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深入开展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思考

2015-03-20娄底市审计局唐稳国

财经界(学术版) 2015年8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资源环境

娄底市审计局 唐稳国

资源环境审计是审计组织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被审计单位资源环境会计披露的信息进行真实性、合法性的验证,是披露其资源环境状况及环境经济责任鉴证的特殊审计,是环境科学与审计实务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门审计工作实际应用学科。近年来,审计署专门制定了《关于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意见》,将继续加大资源环境审计力度,积极探索中国特色资源环境审计路子,为促进改善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源环境审计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是天然的关系,资源环境审计已成为审计的热点。

一、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必然性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公布,自2015年1月1日起施行正式施行,说明我国对资源环境的保护越来越重视。审计也需要革新,需要创新观念、创新技术、创新方法,拓展新的审计领域也势在必行。对审计而言,深入地开展资源环境审计既是现实的需求,也是实现我国审计事业本身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刘家义审计长指出: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及时发现、揭示和抵御资源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维护资源环境安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审计的法定职责和历史责任。资源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一旦发生问题,造成的影响非常大,恢复成本极高。因此,我们在这一历史时期必须要开展和不断优化资源环境审计。

二、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迄今为止,资源环境审计在中国的发展虽然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而我国现行资源环境审计存在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和宣传不够

我国对资源环境审计的研究正处在发展中,广大审计人员自身对资源环境审计意义、内容和方法还不够理解,致使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工作缺乏理论指导。政府部门、企业领导和其它社会各界对环境审计的认识更是不足,资源环境审计缺乏必要的思想、理论准备和舆论准备。

(二)资源环境审计内容单一

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重点基本局限于以资源环境资金为基础的财务收支审计,主要审查各部门环保资金的使用是否符合国家的规定、是否专款专用、有无资金挤占挪用或闲置的问题;企业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守了现在的环境保护法律和地方颁布的环保法规,如排污量是否超过了核定标准,是否按照规定的要求及时上交了各种费用。

(三)资源环境审计缺乏恰当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我国目前还没有建立有效的环境审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不,由于缺乏相关的审计依据或评价标准,审计部门一向只在对政府环保部门和企业的审计中,才涉及到资源环境审计,其实保护资源环境是每个部门和每个人的义务。

(四)资源环境审计的力量严重不足

我国经济生活中违法乱纪行为还大量存在,审计部门不得不被动地将大量的人、财、物等审计资源运用到财务合规审计中去。另外资源环境审计对象和方法的多样性、复杂性,审计机关缺少环保专业对口人才无法更好开展工作的问题更为突出。

三、完善我国资源环境审计的对策和建议

(一)加强环境审计的宣传和理论研究

对于资源环境审计,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内处各界对保护环境资源会越来越重视,我们审计机关相应开展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这就更要各界人理解它、重视它进而实施它。因此我们的审计人员应积极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基础理论研究,更有义务广泛地宣传资源环境审计,让它广为人知,尤其是争取到政府和企业领导、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氛围,促进资源环境审计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完善的资源环境审计评价标准和操作准则

就目前而言,资源环境审计的理论发展尚不成熟,我们应该努力建立便于操作的资源环境审计的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体系建立应当遵循合理、易行的基本原则,与此同时,审计还可以积极推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将资源环境审计结果予以公告,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对被审计单位的震慑作用。

(三)积极开展合作审计,综合利用各种资源

一是各级审计机关要上下级合作,通过联合审计的方式开展资源环境审计,这个一来可以提高地方政府对资源环境审计的重视度,二来也可带动下级审计机关的积极性,促进跨区域和流域环境问题的解决;二是充分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各自的作用。实现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的有机融合。三是积极聘请外部专家。与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聘请资源环保领域相关专家指导、帮助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

(四)国家审计机关要带头构建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大格局

国家审计要注意把资源环境审计穿插运用到其他审计项目当中,要结合财政审计和投资审计两大块,跟踪资源环境政策落实和改善资源环境资金建设投入的成果审计。随着我国民生审计项目的增多、经济责任审计领导人级别的上拓下延等,都可关注资源环境效益。

四、结束语

资源环境审计虽然困难重重,但是随着审计部门、环保部门和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随着“两型社会”建设在我国的全面推进建设,随着国家对民生的重视和人民对生活质量的品味的提高。我们相信,在人类社会进入以“绿色文明”为标志的世纪的时候,在各地注重实现资源型城市和可持续发展的今天,资源环境审计必将大有作为。

[1] 陈基湘.世界环境审计的发展和对我国环境审计的启示[J].中国审计学会环境审计研讨会论文集,2008

[2] 王凤,朱保平,董国强.环境审计主体的经济学思考[J].审计文摘,2007

[3] 刘丽.环境审计建设的实施方案[N].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10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资源环境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环境
资源回收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