多语化主体能够透过个人的象征历史和主体性以及透过他人的历史和主体性来看待自己。就语言教学而言,培养未来的多语化主体牵涉到使得学生能够在多元文化的现代社会中找到自身的主体定位。翻译使得学习者得以探索不同象征体系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读者/听者脑海中所能唤起的联想,因而重新评估教学翻译与象征能力这一概念并行不悖。然而,作者最后指出尽管克拉姆契的教学法重视并放大翻译的作用,翻译仍被看作是实现象征能力这一目的的手段,这忽视了近来语言教学法的发展。
第五章分析蒂姆茨科(M.Tymoczko)倡导的整体文化翻译法及其在文化翻译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作者指出“翻译是转移”这一比喻在翻译研究中并不确切:尽管在某些语言中的确如此,在另一些语言中翻译则有其它的含义,如汉语的翻译就包含“改变”的意思。随后,作者建议采用蒂姆茨科的提法即将翻译视作一个开放的集合概念,定义该概念的界限可采取一些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作为参考框架。这些上位范畴涉及三种形式的文化界面:代表(representation)、传播(也叫转移transmission/transfer)、文化嫁接(transculturation)。“代表”指翻译可以创造一种类似它物的意象;“传播”指翻译涉及从一种语言文化到另一种语言文化的多种形式的传送;“文化嫁接”指从一个文化团体到另一个文化团体之间的多种文化特征的交流。文化翻译不仅涉及到“代表、传播、嫁接”物质文化因素,还包括符号、象征、编码、信念、价值观、思想、理想及意识形态。为了完成这个复杂的任务,译者需要采取整体文化翻译法。整体文化翻译法会首先以源语和目的语之间最显著的文化差异因素用作理论框架,为了帮助译者创建这种框架,蒂姆茨科提出了一些核心的文化概念用作参考:关键词、概念隐喻、话语、文化实践、文化范式、过度编码及符号。在整体翻译法的教学中,认识到意义的复杂本性是关键,为此蒂姆茨科提出了一种“头脑风暴技巧”以帮助学生找到意义的产生之处。
第六章主要讨论克拉姆契的“象征能力”概念和蒂姆茨科的“整体文化翻译”概念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共通之处。在理论上,二者均置于宏观的生态视角之下,都将语言视作构建现实并作用于现实的符号系统,并因此影响说话者与其感知的现实之间的关系。象征能力可由一系列的自我融入活动进行培养,翻译便是其中之一;同时,象征能力也是未来的文化译者的一项重要资产。象征能力可帮助译者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反之,整体文化翻译法也可增强学习者的象征能力。此外,克拉姆契将自我反思(self-reflexivity)视作多语个体的象征自我意识获得发展的关键;蒂姆茨科的文化翻译也强调译者需要自我反思以及地缘政治责任。由此,作者认为通过学习外语拓展象征能力的译者倾向于采取整体文化翻译法,而实践整体文化翻译亦会增强象征能力。在现实世界中,作者以一个译者为例,阐述其在翻译外语小说时,如何借助外语提供的视角实现自我反思,进而重新认识自我文化并挖掘自我的内心世界,在此过程中该译者的象征能力得以发展并提高。作为成功的译作,该译者采取了蒂姆茨科的整体翻译法来处理文化差异,在忠于原作意图和重新阐释的冲动之间作出妥协,在再现原文意义的同时也贡献了自身意义。最后,作者建议将语言教室改造成合作性的学习环境,既采用整体翻译法也发展象征能力,以将未来的语言专才培养成能够自我反思的、具有跨文化能力且负责任的意义生成者。
第七章和第八章作者以自身实践为例,分别介绍如何将第六章提出的整体翻译教学法应用于大学课堂的意大利语和英语教学中。在前者,学习目的在于通过不同形式的交流之间的相互影响来探索意义的产生;在后者,学习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形式也是意义”以及拓展跨越文化差异的交际能力。教学活动主要涉及展示包含音乐、图片、文字的多模态信息,并思考其表达的意义,然后再将言语信息从外语翻译成母语。具体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展示视听文本,并请学生思考音乐和图片的象征本性以及它们在表达意义时的相互关系;第二步展示所有的多模态信息,并请学生大声阅读文本及回答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索书面文本的意义及其与音乐图片的相互关系;第三步在于通过翻译体验意义的创造,学生通过对语言结构、形式、语义及文化的决策中创造新的意义。除上述学习目的不同外,意大利语课堂和英语课堂的主要不同之处还在于:前者的学生语言水平为中级或接近中级,后者的学生水平为高级;前者的文本信息仅包括一些陈述性语言,后者还包括诗歌及相关背景信息,学生因此可体会形式对意义的影响。作者指出,通过体验目的语的局限性以及深入挖掘文本语境的意义细微之处,学生能意识到通过文化翻译来表达自身声音的可能性。这些实例均体现了在语言教育中采取整体翻译教学法的可行性。
第九章总结全书的主要内容,包括教学翻译的历史发展和其在当下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倡导教学翻译的主要原因。随后,作者介绍了一组最新的关于教学与翻译的文章的主要观点及主题,并指出了未来教学翻译领域中需要探索的主题。
3.简要评价
翻译与语言教学的关系一直是教育学者所关心的问题,翻译扮演的角色及其可能采取的形式随着教学法的演变而不断地转换着,Laviosa提出的教学法体现着她对最近教学翻译领域新发展的思索。总体而言,本书有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将蒂姆茨科的翻译学理论和克拉姆契的教学理论进行跨学科有机结合。蒂姆茨科将翻译视作代表、传播及文化嫁接,克拉姆契则认为翻译可以挖掘就语言与思维关系而言的文化差异,并将翻译视作对语境的换位思考,二者在对翻译概念的看法上互补融合。蒂姆茨科针对翻译教学提出的教学技巧与克拉姆契在教学翻译中倡导的教学程序具有极大的相似性,两种教学法均以培养有能力的译者和具备多语能力的主体作为目标,并致力于培养能够改变社会且负责任的意义产生者。此外,蒂姆茨科的翻译教学与克拉姆契的教学翻译看待处理文本的方式也趋于一致,都涉及到对文本内容进行文化分析,这就需要实践者进行自我反思,而自我反思恰恰是两位学者都非常强调并致力于培养的学习能力。学习者不仅习得语言,还在翻译的过程中通过反思创造新的意义,成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多语化主体。作者将这两种源自不同学科的理论进行了完美融合,探索出一种跨学科教学法,该教学法认为象征能力能增强整体文化翻译,整体文化翻译也能培养象征能力。
其次,将理论、实验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该书研究内容是理论阐述、实验证据与自身实践这三者的完美结合,赋予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地位。例如,第二章讨论翻译在当下的复兴时,作者首先介绍支持翻译复兴的各种理论考虑,随后以支持该论点的实验研究和调查访问举例说明,最后考虑现实教学中的具体实践方法。此外,第四章和第五章介绍本研究的两大理论来源时,在结构上均基本遵从理论框架、现实证据、教学实践这一叙述流程,并在第七章和第八章详细阐述自身如何在理论原则的指导下将这些理念付诸于教学实践中。这种理论原则辅以试验证据与自身实践的良好结合使得论述更具说服力,也令读者更好地理解并验证该教学法。
再者,重新确立翻译在语言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应当指出,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长期未得到应有的重视,至多被当作有限的教学手段甚至被完全摒弃,教学翻译拓展不足。Laviosa对整体文化翻译和多语教学法的有机融合为界定翻译在语言教学中的作用和形式提供了可能,同时解决了长期困扰外语教育界的重要问题:翻译到底该是语言教学中的手段抑或目的。在今日的教学语境中,翻译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已然成为实现语言水平的绝好手段,又同时在自身意义上成为一门技能。Laviosa指出翻译作为教学的手段可用于发展基于形式的语言教学并拓展教学方法,作为学习目的则可发展成为一门职业技能。该观点在近年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支持,如罗选民(2013:16)以早期清华为例,提出“翻译是一种教育行为,而不仅仅是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国内其他学者对翻译与教学的关系亦有所讨论(如许钧 2000;郑晔、穆雷 2007)。此外,翻译作为语言教学中的组织原则是发展跨语言能力、交流能力乃至跨文化能力的理想语境,教学翻译亦可采取多种形式,业已成为外语教学程序及语言测试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于该书的阐述,我们可以看到教学翻译既是外语教育领域又是翻译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这两个领域研究成果的有机结合必然会产生新的跨学科教学法,并帮助重新确立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最后,该书条理清晰,结构合理,语言简练明确,是一本优秀的语言教学及翻译学著作。然而,本书研究内容仍存在一些有待商榷之处。其一,Laviosa提出的教学法目前仅实践于较高水平的学习者即大学生和研究生,这些学习者具有良好的语言知识及敏感性,因此能够较好地参与到教学翻译的活动中来。但该教学法是否适用于较低水平的学习者则需要在更广泛的教学语境中进行试验。其二,该教学法目前仅试验于英语和意大利语之间的组合,这两种语言具有极大的家族相似性,学生在学习中遭遇的翻译挑战因而较小,但该教学法在具有较大差异语言组合中的效果仍有待验证。其三,本书第七章和第八章介绍意大利语和英语课堂的教学实践时有部分重合之处,如教学材料和教学程序,因而稍显冗余。
Laviosa,S.2014.TranslationandLanguageEducation:PedagogicApproachesExplored[M].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罗选民,2013,作为教育行为的翻译:早期清华案例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5):16-24。
许钧,2000,外语教育:新世纪展望 应该加强翻译教学改革[J],《外语研究》(2):3-4。
郑晔、穆雷,2007,近50年中国翻译教学研究的发展与现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5):60-62。
(潘 峰: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生)
s of Major Papers in This Issue
On the strategy of“writing”in translation variation:A case study of the Chinese version of Yan Fu’s Evolution and Ethics(Huang Zhonglian,p1)
WRITING is a kind of amplification,belonging to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strategies of adaptation approaches in Yan Fu’s translation ofEvolutionandEthics.WRITING owns eight functions such as transition,background introduction,reading burden lighting,hierarchy foregrounding,logic display,repetition and connotation expanding,making the Chinese version ofEvolutionandEthicsmuch better than the original work in terms of coherence,readability,logic,thought and so on.
On the styl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y of software localiza tiontranslation (Cui Qiliang & Zhang Hang,p5)
The expansion of software industry’s global market promotes the generation of software localization industry.This paper,from four aspects:text source,text structure,text representation and language features,describes the text characteristics for localization translation,namely single source text,dynamic update and anonymity,tagged and mingling,fragmentary,neutrality & control and structuralization.On the basis of these characteristics,four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proposed,including visual translation,technology-based human-machine interactive translation,agile translation and outsourcing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Subject and object control structures in English usage and the Minimalist Mechanism for case-valuation——A syntactic uniformity analysis based on Probe-goal relationship (Ma Zhigang,p28 )
Whether English control structures can be generated by way of movement,whether the Null subject PRO within them can be replaced by copies are core questions in recent research.Landau(2013) argued for the posulation of PRO on the basis of multiple empirical data,whereas the Minimalist syntax not only posits null case,but also incorporates null case assignment into Probe-goal relationship framework,thereby maximising the unification of nominative case / accusative case / null case valuation mechanism.This paper,by way of categorizing different usage of relevant English control structures,points out that the feature inheritance mechanism affiliates the establishment of syntactic dependency between functional categories,and (un)interpretable features inherent with phasal heads will be a preferred priority in distinguishing finiteness and non-finiteness.
Learnability of syntactico-semantics in L2 acquisition——A case study of unaccusative existentials(Zhang Daqiu,p35)
This paper conducted a survey on the English unaccusativeThere-construction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hinese counterparts by Chinese L2 learners at college level to check the learnability of the syntax and semantics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how L2 interacts with L1 in L2 acquisition of the construction.In the experiment,verbs of AU,NAU and UE are employed inThere-construction and three equivalent translations in Chinese are given for eachThere-sentence in English.The subjects were required to make their choices of priority to the EnglishThere-sentence from the three equivalents in Chinese.It was found that AU and UE verbs display a quite high priority to existential patterns to match their English counterparts,meanwhile a high rate of erroneous grammatical judgment was found.We argue this is due to the negative impact of L1 on L2 in L2 acquisition.Too many errors in GJ may imply great difficulties in learnability which could be worked out by Innateness Hypothesis and input stimuli interacting with each other.
The effect of reading media on the use of reading strategies——An empirical study on screen reading and paper reading(Li Xiaojuan,p65)
This paper examined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reading media,namely computer screen and paper,on reading strategy use both in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approaches.By adopting the Survey of Reading Strategies(SORS) invented by Sheorey and Mokhtari,the researcher compared the medium effect on utilization of metacognitive strategies,cognitive strategies and supporting strategies.Meanwhile by means of observation and interview,the researcher looked further on those strategies triggered by new reading medium,namely computer screen.Some pedagogical suggestions were provided in the end.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大规模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立与加工”之子课题“专门英汉平行语料库的研制与应用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ZD&127。
2015-05-08
通讯地址:200240上海市闵行区东川路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