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的反思

2015-03-20毕桂凤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5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年13期
关键词:现存问题反思体育教学

毕桂凤(东北财经大学 体育部,辽宁 大连 116025)

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的反思

毕桂凤
(东北财经大学体育部,辽宁大连116025)

摘要:运用文献综述法阐述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所存在的问题,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步入发展误区的成因进行解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其目的在于修正改革过程中所存在的弊端,为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反思

1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形势,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实用效果,教育部在2003年9月颁布实施《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领》,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全面展开.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提高学生的健康素质水平、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思想等方面发挥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应试教育思想的贻害至深,会对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在教学理念确定、发展取向选择以及教学体系构建等诸多方面产生误导,从而严重地影响到改革的实际效果.因此,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着重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反思,透析问题的成因,探求有效的发展对策,对于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效性,促进改革的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2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现存问题

2.1由于对改革理念缺乏深层次的探究,致使形式主义现象较为严重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在遵循素质教育理念引导的基础上而开展的具有创新意义的实践活动,其核心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切实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取向也应随之做出相应的调整.但是,纵观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现状,走过场的现象十分严重,从而导致了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的形式主义泛滥.造成此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在于对改革的理念缺乏深层次的理解与认知,进而在改革实施的过程中,因缺乏理论的引导与维护,致使改革的发展或后劲不足而趋于停滞,或目标不明而步入误区.正如当前我国社会所致力于的全民健身运动的全面开展与普及,为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确定了发展取向,要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积极引入大众体育元素、实现与社会体育的融合发展.然而,就其实际效果来看,高校学生在参与社会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所显现出的不适应,说明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在价值取向的确定上未能与社会发展的主流需求达成一致,凸显出教学改革形式化的发展弊端.

2.2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中因“换汤不换药”现象的存在,造成了改革的实际效果低下

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的工程,要求与教学活动相关的各个环节必须做出积极的响应.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而言,教学体系的创新是确保教学改革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用过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现状的调查可以发现,教学体系所存在的偏失恰恰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最为主要的现存问题.具体体现为:首先,以满足达标测试为核心目的的教学目标的制定,有悖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其次,传教式的教学手段、“教师讲解→学生练习→教师总结”的三段式教学形式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依旧占据着主导地位,而开放式教学、自主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诸多彰显创新意义与实用价值的新型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未能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得以推广与普及;第三,以达标测评为主要评价手段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沿用,标志着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唯成绩论”教学思想依旧严重.由此可见,虽然目前的高校体育教学将“改革创新”作为自身发展的首要任务,但是,上述问题的存在显现出在教学体系的构建上存在着极为明显的“换汤不换药”的现象,这对于教学改革的实际效果,会产生严重的影响.

2.3重理论研究而轻实践检验,造成体育教学改革中“冷场”现象的频发

社会学理论认为: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在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中,重理论而轻实践的现象较为严重.通过查阅中国期刊网可以发现,有关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理论研究成果较为丰硕,不仅涉及的范围广泛,而且,研究的视角更具多样性.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实践活动则未能与理论研究达成同步发展,诸多研究成果无法在教学实践活动中得以运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在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课题的立项审批与结题审核的环节中,都将理论阐述作为第一标准.教改课题是针对教学活动中所存在的问题而设计的相关整改措施,其效果必须要在教学活动中加以检验方能凸显其实效性.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教改课题的结题环节,仅仅是撰写一至两篇与课题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或撰写结题报告即宣告完成,而对于该课题在教学实践中运用效果,则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因而,造成了所谓的教学改革仅仅体现为相关理论的论证与分析,而在实践活动中则出现了“冷场”的现象.

3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的成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同时,更是教学改革的实施者.因而,教师群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对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具有主导作用.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成因的视角,主要集中于对教师群体自身因素的解析.此方面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两个因素:

第一,僵化的教学思想制约了改革创新意识的发展.改革是一种创新行为,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或理念的引导与规范.相对于现阶段的高校体育教学而言,由于长时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传统的教学观念在广大体育教师中已根深蒂固,致使其教学思想僵化、陈旧,从而形成对改革创新理念理解与接纳的抵触.受此影响,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对于改革或采取应付的手段,或表现出回避的态度,因而及大地限制了改革创新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墨守陈规的教学观念诱发惰性的生成.长期以来,在“唯成绩论”教学思想的束缚下,高校体育教师为了确保达标率,在教学活动中大多采取程式化的教学模式,久而久之,会导致其在教学观念上的陈旧与僵化,并由此诱发其教学惰性的生成.使之在教学活动中过于强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沿用,而缺乏对传统教学模式所存弊端的探究.因此,绝大多数的体育教师只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传教者,而无法成为优秀的创新者.

4 修正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现存问题的基本思路

4.1明确教学改革的价值取向,提高教学改革的实用效果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推陈出新的发展过程,是修正弊端、提高自身社会价值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地位与价值已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思想、促进其综合素质能力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还存在着诸多较为严重的现实问题,导致高校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与社会发展的需求间存在着较大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改革的实际效果,这对于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价值的体现已形成严重的阻碍.因此,基于社会发展需求的导向作用,制定明确的体育教学改革价值取向,进而确保高校体育教学的改革能够实现与社会的同步发展,是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健康发展的必要途径.

4.2制定常态化的改革发展机制,确保教学改革的规范性与持久性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应根据社会的发展动态来不断调整改革的发展取向,修订改革的发展目标.因此,为了确保教学改革发展的规范性与持久性,制定凸显常态化特征的改革发展机制,就成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这就要求在制定高校体育教学发展规划时,必须坚持“以改革为主线”的基本原则,用以确保教学改革的常态化发展.同时,在体育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也必须强调对创新元素的融入,用以彰显改革创新的重要作用.这对于规范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取向、推动教学改革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保障作用.

4.3强化教师队伍素质的培养,推动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教师是教学改革发展计划的执行者,其自身素质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改革的实际效果.因此,相对于高校体育教学而言,为确保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加强对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素质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强化体育教师在教学理念上的转变与更新,使之能够在教学实践活动中确保其教学行为与素质教育的发展需求相应和;其次,要注重对教学创新意识的激发与培养,促进其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第三,要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能力,使之能够在教学活动中及时地发现问题、切实地把握问题的实质,进而制定出科学有效的解决对策.这对于有效地避免改革误区的产生,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社会实用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周辉.对普通高校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探索[J].学校体育研究,2000(4).

〔2〕张文英.大学体育应以终身体育思想作为主导思想[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8).

〔3〕欧阳萍.以终身体育为目标的大学体育教学改革[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6(4).

〔4〕郑颂平.高校体育素质教育模式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79-82.

〔5〕倪欣.试析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的三大趋势[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6).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7-0202-02

猜你喜欢

现存问题反思体育教学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培训问题及对策
建筑安装企业成本控制相关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浅谈企业财务管理优化新思路
高校跨学科教育的现存问题及对策思考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中学生早恋案例分析及反思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