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语境上的适切性

2015-03-20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22期
关键词:修辞格评判句式

张 雁

学术交流与探讨

试论语境上的适切性

张 雁

修辞学中的语境是指人们在进行修辞活动时所依赖的现实情况与条件。语境上的适切性指修辞意义的产生、语言材料的选择、修辞方式的运用、修辞效果的评判等,都要与特定的语境相适应、相切合、相匹配。

语境;修辞意义;修辞方式;修辞效果;适切性

语境是很多学科重点关注的问题,尤其是语用学、社会语言学、言语交际学、文化语言学、修辞学等,更是离不开对语境的研究。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学者对语境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界定。本文探讨的是修辞学中的语境,指人们在进行修辞活动时所依赖的现实情况与条件。

“语境上的适切性”是姚亚平先生在其论著《当代中国修辞学》中总结的修辞的重要属性之一,指修辞意义的产生、语言材料的选择、修辞方式的运用、修辞效果的评判等,都要与特定的语境相适应、相切合、相匹配。

一、修辞意义的产生

周明强先生在《论语境意义的理解》一文中,把意义分为语言意义和语境意义两个层面。语言意义是指语言体系中的意义,即词典所注释的意义,也称静态意义;语境意义是指在特定的情境中所产生的意义,即语境所赋予的意义,也称动态意义,又叫修辞意义。可见,语境对修辞意义有明显的影响和制约。

(一)意义临时化

语言体系中的词语和句子都是音义结合体,其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是固定的,但是在修辞活动中,这种固定对应关系有时会被修辞主体借助于具体的语境而故意打破,从而产生一种临时意义。如词典对“特困生”的解释是“特别困难(多指经济、住房等方面)的学生”,但在“他一上课就睡觉,真是个‘特困生’”这句话中,“特困生”就依赖语境而产生了“特别疲乏想睡觉的学生”这样一个全新的意义。而一旦离开这个特定语境,“特困生”的该意义将不复存在,它只是特定语境所赋予的临时意义,语境在颠覆“特困生”原本意义的同时,建立了新的临时化的意义。

(二)意义具体化

语义具有很强的概括性。所谓概括,就是把对象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舍弃其中具体的个别的特征,归纳总结出对象事物本质的共同的特征。如 “货”的词义是“货物、商品”,该词义就是从各种各样的“货”中概括出的这类对象事物的共性,但该词义却并未包含客观世界中不同品类的“货”的个性。当然词义的这种概括性主要存在于静态的语言体系内,而在动态的修辞活动中,借助于语境条件,词义会发生由共性到个性、由概括到具体的变化,语境条件越具体越充分,词义所指就越清晰越具体。如鲁迅《药》中“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货”,就具体专指“人血馒头”,这正是小说《药》的上下文语境发挥作用的结果。

(三)意义转化

在具体的修辞活动中,语言本身固有的意义会因为语境而发生转化,一是意义朝着与原义相反的方向转化,如“褒词贬用”“贬词褒用”。《现代汉语词典》对“一毛不拔”的解释是“形容非常吝啬”,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在梁记新牙刷的广告语“梁记新牙刷——一毛不拔”中,“一毛不拔”则显然具有“牙刷质量好,不掉毛,结实耐用”等褒义色彩。二是意义从一个方面转向另一个方面,如“大词小用”“小词大用”。《现代汉语词典》对“事业”一词的解释是“人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而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但在类似于“他最近在从事打麻将的事业”这样的话语中,“事业”一词显然属于“大词小用”。

(四)意义潜在化

在具体的语言运用中,有些语言符号不光具有表面意义,还有隐含于语言符号内的潜在意义、隐性意义,即言外之意、弦外之音。它是借助于特定情景补充、拓展、延伸出来的意义,是同语境密切相关的一种意义,其能否被理解、被破译,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如客观的语境条件,交际双方的各种情况包括认知水平、认知背景等,如果不顾这些因素的制约,那些潜在化意义的传递便不可能实现。如鲁迅小说《孔乙己》中,酒馆里那些无聊闲散的酒客见到孔乙己后所说的“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其意义就具有隐含性,利用小说的上下文语境,通过推理、拓展,读者自然就能理解这句话的潜在意义,即“孔乙己,你又因为偷窃挨打了”。

二、语言材料的选择

修辞是选择、调整、锤炼语言的行为,修辞中对语言材料的选择,主要指对语音、词语和句式的选择,而选择这些语言材料的最基本原则就是适应语境。

(一) 语音形式的选择要适应语境

语音是语言的外在表现形式,承载着一定的语义内容,要想声情并茂地传情达意就需借助语音的配合。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如果巧妙地加以运用,就能做到语言的声音美,而如何选择语音形式当然要受制于语境。我们之所以习惯于诸如“教师和领导”、“教书的和当官的”之类的说法,就是因为它们做到了音节的平衡分布,相应位置上词语的结构和音节一致,从而使得音节整齐匀称、和谐流畅、节奏感强。如果表达为“教师和当官的”“教书的和领导”,读起来就会显得涩滞、不流畅、不和谐。 “心安理得”是一个常用的成语,但在民谚“不占不贪,理得心安”中语序却有了改变,其原因只有一个,就是为了适应上句中“贪”的韵脚。韵脚统一,不仅音韵和谐,悦耳动听,而且上口易记,便于传诵。

(二)词语的选择要适应语境

词语是语言的物质基础,是语言运用的备用单位,任何一种语言都有自己庞大的词汇系统,人们可以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在意义差别很大的词语中进行选择其实不难,难度最大的是在意义大同小异的词语即同义词语中进行选择,因为很多同义词语的意义仅有极其细微的差别。而选择什么样的词语,就必须考虑具体语境的需要。如“老师”和“教师”,“大咖”和“高手”“能手”,“妈妈”和“母亲”等,都无法在任何情况下互换使用,因为它们尽管在理性意义上相同,但在附加色彩上却有区别,因此有各自的适用场合。

(三)句式的选择要适应语境

句式指的是句子的结构方式,一般来说,句式不同,它们所强调的语意以及所表现的语气、风格、色彩等也会有差别,所以在语言运用中就必须根据表达目的和内容以及具体的语境选择句式。对句式的选择、取舍就是句式修辞,而句式修辞的难点则是对同义句式的选择。同义句式所表达的主要意义相近,但又有细微差别,而使用的结构则明显有异。如“风把树枝刮断了”和“树枝被风刮断了”,前者为“把”字句,后者为“被”字句,这两句话大同小异、同中有异,在具体选择运用时就要考虑其各自表意的侧重点及适合出现的上下文。如果上句为“风太大了”,那么下句就需继续“风”这个话题而选用“把”字句,突出强调“风”对“树枝”有怎样的影响;如果上句为“树枝太细了”,那么下句就需继续“树枝”这个话题而选用“被”字句,突出强调“树枝”遭遇了什么。

三、修辞方式的运用

修辞方式也叫修辞格式、修辞格,“是在语境里巧妙运用语言而构成特有模式以提高表达效果的方法”。(黄伯荣、廖序东2011)修辞方式是传统修辞学研究的重点。在语言运用中,如果使用一般的语言形式已经不足以实现特定的目的、获取特定的效果,就需要借助修辞格这种特殊的言语形式了。而修辞格的形成和运用都与语境紧密相连。

(一)修辞格的形成依赖语境

汉语中的很多修辞格是借助于语言本身或汉字的语境因素而形成的,没有相应的语言文字条件也就没有这些修辞格。如没有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存在,就不会有“双关”;没有反义词的存在,就不会有仿词中的“反仿”;词语如果没有感情色彩,就不会有“易色”;词语如果没有范围大小,就不会有“降用”或“升用”;没有汉字的组合部件,就不会有“析字”。也有一些修辞格是借助于上下文语境而形成的,如拈连、借代、借喻、移就使用等。如果孤立地看,“篝火”“梧桐树”等只是一个名词,但把它们放至合适的特定的语境中,如“欢乐的篝火”“寂寞的梧桐树”,就构成了“移就”辞格。

(二)修辞格的运用依赖语境

很多修辞格的运用必须在特定的语境中进行,如果脱离了语境,有些修辞格就会让人感到不可思议,甚至会以为语言表达有误,交际信息的传递就会出现障碍,交际目的就很难顺利实现。如,在运用移就格时,如果不顾具体的语境,生涩无理地把人的特殊心理感受转移至事物上,就会出现令人难以理解的病句,脱离《围城》中的特定语境,其“灌半壶冷淡的茶”就有定中搭配不当之嫌;在运用飞白格时,如果不顾场合、不看对象,会让人误以为语言表达者语言能力低下,没有语境的支撑,孤立地把“别墅”说成“别野”就只能是一种语言错误;在运用双关时,如果不依托时代背景、交际场合、特定情景及相关的语言因素,其一语双意就无法实现,不结合特定的语境,《天安门诗抄》中的很多诗歌就意义晦涩、不知所云。

四、修辞效果的评判

语言的基本意义在于其工具性、有用性,也就是说,人类利用语言这种工具实现了一定的目的,这种工具才具有实用性,才有价值。而修辞是人们为了实现语言的价值而进行的选择、调整、锤炼语言的活动,修辞之所以对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进行选择锤炼,是因为其终极目标就是获取理想的语言表达效果,即修辞效果。孤立地看,任何语言材料和表达方式都无所谓效果的好坏优劣,所以,对修辞效果的评价和判断必须结合语境才能实现,修辞效果的评判既受制于语言语境,也受制于非语言语境。

(一)语言语境制约修辞效果的评判

语言语境即语言本身的环境,也就是上下文、前言后语。衡量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的优劣,必须看其是否与前言后语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是否与上下文语境相协调。“推敲”的故事从唐代流传至今,已然成了词语锤炼和选择的佳话,但是究竟在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中用“推”好还是用“敲”好,评判官既不是韩愈也不是贾岛,而只能是语境,其评判的标准只能是适应整首诗的前言后语,与整首诗的意境相协调。再如“客人来了”和“来客人了”这两种说法本身并无高低之分,但是一旦进入具体的语境,其效果的优劣就自然显现。“客人来了,打乱了我的计划”。这种说法不好,因为“客人来了”中的“客人”应是事先约定的、意料之中的,那么这个“客人”的到来就应该是计划的一部分,而不至于打乱了计划。“来客人了,打乱了我的计划”。这种说法就好,因为“来客人了”中的“客人”是无定的、意料之外的,那么这个“客人”就是一个不速之客,而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肯定会打乱原有的计划。

(二)非语言语境制约修辞效果的评判

非语言语境即社会现实语境,包含政治、经济、文化、时代、民族、自然、交际、体态等语境。衡量交际话语修辞效果的高下,必须看其是否与这些语境因素相适应。比如“欢迎您再来”之类的窗口行业文明用语,未必是放之四海而皆“优”的,在不同的语境中其修辞效果会有很大的不同。没有哪一个医生在给病人看完病后会说“欢迎您再来”,因为这句话不适宜出现在医院这样一个特殊的交际场合,这是交际场合在发挥效果评判上的制约作用。现在被网络称作新新人类的年轻人,如果在日常交际中也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那样满口“之乎者也”,显然是不合时宜的,这是时代因素在发挥效果评判上的制约作用。儿歌“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只能是过去时代货币制度下的产物,而今市面上流通的人民币最小面值是一角,根本就不存在一分面值的人民币了,因此现在的人如说“捡到一分钱”,要么是谎话,要么是捡到了奇货可居的旧币。

综上所述,语境是修辞的基础,无论是修辞意义的产生、语言材料的选择,还是修辞方式的运用、修辞效果的评判,都离不开语境因素的制约,没有一定的语境,就无所谓修辞。

[1]姚亚平.当代中国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周明强.论语境意义的理解[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03(9).

[3]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冯广义.语境适应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丁金荣

H030

:A

:167-6531(2015)22-0001-03

张雁/枣庄学院文学院教授 (山东枣庄277160)。

猜你喜欢

修辞格评判句式
论修辞格的本质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现代汉语反饰修辞格新探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初中语文修辞格教学初探
评判改革自有标准
特殊句式
“奇问”修辞格的特点、功能及判断方法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