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经筋”篇中十二经筋主筋、支筋探析
2015-03-20魏子耿高佳丽李晓红路少华曹永亮
魏子耿 高佳丽 李晓红 路少华 曹永亮
(河北省元氏县中医院,河北元氏 051130)
《内经》中的“十二经筋”记载于《灵枢·经筋》。《灵枢·经筋》中的“十二经筋”是古代医家对人体“筋”之间关系的总结归纳。该篇把人们在日常劳作、生活中相互密切联系的筋膜组织进行归类,总结划分成十二条纵行组织结构,即“十二经筋”。并把因潮湿、劳作等原因引起的,当时常见的躯干、肢节部位的劳损、痹痛等病证,归纳总结为十二经筋疾病。结合现代解剖学对人体运动功能结构的认识,“十二经筋”的组织结构和经筋病证就是现代运动系统解剖结构之间的功能联系以及运动损伤常见病症发病规律的早期总结。《内经》中的经筋学说是对人体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
《内经》“十二经筋”把人体筋膜系统归类成十二部分,并在描述时将从起始部到本条经筋结束时结聚的部分,即沿本条经筋纵行的循行路线分布的部分称之为“直行者”;把未沿本条经筋纵行的循行路线,但与本条经筋联系密切的部分称之为“邪(斜)行、支者、别者、邪(斜)外”等。
为了便于描述,对经筋的“直行者”,称之为“主筋”即“主干”或“主路”;对本条经筋的“邪行、支者、别者、邪外”等,称之为“支筋”“络筋”“支路”;对于“支筋”按沿每条经筋发出的先后顺序,依次称之为本条经筋的“支筋1”或“络筋1”或“支路1”,“支筋2”或“络筋2”或“支路2”等。
《内经》中对“辅筋”“辅路”没有具体描述,我们认为,在主筋循行部位起到辅助作用的经筋组织应称之为“辅筋”。它与“支筋”一样,应加以重视研究,因为它们和“主筋”“支筋”一样,都是经脉、络脉解剖结构的基础。
《内经》中“十二经筋”的“主筋”“支筋”,我们称之为“主路”“支路”,是因为经筋的组织解剖结构不是一维的线性或面型结构,也不是二维的平面结构,是“肌筋膜复合体”组成的三维立体结构,而用经线、支线容易使人们误认为经筋就是一条线性结构。对“十二经筋”主筋结构进行归纳总结,清晰理解哪一部分是本条经筋的“主筋”“支筋”,便于对每条经筋组织结构的整体掌握、记忆;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经筋和经脉之间的关系,以及经脉之间表里、络属关系的结构基础;临证时可以帮助找到治疗重点,提高疗效。
“支筋”是“主筋”与其他经筋之间功能活动时联系密切、疾病损伤时经常累及的筋膜结构。故本研究根据《内经》之意,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对《灵枢·经筋》中“十二经筋”的“主筋”“主路”“支筋”“支路”归纳分类如下:
1 足太阳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1.1 足太阳经筋“主路”起于足小指。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上循跟,结于腘。上结于臀。上挟脊上项。其直者,结于枕骨,上头下颜,结于鼻。
足太阳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足跖屈,屈膝,伸髋,头颈、腰背伸展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时,人体背后躯干、肢节活动时纵行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一条人体背后常用运动力线的概括。
1.2 足太阳经筋“支路”有7条,分别是:支路1,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支路2,其别者,结于腨外,上腘中内廉,与腘中并。支路3,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支路4,其支者,为目上网,下结于頄。支路5,其支者,从腋后外廉,结于肩髃。支路6,其支者,入腋下,上出缺盆,上结于完骨。支路7,其支者,出缺盆,邪上出于頄。
1.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足太阳经筋“上结于踝,邪上结于膝”称之为“支筋”而不作为“主筋”,是因为“上结于踝”与后面的“邪上结于膝”接续,与“其下循足外踝,结于踵”相比较,后者是纵行循行部分。在《内经》中“踝”不仅指足内踝、外踝。《灵枢·经脉》载“小肠手太阳之脉,起于小指之端,循手外侧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其“踝中”指手腕部。可知“踝”在《内经》指小腿与足部之间左右两侧或手腕两侧突起部分。
2 足少阳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2.1 足少阳经筋“主路”起于足小指次指。上结外踝。上循胫外廉,结于膝外廉。其直者,上乘
、季胁,上走腋前廉,系于膺乳,结于缺盆。直者,上出腋,贯缺盆,出太阳之前,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
足少阳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足外翻,髋关节外展,躯干、头颈侧屈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时,人体侧面躯干、肢节活动时纵行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一条人体侧面常用运动力线的概括。
2.2 足少阳经筋“支路”有2条,分别是:支路1,其支者,别起外辅骨,上走髀,前者结于伏兔之上,后者结于尻。支路2,支者,结于目外眦,为外维。
2.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足少阳经筋“主路”中“循耳后,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的循行路线,结合《灵枢·经筋》对本条经筋病证的论述“从左之右,右目不开,上过右角,并脉而行,左络于右,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可见当时医家已经观察到额角颅脑损伤引起对侧肢体活动障碍的关系,这与神经系统的锥体交叉的认识一致。
现在对“上额角,交巅上,下走颔,上结于頄”循行路线的认识,一种是“上额角”后,交到对侧循行,再“下走颔,上结于頄”;一种是“上额角,交巅上”后,左右经筋又返折循行到同侧,再“下走颔,上结于頄”。我们认为应是“从耳后”一支“上额角”到对侧,在头部与对侧经筋“交巅上”;一支“下走颔,上结于頄”。
“支路1”描述的是与足太阳经筋和足阳明经筋之间的相互联系,其功能是使下肢屈曲、后伸、外展,与行走关系密切,是对人体下肢活动一条重要的经筋结构。
3 足阳明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3.1 足阳明经筋“主路”起于中三指。结于跗上。其直者,上循骭,结于膝。其直者,上循伏兔,上结于髀。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上颈,上挟口,合于頄。下结于鼻。
足阳明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足踝背屈,伸膝,屈髋,胸腹、头颈前屈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时,人体前面躯干、肢节活动时纵行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一条人体前面常用运动力线的概括。
3.2 足阳明经筋“支路”有5条,分别是:支路1,邪外上,加于辅骨,上结于膝外廉;直上结于髀枢,上循胁,属脊。支路2,其支者,结于外辅骨,合少阳。支路3,聚于阴器。支路4,上合于太阳。太阳为目上纲,阳明为目下纲。支路5,其支者,从颊结于耳前。
3.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主路中“合于頄”,是因有其他经筋结聚于此,所以为“合”,而非“结”;“下结于鼻”是对本条经筋在此部位重要性的强调,也可以作为一条“支筋”看待。
4 足太阴经筋的“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4.1 足太阴经筋“主路”起于大指之端内侧。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结于膝内辅骨。上循阴股,结于髀。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
足太阴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足旋后,膝屈曲,大腿内收,躯干屈曲、旋转等动作。此“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时,下肢小腿深部,大腿内侧活动时纵行的、到躯干胸腹部前面通过脐部交叉的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其“主筋”活动是下肢小腿后面深层,大腿内侧部位,躯干前面胸腹部的活动力线。
4.2 足太阴经筋“支路”有2条,分别是:支路1,聚于阴器。支路2,其内者,着于脊。
4.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主路中“上结于内踝。其直者,络于膝内辅骨”,从内踝到膝内,从现代医学组织解剖结构来看是指小腿后面深层组织结构,与足太阳经筋“上循跟,结于腘”比较,位置较深。
“上腹,结于脐。循腹里,结于肋,散于胸中”,结合足阳明经筋“上腹而布,至缺盆而结”综合分析可知:一是足太阴经筋“循腹里”强调了与足阳明经筋相比较,组织结构位置较深;二是足太阴经筋“上腹,结于脐”,特别强调了在脐部结聚。对于本条经筋“结于脐”,结合对腹部解剖结构的认识,有腹外、腹内斜肌筋膜、腹横肌筋膜,都在腹中央白线部位,左右交叉结聚在一起,所以“结于脐”是在强调本条经筋的组织结构在脐部有左右交叉的结聚。认识理解本条经筋“结于脐”左右交叉结聚的组织结构,有助于“络诸筋”的足厥阴经筋,以及循行于经筋组织中的“足厥阴肝经”左右交叉循经感传现象的理解。
对“散于胸中”,教科书和一般论著认为是“散布到胸中”,但对散布到什么部位无具体描述。我们认为可能是对位于胸骨深面胸横肌筋膜的描述。这样即可将“足阳明”和“足太阴”之间的表里结构部位论述清楚。
“支路2”中的“其内者,着于脊”,论述的是与足少阴经筋之间的联系。
5 足少阴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5.1 足少阴经筋“主路”起于小指之下。入足心,并足太阴之筋,邪走内踝之下,结于踵。与足太阳之筋合,而上结于内辅骨之下。并太阴之筋而上,循阴股,结于阴器。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与足太阳之筋合。
足少阴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足趾抓地,足旋后,小腿用力,大腿内收,脊柱运动协调等动作。此“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时,足趾抓地站稳,小腿后用力,大腿内收活动时纵行的,到躯干协调整合脊柱活动的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其“主筋”活动是足趾、小腿后面、大腿内侧以及协调整合脊柱活动的力线。
5.2 足少阴经筋“支路”有1条,即“结于阴器”。
5.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经研读经文,结合现代解剖知识,从人体活动来讲,经筋结构是结聚在髋关节内侧上下的骨骼上。按照沿本条经筋纵行的部分为经筋主干归纳,“结于阴器”应该为“支路”。《灵枢·经筋》直接描述“结于阴器”是为了强调足少阴经筋对“阴器”的重要性,与足厥阴经筋一样,都是一条特别的“支路”。
起始足小趾下,通过足心部,在小腿部的循行过程反复“借路”于足太阴经筋和足太阳经筋,加强了本条经筋与足太阴和足太阳两经筋之间的联系。其主筋与足太阴和足太阳两筋之间有共用的肌筋膜复合体结构,但通过上下延伸,形成了一条具有独立功能的肌筋膜结构。
足少阴经筋在足底更多走行于中央,解剖学已明确,足底中间肌筋膜鞘与小腿后面深层肌筋膜鞘在结构上相通,这是足少阴经筋走行于小腿后面的深层、位置较深、属于阴筋的解剖依据。
足太阳经筋“上挟脊上项”,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从《内经》用词的不同可以看出对经筋解剖结构层次的认识,足太阳经筋与足少阴经筋相比,解剖组织结构层次表浅。足少阴经筋“循脊内,挟膂”,强调“内”,说明这条经筋此处走行位置较深。
《灵枢·经筋》载足少阴经筋的主症,“在外者不能俯,在内者不能仰。故阳病者,腰反折,不能俯,阴病者,不能仰”,对此段经文的认识,一般认为是指胸腹和后背,结合经筋位置理解,此针对的是“循脊内,挟膂”而言,挟脊柱深层经筋组织,在脊柱后面的损伤则“不能俯”,在脊柱前面的损伤则“不能仰”。
6 足厥阴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6.1 足厥阴经筋“主路”起于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上循胫,结内辅骨之下。上循阴股,结于阴器。络诸筋。
足厥阴经筋的“主筋”“主路”与其他5条足经筋都有联系,没有一条独立属于自己的肌筋膜复合体组成的“道路”。而起始于足“大指之上。上结于内踝之前”有独立的筋膜结构。再往上走“上循胫,上结内辅之下”,根据此路线上的解剖结构,与足三阳经筋都有联系,还包括小腿骨间筋膜、肌间隔筋膜等经筋组织结构。结合足厥阴肝经分析,还包括胫骨骨膜、比目鱼肌筋膜等其他2条足阴筋解剖结构。至大腿部,与足太阴、足少阴相交相伴循行。
正因为足厥阴经筋的“主筋”与其他5条足经筋都有联系,所以说此条经筋能“络诸筋”。其“主筋”活动使挴趾伸,整合协调其他5条足经筋活动。因为“络诸筋”,到腹部本条经筋还能借助其他经筋组织向上循行。
6.2 足厥阴经筋“支路”有1条,即“结于阴器”。见解分析见5.3项足少阴经筋解释。
6.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解释足三阴经筋、足阳明经筋皆结聚于“阴器”,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是“循阴股,结于阴器”,足阳明经筋、足太阴经筋先“结于髀”再“聚于阴器”。在论述这几条经筋与“阴器”的联系时用词不同,足少阴经筋、足厥阴经筋循行过程都是直接“结于阴器”,而不用“聚于阴器”,是为了突出这2条阴经筋与“阴器”关系的重要性。
7 手太阳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7.1 手太阳经筋“主路”起于小指之上。结于腕。上循臂内廉,结于肘内锐骨之后,弹之应小指之上。入结于腋下。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
手太阳经筋“主筋”的功能是,能够产生小指伸,小指展,伸腕、尺侧屈腕,肘、肩关节伸展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特别是进食时,上肢肢节尺侧伸面及肩颈部纵行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上肢肢节、肩颈、头面部沿本条经筋的活动力线。
7.2 手太阳经筋“支路”有3条,分别是:支路1,其支者,后走腋后廉,上绕肩胛,循颈,出走太阳之筋前,结于耳后完骨。支路2,其支者,入耳中。支路3,上属目外眦。
7.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手太阳经筋“主路”“直者,出耳上,下结于颔”,与手少阳、手阳明经筋是对饮食、喝水动作需要上肢及面部肌筋配合的活动总结。特别是古代农耕时期,当时食物较硬,进食需要上肢和面部肌筋膜用力配合才能完成撕咬食物的动作描述。
在探究上肢经筋、经脉时,要清楚掌握经筋、经脉的走行,需要勤研经意,反复揣究,不能根据现代解剖体位,以及规定的经络体位。《内经》是以两人问答的形式来论述的,当时的体位是以两人相对而坐、指给对方描述为基础,因此上肢体位应为屈肘,有时拇指朝上,有时手掌朝上的姿势。对下肢和躯干部,也要根据当时的叙述来探求《内经》论述的具体解剖位置。
8 手少阳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8.1 手少阳经筋“主路”起于小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结于肘。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
手少阳经筋“主筋”的功能是,能够产生小指次指伸、展,伸腕,肘、肩关节伸展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作、活动、进食时,上肢肢节伸面及肩部后侧面相关纵行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上肢肢节、肩部后侧面沿本条经筋活动力线的概括。8.2手少阳经筋“支路”有2条,分别是:支路1,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支路2,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
8.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本经筋“主筋”中“上绕臑外廉,上肩,走颈,合手太阳”合于手太阳经筋“支筋1”的“耳后完骨”。本经筋“支路2”中“其支者,上曲牙,循耳前,属目外眦。上乘颔,结于角”,结合足少阳经筋和手阳明经筋,也应是结于对侧额角。
9 手阳明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9.1 手阳明经筋“主路”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结于腕。上循臂,上结于肘外。上臑,结于肩髃。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直者,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
手阳明经筋“主筋”的功能是,能够产生挴指、示指伸,腕伸,桡侧腕屈,伸肘、肩外展,屈颈等动作。“主筋”是对劳作、活动、进食时,上肢肢节伸面桡侧及肩颈部前面纵行肌筋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上肢肢节、肩颈头面部沿本条经筋的肢节活动力线的概括。
9.2 手阳明经筋“支路”有1条,即其支者,绕肩胛,挟脊。
9.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本条经筋“主路”“其直者,从肩髃上颈”的论述,没有描述结聚之处,经查阅历代有关文献,亦无相关探讨。结合现代解剖知识,在颈椎部应有该结聚。“其支者,上颊,结于頄”,《灵枢·经筋》将其描述为“支者”,应该属于“主筋”的经筋组织。
“上出手太阳之前,上左角,络头,下右颔”,结合足少阳经筋,显然当时医家也观察到“锥体交叉,大脑半球指挥对侧肢体功能活动”。在本条经筋结束时,把其作为“直者主筋”论述,是为了强调“左角”和“右颔”以及右侧肢体的关系。
“从肩髃上颈”到“下右颔”先后综合观察本条经筋主路,应属同一部位,这样的描述是为了本条经筋在“上出手太阳之前”的循行中,与对侧头角的关系。
9.4 手三阳经筋综合分析手太阳经筋“入结于腋下”,手阳明经筋“上臑,结于髃。其直者,从肩髃上颈”,可以看出手太阳经筋比手阳明经筋循行部位较深。手少阳经筋“合手太阳”,经筋走行也与手太阳经筋、手阳明经筋多有重合,结合《脉灸经》记录的缺失,这是古代医家在对上肢功能活动和病机变化的不断总结中,到《内经》成书时,对上肢一条经筋活动力线的归纳。
10 手太阴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10.1 手太阴经筋“主路”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结于鱼后。行寸口外侧,上循臂,结肘中。上臑内廉,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
手太阴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大指屈、收、展、对掌,屈腕、桡侧屈腕,肘屈、肩关节屈、收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动、活动、进食时,上肢肢节活动时前面桡侧纵行筋膜以及胸胁部筋膜之间的关系总结,是上肢肢节、胸胁部沿本条经筋活动力线的概括。
10.2 手太阴经筋“支路”可将“上结缺盆”作为手太阴经筋一条支路,也可以看作是主筋结构在此处组织的加宽。
10.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对“主路”中“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一般都认为是深入胸腹腔,通过膈肌下行到胃上口贲门的描述,属于脏腑经筋。根据《说文解字》:“贲”在读bì(名词)时,意为“饰也”,字从卉,从贝。“卉”指花卉,“贝”指金钱。“卉”与“贝”联合起来表示“鲜花与钱币送英雄”。结合古人在胸胁部佩戴装饰的习俗,“贲”应指胸胁部位。
“贲”在读bēn(动词)时,通“奔”,急走,逃亡。《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载“肺脉……滑甚为息贲,上气”。“息贲”描述的是肺病症状,指呼吸急促。与气急喘促引起的胸胁部起伏有关。综上所述,《内经》在此是指胸胁部位,联系“合贲下,抵季胁”,也能解释一致。
“贲门”一名是在《内经》之后的《难经》才明确的。现因解剖术语“贲门”是指胃的上口。对贲门是胃的上口这一概念的熟悉,导致对“散贯贲”的理解是膈肌与贲门部位。如果是深入体腔就不应用“散”字,“散开通过贲部”描述的应是体表部位。“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是对胸胁部筋膜组织的归纳。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上膈属肺……”中有明确的“胃口”、“膈”的概念,此时说的部位是在体腔内部。
11 手厥阴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11.1 手厥阴经筋“主路”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
手厥阴经筋“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中指、腕、肘屈,肩关节屈、收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动、活动、进食时,上肢肢节活动时前面纵行筋膜以及胸胁部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上肢肢节、胸胁部沿本条经筋活动力线的概括。
11.2 手厥阴经筋“支路”有1条,即其支者,入腋下,散胸中,结于贲。
11.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此条经筋“主路”与手太阴经筋走行基本一致。但起始部不同,肢体活动时运动力线不同,损伤后果亦不一样,临证治疗需要认真辨析。
“下散前后挟胁”是对手太阴经筋“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循行部位的解释,也是“贲”不是指“膈”和“贲门”的依据之一。
12 手少阴经筋“主筋”“主路”“支筋”“支路”
12.1 手少阴经筋“主路”起于小指内侧。结于锐骨。上结肘内廉。上入腋,交太阴。伏乳里,结于胸中。循臂(贲),下系于脐。
手少阴经筋的“主筋”“主路”的功能是,能够产生小指屈,腕屈,腕尺侧屈,肘屈、肩关节屈、收等动作。“主筋”是一条劳动、活动、进食时,上肢肢节活动时前面尺侧纵行筋膜以及胸部筋膜之间关系的总结,是上肢肢节、胸部沿本条经筋活动力线的概括。
12.2 手少阴经筋“支路”可以把“循臂(贲),下系于脐”看作一条支路。
12.3 本条经筋的有关见解手少阴经筋主筋与手太阴经筋、手厥阴经筋的主路都有相交,但起始部和经筋终末部位不一,循行过程中涉及组织解剖结构不一,需我们认真探讨才能临证辨治准确。
手少阴经筋“主路”“伏乳里,结于胸中”与手太阴经筋“主路”“入腋下,出缺盆,结肩前髃。上结缺盆。下结胸里。散贯贲,合贲下,抵季胁”相比,“伏”强调了手少阴经筋比手太阴经筋组织解剖部位较深。2条经筋都往下循行,“胸中”是强调手少阴经筋循行于胸部中央,“抵季胁”论述手太阴经筋向下循行到两侧胸胁部。
“循臂”,有关观点认为应该是“贲”之误。从上述论述可以了解“臂”在此是指胸腹壁,结合“伏乳里,结于胸中”,指乳房下面胸部深层的筋膜结构。“循臂,下系于脐”,是指循胸腹壁前中部深层筋膜,这与有关论著深入体腔的论述不一致。如果描述“入”体腔,就不应用“伏”,这样应该更符合《灵枢·经筋》对本条经筋的论述。
足少阴经筋的“主筋”,“循脊内,挟膂。上至项,结于枕骨”。手少阴经筋的“主筋”“伏乳里,结于胸中。循臂,下系于脐”。一条在人体后背,挟脊柱,督脉周围;一条在前面胸腹部,挟胸骨、腹白线,任脉两边。循行于经筋之中,起到荣养、联络、沟通经筋组织的经络也应该循行于此部。足少阴肾经在腹胸部循行路线应该属于心经,华佗夹脊穴实为足少阴肾经在躯干部的循行路线。
总之,手三阴经筋是关于手、腕、肘、肩关节屈、收等功能活动的相关经筋及其病证辨治经验的阐述。
小结将《灵枢·经筋》关于“十二经筋”的论述进一步划分为“主筋”“支筋”具有重要的意义:①古代医家更多的是从功能活动的联系去归纳经筋,就如五脏六腑,是以经络为联系通路,沟通络属成为一个整体的功能复合体,不是某一个单独的组织解剖结构。②西方医学与中医学相比较,更注重组织解剖结构,注重每一个完整器官的功能研究。而中医学则是把人作为一个整体,对共同完成某一功能活动的人体结构进行系统归纳,把它们作为一个共同的复合体,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生理联系和病理变化。③《灵枢·经筋》对经筋的重视与现代解剖学对肌肉的重视不同。躯体关节的功能活动既需要筋膜组织结聚固定,也需要肌肉的收缩动力。躯体关节的疼痛痹证,更多是筋膜组织的病变;中风偏瘫是肌肉不能随意收缩伴肢体活动受限,筋膜既有挛缩,又有被拉伸。所以对筋膜和肌肉应该同样重视,把它们作为一个功能整体,即肌筋膜复合体去研究整条经筋的解剖结构。④内脏筋膜和躯体筋膜之间的互相影响是藏象学说的组织结构基础之一,随着对位于躯体表面的“十二经筋”和内脏经筋联系的研究探索,可以帮助了解位于经筋组织结构之中的经络是如何实现沟通表里内外、联络上下的。⑤研读经典,总结归纳《灵枢·经筋》,并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可进一步归纳探讨古人论述的“经筋”循行部位的组织结构。从功能整体到局部结构,把组成一条经筋的各局部结构探讨清楚,再将各解剖结构系统联系起来,可以使我们在中医学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使具体病证的辨证论治更准确,更好的将中医学几千年的“整体观念”以及“辨证论治”的精准医疗思想具体应用到临床诊治中。⑥探讨《灵枢·经筋》中的主筋、支筋,随着对经筋解剖结构认识的不断完善,能够使我们在研究经络的组织结构、十二经脉走行时理清思路。中医学的经络学说有了经筋的解剖结构基础,就有了“视之可见,扪之可及”的组织结构基础,就不仅仅是一个功能的概念。传承是为了创新发展,这样的探讨能使中医学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各经筋更详细的组织解剖结构描述,以及支筋归纳综合,由于篇幅原因,本研究没能更详细描述,另有专篇论述。
(本文编辑:曹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