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文化休克的原因及护理

2015-03-20丁艳琼

护理研究 2015年14期
关键词:监护室休克心脏

张 洁,丁艳琼,李 娜

所谓文化休克(文化冲击)就是个体从熟悉的文化环境来到陌生的文化环境,并试图了解或适应新文化环境时所产生的精神紧张综合征,表现为生物、心理、情绪三方面的反应[1]。由于造成文化休克的主要原因包括沟通交流障碍、日常生活活动差异、风俗习惯差异、态度和信仰差异。当同时出现的原因越多、差异越大时,个体产生文化休克的表现越明显[2]。全机器人心脏手术依赖术者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技巧,不同于传统心脏手术的“开胸断骨”,仅需操控机器人的几个“手臂”在病人胸骨侧面开几个小口即可完成操作。由于手术室和术后转监护室等环境方面的特殊性及对机器人给自己做心脏手术这一特殊术式的知识缺乏,导致病人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文化休克。笔者就可能引起择期行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病人术后文化休克的原因进行分析,现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心血管外科进行全机器人心脏手术208例,其中男144例,女64例;年龄17岁~79岁,平均32.4岁;术后转监护室继续治疗2d~5d,平均2.7d;带气管插管时间10h~32 h,平均22.6h。既往有高血压者56例,有糖尿病者70例,术前血气分析达标,所有病人肺功能良好,无精神病史,各项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无胸部手术史和胸膜炎病史。术前常规行双侧内乳动脉64排CT检查,排除内乳动脉严重畸形及巨大室壁瘤以及严重肺部病变等不能耐受术中单肺通气的病人。通过拔管后交流、术后家庭回访等手段,发现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沮丧甚至恐惧等心理。

2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系统简介及手术病人的选择

随着20世纪末“达·芬奇S”机器人手术系统通过美国FDA认证,全机器人手术系统已成为目前微创技术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该系统主要由医生操作的控制台、床旁机械臂塔和视频系统3部分组成。医生控制台装有三维视觉系统、振动消除系统和动作定标系统,保证了机械臂在狭小的胸腔内进行极其精细的操作。机械臂可达到7个自由度,能完成人手不能完成的动作并可过滤术者手部的震颤。视频系统采用三维成像技术,将物体放大10倍,能够清晰准确地暴露术野。手术时医生在控制台通过操作手柄,向胸腔内持续吹入二氧化碳,待操作侧肺叶完全萎陷后指导器械臂进行手术操作。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系统具有手眼配合好、手臂无抖动、三维视图、活动范围广等优势[3]。由于术中需要长时间单肺通气,我们常规通过胸部X线、动脉血气分析以及肺功能检查等评估病人的插管条件和肺功能;嘱长时间吸烟的病人手术前尽早戒烟,并加强吹瓶训练;因为肥胖的病人对单肺通气的耐受能力降低,要鼓励病人在手术前减肥;此外,器械臂体积较大,手术又在狭小封闭的胸腔内进行,为杜绝手术操作过程中机械臂的相互碰撞,病人体重和身高应尽可能分别大于40kg和150cm。

3 产生文化休克的原因

3.1 客观因素

3.1.1 周围环境的改变 病人全身麻醉手术,术毕即返回监护室。为防止处于未完全清醒状态的病人因躁动而发生意外,常规使用约束带,虽然已做了术前解释并让病人授权签字,但病人完全清醒后仍对自己手脚被约束,周围各种陌生的仪器在报警,全身的各种管道而感到紧张甚至恐惧;监护室特殊的探视制度和不能家属陪护的规定,加上手术本身带来的疼痛刺激,都会加剧病人的文化休克。

3.1.2 机器人手术的特点 由于机器人手术是在密闭的胸腔内进行,术中需要实行单肺通气和二氧化碳气胸,术后机体对二氧化碳气胸的耐受力明显下降,很容易缺氧[4]。加上机器人手术的引流管位置在胸腔侧壁,神经血管相对集中,病人在拔除气管插管后要求多做咳嗽的动作,常常会加剧伤口的疼痛[5,6],病人会因为增加憋气感而对这种期望值很高的术式产生怀疑进而加剧文化休克。

3.2 主观因素

3.2.1 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 病人的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高,相应对新事物理解力强、接受快,文化休克持续的时间会减少,很快能适应环境的改变并消除对全机器人手术的顾虑,积极主动地配合手术和术后监护,尽早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3.2.2 年龄和性别 年轻病人更易于接受新鲜事物,也更愿意尝试新的文化环境,同时,机器人心脏手术创伤小的特点能给女性病人减少许多难以让人接受的瘢痕,所以爱美的年轻女性会接受机器人手术。相对而言,年纪大的男性病人总是沉溺于自己几十年的社会阅历,对机器人手术而且是心脏手术半信半疑,所以思想负担很重,总是反反复复打听各种消息。

3.2.3 性格和生活习惯 有调查结果表明,外向、开朗、乐观、豁达的人很容易排遣自己的负性情绪,比性格内向的病人文化休克程度轻。机器人术后入住监护室的病人在拔除气管插管后那些常与护士交流的病人恢复速度、搬出监护室时间均优于整日少言寡语的病人[7]。生活习惯规律、自尊心强的病人,尽管已了解治疗护理的需要,但面对术后全身赤裸,整日躺在床上不能自由活动的现实的时候还是产生了极大的文化休克。

4 护理对策

4.1 及时评估病人出现的心理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在手术前1d常规进行术前访视,详细阅读病人病历,全面了解病人情况。由于全机器人心脏手术是一种新技术,病人及家属缺乏此方面的知识,难免会担心手术结果,造成了文化休克。要告知病人术后可能出现的不适反应及原因以及应对的方法,使病人对即将面对的新的文化环境有个大体了解,介绍机器人团队的业绩,印发宣传册,用大量的图片和事实使病人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术后,ICU内对全身麻醉刚清醒的病人进行安慰:手术很成功,现在您在监护室,由于病情的需要,您的双手暂时被约束,口中的管子是帮助呼吸的,暂时讲不了话,也会有口渴的感觉,我都理解您!现在请您放松,跟着机器喘气,闭上眼睛好好休息……向病情平稳拔除气管插管的病人介绍身上各种管道的目的及注意事项,鼓励其多活动,多进食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搬出监护室后,鼓励病人及家属自己参与到护理计划中,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早日痊愈出院。

4.2 充分利用ICU内的通讯工具,建立支持系统ICU特殊的探视制度会让病人因见不到家人而加剧文化休克,我们在每个病人床头设立了可视电话,在通话前给病人做好生活护理,让病人以良好的形象与家人面对面交流,并适当遮挡病人身上的管道,减少病人及家属的不安心理。每个病人床旁还设有传递窗,让家属把病人爱吃的东西、平时爱读的书籍传进来,还可以把一些鼓励的话写下来交给病人。同病室病人相互鼓励,让有相同病症但已成功手术的病人现身说法,增强病人的信心。

4.3 根据个体差异制定护理措施 根据病人文化水平讲解手术知识;对年轻人尤其是爱美的年轻女孩可以多用常规开胸心脏手术的伤口愈合对比照片来讲解机器人手术的优点;注意保护病人的隐私,减少暴露的机会;尊重少数民族的习惯和宗教信仰,饮食和生活习惯上尽可能满足;多与内向病人交流,鼓励病人主动说出自己内心的感受,尽可能缩短文化休克期。

5 小结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切口小,能大幅度地降低手术创伤及手术出血率及感染率,加快康复速度,并且具有很好的美容效果,但它仍是一种全新的手术方式,病人及家属会因不熟悉而产生不信任感,加上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存在,会使很多病人精神紧张,产生机体调节功能和神经活动紊乱,这种文化冲击的存在会延缓病人的康复过程。多方位向病人介绍科室的手术及护理水平,耐心、细致地讲解治疗方案,并充分尊重病人个人习惯,利用亲情支持系统,使病人尽快走出文化休克期,才能在更大程度上体现机器人手术的优势。

[1]张珂,樊鲜枝,董新平,等.心脏病监护室患者文化休克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763-764.

[2]崔月丽,高丽美.1例外籍患者康复中发生文化休克的护理体会[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4,13(4):233-234.

[3]高长青.微创机器人手术在中国[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8,23(6):16.

[4]肖赛松,高长青,陈婷婷,等.全机器人心脏手术麻醉中体外循环对肺功能的影响[J].中国体外循环杂志,2011,12(9):201-202.

[5]丁艳琼,康文斌,冯锦茶,等.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后病人早期疼痛的观察及护理[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7):744-745.

[6]张颖.全机器人系统在心脏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suppl.2):109-110.

[7]贺平.中国留学生在英国经历的文化冲击现象分析[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1(3):85.

猜你喜欢

监护室休克心脏
车祸创伤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干预措施分析
心脏
床旁超声与移动DR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的应用比较
重症监护室护士职业倦怠的研究进展
55例异位妊娠破裂休克的急救护理体会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的麻醉研究进展
重症监护室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研究
请您收藏
——过敏性休克和肺水肿的抢救流程
重症监护室非发酵菌的耐药性分析及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