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文化对当代中国外交的影响
2015-03-20聂华萱
聂华萱
(复旦大学,上海 200433)
一、战略文化与国家外交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从文化角度理解一国对外关系行为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视角。中国有着源远流长、底蕴深厚的文化传统,对当代中国外交战略、政策实践产生了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
(一)战略文化的定义
所谓的战略文化,是一国实施战略的根本理念,影响或制约国家战略行为的思想和文化因素,从属于一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战略领域里的反映,与一个民族的历史、价值追求和文化心理等密切想关,对战略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但由于各国不同的历史文化以及地理环境等因素,战略文化并不具有一种固定的行为模式,而只是影响一国的国家行为的倾向性选择,因此战略文化具有以下特征:
1.战略文化具有历史的传递性。战略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分支,具有相对稳定的历史文化特征。尽管随着环境的变迁和时代的发展,历史文化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的丰富和扩张,但蕴含在其中的民族特性和传统文明却始终不变,并不断的传承和延续下去。
2.战略文化具有文明的关联性。如荷兰等欧洲国家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以“海上霸主”等称号称霸航海领域,而这种航海文明则是受到其地缘政治的影响。航海民族所生活的地区,多数为土地贫瘠的岛屿国家,农耕文明落后,因此文明的发展与传播只能以广阔的海洋为媒介,对外掠夺和扩张成了航海民族谋求财富和获取市场的主要途径。在对于扩张掠夺的同时,因为要争夺贸易霸权等一系列好处,战争和武力是不可避免的。而作为像中国这样与其相对的农耕文明的国家,在生活和社会的发展中一直处于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通过互相合作、交换来创造财富,因此在较为安逸的生活中并没有对外掠夺和扩张的动机,因为战争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战略文化对国家外交政策的影响
1.战略文化影响国家的外交政策目标的制定。战略文化是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目标制定的决定性因素,一国的国际战略目标及其外交政策目标的制定,都受到本国战略文化的思想价值观念影响。不同战略文化传统的国家,具有不同的制定方案。例如在中国的传统战略文化中,中国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始终主张仁义道德,提倡“天下主义”和“天下大同”的观念;在当今尽管倡导新型战略文化方针,但“和谐世界”始终是中国外交政策的目标,一直坚持着不结盟、不称霸,重道义更胜利益。而美国战略文化的核心是“例外主义”,美国独特的身份、政治体制、地理条件和民族构成以及历史都使得美利坚民族认为美国的使命是把世界从专制和黑暗中拯救出来。美国外交政策的目标是成为“世界霸主”,因此由“西方战略文化中的冲突与暴力传统”[1]所衍生出来的崇尚武力和战争扩张成为其重要手段。
2.战略文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制定者的决策。尽管国家外交政策受到政治、经济、军事等各种因素影响,但战略文化对于国家领导者的决策起着不可小视的影响。“领导人或决策者的‘信念体系’指导者其如何选择和分配接收的信息,并做出战略决策”[2]。例如,尽管美国的杜鲁门、肯尼迪、克林顿等在外交政策中的手段不尽相同,但从整体来看还是具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继承性。在其对外宣扬美国的民主与自由的价值观方面,都出奇的一致。而这也正是由于美国的战略文化决定了决策者指定的外交政策。而对于中国来讲,无论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还是“和谐世界”等都无一不反映了中国传统遵循“礼义道”的战略文化对我国领导人外交政策的影响。
3.战略文化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实施手段。我国在外交政策中一直秉承着防御性的战略主张,其目的在于保护本国不受外来侵犯,而并非出于掠夺其他国家。“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即使在汉唐、明等封建王朝鼎盛时期,战略文化影响下的国防政策仍呈现出一定的防御性。”[3]在新中国成立后,面对西方世界的封锁,中国仍坚持防御性的对外政策;而在21世纪初,中国政府依旧指出,中国的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对外政策和历史文化传统,必然决定了中国实行防御型的国防战略[4]。相对的则是最为典型的美国的进攻性战略主张。其核心在于通过军事力量来实现彻底的军事胜利,占领外国领土,实现对外侵略。从最初侵占印第安民族的土地,到一战、二战再到伊拉克战争、阿富汗战争都充分体现了美国扩张性战略文化对其外交行为的影响。而这些都是战略文化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重要表现。
二、当代中国新型战略文化发展
(一)毛泽东时期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中国共产党通过革命途径获取了政权,这宣告了国民党政府主导的中国外交时代的终结,从此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新中国开启了与国民党政府时期风格迥异的外交局面。由于新中国处在一个特定时期的国内情况下,因此这一段时间的外交风格深受冲突型战略文化影响。冲突型战略文化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经过长期建构而形成的。新中国成立之初便被卷入到美苏冷战的漩涡中,因此维护主权、捍卫政权、寻求安全的目标是国家首要任务。在严酷的国际权力斗争中,新中国只能以权力来自保,因此建构出了一种冲突型的战略文化。
1.历史经历
(1)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取得胜利后,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外交基本方针,做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决策。完全的划开了与之前国民党政府统治的任何一点联系。在1949年3月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他明确提出来“应当采取有步骤地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控制权的方针”等。新中国外交的基本理念即是以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的姿态出现世界面前,因此,新中国外交从根本上来说是独立自主的外交,具有强烈的平等意识。
(2)权力政治的外交哲学。在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后,中共领导人逐步认识到只有武装力量才能夺取政权的道理,于是建立武装部队,并牢牢的把握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权。因此在于日本的斗争中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寻找战术上的优势,通过强化军队来根据实力地位决定战略手段,狠狠的打压了敌人,取得了胜利。中共中央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完善了一套统一的战线理论,在不同时期用不同的态度对待敌友,既联合又斗争,这一经验也深刻的影响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结盟行为和外交战略。
2.国际环境
在国际层面,1947年的“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冷战的帷幕,世界确立了美苏两极格局。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展开了激烈的争夺。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对抗成为这一时期的大背景。同样的,随着二战的结束,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和殖民体系的解体,民族解放运动开展达到如火如荼,新兴民族国家不断涌现,为自身的独立战争做斗争,捍卫民族独立和新生政权。国际主义与民族主义的结构性的矛盾激化也使得新中国不得不采取冲突型的战略主张进行自我保护。
3.观念形成
正是由于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进化论世界观的确立,共产党形成的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以及残酷多变的国际环境,使得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的外交行为深受冲突型战略文化的影响。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基本上都是一致的:“构成毛泽东政治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冲突或矛盾,以及由此引起的变化。”[5]首先,他认为国际体系中核心大国或阵营之间是一直存在着对抗性和冲突性的。从最初的美苏间冲突,到中苏间冲突再到第三世界与美苏的冲突等等,他始终强调这些矛盾是尖锐并突出的。其次,他坚信国际形势的缓和是不可持续的。认为缓和只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霸权策略,“缓和之后又会搞紧张,搞突袭,打大战”。[6]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即定位成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医院对抗资本主义阵营,将中国定位成冲突型国家。他认为“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7],因此这种冲突型战略文化始终影响着毛泽东的决策判断。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国家安全观具有典型的现实主义色彩。强调用武力捍卫国家安全是必要的手段,同时强调反对战争,但不能怕战争。与此同时,也强调政治军事联盟是保卫国家安全的战略手段。毛泽东后期的“中间地带”和“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都展现了这种战略思维。
由此我们可以分析出,在新中国建立之初,第一代领导人认为冲突与对抗、革命与战争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因此为了生存,只能选择冲突对抗的方式,无论是社会主义阵营对抗资本主义阵营,还是第三世界一员对抗美苏霸权国,都体现着冲突型的战略主张。为了使得国家利益不受到侵害,在冲突对抗中军事力量是不可忽视的。在实用理性哲学的指导下,武力被认为是捍卫民族国家利益、维护主权的必要手段,所以相较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等软实力在当时的时代往往被忽视,而只在乎军事实力,国家战略等高级政治议题。
(二)邓小平时期
1977年,以邓小平为核心的改革派取得最终胜利,掌握了政策的制定权,开始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在具体的外交决策中,由于受到毛泽东时代的影响,邓小平特别重视决策中的集体领导原则。在外交事务决策上,中央政治局以及常委会逐步从“二线机构”转变为核心领导机构,中央书记处逐步从“一线机构”转变为中央办事机构,这些都加强了外交决策的集体领导色彩。[8]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在对外政策上做出了及时的重要调整,以全新的更具活力的方式对待国际秩序和处理国际事务,使中国走上了和平崛起的伟大民族复兴之路。因此这时的领导人的外交行为是深受合作型战略文化影响的。
1.历史经历
(1)和平共处外交的成功实践。随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以及斯大林死后苏联提出的和平共处外交方针的影响,中国与美国最终签订了朝鲜战争停战协定,并促成了停止支那战争的日内瓦协议的签订。在此期间,1954年中国与印度、缅甸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参加了1955年的万隆会议,打开了与亚非国家交往的大门。正如1984年10月,邓小平在会见缅甸总统吴山友使指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范围’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9]
(2)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从新中国成立到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都是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原则来处理国家间的关系,并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把他作为自身行为的一种评判标准,“邓小平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以国家利益作为中国外交出发点的中国领导人。”[10]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实行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至此,中国突破了自我封闭的政策,正式开始了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方针的“走出去”的发展道路,大胆借鉴和学习资本主义国家先进思想和优秀理念。1971年联合国表决通过了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后,实质上开启了中国融入主流国际社会的进程。这种外交的转变给中国带来了重大的政治利益、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
2.国际环境
在经历了长期左的错误,文革后期国民经济几近崩溃,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因此中国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发展战略,使得外交可以为国内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与此同时,随着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日本经济的崛起和第三世界的迅速发展,美苏两极格局受到极大冲击。因此在冷战后,国际形势演变为一超多强,国家之间的竞争尤其展现为综合实力的较量。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深入发展,人类面临着共同的广泛全球议题,例如环境问题、粮食问题、恐怖主义等低级政治议题。“全球治理的对象,包括已经影响或者将要影响全人类的跨国性问题。这些问题很难依靠单个国家得以解决,而必须依靠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11]合作型战略文化便是由于受到以上因素的影响而被构建出来的。
3.观念形成
以邓小平为主的第二代领导集团认为和平与发展才是时代的主题。发展的问题并不是冲突和对抗的,而是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问题。另外一个便是邓小平强调中国的外交是真正的不结盟,并认为和平谈判对解决国际争端问题具有良好的效用,主张用谈判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与毛泽东最大的不同是,邓小平开始逐渐认识到经济等除军事力量外的影响中国发展的因素,一心发展经济并以合作的态度融入主流国际社会。因此,国内政治的变动与国际社会的发展都是形成合作型战略文化的重要原因。
(三)习近平时代
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上了治理世界上人口最多、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国家的领导岗位,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又一个新时代——习近平时代。在中国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对外关系也处于磨合期的关键时刻,面对各方面的压力与挑战,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以稳健扎实的步伐走向世界,向世界重申中国和平发展的理念,表明中国正以更加开放自信的姿态融入国际社会。
1.历史经历
(1)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自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认识以来,中共十七大在“和平与发展”之后加上“合作”,中共十八大又在之后加上“共赢”。中美和中俄新型大国关系被视为重点。习近平用“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来描述中美关系,正如奥巴马总统所定义的中美关系——“健康竞争而非战略博弈”。中美两国在应对国际问题上将一起展开广泛合作,共同努力解决能源安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与此同时,中俄元首次会面,为两国在经济、军事、人文、能源等各领域的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也为国家间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树立了典范。双方签署了一大批被称为“世纪合同”的合作协议并承诺坚定支持对方发展,树立了大国之间互信合作的典范。
(2)全面推进周边外交,走向“命运共同体”。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邻国最多的国家,各个国家在其历史、宗教、民族、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差异都使得中国的周边关系具有特殊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所以,无论从地理方位还是国际关系来看,周边都不仅是中国安身立命之所,而且是中国发展繁荣之基,对我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习近平主席、李克强总理就任后首访首站都选择了周边国家,这无疑说明了中国把周边外交工作放在外交全局中更加突出的重要位置上的决心与态度。此外,中国大力推动10+1、10+3、东亚峰会、上海合作组织等各种区域合作机制的发展,为维护地区和平、促进地区发展贡献重要力量。
(3)“中国梦”与“世界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式上的讲话中畅谈“中国梦”:“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12]在当下,“中国梦”不仅是习近平时期的一个重要代表词语,而且在国际社会也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6月7日,习近平在与奥巴马共同会见记者时也强调“中国梦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臝的梦,与包括美国梦在内的世界各国人民的美好梦想相通。”中国为构建一个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而努力建立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国际社会的繁荣发展以及中国国内经济和政治等多方面的全面提升,使得中国逐步形成了发展型战略文化。
2.国际环境
如今的国际社会仍处在一个“一超多强”的体系下,尽管传统的五大力量中心:美国、俄罗斯、中国、欧洲和日本依然还保持着自己的地位,但在地区经济、政治层面开始出现了一批影响力越来越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被称作“第二层次力量中心”。他们从不同方面利用其优势影响本地区政治经济的发展、治理和危机管控。同时,经济全球化促进新兴经济体的崛起,经济多极化与经济一体化相伴而生。[13]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因此中国与美国的关系的定位由“最重要的外交关系之一”变成“最重要的外交关系”。而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已明显地表现出这方面的调整。其次,国本身的超大质量决定了其崛起过程的“外部效应”(或称为“外部性”)的巨大,周边国家对此感受最为直接。因此与中国有利益冲突或重要争议问题的周边国家与中国的利害关系将会变得更复杂。
3.观念形成
进入21世纪后,中国领导集团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面对国际社会的热点问题,并更积极的参与其中。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这一正式“身份”标签,不仅是兼顾经济与政治、国际与国内几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中国的大国地位和中国传统外交特色。其次,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要根植于中国坚持社会主义的理念。”[14]这是当代中国追求的国家政治的发展模式,与之相对应的便是和谐世界的理念。在习近平时期,中国更加突出维护世界和平的宗旨,在推进人类的和平与进步事业上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世界多极化进程的加速,不仅意味着国际力量对比会变得更加均衡,同时也会使中国外交进入到一个更具挑战性的历史阶段。这些不同因素的特别与变化使得中国进入到了一个又发展型战略文化主导的阶段。
三、结语
世纪之交,中国正处于由地区性大国迈向世界性大国的进程中,中国政府提出新安全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在中国新型战略文化的影响下,中国外交战略由和平发展转外交战略由和平发展转向为和谐世界。当今时代,面对环境气候问题、粮食危机问题、核扩散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地区冲突、局部战争、毒品走私等全球性问题并存的国际局势,中国的外交政策在遵循国际法基本原则的基础上,用协调、谈判、调节、对话等和平方式解决与他国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中国外交战略最根本的目标是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创造有利的国际环境,为此,中国应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同时在新型战略文化的影响下,加大与周边国家的交流,积极创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进行合作、共同发展的条件,更加重视与大国的战略关系,以实现世界的和平与稳定,构建和谐世界。
[1]宫玉振.中国战略文化解析[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02.49.
[2]冯惠云.防御性的中国战略文化[J].国际政治科学,2005,(4):6.
[3]孙建民.中国传统治边理念研究[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3.56.
[4]迟浩田.中国的国防政策[N].光明日报,1998-02-05.
[5][美]约翰·布莱恩·斯塔尔.毛泽东的政治哲学[M].曹志为,王晴波译.北京:中国人民出版社,2006.1.
[6]毛泽东文集:第八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91.
[7]毛泽东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1473.
[8]赵可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第120-130.
[9]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96.
[10]孙建社.邓小平外交思想中的国家利益观[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3,(1):75.
[11]俞可平.全球治理引论[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2,(1):26.
[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3]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J].国际关系研究,
[14]王毅.“探索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之路”[J].世界知识,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