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通识教育创新研究
2015-03-20王玲玲
王玲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高职学生通识教育创新研究
王玲玲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4)
高职教育侧重对学生今后职业发展的规划,然而伴随职业类型的不断更新,岗位性质与职业内容变化所带来的专业教育弊端在高职课程教育中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如何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之间的关系成为了当前阻碍高职教育发展的重要瓶颈。从专业化人才培养角度分析,通识教育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呈现,同时这也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职业化需求在高职教育中的体现。本文针对高职学生的通识教育问题进行了创新研究。
职业教育;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实施路径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的是,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使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高职教育更加重视专业教育,而通识类课程教育则往往会被高职教育所忽视。从课程实施的普遍性分析,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类似于一般教育,是普通课程教育的一种,这不仅是当前社会终身化学习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从专业人才培养方向突出了学生通识教育课程开展的重要性。此外,高职院校通识类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知识广度、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综合质量的提高,增加就业竞争力势必产生积极地影响。促进学生的全面、持续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应当积极转变通识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开展的教育观念,端正通识类课程教育的重要性,从组织机构与课程设置等多方面促进完整的课程教学体系的构建。除此之外,科学的管理以及评价机制的建立对于通识教育的研究创新也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一、高职院校与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也被学者译为“普通教育”、“一般教育”或“通才教育”,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必然要以通识教育为基石和核心。就性质来看,通识教育可以被划分至高等教育的一般构成范畴;而就通识教育的实施目的角度而言,通识教育的实施旨在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或是国家公民,旨在更好地提升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与社会生活参与意识;从通识教育的内容分析,它本身具备了一定的非专业性特征和非功利性特征,是一种普通和广泛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教育方式。从近几年通识教育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已然获得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视,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例,通识类课程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相互结合正是从高等教育实施普遍性方面突出了全面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向。
高职教育中通识课程教育的渗透主要是指从基础性文化、语言、科学等方面实现对专业课程教育的有效补充,这一融合过程旨在更好地促进学生高尚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个性元素的充分拓展,这些基本技能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也势必将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研究从基本价值判断、社会适应以及思维意识等诸多方面突出了思考和沟通环节的重要性,这对高等职业教育价值的呈现有着必要的指导意义。此外,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教育还应旨在塑造人文精神和科学素养,从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将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与协调教育等内容相互结合,以一种思维、习惯、情感、品质加倍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实现了对学生职业素质的综合培养。
二、高职通识教育的价值分析与困境分析
(一)通识教育的价值分析
从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分析,现阶段高职教育中的功利主义以及职业技能教育占据了主要的职业教育内容,而关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内容却鲜少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体现,这对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以及实践技能的提升显然极为不利。基于这一职业教育背景,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往往表现出极大的职业化特征,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并没有在职业教育中得到充分重视。因此,基于综合人才培养目标下的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有着以下几方面重要意义:
1、通识教育是社会终身化学习理念在职业教育中的呈现
从职业心理以及职业类型等诸多方面考虑,各种社会因素决定了高职毕业生在选择工作时犹豫不定,缺少必要的稳定性特征,因此高职教育中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指导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渗透从社会终身化学习理念中获得教学观念的更正,是当前社会背景下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然路径。
2、通识教育是实现大专业培养的重要途径
不少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采取了大类招生的方式,让学生在进入学校之后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来重新选择合适的专业学习。而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正是从基本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突出了一般课程教育的重要性,这对学生专业情况的及时调整极为有利。从大专业培养方向考虑,订单式培养更是适合当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这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职业选择。
3、通识教育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必然路径
对于高等职业教育而言,通识类课程的渗透还从学生心智开发方面实现了对人才综合素质的全面拓展,这对学生审美意识及人文情怀的发展意义重大。此外,通识类课程还致力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及伦理观的形成,是学生严谨学习意识与态度形成的关键所在。通识类课程不仅让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通识也使得学生具备了更加完备的判断与思维能力,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拓展。
(二)通识教育的困境分析
从高职教育的社会效应分析,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服务对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作为企业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摇篮,一般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过程中的渗透也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也遭遇了一些困境,阻碍了通识教育课程实施效果的提升,这些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对于通识教育的认识存在误区
关于通识教育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渗透,不少人认为其过程实质就是人文教育的体现,或是通过通识类教育的形式来拓展专业教育的内容组成,以此来实现对高职学生知识面的有效扩展。从科学教育的成分考虑,实际上这样的观点显然存在着一定误区,忽视了专业教育与综合素质拓展之间的内在关联,这同时也使得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缺少了必要的针对性。此外,从就业性质方面分析,通识类教育在高职院校的开展仅仅是从工具性课程方面实现了对专业课程的补充,而其自身的技能性课程特征却没有得到充分彰显,这显然也是对通识教育主观性特征的一种忽视,在这样片面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高职学生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不免显得过于工具化,缺乏对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形成整体规划,尚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通识课程体系,这对端正通识教育的重要地位极为不利。
2、通识教育课程质量令人堪忧
学习时间以及课程质量也是现阶段通识教育实施所表现出的重要问题之一。由于繁重的学习负担或是学校本身对于通识教育不够重视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很难真正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真正的实践价值,即便一些职业院校在自身的专业课程设置中融入了必要的通识类教育课程,也会因为本身课程目标定位不够准确或是课程开设的质量偏低而难以达到最终的教学效果。
3、管理制度的缺失也影响到了教学效果
通常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通识类课程教育组织时往往会将通识课程安排到选修课当中,由于课时数量有限以及教学形式的限制,很难真正在管理制度方面落实对通识教育课程实施的有效管理,这就使得通识教育本身的随意性特征更加显著,教学管理一度滞后严重影响到了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从高职教育院、系级部门的工作管理过程不难分析,针对通识教育的课程开设仅仅是从引导与监管的方面突出了教师管理的作用,而真正意识形态方面的教材组织或是教学内容也使得通识教育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会被忽视,学生的学习激情不能被充分调动。
三、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构建原则
(一)以学生为本
突出高职通识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特征是实现高职教育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体现通识教育育人特征的关键所在。通识教育涉及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以及校本课程等课程内容,是区别于专业课程设置的非正式课程,以此实现对通识教育课程的合理划分就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基本的必修型课程之外,核心型课程以及自由选修课程也是需要在高职通识教育中体现的重要内容。
(二)多元化评价
对于高职通识教育而言,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课程评价实施的重要内容之一理应在高职文化教学系统当中得到充分体现。需要注意的是,高职多元化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并非需要从标准化教学方面侧重对学生知识掌握的整体衡量,而是需要在学习方法与过程的研习当中实现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念的有效转变。
(三)渗透文化功能
通识类课程文化功能的体现也是需要在高职通识教育当中体现的重要内容,这是由于通识教育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过程,而是从社会文化的发展方面扩展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对社会文化精髓的深刻领悟。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将通识类课程理解为必要的社会文化选择,这是从社会文化视角对通识教育性质的有效概括。通识教育并非是对社会文化的笼统概括,而是将文化意义的等同性体现在高职一般课程教育当中,明确学生对文化事物的价值判断。
(四)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
通识教育从专业教育与一般教育的结合角度来看更加趋向于与专业职业化课程教育之间的有效融合,是职业教育体系日臻完善的重要过程。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精髓与科学社会主义之间的相互结合,同时也是从素质教育方面实现对职业教育内容的有效补充,这对现代教育的完整性呈现极为有利。从专业化课程教育角度来探讨通识教育的实施方式,无疑是最佳的教学选择,同时这也是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通识教育课程的最佳路径。因此,积极体现高职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是现阶段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四、高职学生通识教育的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实施有其特点和特殊性。从社会需求的角度来看,企业最紧缺的是技术应用性人才,单位招聘更注重的是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操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那么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才”与通识教育“通才”的培养目标之间就存在一定的矛盾。从高职学制与学生层次特点来看,大都采用的是“2+1”或“2.25+0.75”的形式,学生在校的学制短,想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实现“通”、“专”双重培养目标困难重重。因此,要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研究适合自己学校的通识教育理念、模式及实施办法。
(一)认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类教育改革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渗透从教育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等诸多方面实现了对职业教育的有效整改,而这一过程也正是从教育体系建构方面突出了高职通识教育开展的重要意义。通识教育目标必须是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能拓宽学生的知识和职业技能,帮助他们适应社会、职业及今后的发展变化。因此,通识教育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高职教育的基础教育、公共课程,而应该贯穿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学生的学习应在通识教育特有的模式下进行,形成以与人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培养有健全的人格的公民。将通识教育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使其成为专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三年贯通,坚持通识教育的连贯性。
(二)促进特色高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从基本地域文化特征角度出发,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理应从专业特点以及职业发展优势等方面实现对通识教育的有效开展,而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也应当突出人文素养与能力素养二者的相互结合,精心构建适应高职教育的通识课程体系。在进行校本人文教育资源整合的过程中,还可将对应的地方文化资源进行有效整理与利用,突出通识教育资源的多元化。关于通识教育中的能力素养提升,可从高职教育本身的特点出发,切实将校企文化融入通识教育的课程讲授过程之中,突出学校与企业联合推动下对于通识教育开展的重要促进作用。
(三)完善高职通识教育组织机构的统筹与规划
通识教育在高校课程教育中的渗透需要职业教育师生群体的共同努力与配合,在联合作用推动下促进高职教育中通识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因此,必要的统筹与规划工作需要在组织机构完善过程中得到充分体现,同时这也是高职院校对自身通识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与优化过程。从通识教育的专家组构建角度出发,将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与能力素质培养相结合,并积极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突出通识教育,就其中的内容与课程实施形式进行有机整改,进而更好地促进高职通识教育在教学管理以及教材组织管理方面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重视通识教育教师本身专业技能的提升
从高职通识教育本身的特殊性出发,通识教育教学效果的提升相对于专业课程而言显然更加不易,然而当前高职通识教育普遍注重对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问题亟需解决。因此,教师培训工作的开展首先需要从教师本身的专业技能提升着手,从政策扶持以及教学软硬件设施等诸多方面优化通识类教育课程的开展环境,合理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进而有效促进教学效果的提升。,针对专业类别和学生需要,开展课程剖析、课程研讨、教材研究。举办培训交流,使任课教师之间加强沟通与交流,甚至集体备课,探讨课程和教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建立听课、说课制度,取长补短,唔想学习,尽可能地避免课堂差异,以达到教师本身也应当就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提升及时优化自我知识结构,提升高职通识教育课程的开展质量。
从以上内容分析中不难看出,高职院校通识教育课程的实施与专业课程开展有着本质区别,然而其二者之间也势必有着一定的教学关联性,是对现阶段高职教育课程实施体系的有效补充。值得注意的是,高职通识教育课程开展除了基本的教学实施之外,还可通过课外教学的形式得以实现,比如:学生活动、校园文化、名家讲坛、学生社团等,全方位地渗透对职业教育人文素质的培养,优化整合资源,推动职业院校通识教育的纵深发展,培养有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职业人。
[1]吴智泉.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应体现高职特色[J].职教论坛, 2010,(21).
[2]邢运凯.基于可持续发展角度的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构建[J].丽水学院学报,2010,(04).
[3]禹利萍,岳志强.高等职业院校落实通识教育的路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10).
[4]万平.高职通识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高职教育研究,2010,(02).
[5]刘想元.对构建我国高职院校通识教育体系的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6]柴福洪.高职院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思考[J].职教通讯,2006,(11).
责任编校:徐 晓
Innovative Study of Gene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Wang Ling-ling
(Wuhan City Vocational College,Wuhan,Hubei,430064,China)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es on students’career planning.But the problems and downside of profession education are full revealed with changes in job categories,features and contents.How to deal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 education becomes a bottleneck that hind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from further development.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pecialized talent development,general education is,on one hand,an effective embodiment of lifelong learning concept in accordance to Scientific Outlook on Development principle;on the other hand,it is also the embodiment of profession needs reflected in vocational education.The paper makes an innovative research on the general educa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colleges and institute.
G718.5
A
2095-7955(2015)02-0093-04
2015-03-08
王玲玲,女,武汉城市职业学院财经学院副院长,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职业教育,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