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2015-03-20刘斌
刘斌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述论
刘斌
(西南科技大学,四川 绵阳 621010)
从晚清到民国是近代中国货币制度不断变革调整的阶段,以货币制度基本概念和货币问题的产生着手,回顾近代以来从币制则例到国币条例再到废两改元的币制改革历程。在货币制度的调整变革中,梳理货币与财政、汇率、贸易之间的互动关系,总结近代中国货币改革实践中所获得的调控经验,以此来深化对货币制度体系建设的理解,并期为当前及今后的经济、金融工作提供必要借鉴。
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
一、货币本位制度概述
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自汉代以来白银逐渐成为货币金属,在北宋时期我国四川地区出现了纸币“交子”,到明代白银真正实现了货币化,但同时也通行着铜钱和纸币。清代以来,国家的货币制度一直沿用了宋朝的银、钱两用形式。虽然逐步形成了以银为主,以钱为辅,“用银为本,用钱为末”的货币制度,但由于不具备主辅币的内在特征,所以银钱两用并非完全意义上的货币本位制度。货币本位制度最早来源于西方,是一个国家货币制度所规定的货币基本单位及其价值标准,是国家法定的一国货币的度量标准。货币本位制度是基于经济发展的现实水平,以法律形式将某种商品同本国货币建立的固定关系,使其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和进行国际交易的清偿手段。被选择的同该国货币形成固定比价的商品进行铸造产生的货币通常被称为“本位货币”
国家货币制度的建立首先需要以货币本位的明确为前提,以货币本位来制定的货币就成为了本位币,即本位货币。本位货币具有区别于其他各类货币的独有性质,一方面其具有无限法偿资格,拥有法定的流通能力,不管额度多大,对方均不得拒绝。另一方面本位货币又具有支付手段的终极特点,任何债务、交易,只要用到本位货币进行支付就算结清,对方均无权要求其他形态的货币进行替代支付。
从货币起源来看,贵金属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价值标准,构成了货币本位的主要内容。“金的第一个职能是为商品世界提供表现价值的材料,或者说,是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两,使它们在质的方面相同,在量的方面可以比较。”但“金银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金银”,随着货币形式的发展执行价值标准的本位货币却不仅仅只表现为贵金属。正如马克思对于货币本质的深刻阐述“金银作为货币代表一种社会生产关系,不过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1]货币本位制度的基本形式主要有四大类,金本位、银本位、复本位和管理纸币四类。以若干数量的黄金来表示单位货币价值的形式就是金本位,以若干数量的白银来表示单位货币价值的形式就是银本位,既用若干数量的黄金又用若干数量的白银来表示单位货币价值的就是复本位,而当不采用贵金属而用纸币来表示单位货币价值时就是纸币本位。
全面的货币本位制度体系由本位币和辅币共同组成,本位币又称为主币,是最为根本的货币,它以其实际价值进行流通并具有无限法偿资格的最终支付手段。而辅币是辅助主币进行流通的不足值货币,是小面额的有限法偿货币,主要功能在于零星支付和找零所用。由于辅币不足值的特点,其铸造是由国家垄断进行,而主币完全可以自由铸造。
二、近代中国货币问题的产生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资本主义虽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萌芽,但重农抑商的思潮仍然占据主体地位。这种自然经济形式下的封建国家,其商品交换的
鸦片战争前后,列强在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一方面通过不够足值的外国银元以高比价兑换国内相对足值的纹银牟利。另一方面通过鸦片的输入扭转对外贸易的逆差,使我国对外贸易持续入超。国外输入的银元由于便于携带、制作精美与国内银两相比优势颇多,因此备受欢迎。在对外贸易持续入超和外国银元的大量涌入下,国内白银大量外流,亏损严重,银贵钱贱的局面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混乱。政府为了阻止白银外流,禁止国外银元在国内的流通。但面对市场规律的调节其实际效果有限。面对银价上涨带来的通货紧缩,张之洞提出自铸货币以此抵制外国银元,成为国内银元制造的开端。
到同治末年,西方国家依次开始进行币制改革,从金银复本位调整为金本位制。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白银矿藏的新发现与白银产量的增长,造成了银价的暴跌。甲午战争后的中国面对巨额的债务和赔款必须统一以黄金为单位进行支付,在银价持续暴跌的情况下中国的赔款债务支付就要多付一部分费用,这种由银折合成金所发生的损失就称为“磅亏”。面对多方面的经济压力,清政府逐渐意识到现代货币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的决定性意义,于是筹划建设符合本国实情的本位货币制度。但同政治的跌宕起伏类似,在实现本位币与金属货币脱钩的过程中,晚清货币本位制度的调整与变迁也经历了同样复杂多变的坎坷历程。
三、从晚清到民国的货币改革实践
(一)晚清币制改革的发端与《币制则例》的颁布1840-1911)
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国外银元的大量流入和本国银两的相互流通交织,以银两为主和铜钱为辅的币制尚未改变。外国银元的流入数量逐年增加,流通范围持续扩大。银两银元并行的局面较长时间存在于国内贸易领域中。客观而言,银元的大量流入给贸易发展经济繁荣提供一定便利,在某种程度上倒逼了币制改革的进行。但同时也产生了鲜明的负面作用。由于外国银元的不足值,其兑换国内相对足值的纹银获利丰厚,国外银元同国内自铸银两的比价标准不固定,进一步加剧了货币流通交换的混乱局面。随着主权的丧失和赔款的增加,国内白银大量外流。银贵钱贱的局面加剧了经济的混乱和财政的危机。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咸丰年间清政府在1853-1861年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币制改革。政府发行了以银两为单位的银票“户部官票”和以制钱为单位的钱票“大清宝钞”。在发行银票的同时也铸造了以一当十、当五十、当百、当千的铜制大钱和以一当一、当五、当十的铁钱。从1853年开始政府铸造大钱日益泛滥,到1861年的若干年间,清政府发现钱票共计约6000多万两,进一步加剧了大钱价值的降低。由于大钱同制钱之间无固定比价,私铸现象盛行。所造大钱分量常有变动,大小错出,轻重倒置,币面文字复杂多样,币质材料种类丰富,加之滥发滥造致使其在流通中遭到普遍抵制。这种以通货膨胀的手段弥补财政赤字、支付军费、粮饷等费用的方法,并未建立起稳定的货币体系,而是以政府信用搜刮民财将人民收入聚敛至国家当中。币制的混乱不仅严重破坏了百姓生计,而且给商品流通和商品经济运行均产生了巨大的障碍。
自咸丰年间滥发纸币和滥铸大钱以来,造成了以钱、和纸币表示的物价飞速上涨而以银表示的物价有所下降。自1861年以来一直到1874年以前物价保持着相对稳定的趋势,但在1874年以后一直到20世纪初银价表现出较大的浮动,严重影响了物价的稳定和经济运行。眼光长远的士大夫纷纷上书光绪皇帝建议“即如各省所用银钱,式样各殊,平色不一,最为商民之累。自应明定划一银式”[2]拟考虑以发行统一货币来整顿国家币制。
在先进的士大夫和有识之士的影响倡议之下,20世纪初清政府开始推进币制改革。通过统一货币流通单位来解决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易的障碍,改银两本位为银元本位。但面对“元、两”并用的货币单位,清政府仍然犹豫不决。1887年官方开始仿照西方制式用机器铸造银元俗称龙洋,将七钱二分定为一元。但此时银元并未取代银两,两、元仍在并用。1905年财政处将币制确定为库平一两,“拟请铸造库平一两之银币,定为本位。而更铸五钱、二钱、一钱三种银币,与现铸之铜币、旧有之制钱以为补助。[3]”1907年七月颁布《新币分两成色章程》将“铸造银币拟定每圆用九成色净纯银六钱四分八厘,配合精铜七分二厘其重量适合库平七钱二分,银铺币等差减之”[4]。自1905年以来财政处与《新币分量成色章程》的规定对货币本位与主辅币的规格、成色进行了明确,这标志着清政府对本位货币和主辅币关系第一次进行了法律区分,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近代货币制度。但在新币制的推行过程中,受到较大阻力,由于一部分顽固势力对旧有货币制度的维持,在以元为单位还是以两为单位上存在争议,以张之洞、袁世凯等为代表主张以“两”为单位,“认为“两”乃为祖制,不可轻废,用墨币成色不利于国家利权的收回。用元在日常生活中换算困难,不实用”[5]。但以载泽为代表的度支部则认为,“欲顺商民之习惯,求货币之流通,仍不如七钱二分之为便”。他们从改铸的成本出发认为各省以前所铸银元均为七钱二分,如果调整币制单位则需要将先前流通所有银元收回改铸工艺复杂、成本太大。
1908年,清政府采纳奕诓等意见定一两重银元为本位币,但是两元之争并未结束。1909年度支部再次上奏,“一两重币仍有窒碍,请再行妥议,认为“币制深奥必须博采群言,宜设立币制调整局进行研究”[6]。经过数次的争论与探讨,到1910年清政府最终颁布《币制则例》结束了关于用两还是用元的争论,确定了本位币的种类、重量、型式、公差以及辅币使用限额。《则例》中重新规定了以七钱二分的标准来铸造大清银币,将铸造权收归中央政府,至此以“元”为单位的货币本位制度结束了“两”“元”并用的局面。这为解决货币制度的混乱迈出了艰难的一步,对于规范我国货币的本位制度产生了重要意义。
1910年大清银行经政府授权开始独家发行纸币,晚清政府通过对发行量、准备金的规定以及外国钞票的流通限制,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流通货币,逐步为商民们所接受。《币制则例》颁布以后,晚清政府逐步深化币制改革。为实现货币制度在法律层面与西方货币制度的对接,1911年清政府向英、美、德、法四国借款千万英镑,作为东北三省货币改革的费用。同时整合力量重组币制管理部门承担币制改革任务。本定于1911年5月铸造10月发行的规范国币,但由于辛亥革命爆发而最终破产。至此,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货币改革方案《币制则例》受政局变动的影响在实施过程中被迫停止,货币流通再次陷入混乱局面。
(二)《国币条例》的施行与银本位制的确立(1911-1927)
辛亥革命前后,国家对外贸易得到较大幅度增长,西方资本主义商品不断将进入国内市场。外国银元大量流入。1910年以来,中国市场流通的国外银元达到11亿元左右。银元、银两、铜元、制钱在内的金属货币以及各类银票充斥市场,缺少比价标准的货币分省同时流通,币制市场混乱不堪。进入北洋政府时期,各派系军阀的军事斗争加剧了货币体系的混乱。军阀割据过程中,各地方银行滥发货币的活动难以制止。私营银行和外国银行同时发行纸币的情况加剧了币制的混乱局面,
为了进一步规范币制增强国家财政能力和水平,1913年1月14日,财政总长周学熙拟定了《币制委员会章程草案》对币制改革的程序、改革探讨内容进行了确定。草案要求币制改革的问题、方法应由币制委员会议定,提出议案报国务会议审定后再送交国务院审议。经过对银本位制与金汇兑本位制利弊的反复比较争论后,民国政府在1914年2月颁布《国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从法律层面确定了中国使用银本位的货币制度。财政总长及国务院总理熊希龄对选用银本位制度的理由和原因进行了专门的说明。他指出“今日世界大势论,银本位固非可持久无弊,虽然恶本位犹胜于无本位。今日中国所大患者,无本位也。与其梦想最良之本位,而力未能逮,徒致迁延,何如因势利导,采一较易行之本位以整齐之,而为之过渡。此条例第二条所以暂行银本位之微意也”[7]。《国币条例》共计十三条,确定了国币单位“以库平纯银六钱四分八厘为价格之单位,定名曰元”[8]规定以一元银币为本位币主币,总重七钱二分,成色九零,银九铜一,辅币有半元、二角、一角等币值,成色均为银七铜三。条例同时对国币的最后支付手段和无限法偿资格进行了确证,将新铸造银元规定为国内贸易活动的最终交易手段。
《国币条例》的颁布所推进的改革与晚清的币制改革比较而言是一次相对完善的、现代意义上的货币改革。北洋政府通过对货币本位的明确、对货币主辅币、无限法偿资格、最终支付手段的法律确证,结束了长期以来我国货币流通的紊乱现状,最终建立了符合当时中国现实情况的货币本位制度,实现了近代币制一定程度上的形式统一。继《国币条例》颁布以后,2月19日北洋政府设立币制局,由梁启超担任总裁,其主要职能为“1.监督全国造币厂;2.监督中国银行及国民银行发券事宜;3.监督整理各省官银钱号;4.筹办其他关于币制的事宜。”[9]1914年底天津造币厂开始铸造银元,之后南京、广州、武昌等地也逐步开始铸造新型货币。新货币因为正面有袁世凯的头像背面铸造嘉禾花纹在民间被称为“袁大头”。但铸造过程中货币成色却发生了变化,由于所回收的龙洋其成色较低,如果以改铸为高成色银元,则政府无法负担其中损失。所以最终将《国币条例》中的9银1铜变为0.89的银和0.11的铜,如此也便于回收龙洋改铸新货币。新铸造银币在币型和币值上规范统一,成色准确,便于识别所以得到市场的认可,在1921年以前新银币多次进行铸造,并成为了当时市场中流通的主要货币。
《国币条例》的颁布实施,在中国再次确立了银本位制度。但当时国内各地纸币的流通仍然十分庞杂也同样亟待整理。因此在完成本位货币的发行以后,统一纸币的发行就成为了我国币制改革的另一项重要内容。自1913年开始北洋政府财政部制定纸币统一的计划并着手实施,1913年的《中国银行则例》和1914年的《交通银行则例》的颁布将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确立为国家中央银行,具有经理国库发行兑换券的权利。1915年财政部同时制定了《取缔纸币条例》,对纸币的发行权、准备金进行了严格的规范,强调除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以外的银行不得发行纸币,并着手回收各省发行的纸币。由于袁世凯称帝和军阀之间割据斗争的影响,北洋政府的大量财政赤字均靠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来垫支,造成了中央银行大量发行纸币弥补财政亏空。巨大的银行纸币发行量造成市场上流通纸币数量与中央银行库存准备金之间数量的悬殊,财政经费的巨大赤字以发行钞票弥补势必引起通货膨胀的产生。护国运动的爆发进一步加剧了财政的困难,国库空虚、商民争兑,中交两行的现银准备金面临完全被提走的危险。1916年北洋政府内阁会议讨论后,决定“暂停兑换”。停兑令的发布不但没有缓解银行准备金压力,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人们的恐慌,现银绝迹,物价飞涨,进一步引发政府以及中交两行的信用危机,造成了京津地区的“京钞风潮”。好在上海中国银行率先抵抗停兑令,苏沪地区中国银行继续兑现,有效避免了金融危机在全国的爆发。但是经过此次危机,之前所计划通过中国银行兑换券替代各省旧币的计划被搁置,各省再次陷入滥发纸币的混乱局面。新铸银元虽然得到了广泛的流通,取得了主币地位,但此时银两和银元并存的现象并未得到根本解决,主辅币之间比价的不稳定,中央政府与其他政府之间的币值兑换比例的变动,仍然严重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后来执政的各派系军阀政府均对币制改革分别进行探索,诸如《国币法草案》及银辅币发行,段祺瑞政府的《金券条例》、直系奉系政府的《公库兑换券条例》等币制调整方案要么在实行过程中难以推进,要么因民众的抗议被迫取消、或者受政局变动影响而被搁置暂停。
(三)废两改元与“银本位制度”的崩溃(1927-1937)
北洋政府《国币条例》的颁布虽然确立了银本位制度却没有废除银两制度,因而在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银元与银两并用,加剧了货币流通的混乱局面,给商品贸易流通带来较大障碍。为了进一步理顺国内的货币关系,建立完善的货币本位制度和货币发行制度,形成现代意义的货币体系。1928年马寅初第一次对实行“废两改元”的政策进行论证和把握并呈报国民政府相关部门审议。4月经过财政部的研究决定将“废两改元”提上日程。6月,财政部在上海组织召开全国经济会议,通过了关于废两改元的草案,到8月,全国财政会议再次强调“决议废两改元,应从速实行,以期币制之统一。”[10]为了推动“废两改元”的进程,实现货币本位制度的转换,国民政府专门聘请美国财政专家甘末尔来华指导“废两改元”政策的设计。1929年11月甘末尔提出《中国逐渐采行金本位币制法草案》但此时正值1929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国家市场黄金价格持续上涨,银价则一路下跌,设定的货币比价受国际市场金银比价严重影响,如果推行此草案则会产生巨额的汇兑损失,此草案不得不最终放弃。
废两改元围绕规范市场流通中两元并用的混乱局面而开展,全国财政会议通过的《废两改元案》中拟定的筹备期为一年。但由于各经济专家对实施方案的商讨、争论以及造币厂的成立建设准备,直到1933年3月3日《银本位铸造条例》才得到立法院通过,3月8日由财政部颁布,条例中规定“银本位币的铸造专属于中央造币厂。银本位币定名为“元”,重26.6971克,成色88%,含纯银23.49344.8克。旧有的一元银币符合原定重量、成色的,在一定期限内与银本位币同样使用。”[11]《银本位币铸造条例》成为中国第三个银本位制的实施条例。所不同的是《国币条例》并未对银两的流通进行法律层面的规定,而在《银本位币铸造条例》中不仅在法律上对银两的流通给予禁止而且对日常收付和交易的流通中银两的使用也进行了彻底的废止。经过3月10日上海“废两改元”试点的推进,财政部于4月5日要求“从4月6日起,所有公私款项收付与订立契约、票据及一切交易一律改用银币,不得再用银两”[12]。自此,全国性的废两改元正式开始推进。
“废两改元”在全国的顺利推行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实行银本位制度,结束了长期以来银两、银元的并用局面,完成了新一轮的币制统一和改革,为经济的平稳运行和纸币的发行奠定了基础。《银本位币铸造条例》的颁布以政府的强制力有效遏制了各地的滥发、滥铸,使银两、银元的汇兑减少,强化了近代银行的力量。但是“废两改元”作为币制改革而言并不全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取消了银两的资格并未取消其他货币的流通资格。其实现了本位币的统一,但对纸币的发行尚未统一。各种形式的辅币、银角、铜币的发行仍然存在,币制混乱局面并未完全改观,只是有所好转。在本位制的选择上,银本位制的确立从国家范围内看,相对落后,随着印度取消银本位制度,中国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使用银本位制度的国家。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的爆发导致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放弃金本位制,实行信用本位制度。1933年的美国为了摆脱危机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并实施了《白银法案》。禁止白银的出口,实行白银国有,大量向国外购买白银。美国的这一政策有效的刺激了白银市场价格的上涨,造成了银本位制国家购买力的增强,简介推动了本国商品的出口。中国作为世界唯一使用银本位制度又并不产银的国家,面对国际市场银价的波动影响首当其冲。1929年至1930年前后,由于国际市场金贵银贱趋势的影响,大量白银流入国内。中国作为银本位制国家,在其他国家遭受重创的时候则由于白银的贬值有效的规避了经济危机的冲击,保持着工商企业繁荣发展的形势。但在世界经济危机中后期,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通过放弃黄金本位制度,提高银价来转嫁危机。通过对银价的人为操控推动银价上涨,造成中国货币的升值,产品出口的大幅下降,白银的大量外流。在各国家即将摆脱经济危机的时刻,中国却陷入了通缩,大批工商企业倒闭、失业激增、市场混乱,企业发展面临严重困境。为应付局势,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加征出口关税和平衡税,通过关税的控制,白银公开外流减少,但白银的偷运、私运、转运等走私的现象却大为增加。
白银的持续外流、导致通货紧缩和物价下跌进一步造成了国内1934-1935年经济危机的爆发。美国白银政策的实施致使中国的银本位货币制度遭受重创,国民政府曾多次与美国政府交涉,敦促其遵守伦敦白银协定原则。面对美国白银政策的坚定不移,国民政府不得不被迫放弃银本位制度,艰难推动下一轮币制改革。1935年9月国民政府聘用英国首席经济顾问李滋罗斯、英国财政部和英格兰银行专家等来华调研推动新一轮的币制改革。同时组织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一起商讨,最终确定新的币制改革方案,将发行的新币与英磅相挂钩。历时三个多月,法币的实施方案产生。财政部在1935年11月3日发布《施行法币布告》指出“自近年世界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近来国内通货益加紧缩,人心恐慌,市面更形萧条,长此以往,经济崩溃必有不堪设想者。政府为努力自救,复兴经济,必须保存国家命脉所系之通货准备金,以谋货币金融之永久安定。兹参照近今各国之先例,规定办法,即日施行。”[13]实施布告明确了法币的发行机关,并对其他银行的发行纸币进行回收,对准备金进行限定和管理,对白银进行了管制,明确了法币的无限法偿资格,以及三大银行的汇率功能职权。经过法币制度的改革,国民政府逐渐摆脱了经济危机的影响,实现了中国货币与白银的脱钩,彻底结束了白银统治中国货币市场数百年的历史地位。
国民政府所推动的货币制度改革对于当时摆脱危机,支持抗战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货币改革进程来看,废两改元实现了货币对内价值的统一,而法币制度的推行则基于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实现了货币外在价值的稳定。在货币制度的改革有效推动了近代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力的减少了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减弱了经济波动增加了经济稳定,为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的增长,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1927-1937年间的第二个黄金时期提供了重要动力。但法币政策的实施并非尽善尽美、一劳永逸,在货币发行方面忽略货币流通规律,在政策实施后法币发行量逐年增大。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财政、军费各方面开支的猛涨,国民政府再次运用了类似北洋政府使用的通过发行纸币弥补财政亏空的手段来支持军费和财政开支的增加。而以此引发的恶性通货膨胀进一步摧毁了法币的市场流通信誉,造成了法币流通能力的降低、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些弊端间接的导致了国民政府执政合法性的逐步丧失。
总体来看,货币本位制度的变革是中国货币制度变革的中心线索。自晚清到新中国成立前的近代中国,货币本位制度的变迁反映出了近代中国人对货币制度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深化,折射了进步的中国人在探索适合本国国情之货币制度的艰难历程。
自晚清以降到民国结束,随着政权变动的跌宕起伏,币制改革也充分显示出其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前进的变迁规律。虽然以往政权推进的币制改革或由于认识不够深刻、或考虑不够全面、或受到政治影响等原因最终难以落实被迫中止。但是渐进式的推动与探索符合中国现实的改革思路无疑是准确的,在推进币制改革过程中所进行的实践和探索对于当前及今后的货币和汇率工作也同样具有着鲜明的指导借鉴意义。近代以来的币制改革实践一方面说明完整的币制改革不仅仅需要货币本位制度的改革,而且还应该包括货币发行制度和货币准备金制度的同步,只有三者的协同才会构成一套稳定的币制改革。另一方面币制改革的实践也提示我们以超发货币来解决财政赤字填补财政亏空的办法并不足取,唯有稳定的货币数量、匹配市场需求的货币发行,才能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人民生活的安定有序。当前在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同样需要我们汲取以往币制改革与国际贸易中货币汇率的调整经验,深刻认识浮动汇率与管理汇率的平衡关系,正确把握浮动汇率制度的管理限度,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注入持久、稳定的动力。
[1]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99-100.
[2]中华货币史.光绪二十九年上谕[Z].上海:上海档案馆,全宗号Y10-1-27.
[3]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M].北京:中华书局.1964,731.
[4]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 1840-1911[M].北京:中华书局. 1964,738-739.
[5]宋佩玉.1840-1911年中国货币制度研究[D].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历史系,2001.
[6]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金融史料组.中国近代货币史资料(第一辑):清政府统治时期1840-1911[M].北京:中华书局.1964,763.
[7]张家骧.中华币制史:第三编[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38.
[8]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3辑[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80.
[9]杨鸿年,欧阳鑫.中国政治制度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2.441.
[10]秦孝仪.中华民国经济发展史[M].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 1983.396.
[11]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国民政府财政金融税收档案史料[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7.385-386.
[12]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参事室.中华民国货币史资料:第二辑[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239.
[13]洪葭管.中央银行史料:1928.11-1949.5[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326
责任编校:邓小妮
Changes of Monetary Standard System Theory in Modern China
LIU Bin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Sichuan,621010,China)
The period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the Republic of China is a time of constant reforms and daptation of Chinese monetary standard system.The paper starts with the basic concept of monetary system and the rigin of monetary problems,and then reviews the monetary reforms history from Currency Rules to National Currency Ordinance,and then to the time of replacing Liang with Yuan of silver in modern China.Besides,the paper sorts out he interactive relationship of currency,finance,exchange rate,trade in monetary reforms process and summarizes the xperience gained in the practice of modern Chinese monetary reform to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struction f the monetary system.It is hoped that the paper can offer some reference to the present and future economic and financial work.
Modern china;currency;standard system.
F822.9
A
2095-7955(2015)02-0038-06
2015-03-05
刘 斌(1987-),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教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局限性影响了货币职能的完全发挥。但鸦片战争以后,随着列强的武力入侵和经济侵略,古老的中国被迫拖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体系当中。自然经济逐步开始瓦解而商品经济逐渐活跃起来,此时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日益得到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