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足部贴敷护理对妇科手术前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2015-04-08王丹芳
王丹芳
(河北省怀安县妇幼保健院妇科,河北 怀安 076150)
女性在行妇科手术前情绪上会产生不同程度的紧张、害怕、担忧等,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到患者的睡眠质量,导致睡眠时间少、易觉醒等,严重者会发生失眠。临床研究表明,较差的睡眠对手术质量、术后康复,特别对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如果使用安眠药物进行干预,虽然效果显著,但会给患者造成一定的药物依赖性,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同时,也大大增加了意外事件的发生风险[1-2]。因此,如何更加有效的、安全的帮助妇科手术患者提高睡眠质量成为现代护理的重点。2010-03—2013-06,我们采用中药足部敷贴方法护理妇科手术前患者39例,并与中医妇科常规方法护理39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78例均为我科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干预组39例,年龄24~65岁,平均(47.8 ±10.5)岁;教育年限1 ~16 年,平均(9.6±3.1)年;子宫肌瘤23例,卵巢囊肿 9例,子宫腺肌病7列;睡眠评估:良好28例,一般10例,容易觉醒1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3]总评分(10.32 ± 3.45)分。对照组 39例,年龄23~65 岁,平均(49.2 ±11.4)岁;教育年限1~16年,平均(8.6 ±2.9)年;子宫肌瘤24例,卵巢囊肿10例,子宫腺肌病5例;睡眠评估:良好29例,一般9例,容易觉醒1例;PSQI总评分(10.05±3.11)分。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均符合各类妇科疾病的诊断及手术指征;年龄在20~70岁,受教育年限在6年及以上;无精神疾病史,沟通无障碍;患者及家属知情并自愿参加本研究。排除患有严重焦虑症、抑郁症患者。
1.3 护理方法
1.3.1 对照组 采取中医常规妇科护理方法。①环境护理。保持病房整洁、安静,通风良好,温湿度适当,每日控制家人、朋友的探望次数,以保证患者有充分的时间休养。②情志护理。护理人员首先真诚、热情、主动地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内心想法、顾虑、需求,然后护士利用自身的专业知识耐心的给予解释、纠正、开导及鼓励,生活上要全面、细致地照顾患者,解除患者的后顾之忧,使患者情志保持良好状态。③护理巡查。每日按时、按次巡查,观察患者的舌苔、脉象、汗、便等变化,询问患者的睡眠、膳食、情志等情况,并做好记录。④健康宣教。对患者或者家人进行相应疾病的健康教育,让患者或者家人对疾病知识、临床治疗、护理内容等有一定的认知,以提高疾病治疗的依从性。另外,进行手术前睡眠护理干预。在行妇科手术的前3晚,每日临睡前均用45℃左右的温水泡足,当水温降低后及时加入热水,使水温始终保持在45℃左右,泡足时间为25~30 min。泡足后患者开始卧床睡觉。
1.3.2 干预组 在对照组护理方法基础上,采用中药足部敷贴进行睡眠干预。中药足部敷贴组成:远志 20 g,首乌藤 20 g,香橼 10 g,当归 10 g,酸枣仁10 g,甘草5 g,加适量蜂蜜熬制成膏,置于医用敷贴内圈中,于妇科手术的前3晚,每日临睡前利用膏体温度热敷于患者足底涌泉穴位置,热敷时间要达到20~30 min,患者开始卧床睡觉,敷贴于第2 d早晨(总敷贴时间保证在8 h以上)患者起床时取下。
1.3.3 疗程 2组均于手术前3 d开始观察,每日1次,3 d后评价疗效。
1.4 观察指标
1.4.1 焦虑、抑郁情绪评估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4]与抑郁自评量表(SDS)[4],2 项满分均为100分,而最少分值均为20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评估时间点为:干预组首日中药足部敷贴前60 min、对照组首日泡足前60 min及2组手术当日早晨8:30。
1.4.2 睡眠质量的量表评测 应用PSQI中的入睡时长、睡眠中觉醒时长、睡着时长及睡眠总有效率4个条目来评测2组手术前一晚的睡眠状况。入睡时长=睡着时间-上床熄灯时间;睡眠中觉醒时长=睡眠过程中觉醒的时间总和;睡着时长=睡着时间的总和;睡眠总有效率=睡着时长/(入睡时长+觉醒时长+睡着时长)×100%。评测时间点为的手术当日的早晨9:00。
1.4.3 睡眠质量的主诉评测 患者主诉评价手术前一晚的睡眠质量。明显提高:患者主诉容易入睡,睡着时间较之前增多了60 min或以上,自我感觉睡眠较深,醒来后精神较好;没有变化:患者主诉与之前的睡眠状况无明显变化,睡着时间较之前增多或减少在60 min内;质量下降:患者主诉睡眠状况较之前更加严重,睡着时间较之前有明显的减少(减少时间≥60 min)。评测时间在PSQI量表评测后进行。
1.4.4 催眠药物的运用情况 记录2组手术前一晚患者上床熄灯后120 min仍未入睡,并要求给予催眠药物的例数。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2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2 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表12 组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分,±s
与本组干预前对照组比较,*P<0.01;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P<0.01
SAS 40.3 ±4.9 32.7 ±7.1*△39.2 ±5.3 41.1 ±4.8 SDS 37.4 ±4.1 31.5 ±5.6*△36.5 ±3.8 37.9 ±4.4
由表1可见,干预组干预后SAS、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1),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对照组干预后 SAS、SDS评分较干预前均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2组干预后PSQI评分及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见表2。
表2 2组干预后PSQI评分及催眠药物使用情况比较
由表2可见,干预组干预后入睡时长、觉醒时长、睡着时长及睡眠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使用催眠药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
2.3 2组干预后患者主诉睡眠质量状况比较见表3。
表3 2组干预后患者主诉睡眠质量状况比较 例(%)
由表3可见,干预患者主诉睡眠质量明显提高率高于对照组(P<0.01)。
3 讨论
对于女性患者来说,妇科手术不仅在躯体上受到病痛的折磨,精神上也承受着沉重的负担,尤其对行子宫切除、附件切除术的女性患者,精神上的抑制尤为严重,常表现为情志上焦虑、紧张、抑郁等,从而导致患者气血阴阳运行紊乱失和,脉络循行不畅,脏腑功能失调,最为典型的外部症状表现就是睡眠障碍[5]。中药穴位贴敷是常见的中医外治疗法,操作简便,且药物直接作用于患者穴位,药物渗透强而快,经足底穴位、经脉被吸收,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内分泌系统,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6]。
本研究结果表明,干预组患者运用中药足部敷贴后,SAS、SDS评分比敷贴前明显下降,睡眠质量明显提高;而对照组干预后SAS、SDS评分反而比之前有所上升,睡眠质量明显降低。结果表明,中药足部敷贴对妇科患者手术前晚的睡眠及情绪的改善是有明显作用,同时两者的改善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手术的开展,促进了术后康复。需注意的是,本次研究排除了术前患有严重焦虑症、抑郁症的患者,对于这类患者的中药干预研究还有待探讨。在睡眠质量方面,干预组睡眠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催眠药物的使用量比对照组有明显的减少,干预组患者主诉睡眠质量提高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睡眠质量的提高有利于改善患者术前的机体状态,加强免疫功能,从而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中医学强调整体观念,人体的各项生理功能依赖各条经络联系贯通,《灵枢·海论》曰:“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人体经络联系各个脏腑,表里相合,外部与皮、肉相连,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的气血阴阳互相制约平衡,互根互用。肾为先天之本,肾精是否充足,决定了人体基本生理功能是否可以正常运行,心主神志,主全身脉络血液运行[7]。因此,只有心肾融合相交,方能发挥正常生理功能。足底部的涌泉穴是足少阴之井穴,足少阴脉气出于此穴,主要功用为滋阴潜阳、镇静安神、降气活络。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刺激涌泉穴可以增强局部神经末梢的敏感性,调节人体神经内分泌系统,使局部血液循环通畅,能治疗多个系统的相关病证[8]。足部贴敷功用之理论依据基于此,所以,中药足部敷贴治疗疾病与保健是中医外治法精髓的集中体现。本组贴敷中药中,远志、首乌藤宁心安神;香橼理气、解郁;当归补血活血,疏通脉络;酸枣仁酸甘敛阴;甘草、蜂蜜调和诸药。共奏宁心安神助眠之功效,达到提高睡眠质量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显示,中药干预的干预组在手术前晚使用催眠药来安眠的例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组患者主诉睡眠质量状况也显著优于对照组,这证实了中药足部敷贴在妇科患者手术前安眠中的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对照组采用睡眠干预是常见的纯热水泡脚方法,对患者可能没有产生或只产生微乎其微的心理安慰,而干预组采用中药敷贴可能在患者心理上起到了一定程度的暗示,2组之间的差异对研究结果的影响还有待经后作进一步研究。但是,不管中药敷贴对患者手术前的安睡作用是来自中药本身的药性,还是来自中药干预行为对患者心理的安抚性,都对妇科手术患者在术前起到了降低焦虑抑郁情绪、提高睡眠质量的效果,并且此中药干预方法使用方便、经济适用,是中药干预护理运用于手术患者中的一次成功的试验,未来关于中药干预术前睡眠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乃致于术后保健的影响,还有待我们深入研究。
[1] 王磊.失眠症患者睡眠认知状况与睡眠质量的相关性[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11):35 -36.
[2] 尹梅娟,郑婉婷,黄竹英.理性情绪疗法对乳腺癌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状态及睡眠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10A):53 -55.
[3] Buysse DJ,Reynolds CF 3rd,Monk TH.et al.The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a new instrument for psychiatric practice and research[J].Psychiatry Res,1989,28(2):193 -213.
[4] 王宇中.心理评定量表手册(1999-2010)[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11:231-235.
[5] 刘春援,蒋维晏,陈荣荣.《内经》睡眠理论与临床应用[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24(3):1 -5.
[6] 杨军玉.穴位贴敷疗法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4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4,36(9):1361-1362.
[7] 王丽贤,刘金涛.《内经》理论与失眠的分类证治[J].河北中医,2012,34(8):1229,1244.
[8] 王惠茹,王翘楚.浅析“天人相应”与失眠症[J].河北中医,2013,35(7):1008 -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