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编辑学者化”的历史语境考察

2015-03-20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主体性

董 娟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00)

“编辑学者化”的历史语境考察

董娟

(肇庆学院 学报编辑部,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编辑学者化”是对新时期编辑出版界思想氛围的凝练性表达,关于它的首倡者仍是一个需要追溯的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多个领域都曾提出过“学者化”的观念,这些“学者化”观念包含了共同的思想文化背景,但与其他领域相比,编辑出版界对“学者化”的倡导体现出一种主体性焦虑。“编辑学者化”的探讨与编辑学科的发展紧密相连,只有综合考虑话语背景才能对“编辑学者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关键词:编辑;学者化;历史语境;知识结构;主体性

收稿日期:2014-10-25

作者简介:董娟(1982-),女,山东泰安人,文学博士,《肇庆学院学报》编辑。

中图分类号:G230

文献标识码:识码:A

文章编号:编号:1008-6390(2015)02-0038-04

任何一个话语,只有在语境中才是有效的。“编辑学者化”的提出包含了怎样的历史语境,或者说是怎样的历史语境塑造了“编辑学者化”问题,这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内容。

一、首倡者:一个仍有待追溯的问题

对于“编辑学者化”的首倡者,学界争议不断,并无定论。近期的研究成果敬亚平的《“编辑学者化”首倡者考辨》[1]一文,以湖北人民出版社编辑胡光清为“编辑学者化”的首倡者。胡光清于1984年发表《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一文,倡导编辑应成为专家学者,要求编辑对某一学科有专门性的研究,“要有治学成为专家的企望”[2]。基于目前查考的资料来讲,胡文确为较早提出“编辑学者化”问题的文献,但这并不能确定胡光清就是第一个提出“编辑学者化”的人。敬亚平似乎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他在结论中谨慎地将胡光清定位为“最早撰文”提出“编辑学者化”的人,言下之意为那些更早提出而未形之成文的学者留下了可待考证的空间。事实上,这种审慎的态度是必要的。因为,在20世纪80年代,“编辑学者化”似乎是一种更为普遍的提法,而不为某个人所独有。编辑家林辰自20世纪80年代初即摈弃了“杂家说”,而形成了“编辑学者化”的观念,并带领春风文艺出版社走上“编辑学者化,出版学术化”的道路,他的这一探索以《明末清初小说选刊》的出版为标志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在编选这套丛书时,林辰刻苦钻研古籍,研究版本,从事考证,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自觉实践着“编辑学者化”的理念[3]。1984年,湖南美术出版社总编辑郑小娟上任之初就提出“当学者型编辑的建社方针”,并规定每个编辑“每年可享受一个月的创作假”[4]。郑小娟的建社方针鲜明地体现了一种学者化的走向,它保证了编辑与学术研究的密切关系。然而,这一高瞻远瞩的战略方针并非独创,提倡编辑从事学术研究乃是当时出版界的一致意见。早在1978年国家出版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即已指出“编辑人员的首要职责是处理书稿,同时也要在一两门学科上有所专长”,“领导要鼓励编辑人员勤奋学习”,“对于有志写作、有研究能力的人员,更应热情支持,给予一定的帮助”。[5]这就从政策上对编辑人员从事学术研究作出了肯定。该报告以国务院第141号文件批转之后立即引起出版界的广泛讨论。其中林言椒、刘元彦就编辑工作改革提出了进一步的建议,包括给予编辑人员脱产学习的时间、鼓励编辑参与学术活动、支持编辑提交学术论文、提倡编辑从事写作与翻译等[6],旨在提高编辑人员的学术水准。之后,1979年国家出版局相继在上海、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与会的同仁们又进一步强调了提高编辑水平的重要性,对给予编辑创作假、进修假,提倡编辑参与学术活动、参加学术讨论,鼓励编辑写书、写文章等旨在提高编辑工作水平的方式、方法进行了详细论说[7][8]。1979年在长沙举行的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上,代表们再次提出编辑进行学术研究的问题,建议应当支持有能力的编辑进行创作、著书立说,并使之制度化[9]。1980年《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颁布,其第九部分专就“编辑干部工作”作出规定:“要鼓励编辑人员积极参加同他们的业务有关的社会活动和各种学术活动,从事学术研究”,编辑人员应努力成为“既有广博知识又对某一学科有比较专门研究的人才”。[10]“长沙会议”上曾有代表说“编辑和作家,编辑和学者历来只隔一层纸,但因没有明文提倡,谁也不敢捅破这层纸”[9];现在,前有国务院文件,后有出版工作条例,随着出版政策的逐步落实,编辑与学者之间的这层纸逐渐被捅破,而“编辑学者化”口号的提出实为这层关系明朗化的表现。出版界的多次讨论与呼吁、国家在政策层面的有力保障,使得“编辑学者化”这一口号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至80年代并没有引起争议,反而激起了共鸣,没有人去追问它的来历、渊源、首倡者,大家以一种无需解释的姿态使用它、引用它,将之作为一种知识惯例,以致于当时有人认为“编辑学者化”“无需讨论,事属必然”[11],后来围绕“编辑学者化”不断产生的争议恐为时人所始料未及。

文革结束后的新时期,编辑出版界普遍鼓励编辑人员从事学术研究,成为某一学科的专家学者,“编辑学者化”正是对这一思想氛围的凝练性表达。“编辑学者化”的出现有着太多的铺垫,根据目前的资料,我们只能确定这一观念的文字表述最早出现在1984年胡光清的《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一文中,而其首倡者则是一个仍然需要考证的问题。

二、学者化:共享的知识背景

在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学者化”似是一种风潮。王蒙于1982年发表《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12]一文倡导“作家学者化”,之后其他领域也相继提出了“学者化”问题。除了本文探讨的“编辑学者化”之外,还有“中医师学者化”[13]、“编导学者化”[14]、“电影工作者学者化”、“画家学者化”[15]、“文学评论者学者化”[16]、“记者学者化”[17]、“教师学者化”[18]等,这些“学者化”之间虽不必然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①,但却共享着20世纪80年代的思想文化背景。

作为对“文革无学”的反拨,新时期掀起了尊重知识、追求真理与自由的思想解放潮流,各个领域的人们都在进行知识“恶补”,全民提倡读书,全民追求深刻。在这一潮流的激励下,各个领域都在反观自己的职业队伍。此时各领域普遍存在着青黄不接的现象,老一辈学人逐渐退出工作岗位,而新生力量则由于“文革”的干扰未能获得充分的知识训练,尚难以成为中坚担当大任;即使是一些作为队伍中坚的工作者,在面对瞬间膨胀的知识社会时也暴露出知识贫乏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培养一支坚实的职业队伍成为当务之急。我们在前述各种“学者化”论述中都可以见出作者对各自职业力量的观察、思考,以及对青年工作者的期望;检视这一时期的出版资料,“青黄不接”“人员不足”“后继乏人”等词语经常出现在对编辑队伍的描述中,出版界、编辑界对编辑队伍的忧虑可见一斑。那么如何重建我们的工作队伍,以何种模式塑造他们的知识结构,又成为人们必须进一步思考的问题。这一时期,世界范围内的知识环境也发生了变化,在专业分科越来越细的同时,交叉学科、跨学科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涌现,专门性与综合性同时得以凸显,于是一种博专结合的模式一时成为理想的知识结构。外国文学评论界希望评论家在专业以外掌握丰富的知识[16],美术界倡导画家加强对哲学、文学、金石、书法方面的学习[15],话剧界提倡编导提高政治、哲学、美学、文学修养[14],新闻行业则要求记者能够成为学者型记者[17],不仅是杂家,还应成为专家。“成为专家”,这同样也是编辑出版界的“学者化”诉求。林辰认为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杂家型的“万能编辑”已无法满足时代要求,编辑必须向纵深方向发展,成为行家、专家[3]。最早撰文谈论“编辑学者化”问题的胡光清与之有着相同的思路:随着专业化程度的提高,编辑人员必须提高专业素养,在知识结构上应以专为主、以杂为辅[2]。对于早期的“编辑学者化”论说而言,“学者化”具有很大程度的专家化倾向。

由此可见,20世纪80年代所讨论的“学者化”并非是在同一个方向上进行的,那些专业性强的行业在“学者”身上看到博学多识、视野开阔的一面;而曾以杂家著称的行业则视“学者”为一种专门家的形象,故而所谓“学者化”并非具有定向性内涵,而是有着能够为人各取所需的广延性。因此,“学者”实质上是一种象征,它在某种程度上承担了“博专结合”的理想。虽殊途而同归,各领域所倡导的“学者化”都是应对时代变迁的一种人才战略:从知识结构上优化人才队伍,以适应新时期发展需要。在此意义上,“学者化”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

三、 身份认同与主体价值的焦虑

虽然都在倡导“学者化”,然而仔细考索就会发现,与其他领域相比,编辑出版界对“编辑学者化”的倡导多了几分话语权的意味和身份认同的焦虑。很长一段时期以来,人们普遍以“杂家”来界定编辑,编辑自身也是如此界定自己,然而“杂家说”在承认编辑工作所需要的博学特质的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暗示性地否定了编辑“专”的一面,也就否定了编辑参与专业性学术对话的可能;又有以编辑为收集、整理、加工文字材料的“匠人”,而不是创造性的主体。这几种观念都严重损害了编辑的创造性价值和主体性地位,贬损了编辑的形象,彻底将编辑与学术领域剥离开来。进入新时期之后,编辑“去学者化”的状况逐渐引起编辑人员的深重忧虑。《出版工作》1980年第4期刊登的《也谈“编辑”这一行》一文提到编辑“在学术地位上挤不上位置”,学术界召开研讨会,编辑也不在邀请之列[19];《一个有意义的动向》一文中也有对这一状况的描述,“历来的学术会议较少邀请出版社的编辑参加,尤其是地方出版社,似乎被排斥在学术活动之外了”[20]。早在1962年罗竹风发表的《杂家——一个编辑同志的想法》一文就提到一位编辑对自身身份的焦虑:所谓“杂家”,名不正则言不顺。为了为编辑正名,出版界、编辑界的同仁提出了“学者化”的发展方向。他们在编辑工作之外积极从事学术研究,组织召开研讨会,主动介入学术对话场域,如岳麓书社钟叔河的近代史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黄治正的美学研究,春风文艺出版社林辰的明清小说研究等,都在学术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高水平的学术素养和学术能力又反过来将编辑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境界,它使编辑在策划选题、组织稿件、甄别稿件等方面具有更敏锐的学术判断力,使之能够为作者提供更有建设性的意见,促进作品的完善和学术价值的创造。当代学术史上一些有重要影响的丛书的出版,大都有赖于这些学者型编辑的促动之功。

与图书出版界相呼应,期刊编辑界也表现出一定的主体性焦虑,这种焦虑在学报编辑界表现得尤为明显。学报编辑与其他同行一样承受着来自外界的误解:以编辑为“万金油”式的杂家或“剪刀加浆糊”的简单劳动者;除此之外,学报编辑还须面对自身在高校内部的尴尬境遇。虽然早在1978年教育部出台的《关于办好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的意见》中就将学报编辑部定位为学术机构,编辑享有与教师同等的待遇,然而事实上,学报编辑依然被视为是低于教师行业的一个群体。这一现实严重挫伤了学报编辑的主体尊严,而此时“编辑学者化”的口号适逢其时地为处于主体性认同危机的学报编辑界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王英志发表于1988年的《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21]一文,是较早讨论学报编辑学者化问题的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编辑“学者化”乃是改变社会偏见、体现自身价值的关键途径之一。都媛在《学报编辑学者化之我见》一文中也将“学者化”视为“纠正社会偏见”“重塑学报编辑形象”的最好方法[22]。之后许多支持学报编辑学者化的论述大多保留、延续了这一逻辑思路。正是由于内外双重压力,学报编辑界对“编辑学者化”的呼吁才尤其强烈。进入20世纪90年代,“编辑学者化”的论争渐由图书出版领域转向学报编辑界也就变得有因可考了。

四、 学科意识:“学者化”与编辑学的发展

编辑界同仁的主体性焦虑并非消极的,其对“编辑学者化”的倡导深化了对编辑主体的认识,促进了编辑学科的发展,而编辑学的发展又为“编辑学者化”注入了新的因素,为其实现提供了学科依据。编辑学酝酿萌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至8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一批研究论著的问世、研究机构的成立以及高校编辑学专业的设置,编辑学研究在中国正式兴起。编辑学科的成立要求培养自己专业的研究队伍,于是长期从事编辑实践的各类编辑就成为编辑学研究显在的主体力量。在此基础上,不断有论者开始提出编辑“学者化”应该首先是成为编辑学的学者——编辑学家。在胡光清的《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一文中,“编辑学者化”指的是编辑应成为所编学科的专家;而到1988年王英志发表《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一文时,“编辑学者化”的观念有了某种变化。王英志将学报编辑学者化区分为五个层次,其前四个层次都与所编学科的学术研究相关,只在第五个层次上提出了一个特殊要求,即要钻研编辑学知识,成为编辑学科的学者;再到刘雪立《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一文时,则认为传统的“学者化”观念要求编辑成为所编学科的专家学者,这是不科学的,正确的“编辑学者化”只能是鼓励编辑人员从事编辑学研究,成为编辑学家[23]。这种悄然发生的变化与编辑学的发展有着必然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要求具有独立的研究队伍和学术发言人,作为编辑学研究主体的编辑不应依附于其他学科谋求“学者”的身份,而应成为独立的本学科的研究专家、学者。在编辑学科成立之前,编辑行业处于“无学”的状态,编辑人员游离于多个学科被称为“杂家”而不是某一学科的专家;现在“编辑有学”的事实则为“编辑学者化”提供了一个源自学科本身的实现途径,有论者曾预见性地提出“一旦编辑学被社会承认,编辑便可步入学者行列”[24]。目前,“编辑学者化”之编辑学家的发展定位已渐被接受,然而由于编辑行业的特点,我们不可能否定编辑人员向某一专业学科的发展。编辑人员面对的是其他专业学科的稿件,并且目前的编辑人员大多数并非毕业于编辑专业,而是有着自己本身的研究领域与研究方向,因此编辑人员具有成为某一专业学科学者的可能。至此,“编辑学者化”便有了两种不同的理解。前面第二部分我们说过“学者化”从来不只具有固定单一的内涵,“编辑学者化”亦然。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尤其进入90年代之后就不断有学者对“编辑学者化”观念提出质疑,然而吊诡的是,赞同“编辑学者化”者与反对“编辑学者化”者有着共同的论述逻辑:都以当下学科的分化与综合为知识背景;以稳定编辑队伍为前提;以促进编辑学的建立和发展为旨归。可以说,赞同“编辑学者化”者与反对“编辑学者化”者并非截然对立,二者不过是对编辑主体发展方向的两种设计。随着编辑学研究的发展,“编辑学者化”也得到了越来越丰富的探讨。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编辑学者化”至今,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一直在进行,一个话题能够延续三十年而不衰本身即说明其具有较强的学术争论空间,它不仅关涉编辑人员的主体素质问题,而且关涉编辑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问题,因此,“编辑学者化”属于编辑学研究中的重要论题。不过,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编辑学者化”只是一种凝练性表达,而非精确性定义,因此,我们在考察这一观念时就不能从概念本身入手作语义学分析,而应综合考虑历史语境将之视为动态性文本,如此才能对“编辑学者化”有一个更为全面清晰的认识。

注释:

①在这些倡导“学者化”的文章中有的明确指出是受王蒙的启发而提出本行业的“学者化”问题,而有的“学者化”论者则未指明其渊源,因此我们说这些“学者化”之间并不具有确定的因果关系。

参考文献:

[1]敬亚平.“编辑学者化”首倡者考辨[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4).

[2]胡光清.试论编辑的专业化与学者化[J].编创之友,1984(2).

[3]林辰.说说我的编辑思想[J].出版工作,1990(3).

[4]湖南美术出版社30年大事记[EB/OL].中国书法网,2010-05-26[2014-2-26].http://www.freehead.com/thread-6763285-1-1.html

[5]国务院批转国家出版局《关于加强和改进出版工作的报告》[J].出版工作,1978(12).

[6]林言椒,刘元彦.关于编辑工作改革的几点意见[J].出版工作,1978(15).

[7]纪文.提高编辑工作水平,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国家出版局在上海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J].出版工作,1979(3).

[8]严纪.肃清左倾流毒,搞好出版工作——国家出版局在北京召开编辑工作座谈会[J].出版工作,1979(4).

[9]严纪.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全国出版工作座谈会侧记[J].出版工作,1980(1).

[10]出版社工作暂行条例[J].出版工作,1980(6).

[11]蓝翎.编辑异话[J].编辑学刊,1987(2).

[12]王蒙.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谈我国作家的非学者化[J].读书,1982(11).

[13]黎文.小议中医师的学者化[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5).

[14]晏学.谈话剧编导的“非学者化”问题[J].戏剧报,1983(6).

[15]万青力.谈中国画创新与画家学者化[J].美术,1984(6).

[16]杨武能.也谈“非学者化”[J].外国文学评论,1987(2).

[17]郑晖.对《观察与思考》的思考——从艾丰的《理一理思路》谈起[J].新闻战线,1987(7).

[18]葛宝泉.浅谈教师学者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1988(2).

[19]潘照坤.也谈“编辑”这一行[J].出版工作,1980(4).

[20]本刊记者.一个有意义的动向[J].出版工作,1986(8).

[21]王英志.学报编辑学者化略论[J].河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3).

[22]都媛.学报编辑学者化之我见[J].昭乌达蒙族师专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1).

[23]刘雪立.走出编辑“学者化”的误区[J].编辑之友,1995(3).

[24]蔡玉麟.编辑学建立步骤一议[J].编辑之友,1986(2).

[责任编辑于湘]

Historical context investigation on “scholarization of editors”by DONG Juan p. 38

Scholarization of editors is the concise expression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circles ideological atmosphere in the new period, and its initiator is still a problem need to trace. In the end of the 1970s to 80s many fields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scholars”. The concept of “scholar” contains the common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but compared with other areas, the “Scholar” advocacy of the editing and publishing circles reflects a subjective anxiety. The “scholarization of editors” study is closely link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diting subject. And only considering the discourse context to “scholarization of editors” can gain a more comprehensive and clear understanding.

Key words: editors; scholarization; historical context; knowledge structure; subjectivity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主体性
把握核心概念 优化知识结构
概率统计知识结构与方法拓展
区块链和比特币相关主题的知识结构分析:共被引和耦合聚类分析视角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基于九因子模型的新手教师TPACK知识结构分析
知识结构与名词化的关系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