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越对话”的对话可行吗?
——科布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2015-03-20

关键词:怀特海神学基督教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超越对话”的对话可行吗?
——科布宗教对话理论研究

尚真洁

(武汉大学 哲学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2)

面对后现代多元文化的处境,科布以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为基础,以过程神学为参照,提出了具有“深度多元主义”特点,以期做到真正开放与委身以至创造性转化的“超越对话”理论。此理论为不同文化传统间的交流提供一种关系性动态思维的进路,对宗教对话无疑有着重要意义。然而,此理论存在着形而上基础的有效性争议以及与传统神学的张力问题,深度多元主义思想有利于促进对话者间的真正尊重和开放,但理论运用于实践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超越对话”理论的可行性。因此,理论本身正如其提倡的过程性思维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超越对话;过程哲学;深度多元主义

面对“后现代性”的多元化历史时期,当代神学家小约翰·科布提出了一种具有“深度多元主义”特点的“超越对话”理论,以期使不同宗教传统在真正的对话中达到相互转化。然而这种理论的形而上基础以及深度多元理论本身的有效性、理论运用于实践时的诸问题在构成其对话理论特点的同时,也成为需要考察和反思的问题所在。本文通过对“超越对话”理论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能够对当前宗教间的对话和交流提供新的启示。

一、超越对话理论的提出

小约翰·科布( John B. Cobb, Jr. 1925-)出生于一个美国传教士家庭,父母在其童年时代就在日本传教[1]P691,在日本的成长经历使其接触到不同于基督教的其它宗教,特别是佛教。然而,作为一个受基督教家庭熏陶下的基督徒,科布在其成长过程中曾经历因时代处境引起的对信仰的怀疑和反思,而对怀特海的过程哲学的接触深深地影响甚至是重塑了他对信仰的看法。自此,科布的思想则一直与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有着紧密的联系。

除了家庭背景以及学术经历对其理论的影响外,宗教多元化的时代处境更是塑造其对话理论的现实背景。正如科布所说“成为后现代的,也就是成为多元的,后现代思想的一个主要原则就是让不同的社群和团体发出声音”。[2]P190而宗教信仰作为文化的纵深维度,也就必然要随着不同文化媒介的相遇而互相影响、碰撞,甚至挑战。在怀特海过程思想的影响下,科布面对宗教多元化的处境问题,走上了对基督教信仰的开放性理解之路。科布利用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概念尝试发展一套符合基督教信仰以及应对多元文化的自然神学,但是在科布早期的思想中,更侧重从“存在结构”的分析角度寻求基督教信仰的优越地位,而与排斥二元思维下的“实体”概念的佛教进行比较时,陷入要作出终极选择的困境,因为“佛教和基督教在存在结构上是完全相反的”[3]P707,这不得不使其对自己探究的进路进行反思。对全球问题特别是生态危机的关注也促使科布对传统基督教神学产生新认识:基督教的信仰是要随着处境的不同而有所变动,要对现实问题有所帮助甚至转化。至此科布放弃了早期试图为基督的存在结构提供一个概念的清晰解释,转而视基督为“神圣的逻各斯,创造性的转化”[4]P21。这一思想转变体现“在宗教对话上则是他后来对《基督教存在结构》一书观点的否定。”[5]P105即从不同终极本质道路的抉择变为通过让佛教和基督教的相遇而转化。这种强调基督教与佛教相互转化的神学基础正是他对基督论的新诠释,在《多元时代的基督》[6]在这本书中,科布将“基督作为逻各斯,而逻各斯是宇宙的秩序原则,意义的根基,抉择的源泉”[7]P75。基督就是创造性转化,逻各斯是在这种创造性转化中道成肉身,而且持续在世界中工作。其不仅运行在个人关系、艺术创作、科学发明、神学和哲学的洞见中,而且它更是所有生命源泉的核心。同时,“虽然基督是通往真理的道路,但是这并不排斥其他道路。”[8]P22这种对基督的理解使科布确定了对话的目标就是相互转化。

这种思想的转变也正是他对不同宗教传统间关系看法的转变,超越对话理论正是这一思想的详细表达。同时,科布的宗教对话思想也是在与大乘佛教徒,尤其是日本的禅宗和净土宗的佛教徒对话的实践成果,这些思想主要体现在《超越对话——朝向基督教与佛教的相互转化》一书中。

在此书中,科布提出超越对话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达到真正的对话,“首先,超越对话的观念指的是超越官方现在所理解的基督徒参与对话的那种方式。其次,真正的对话必然会使我们超越对话本身。那就是说,真正的对话以这种方式改变参与者,以至于他们超越对话后能带来新的发展”。[9]P44换言之,科布所谓的官方形式的对话是指不抱着探求真理的开放态度,而真正的对话是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因此,对话者不能潜藏着要通过对比使对方皈依的心态;其次,对话是能促使双方通过开放与委身去理解和洞察彼此的观念,继而聆听到与自身互补的真理,从而达到超越自身、转变自身。总之,对话必须是要做到真正地尊重他者,在开放与委身中通过相互转化而促进自身发展。

科布这种超越对话理论的哲学支撑来自怀特海的过程哲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区别于排他论、兼容论以及一般多元主义的深度多元主义思想,在实践上提倡一种不具前设标准的个体相遇。然而,对话理论的这些思想特质本身的问题也决定了对话在实践中的可行性。

二、 以过程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有效性

对于一种信仰,在面对另一种与自身教义有着一定张力的宗教传统,如何实现真正地尊重他者,甚至达到互相转化将是对信仰理解的挑战。于是科布提出一种相对于一般多元主义而言的能够为宗教对话提供真正尊重态度的“深度多元主义”。科布认为约翰·希克为代表的一般多元论具有共同本质特点而不够彻底,因为“它必将判断所有宗教传统都定位于同一终极,以及他们全都旨在相同的实践结果。多元性只在于它们的符号系统,它们的学说公式,以及它们朝向共同目标的工作手段。”[10]P66而实际上,不同的传统中有着不同的目标。“佛教关注的佛性的实现,只有放弃所有的执着才可达到,甚至是对觉悟的执着。这个目标非常不同于基督教的上帝。如果我们想在这个意义上认识我们的真实本性,就必须学习他们的方法”[11]P177所以科布提出自己的判断:“存在着终极的多元性和实践目标的多元性。”[12]P66同时,科布也放弃确立固定的评判标准,他指出“从其他现象中先分离出宗教然后试图去给予所有宗教的共同特征的语言方式应当放弃,让我们允许佛教徒成为佛教徒,允许儒家信徒成为儒家信徒,不论那是否使他们成为宗教的”。[13]P172因为每个共同体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去描述它的目标而不是试图识别一个总的共同目标。

然而,这种具有不同终极特性的宗教传统的假设确实可以降低“霸权主义”式的排他倾向以致达到对他者的尊重,但是这种根本不同的传统是否还有进行对话的可能,更何谈转化呢?对此,科布选择了怀特海的过程哲学作为其理论的形而上支撑,因为它为彼此不同的学科传统提供“一种综合远见”[14]P221,即在这种不同的有机联系中可以达致互补性转化。

艾尔弗雷得·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的过程哲学是一种关于宇宙和人生整合性的有机世界观,是从经验主义出发、克服传统二元论及“实体观”①的新进路,而且这种理论更是在吸取和批判现代科学(量子论、生物进化论和相对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其哲学建构中,他用“事件”(event)这一基本单位代替传统的“实体”(substance)概念,强调相互渗透以及组合的联系来反对割裂式的二元思维。怀特海这一转变是通过将物理学中关于能量概念的思维引入对哲学的诠释,由此使亚里士多德术语中的“质料因”赋予了能动性,即它们在其自身存在中包含着活动原理,如此引起了形而上学思考上的一个转变,将阿奎那宗教哲学中的存在本身等同于能量,这种能量或存在本身就是怀特海哲学的核心概念“创造性”。而且每一个事件,造物的或神圣的,都是创造性的一个例示,就像阿奎那视每一个存在事物都是存在本身的例示,现代物理学视每一个事件都是能量的例示一样,上帝也是创造性的一个例示,因为创造性是最高非神圣性原理,他没有现实性,而上帝是一个现实实有,提供的是秩序性和新颖性,没有上帝,创造性不可能存在,没有创造性,上帝也不存在,两者是互补性的终极。不仅如此,创造性存在于宇宙一切之中,宇宙正是依靠它不断向新的形式前进,因为世界的生成过程是流变性与永恒性、多样性与同一性、具体与抽象等对立的综合体,创造性正是这种综合前进的根源,所以它是对立方面关涉性最高原理。因此,事件通过“摄入”(prehensions)和“连结”(nexus)的方式与其他的事件和创造过程联系着,整个宇宙是处在这种事件的相互联系和生成之中。而事物的多样性作为合生的资料正是现实事态生成的前提,从而可以形成一种“多生成一、由一而长”[15]序言P21的生生不息的创生进化过程。

以怀特海的这种有机理论来诠释不同宗教传统间的关系,它们彼此正是一种新质成分,可以在互相“连结”的过程中来丰富自身。但是,以过程哲学为理论基础的思想能否为具体的宗教对话实践提供有力的支撑也将有待论证的重要一步。科布认为面对不同的宗教传统,必然要有一种开放的、能够沟通不同文化的理论桥梁,“在这种情形下,该标准必须在哲学上被推断出来。这也许意味着独立于宗教研究而发展的哲学思考将会产生”。[16]P65科布认为神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信仰需要复兴形而上学的事业,即沉思真实东西的本性。多数阻碍我们那样做的当代哲学不是信仰所需要的,信仰需要一种哲学,这种哲学不排除形而上学的沉思,并且,其沉思打开了肯定上帝实在的可能空间”。[17]对此,科布认为过程哲学具有跨学科跨文化的多元性质,可以为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对话提供系统的哲学基础。

从以上对怀特海哲学的特征分析,其以生成代替传统的存在,以转变代替永恒,以活动代替传统的实体,认为大小机体都处于联系发展的创造过程之中的哲学观,确实有助于不同文化间的整合。其中生成论的思想决定了没有一成不变排他的绝对客体,任何事物都需要开放自己,作为宗教理论更应当去打破旧有的认识框架。因为“理解力有两种进步方式,一个是既定模式的细节汇集,另一个是强调新的细节而发现新模式。人类理智为联结模式的教条主义所阻断。宗教思想、美学思想,对社会结构的理解、对观察的科学分析同样被这种致命的毒素变成侏儒”。[18]P53所以适合于一定历史阶段的认识框架在完成其历史使命之后就需要有新的认识方式,即便是对于怀特海过程哲学本身,“也不应被视为关于事物本质的一种最终陈述,而是一个更大的正在进行中的历史方案的一部分”[19]P12。因此,对于代表着人类终极文化的各宗教观念无疑必须处在这个过程的洪流之中,要以内在关系取代简单位置、以机体取代实体的观念,拥有这样的思维方式自然就是尊重他者、向他者开放的态度。

从实践上来讲,信仰者并不一定认同这种理论,那么就不可能在接受这种理论的前提下去进行对话。然而,科布认为对话的目的并不是要去接受对方的理论,而是通过这种桥梁更容易使其通到对方的知识传统中了解对方所关注的东西,以致产生新的反思,从而消除在不理解对方的前提下就产生绝对性的意见。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怀特海的哲学在宗教对话中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沟通桥梁或者“方便”工具。因为“身为思考者的我们需脱离两系统分殊的观点,才得以明辨两者如何比较、对立,也才明白两者如何互相融摄。这正如了解两种语言是以第三种语言的观点为之。但树立的第三观点以行比较所需保持的距离是不可忽视的,因为距离的作用在使我们明白某一传统或语言所具之限制与不足之处”。[20]P16

三、“深度多元主义”的优势及自我限制

在怀特海有机哲学的理论基础下,科布针对宗教对话提出“深度多元主义”的思想。然而,这种视宗教终极本身为多元的理论运用于宗教对话实践时,是否会陷入相对主义的绝对之中,以至使转化无法进行,反倒丧失对原有宗教信仰的委身?

这个问题的核心涉及了具体对话实践中的标准问题,科布所提倡的解决方式是不设立一个绝对不变的评估标准和前提,而是强调在对话中不断拓展标准。科布认为这种思维和方式正是避免了一般多元论容易陷入的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绝对主义的多元论倾向表现为本质主义,认为不同宗教是通向同一个目标的不同道路,由此可以为宗教间的对话提供一个普遍的标准。但是“从哲学上讲,所有知识都是受到历史条件的限制,这就排除了任何绝对普遍真理的可能性,就历史上看,基督教的帝国主义的行径就是产生于宣称拥有一个共同的普遍真理能够取代所有宗教和文化的真理”。[21]P8这种预设的普遍标准也会因为社会文化和经验的局限以及宗教关涉对彼岸世界的认知而无法达到普遍适用。但是,也不能由此而放弃自己的普遍性宣称和任何客观评估,因为这种相对主义的态度反而使得宗教间不能进行有效得交流从而不能欣赏到彼此“深度差异”的互补意义,也会因彼此教义的差异而产生困惑并无法坚定地委身于自己的信仰,比如佛教徒不会认为佛陀的教导只对佛教徒是真实的,基督徒也不会承认上帝的启示只对基督徒是有效的。而这种相对主义的根本问题在于把一个宗教传统视为静态的、自我封闭的体系。所以,科布提倡一种动态的对话标准,使自己宗教传统的内部标准通过开放于其他传统的规范性而有所扩展和延伸,因为任何谦虚和健康的宗教徒必然相信实际存在的自身传统智慧必然比自己当前实际把握的智慧要多,这正是客服概念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根本基础,更是深化自身对信仰认识的良性态度,是伟大宗教信仰应有的健康姿态。

虽然科布反对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但是从信仰的角度来看,在不断的开放中需要持续地对自身的标准进行拓展,这种激进的态度也必然为信仰带来困惑和危险,而且这种深度多元理论本身提供的就是一种设定。也正因此,当前对于宗教间的关系另外还有一种进路,即并不设定形而上的哲学理论,而是直接进行比较,这就是比较神学。

“诸宗教神学相对而言是一种纯理论之反思,而比较神学更重过程或实践。比较神学会引导基督徒看到他们的非基督宗教的邻舍所构成之挑战不是一个威胁,而是作为一个最深意义的祝福。”[22]P284“比较神学更是一种充满试验性的探讨、是一种以比较来进行的实验。”[23]P285从这几方面考虑,科布超越对话理论的正是从以上的角度出发来建构的,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它有很强的比较神学的特点。不同的是,比较神学不关注对诸宗教的整体性把握,关注的是片段式的对比,以避免因某种形而上理论而使得比较无法进行。相比而言,建立在过程哲学基础上的超越理论相对来说是比较系统和激进的,认为随着实践性的对话,必定会触及最根本的终极对话,但这也正是比较神学所避免的症结所在,因为这种系统性的基础必然遭到各方的批判,反而使其成为自我推进和发展的限制。不过,虽然这种系统的形而上基础的对话理论必然有遭到批判的危险,但是相比于比较神学,这种进路的对话更为激进,也更有助于从根本上促进彼此的转化,这也正是“超越对话”所提倡的一种对话态度。

然而,进一步讲,这种深度多元主义的设定也许更适合运用于具有不同宗教传统体系间的对话,特别是基督教和佛教之间,而对于具有相同传统背景但在具体事件上相左的宗教间对话的说服力将有所减弱,因为科布所分析的多个终极主要限定于人格性、非人格性以及世界性终极。科布认为佛教就是不同于基督教信仰的一种终极,它是以缘起原理为根本,不同于西方传统中的上帝,前者是非人格性的形而上学的终极,通过此终极可以了解到怀特海关于创造性和佛教的缘起,后者是人格性的具有宗教和伦理特制的终极,由此可以深入探究上帝。这种终极的不同相互区别但更为互补,可以帮助彼此深化自身所忽视的某一方面的特质。但是对于具有相同终极特质的传统(例如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间的对话关系来讲,这种设定的说服力似乎就有所减弱,甚至其体现出的优势反倒在此成为自我限制之处,因为对这种互补性对话的过于推崇也是在对相同终极传统间对话优势的限制,毕竟他们的相似特质远远大于互补性特质。

深度多元主义的理论设定以及所提倡的动态标准正是过程哲学思维精神的体现,是对传统二元实体性思维的超越性发展,这种动态理论有助于系统性地推进不同终极宗教传统间的对话,甚至产生深度的转化。但是同时值得反思的是,这种优势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自我限制之处。

四、 个体相遇的实践问题

深度多元主义理论之下对动态标准的设立就决定了“超越对话”的实践特性,即强调不同与学术的活生生的个体相遇,而这种实践性同时也决定了这种相遇的试验性。即强调个体在委身于自己宗教信仰的同时,通过与其他宗教真理的相遇,从而走上一条不断重新认识和整合自身信仰的道路,这同时也正是科布自身信仰之路的真实说明和写照。科布谈到对对话实践的态度时说:“我不是一个宗教历史学家,除自己的那部分知识之外,我并没有对任何传统都了解的广博知识,我的方法是一个基督教神学家在多元论语境中寻求基督教信仰的方法。我相信,通过对话足以学会一些其他传统所具有的理解事物意义的智慧,并用于对基督教的理解。我分享那种智慧。”[24]序言P5从这种态度中可以看到科布对话理论本身所强调的“开放与委身”的精神。在具体实践上,科布带着这样的对话态度和阿部正雄与1984年建立了“国际佛耶对话团”,“这个团体在促进佛教和基督教学者间的神学对话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在北美”。[25]P8-11科布本身在对话实践中产生的新思考可以在《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互转化》这本书中看到,科布在其中分别从概念上通过对涅槃与上帝、基督与阿弥陀佛的彼此跨越性理解,试图形成一种基督教的“佛教化”和佛教的“基督化”式的发展。

对于涅槃和上帝,科布从无执与信仰、无我与自我、空与上帝的角度进行了对比。通过运用过程哲学及过程神学的分析,科布认为基督教对上帝的信任与佛教强调的无执并不是互相矛盾的,甚至是可以并存的。科布分析到:“当一个佛教徒说无上帝存在时,主要的观点是实际上并不存在人们应该执着的东西,当一个基督徒说上帝存在时,其含义也许是实际上存在一种值得信任的东西。”[26]P138这种信任的他力和无执的自力并非是不可以并存在,运用过程哲学术语来分析,上帝、作为缘起的创造性、现实事态是彼此不可缺少的,没有上帝这个他力,创造性也无法显示,世界的发展就没有了新质之根,没有创造性和现实事态的自我决断,上帝的力量也无法得到回应,因此他们是一种互补的关系。这种互补反应在宗教特性上就是基督徒需要学习佛教对实体观念的无执态度,认识到真正的信任不是佛教意义上的执着,无执反而有助于建立于和上帝更亲近的关系。而佛教徒需要学习基督教对社会和历史的责任意识,提高对现实世界价值意义的认识。对于这一问题的具体实施,科布通过对阿弥陀佛与基督的相互学习和转化的论述,认为基督徒可以从阿弥陀佛的理解那里学习到对执着的深刻认识,因为基督徒有时候往往把基督理解为实在的一种特征,甚至将其绝对化,这样容易产生执着的形式,对阿弥陀佛的理解有助于我们摆脱对具体形式的执着,更深刻地理解到基督的内在意义。而当佛教徒通过对基督的理解也能够深入地认识到以前所没有了解的阿弥陀佛的特征,通过作为历史的耶稣身上表现出来的阿弥陀佛形象可以促进佛教的发展,特别是人格意识和伦理意识。学习的方式就是通过使阿弥陀佛聆听祈祷者的声音,同时祈祷者通过聆听阿弥陀佛的召唤使佛教徒不仅注重自身的解脱,同时激起对社会和历史现实的关注。

然而,这里科布所理解的上帝是基于过程哲学建立起来的过程神学中的理解,上帝不是一个绝对的控制者,他与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种劝说,这种劝说的召唤是最理想的新质之根。这种对阿弥陀佛的理解性的转化无疑对佛教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科布对话的神学进路是从过程神学的角度出发,过程神学作为一种哲学神学,是建立在怀特海过程思想的基础上的,而“怀特海对经典上帝观的修证部分来自他自己的宗教情感,部分来自关于上帝的学说和我们要在物理世界和人的知识之间建立一种一以贯之的联系的需要”。[27]P221在此基础上建立的神学将受到科学范式的转化或坍塌所带来的危险,同时也会遇到这种哲学神学与传统神学之间的张力问题。例如,过程神学在上帝内在性和超越性的张力中更多的表达了上帝的内在性,并且将上帝的道成肉身做了重新的诠释,即创造性转化。这种与传统信仰的张力问题也势必影响到具体的对话实践。

另外,科布虽然强调个体的相遇实践,但是他主要还是从概念的角度进行比较,对于阿弥陀佛和基督的互相转化的思想也仅仅停留在概念的分析上。但是从“超越对话”提倡的达致相互转化的目的来看,这种概念上的理想建议不足以推动真正的转化,因为作为宗教信仰,它关涉到许多的层面,其中宗教经验在个人的信仰中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基督教强调个人与上帝超越的经验关系,禅宗中更有“不立文字”之说。因此,对于不同宗教间的相互转化,仅仅从概念层面的转化在实践中必然会产生阻力和误解。所以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实验,从宗教经验和概念两方面进行互动性对话和实践未尝不是更好的方法。当一位基督徒在实践了佛教的修持方法后,也许不用太多的语言,他就明白了佛教所强调的一些概念的方便意义,而佛教徒打开心扉去体验上帝时,也许更能明白基督徒信仰上帝给人带来的真正力量并不是一种执着。

因此,从科布对话的思路出发,对现在宗教团体间已经开展的经验实践(例如基督、禅等)进行分析并与概念的分析形成互动性印证,更能进一步促进宗教间的相互转化,同时也是对其理论本身的检验和补足。当然,值得提出的是,作为信徒,能够在实践上迈出一步向他者学习,需要“超越对话”所提倡的尊重态度以及开放和委身的智慧。

五、结论与反思

以怀特海为哲学基础的对话理论有助于为不同宗教传统间的对话建立一个沟通的桥梁,这种超越西方传统二元“实体”观的有机联系的思维为不同文化传统的交流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当前多元文化的社会交流有着重要的启示,特别是对具有不同思维特点的东西方文化的交流有着重要借鉴意义。而且,超越对话理论所提倡的尊重和转化的积极态度以及动态的实践标准,为宗教传统间的进一步交流提供了一种对话的文化信心。

但是,在理论建构上需要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例如,科布的深度多元论仅仅是建立在怀特海的抽象概念之上,而怀特海的认识论更多的是针对宗教经验本身并为之提供一种更为丰富的理解方式,所以与怀特海理论本身的一致性以及对多元终极本身的解释性上需要完善。另外,深度多元的形而上理论本身的设定对于对话和比较的实践本身也是一种限定,不利于更为开放性的思考,比如科布将多元理论模式应用于耶佛对话实践时,就体现出在逻辑上的不一致,在某些方面显示的包容论特征要超过多元特征。同时,科布是以过程神学为对话实践的思想基础,其中的基督论具有很强的引导性和价值,并且为基督教的创造性转化发展提供一个重要的声音,但是如果期望扩展这种实践成果的影响力,过程神学与传统神学的张力问题必然会影响对话的实践性和有效性。而且从科布整个理论来看,似乎过多地去融合宗教间的不同,对于耶佛的转化也仅仅局限在概念上的比较和理解,没有继续拓展到实践领域以及具体的社会层面。

虽然科布的超越对话模式和具体对话实践并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正如过程思想所提倡的,诸宗教传统需要在对话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自身,超越对话理论和模式也会在这种发展和试验中不断完善和超越自身,这种理论和实践的开放态度正是当今社会需要发扬的。因此,科布的宗教对话理为促进不同宗教文化传统间的互相学习和进步提供了深具价值的模式,而且这一理论和实践具有继续深入探究、完善和拓展的空间,不仅在宗教概念上,在宗教经验以及社会层面的互动研究也有着深远意义。

注释:

①原子论宇宙观是传统二元论及实在观的根据,20世纪的物理学新发现原子可以分为电子、中子、质子,它们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具有波和粒子的特性,1964年,物理学又发现了最小的单位夸克,一个质子和一个反质子在高能下碰撞产生的。这证明了原子不是不可入的实体,而粒子进行的是一种非连续性的连续性运动。参见洪宗国,《波粒二象性的哲学思考》中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第19卷,2000年9月。

[1][3]David Ray Griffin. “John B. Coob,Jr.” inAhandbookofchristiantheologiansed.by Dean G. Peerman and Martin E. Marty.Nashville:Abingdon,1984.

[2]John B. Cobb Jr..Postmodernismandpublicpolicy.Alba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

[4][6][7][8]John B. Cobb Jr..Christinapluralisticage. Philadelphia:Westminster press,1975.

[5][20]赖品超.从柯布看耶佛对话在汉语处境的前路[A].陈广培编.传承与使命:艾向德博士逝世四十五周年学术纪念文集[C].香港:道风山基督教丛林,1998.

[9]John B.Cobb.Jr..BeyondDialogue:TowardaMutualTransformationofChristianityandBuddhism.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1982.

[10][12][13][16]John B.Cobb,Jr..Deep pluralism.the pluralist,2006,(11).

[11]John B.Cobb,Jr..the Meaning of Pluralism for Christian Self-Understanding,RealigiousPluralism, Edited by Leroy S.Rouner.indiana: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1984.

[14][27][美]约翰·B.科布.为什么选择怀特海[A].中国过程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5][英]阿尔弗雷德·怀特海.过程与实在[M].杨富斌译.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3.

[17][美]约翰·B.科布.为什么信仰需要过程哲学[J].黄铭译.求是学刊,2008,(5).

[18][英]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思想方式[M].韩东晖,李红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

[19][美]菲利普·罗斯.怀特海[M].李超杰译.北京:中华书局,2014.

[21]John B. Cobb, Jr..TransformingChristianityandtheWord:A way beyond Absolutism and Relativism.Maryknoll, New York:Orbis Books,1999.

[22][23]赖品超.大乘基督教神学.香港:道风书社,2011.

[24][美]约翰·B.科布.超越对话,走向佛教—基督教的相互转化[M].黄铭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前言第5页参John B.Jr.Cobb,BeyondDialogue:TowardaMutualTransformationofChristianityandBuddhismPhiladelphia:Fortress Press,1982.

[25]Seiichi Yagi and Leonard Swidler.ABridgetoBuddhist-ChristianDialogue.New York: Paulist Press,1990.

[26]JohnB.Cobb.Jr “Beyond Pluralism”.黄铭.过程思想及后现代效应:科布神学思想研究[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陈刚

Isitfeasibleabout“BeyondDialogue”?:TheresearchonCobb’sreligiondialoguetheory

SHANG Zhenjie

Facing the postmodern multicultural situation, Cobb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beyond dialogue” with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ep pluralism based on the process philosophy and process theology, in order to be truly open and committed and achieve creative transformation.This theory provides a relational and dynamic thinking way for the communication of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and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religions dialogue. However, there are some disputes about the validity of the metaphysical basis of the theory the tension problem with traditional theology. The thought of deep pluralism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eal respect and open between the interlocutors, but the problems of applying to practice will directly affect the feasibility of dialogue theory. Therefore, the theory itself need to be further improved in the process of practices as the process thinking advocates.

Beyond dialogue; Process philosophy;deep pluralism

B920

A

1003-6644(2015)05-0048-08

2015-05-28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科布宗教对话与发展理论研究”[项目编号:2014113010207]。

尚真洁,女,汉族,河南襄城人,博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怀特海神学基督教
怀特海过程哲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探析
本雅明神学马克思主义思想的生成逻辑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一封“安慰信”
斐洛论犹太神学的合理性意义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对机械论世界观的超越——略谈莱布尼茨单子论与怀特海过程思想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