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和难点

2015-03-20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审计局苏小甜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乡镇重点领导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审计局 苏小甜

2014年7月,中纪委、中组部、监察部、人社部、审计署和国资委联合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明确规定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包括乡、民族乡、镇的主要领导干部。同时对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也作出了具体规定。本文就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问题和难点以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

(一)贯彻执行党和国家、上级党委政府重大方针政策情况

包括目标责任制完成情况,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政策的贯彻情况,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保护、民生改善政策的贯彻情况,统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规划,以及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政策措施及效果等。

(二)财政管理情况

包括财政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性、专项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政府性债务情况。同时查看收入是否真实、合法,入账是否完整,支出是否合法、合规,分析其收入、支出和结余资金的结构,如果超支,分析其资金来源,是否占用专项资金和征地款。尤其要关注“三公”经费使用情况,是否违反中央“八项规定”和“六项禁令”。政府性债务方面重点关注债务来源及构成、债务资金投向、偿债能力状况以及存量债务的还本付息情况,以揭示政府债务风险状况。

(三)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情况

突出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及执行情况的审查,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精神,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重大经济事项是否集体研究决定,内控制度执行是否严格、有效,有无因制度不健全或执行不力而发生违纪行为,对已发现的问题是否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等。

(四)征地情况

征地拆迁直接关系到被征地农民或其他权利人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稳定,应重点关注是否长期拖欠和挤占挪用拆迁补偿资金等损害农民利益的问题。

(五)个人遵守财经纪律及有关廉洁从政规定情况

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与有关人员谈话,向当地组织部门和纪律检查部门征求意见,看个人在经济方面是否存在违法违纪问题。

(六)其他情况

包括编制使用及相关规定的执行情况、对以往审计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等。

二、目前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一)审计范围广、综合性强、审计难度大

乡镇党委、政府作为党的基层组织和国家的基层政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与党政工作部门比较,乡镇承担着更大的责任,面临的矛盾更加错综复杂,困难和问题更多,审计的范围更广。审计机关要在有限的时间、靠有限的人力,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进行全面审计是十分困难的。

(二)审计评价的内容范围过窄,审计的深度与质量难以提升

目前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评价,往往限于所在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有关经济问题,这样的评价已不适应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全覆盖的要求,也不适应干部管理部门认定领导干部功过是非、履行职责的需要。

(三)经济责任难以准确界定

乡镇党委和政府领导职责交错,从各地乡镇的实际情况看,党委书记是“事实上”的一把手,主持所在乡镇全面工作,经济决策基本由党政班子集体决定,而资金使用则是乡(镇)长审批。因此,党政“一把手”之间经济管理的权力和责任难以严格划分。

三、化解难点问题的对策

(一)突出重点,量力而行,兼顾审计的必要性与审计力量的可能性

经济责任审计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内容上应当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既要有深度,又要有重点。一是不能走马观花,一味追求数量,在面上把所有单位走一遍;二是不能所有领域、所有项目平均用力,要紧紧围绕党和政府工作中心,全面把握相关领域的总体情况,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关注的重点问题,对由财政支付的人员工资等支出可作为非重点资金择期实施审计。在方式上可采取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审计内容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为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重点审计真实性和合法性;一部分为审计调查内容,包括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廉政建设情况、投资决策情况、政策执行情况等,调查对象为组织人事、纪检监察、统计、经贸等部门,重点审计合法性和效益性。对因条件限制不能检查核实的指标,以国家法定单位或有关职能部门发布数据为准。

(二)审计评价应当与审计内容相统一

审计评价应适应新形势下审计监督全覆盖对审计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乡镇工作涉及面非常广,乡镇党政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也是全方位的,因此审计评价内容除财政财务收支外,还应该包括与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有关的管理和决策等活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包括环境保护、民生改善等重要事项。但应当注意的是,审计评价要有充分的证据支持,对审计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的事项不作评价。

(三)实事求是界定责任,把责任落到实处

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审计机关应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主持谁负责、谁签批谁负责、谁决定谁负责”的原则,根据领导干部的职责分工,充分考虑相关事项的历史背景、决策程序等要求和实际决策过程,以及是否签批文件、是否分管、是否参与特定事项的管理等情况,依法依规认定其应当承担的直接责任、主管责任和领导责任。只有将相关因素进行实事求是地分析,才能对被审计者的功过是非予以准确评价。

对乡镇党政领导干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已成为县级审计机关的重要职责,审计机关和人员要更新思想观念,改进审计方法,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评价领导干部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和工作业绩,进一步强化审计监督职能,促进乡镇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深入开展。

[1]中央纪委机关、中央组织部、中央编办、监察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审计署、国资委2014年7月联合印发,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

[2]韩明升.经济责任审计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1年11月

[3]孙继论.乡镇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和范围[M].山东省审计厅网站

猜你喜欢

乡镇重点领导
乡镇改革怎样防止“改来改去”?
“老乡镇”快退休,“新乡镇”还稚嫩 乡镇干部亟须“平稳换代”
重点推荐
让乡镇纪委书记敢亮剑
2016重要领导变更
这些是今年要重点做的事
党委重视 人大尽责 乡镇人大立出新威
重点报道
重点报道
不能比领导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