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缺失的原因及回归路径

2015-03-20

王 宏 德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 北京 100048)



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缺失的原因及回归路径

王 宏 德

(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摘要:当代学校德育生活向度的弱化是德育失效的重要症结之所在,而儒家德育却极为重视道德教育的生活向度。以儒家生活化的道德教育方式为借鉴,探寻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的基本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德育应该坚持“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内外互动;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双向引导;坚持“行为锻炼”与“言语说教”的协同并进。

关键词:当代德育;儒家德育;生活向度

学校德育流于空疏、效果不佳的“德育弊病”已成为困扰德育实践的重要症结,德育的价值归宿在于提高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超越现实生活的理想性。儒家生活化的德育思想则凸显现实生活维度对于个体道德品质培养的重要作用,在日常生活中成就个体的道德涵养。而这对于当代学校德育回归现实生活具有重要的价值启示意义与路径建构意义。

一、当代德育生活向度缺失的深层透视

当前,我国学校德育事实上比较尴尬,课程设置流于空疏,效果不佳。其主要的原因在于德育自身存在的一些弊端,最大的症结就在于德育生活向度的缺失。

(一)以知性德育为主导的知行并进德育模式的缺失

当前,虽然大力倡导德育生活化,但以知性德育为主流的德育模式依然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学校的道德教育之中。知性德育弱化了道德培养的实践现实性,它以道德知识的获得为目标指向,具有抽象性、理论性和思辨性的特点。“知性德育从本质上割断了生活与教育的一体性,割断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性,将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知识与践行、认知与情感分离开来,割断了德育与其生长根基之间的骨肉联系。”[1]德育作为一种培养人良好品德的教育活动固然离不开理论理性的指引,但其最终目的应该是以实践理性为指导,外化于行,形成个体稳定的行为习惯。当前学校知性德育模式重理论学习而轻感性熏陶、重知识传授而轻习惯培养、重单一灌输而轻多元互动,这使得知行并进生活化德育模式的缺失,造成德育实效性不强。

(二)以价值引导为主导的主客协同建构理念的淡薄

学校德育以一种崇高的价值理念对个体进行积极的道德引领是毋庸置疑的,但德育真正发挥实效还要归于建立在个人道德主体性之上的道德自律,正如戚万学教授所说:“道德是贯注着人的主体精神的自觉自愿的活动,道德作用的发挥乃至其存在价值,无不以主体性的发挥、以人的自由自觉为前提。”[2]而当前学校德育大都以一种价值引导的理念去进行德育活动,德育教师往往从一种理想化的道德说教出发,严重忽视了学生道德主体性在道德习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致使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自主建构严重脱节分裂。这种单一主导的德育理念在现实的德育实践中就表现为对学生道德情感认同的忽视、道德主体性的压抑、道德自我选择和自主建构的制约。正是这种对个人道德主体性的忽视,主客协同建构环节的缺失,才导致了道德主体不能在价值引导的基础上充分发挥道德主体性作为道德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使得德育内在动力不足,效果不佳。

(三)以社会本位为主导的德育“育人”目标的错位

德育是一种培养人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它旨在通过道德情操的培育使个体德性不断提高,进而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内在精神支撑。德育的“育人”目的才是德育的内在价值、本体价值。但是,当前我国的学校德育大都重视其政治熏陶、社会教化和知识学习等以社会本位为中心的功利主义价值取向,这使得德育“育人”的本质性功能受到一定的遮蔽,使德育对个人思想品德的培养日益边缘化、同一化。“殊不知,这种功利性的德育目标,成为阻抑个体品德发展的某种累赘和负担,导致了德育工作中‘人性缺失’和‘无人’现象,严重地背离了德育之培养德性、发展人性的精神品格之目的,不仅侵蚀着德育的内在魅力,而且也背离了德育的初衷。”[3]在这种社会本位德育目标的主导下,个体的道德培养受制于社会发展的功利需要,在对个体德性培养忽视的同时,甚至出现了大量的伪道德。

(四)以理论灌输为主导的生动多样德育途径的缺少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经过道德熏陶使道德主体在知、情、信、意、行方面发生合乎德性的提升,这就决定了道德教育的手段应该是人性化的、多样化的、生动化的,丰富多样且富有成效的德育途径是实现德育效用的关键所在。当前,我国德育途径大都以理论灌输为主,缺乏适应时代发展所需要的新型德育途径,手段方法的滞后单一也是德育生活向度缺失的重要表现,更是德育效果甚微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个人的主体意识不断觉醒,这在青少年学生群体中表现得尤为强烈。具体表现为思维方式日益感性化和碎片化,对于主导性和体系性的理论灌输产生逆反排斥倾向,与此相对的是主观性的价值判断标准日益凸显,个人的主体性不断得到张扬。

二、儒家生活化德育思想的基本指向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极为重视道德在“成人”中的重要作用,视道德修养为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正因为重德的价值取向也使得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极为丰富,而注重人伦日用的生活向度,则是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鲜明特色。

(一)儒家德育以“仁”为内在根据的非宗教性

“仁”是先秦儒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孔子对“仁”进行了大量的论述。孔子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孔子家语·哀公问政》)、“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郑玄《礼记》注:“仁,相人偶也。”可见,“仁”是人之为人的一种真情实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趋相合,正是“仁”的这种本真情感也使其成为了道德生发之源。李泽厚先生说:“孔子没有把人的情感心理引导向外在的崇拜对象或神秘境界,而是把它消融满足在以亲子关系为核心的人与人的世间关系之中,使构成宗教三要素的观念、情感和仪式统统环绕和沉浸在这一世俗伦理和日常心理的综合统一体中,而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学信仰大厦。”[4]儒家的德育正是从“仁”这一人的本质属性出发,通过激发内在于心的道德情感,以情寓教,而并没有以某种外在的、先验的、超越的道德本体为道德生发之源。

(二)儒家德育以礼乐教化熏陶为主要德育途径

植根于日常生活中的“礼教”和“乐教”也是儒家生活化德育的基本向度之一。“礼教”突出外在礼仪规范对个人日常行为的约束,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礼记》中也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故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行,使人日徒善远罪而不自知也。”可见,“礼教”的作用在于通过一套礼仪规范体系把个人的行为都纳入其中,并为行为的是非善恶提供一种衡量标准,进而个人通过循礼端正自身行为,提高德性修养。“乐教”是相对于“礼教”而言的另一种道德教育方式,孔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礼记》中也说:“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好的“乐”对于个体道德修养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它通过和谐有序的节拍和春风化雨般的音律能够陶冶心灵,淳化社会风俗,为道德主体提高德性修养奠定良好的心理状态,为道德教育的进行营造良好外部环境。“‘礼’是外在的行为规范对人的硬性制约和规导,‘乐’着重于内在修养的培养,通过乐教的灌输和陶染,使道德理念内化于心,从而实现个人的自觉约束。”[5]

(三)儒家德育以情理交融为道德主体生发动力

儒家德育重视激发“仁”之道德情感的同时,也注重现实的道德说理,既动之以情,又晓之以理,通过情理交融的道德教育,使道德主体在情感共鸣和理性认知两方面树立起道德自觉。比如在《弟子规》中讲:“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这一方面从人与人之间相亲相爱的感情出发,激发道德主体去友爱他人,互帮互助;另一方面,又通过阐明人本来就同生于天地间的道理,应该相互扶持、友爱相处,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深化到理性认知;再如:“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也是说明一个人只有从自身的真实情感出发,认同“仁爱”的美德才是好的,这样才会逐渐成为具有美德的人,进而不断减少自身的过错,这既是感情上的引导,又是理性的说教,实现了情理的统一。所以,儒家的德育思想在培养道德主体的过程中既关注道德主体情感体验与良心自觉等感性因素的自省作用,又凸显道德主体道德认知与行为意志等理性因素的规约作用,以情理互动的方式促成道德主体形成道德行为的生发动力。

(四)儒家德育以日常小事磨炼为道德修养工夫

儒家德育除了重视道德情感的激励作用和道德理论的说教作用外,更具有明显的重视道德践履的特点。这主要表现为,在一些日常的行为习惯中砥砺道德修养。“中国传统德育不耽于玄理大道,而是生活小事上磨炼,具有日常化的特点。中国传统教育,无论官学、私塾还是书院都有制定学规、学则、须知的传统,规范学生日常言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形成高尚的品德。”[6]儒家把成德立身的理想追求融入个人言行、洒扫应对、进退接物中,便使高标准的道德要求有了诉诸现实生活的有效途径。儒家道德教育正是在日常生活中由事教到事理的层层递进,注重道德主体的事上磨炼,进而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三、学校德育生活化路径探析

儒家生活化的德育思想对于当代的德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坚持“生活世界”与“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

德育的目的在于提升道德个体的德性修养,这就决定了德育的本质是具有超越性的,即在适应道德主体思想道德发展水平的同时,又要在一个更高的理想层面对其进行积极引领,正如肖群忠教授所说:“道德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规范,其社会作用恰恰是在引领、提升人性和社会风尚,而不仅仅是维护既有的现实秩序。”[7]因此,提倡德育生活化、德育回归生活世界并不是降低德育目标指向的崇高性,而是强调德育应该以生活世界为现实载体,实现德育途径上的“生活世界”与德育目标上的“道德世界”的有机统一。而儒家的德育侧重现实生活向度,注重日常人伦日用,在生活世界去实现个体理想的道德人格,则启示着当代德育应该植根于现实生活。德育在追求道德主体德性提高的“道德世界”的同时,也要注重回归现实“生活世界”,二者的有机统一,才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德育的效果。

(二)坚持“自主建构”与“价值引导”的内外互动

德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和德育效果的优化在于主客的内外互动,即道德主体的自我建构与外在客观价值引导的有机统一。当前,我国德育主要以外在价值引导为主,缺乏对个人道德主体性的关注,但是个人思想道德觉悟的提高与合宜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无不都贯注着人的道德自觉性与能动性。所以,学校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在强调价值引导的同时必须关注学生道德主体性的重要作用。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论语·颜渊》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 )孟子也说:“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孟子·告子上》)这些思想都强调了人的道德主体性在德育过程中的内在作用,德育也只有在注重外在价值引导的同时,激发个人的道德主体性才能不断增强实效性。

(三)坚持“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双向引导

德育是育人的活动,而现实的个人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体,个人的感性因素在德性提高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激励和动力作用,这就决定了德育应该重视个人的感性或曰非理性因素。德育的主体是现实中具有丰富个性的个人,道德主体的内在情感共鸣、心理认同和价值肯定始终是德育的活水源头和内生动力,“对情感的高度重视使得道德教育出现了生机,道德教育在学生面前鲜活起来,成为一种真正意义上的人性教育,而不再是麻木机械的缺乏人性的教育。”[8]儒家道德道德教育重视个体道德情感的作用对于当前学校德育也同样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德育应该注重“感性教育”与“理性教育”的结合,通过循循善诱的说理方式激发道德主体内在的道德情感,通过情感共鸣和价值认同为德育的开展和德育效果的提升提供情感依托。

(四)坚持“行为锻炼”与“言语说教”的协同并进

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使道德主体形成稳定的良好行为习惯。德育工作者在注重言语说教的同时,更应该注重道德主体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道德水平。儒家道德教育极为重视道德践履的重要作用,孔子曰:“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论语·公冶长》 )还有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事上磨炼”无疑都突出了身体力行、道德践履的重要性。当代德育应该吸取儒家道德教育中注重力行的思想品格,在现实的德育过程中通过道德主体的行为锻炼检验德育效果,并通过日常行为习惯强化德育的理论认知,在实践过程中实现德育效果的最大化。儒家道德教育思想的生活向度为我们当前德育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即道德主体以内在道德情感认同为基础、以道德自律为动力、以道德意志为保障导之以合德性的行为实践。

参考文献:

[1]赵志毅.当代中国德育热点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4.

[2]戚万学.活动道德教育模式的理论构想[J].教育研究,1999(6):69-75.

[3]戚万学,唐汉卫.学校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0.

[4]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3:15.

[5]祖国华.传统“乐教”道德教育功能及其现代启示[J].社会科学战线,2010(12):21-25.

[6]董美英,金林祥.中国传统生活德育的五个基本实践理路[J].现代大学教育,2014(2):77-84.

[7]肖群忠.儒家传统伦理与现代公共伦理的殊异与融合[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3(1):98-104.

[8]段鸿.现代德育——理论和实践[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28.

责任编校:汪沛

Reason Analysis and Return Path of the Lack of Moral Life Dimension at School

WANG Hong-de

(College of Marxist Education, 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48, China)

Abstract:The weakening of moral life dimension at modern schools is the reason why moral education is effective, while the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life dimension. We need to learn from the moral education methods of the Confucian life and explore the basic path of school moral education returning to the reality, which is of great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Moral education should stick to the unity between the life world and the moral world, to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elf construction and value orientation, to the dual guidance of emotional and rational education and to the coordination between behavioral exercising and verbal teaching.

Key words:moral education in modern times; Confucian moral education; life dimension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730(2015)05-0153-04

DOI:10.13757/j.cnki.cn34-1045/c.2015.05.037

作者简介:王宏德,男,内蒙古赤峰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收稿日期:2015-03-15

网络出版时间:2015-11-11 10:42网络出版地址:http://www.cnki.net/kcms/detail/34.1045.C.20151111.1042.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