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建设探析

2015-03-20

船舶职业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院校职业高职

李 萃

教育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继续做好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2012年度实施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下简称《通知》)要求有关学校将所有已列入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国家示范(骨干) 高职学校重点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的专业的相关信息,加入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以期对专业建设的日常教学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

1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作用和内涵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是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国家示范(骨干)高职学校重点建设、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建设验收的重要内容,教育部通过平台数据可以监督各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实施程度,各高职院校也可以通过平台把握教育部的建设重点。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犹如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管理的体检仪表,能准确衡量一个专业的办学状态。

通过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各院校可上网实时填写数据,动态、真实地将专业建设状态一一呈现,整合专业建设的信息资源,改变学校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学院领导及教学管理部门可以从该平台中查找学校工作亮点、存在问题以及影响专业发展的瓶颈,为以后的工作方向及决策提供依据,以提升管理水平。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具有统计汇总功能,其大致可分为招生情况、实践条件、鉴定机构、信息化、专业建设、教学活动、校企合作等方面,反映一个专业整个培养过程的状态。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建设,给高职院校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新思路,建立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不但有利于促进高职院校信息资源的整合,而且使信息资源在各个部门间进行“流动”,有利于改变学校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

2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建设过程

自2012年起,渤海船舶职业学院根据《通知》要求,将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运行与维护作为常规工作的重点,将船舶工程技术专业、船舶动力工程技术方向、船舶电气技术方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数控技术专业、船机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理化测试及质检技术专业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纳入平台进行填报。此平台是国家级重点专业建设进行验收的重要指标,学院进行了多次填报、修改、整理、上报和审核等方面的工作并总结出了以下经验:组织填报一定要注意平台的逻辑关系,填报的每一步都与下一步有着紧密的联系,若一步出错则会导致所有数据重新填写,因此要搞清楚平台的逻辑关系就要对专业培养整个过程了如指掌。

首先,要填写建设期内没有逻辑关联的基础数据,即学校信息、二级单位、招生情况、实践条件、鉴定机构、信息化、专业概况、课程信息、专业班级、国际合作、培训鉴定、教师基本信息、学生基本信息、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数据。

其次,要填写带有逻辑关联的模块,组织教师和学生填写个人信息。基础数据填好以后,教师和学生按照基础数据提供的账号和密码自行登录填写。组织专业任课教师填写个人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培训进修、顶岗实践、社会兼职、获得证书、获得荣誉、研究成果、课题项目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平台体现出了专业建设中师资队伍建设的状态。组织学生分两方面填写:一方面是学生的在校活动,即奖励及荣誉、资格证书、社会活动、顶岗实践、兼职打工和创业信息等方面的培养状态;一方面是学生毕业后,填写“职业发展”模块,学生完成所有课程后,将“专业班级”模块设置为毕业状态,组织学生填写毕业去向、毕业反馈、创业信息、继续教育、职业反馈,了解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状况。

而课程设置则具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要遵循整个教学过程的先后顺序,以一个学期为例,在基础数据“课程信息”模块填写完整情况下,要在“专业课程体系”模块中填写实践课程的“实践项目”。然后在“专业教师”模块中选择本专业任课的教师,在“课程安排”模块中选择“专业教师”中的上课教师、合班情况等方面的数据。这时上课教师打开平台能够看到自己任课的情况,有担任实践项目的教师还要填写日常实践记录。待教学活动结束后在“课程评价”模块中结束课程状态并进行评价。一个学期课程结束后录入“学生成绩”模块和“奖助学金”模块。此外,还有订单培养要在录入学生信息后,才能选择添加订单学生的姓名。

负责填报的人员要非常清晰环环相扣的逻辑步骤,一旦更改某一步骤,其他步骤将会随之更改,尤其是“专业”填报涉及的人员多而广,不但涉及本专业教学教师、实践教师和专业外的校内基础课教师、校外企业人员,还有本专业的毕业生和在校学生,需分别培训填写,人员组织起来非常难。因此,每一个专业都要有一个联络负责人,一般由专业负责人充当这个角色,然后再分别下设管理教师和学生作为专门人员负责填写,以防数据出现纰漏。

为保障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正常运行,应从运行管理和制度保障两个方面进行建设实践与研究:在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运行管理方面,为保障整个平台运行的独立性、所采集数据的原始性和对数据分析的及时性,按照教育部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订《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制度》,以明确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责任分工、采集、汇总和评估等方面的工作,同时要建立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组织机构。首先,应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主要职能部门和二级教学单位领导为成员的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保障领导小组,负责平台运行中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领导决策、宏观调控、实施整改等各个环节的权责划分,为平台运行提供组织保障;其次,成立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管理中心,由专门负责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管理的部门和与核心数据(如师资、教学、实训) 相关的职能部门的管理人员构成,负责数据采集的标准制订、咨询、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管理与技术支持。在制度建设方面,针对校内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和管理需要,制订了《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制度》和《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工作制度》。其中《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规定了采集、浏览、分析与管理权限,及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周期要求,不同的行政与教学部门对所采集数据的浏览与分析要求,并明确了整个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运行过程的奖惩办法。

3 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的建设效果

以2014年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验收为例,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汇总出了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学时比例、专任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比例、实践教学课时数占课程总课时比例、招生计划完成率、新生报到率、初次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师资培训人数、生均实训设备值、生均校内实训工位数、合作企业投入总值等方面的数据。通过平台可以看出很多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在区域性、职业性和实践性方面不突出。

在“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大背景下,高职院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致教师的数量与质量都参差不齐。职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要有熟练的专业技术和实践操作能力,也就是成为“双师型”的教师,而现有的专任教师队伍还不能满足当前教学改革的要求,组建培养一支优秀的具有双师素质的专业师资队伍成为当务之急。

学生的职业发展和毕业反馈,很好地体现了专业建设过程中课程体系欠缺的内容。许多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建设方面忽视对行业职业的调研,只有弄清学生职业发展状况,结合企业需求所设置的课程才是对学生真正有意义的、学以致用的课程,专业课程设置不能脱离职业的轨道。

另外,当前的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仍没有很好地融入课程建设中,尤其是生产性实训基地所占比例和实训对岗率不高,资源优势和实训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职业技能不占明显优势。

通过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我们了解到专业建设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要将企业管理模式融入日常教学中,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在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过程中需合理优化教师资源,重点培养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符合本专业发展需要、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结构科学的师资队伍;在深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加强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进一步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系列企业实习基地,进一步维护好专业实习基地、产学研基地以及毕业生就业基地,为学生的在岗实习提供基本保证,使本专业实践教学在社会上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因此,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科学管理”的作用,加强对日常教学活动的有效监督和管理,以促进学校更快更好地发展。

[1]巩建闽,萧蓓蕾.基于系统的课程体系概念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2(6):102-106.

[2]王驰.高职院校构建第二课堂活动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2):209-210.

[3]郭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教育发展动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9):82-85.

[4]周琳.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内涵廓清及实践对策[J].职教论坛,2012(7):18-20.

[5]马树超.校企合作: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主线[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28-33.

猜你喜欢

院校职业高职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