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像的意义——从库尔贝到梅尔尼科夫

2015-03-20郑彦民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尼科夫梅尔葬礼

郑彦民

(闽江学院美术学院,福建福州350000)

19-20世纪,正是西方艺术风起云涌、革旧鼎新的大动荡时代。在此期间,美术界出现两位重要的人物,一位是19世纪法国写实主义绘画大师库尔贝(Gustave Courbet),一位是20世纪苏联/俄罗斯美术界的旗帜性人物梅尔尼科夫。

1 画家作品

1.1 库尔贝的《奥尔南的葬礼》

库尔贝于1849-1850年创作了《奥尔南的葬礼》。这幅长6米65、高3米14的油画巨作描绘的是作者的家乡“奥尔南”地区的一场葬礼。作品呈横向格式,画面共有46个人物和一只狗。近景是一口大坑,周围的人分为几组。画面左侧是城堡的全景,画面右侧是岩峰,两处悬崖伸向奥尔南。画面中,小城的居民正在埋葬一个死者。画面中心是墓穴,人们正将棺木抬进墓穴。画面左边是神职人员、教区官员和唱诗班的少年,右边有库尔贝的父亲和妹妹、奥尔南的市长以及一条狗。在作品中,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分成三组:教士、抬尸工人在墓穴左边,男人们在墓穴右边,女人们绕过男人从左向右行进。为了打破送葬人群造成的密集感和僵硬感,画家赋予人物的眼光与面部以不同的方向。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其中有画家自己家庭的成员以及熟识的友人近邻。库尔贝后来回忆:“全村的人民都来参加这个让人意想不到的葬礼。体重达四百磅的市长已经摆好了姿势,还有教区的牧师、抬棺者、公证人、副市长马雷、我的朋友们、父亲、唱诗班的小孩、挖坟地的工人、穿着1793年时代革命军服的老退伍军人、一条狗及送葬的人群,还有两位领队(一个鼻子像樱桃,但是比樱桃大多了而且有五英寸长),我的妹妹及其他的妇人等。”[1]

和艺术史中有关“耶稣受难”的古典主义作品一样,画面中葬礼现场的基督雕像屹立于群山之上,高于一切。这是一尊基督木雕像,呈灰红色,栩栩如生,背景不是耶路撒冷,而是光秃秃的汝拉山脈的悬崖峭壁。库尔贝试图通过作品唤醒人们对共同命运的关注,观众会因而联想到莎士比亚笔下哈姆雷特在墓地的场景。狗在这里扮演了一个古老传统的角色——在所有的宗教传统中,在民间陪伴亡灵的总是动物。

整幅作品表面上是风俗场面,实际上是奥尔南地方一群人的肖像。这种地方性的葬礼往往也是当地各式各样的人物出现的场合,有官吏、商人和神父等头面人物,也有死者的亲属友人。一般人物的表情神态都是严肃而漠不关心的,唯有死者的亲属才显出哀悼的神态。之所以要如此详细地列出所有画面中人物的真实身份,是因为这恰恰是库尔贝绘画的基本理念:描绘真实,永远不画自己没有看到的人和事。画家以严谨朴实的艺术语言、纪实的手法,不加任何修饰和美化,描绘了这个真实而平凡的生活场景,精确地塑造了众多人物形象。

1.2 梅乐尼科夫的《波罗的海海军的誓言》

梅尔尼科夫的作品《波罗的海海军的誓言》完成于二战之后不久的1946年。作品表现了一群波罗的海舰队士兵在阵亡的战友遗体前哀悼、敬仰英雄的情景。“梅尔尼科夫采用群像雕塑般的纪念碑式的构图创造性地运用在了画面上,在造型上人物结实有力,剪影似地轮廓处理更好地突出了人物的性格。整幅画气氛凝重,色彩沉稳,中间的白色块很好地协调了过于沉闷的画面调子。画面上明暗关系的处理十分精妙,大面积的暗色块和亮色块的并置,辅以小面积的黑白的色块的搭配,使得画面色彩响亮明快,富有强烈的装饰效果,这很好地体现了他先色块后形象的创作主张。这张画人物造型写实但画面依然富有装饰性和平面感。”[2]

笔者试图以形式与情感为两个重要的切入点,对这两幅世界名画进行比较,分析西方美术的线性发展的某些规律和衔接问题。

2 古希腊程式匹配的回归与感知方式的革新

人们通常将西方古典文明称作“两希文明”,即古希腊与希伯来文明。古希腊被称为“人类健康的童年”,古希腊的艺术成为西方艺术的源头。从《奥尔南的葬礼》与《波罗的海海军的誓言》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古希腊浮雕的影子:平列的静态实体;追求构图的稳定、均衡与庄重,多垂直水平关系;整个画面犹如交响乐一般充满节奏感。

沃尔夫林曾经说过:“线描与涂绘这两路风格是与对世界的两种不同兴趣相一致的,在前者中是对事物本身的形体的兴趣,是持久的,可量度的有限形式,在后者中是对于事物间多种联系与变动中的外貌的兴趣,是运动的,功能的形式;在前者中作画的手是循着实在形体而摸索世界,在后者中作画的眼是敏感地游弋于形体有无之间的领域而感受到虚实之美。……在写实的感性与理性相结合之中,前者更多地抓紧理性的力量稳定,而后者更寄意与感性的生动涌流。”沃尔夫林为了区别古典主义绘画与巴洛克绘画,提出了五对基本概念:“线描与涂绘;平面与纵深;封闭的形式与开放的形式;多样性的统一和同一性的统一;清晰性与模糊性。”[3]可以看出,库尔贝和梅尔尼科夫没有囿于既有图式分野,而是力图将几种手段综合运用:构图上的平列并置安排,追求构图的稳定、均衡、对称,强调严谨、庄重。同时借鉴了巴洛克“多个局部服从于一个占绝对优势的整体感知和作用的需要”。表现手段上放弃了注重清晰轮廓的线描,而采用涂绘;在主题上,将古典主义情绪的葬礼表达地具有某种模糊性,从气氛上削弱了悲剧的力度。

在《奥尔南的葬礼》中,人物的关系颇为微妙。画面中的人物皆为真人大小,虽然熙熙攘攘,然而彼此之间似乎没有什么交集。画面以黑色调为主,领队的红色衣饰特别显眼,是视线的中心。每个人目光所注视的地方都不一样,悲伤的人沉浸在自己的悲伤中,更多的人脸上呈现出一种淡漠的、让人捉摸不透的表情。葬礼似乎仅仅是大家聚在一起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不具有其他的意义。

《波罗的海人的誓言》是纪念二战的作品,艺术家没有以常规性的英雄主义概念进行描绘处理。画面中大部分空间和人物被阴影笼罩,整个画面仿佛一出舞台剧,大伙儿仿佛在从事某种仪式,而这个仪式本身带来的气场超过了仪式的内容。在表现形式上,梅尔尼科夫创造性地将平面性与立体性、装饰性与纪念性相结合,以丰富、饱满的笔触表现人物的精神状态。他在色彩语汇上作了大胆的革新,自由地把原涂和薄敷相结合,造成特殊的肌理效果,且有意识地把笔触和刮刀的痕迹作为绘画语言的一部分,酣畅地以此传达自己的内心感情。

3 后宗教性仪式感和救赎意识

在艺术作品中表现死亡,是西方世界永恒的主题。艺术家在表现死亡时,总是选择严谨的结构,美化人物形象和场景,以达到宗教的某种意义。世界上所有的文化都把葬礼摆在很重要的位置,这是一项非常严肃且重要的生活仪式,甚至可以这样说:关于葬礼的有意识的仪式是人类独有的文明成果。人们从这项仪式中找寻集体的存在,生者送别死者的同时也在保留生命在世间最后的印记。

库尔贝在《奥尔南的葬礼》中,将精力集中在葬礼的世俗性含义上,视葬礼为人间群体所举行的一个内在性的活动。埋在这里的是谁一点都不重要,死者的灵魂向何处去、有没有来生也无关宏旨。这幅画要谈的是他被埋葬的地点以及参与这一葬礼的群体本质,让人充分感受到画家想要传达出的绘画现实。画中库尔贝所关心的是具体时间、地点以及发生在此时此刻的事件,他将这幅画视为他所宣称的“在他的艺术中转译那个时代的风俗、理念及形貌”意图的一种实践。这里展现的是一个人生短片,是一种对死亡的理解,一种对“真”的理解。这种放弃对想象力和崇高感的追求是对浪漫主义、新古典主义的反叛,意味着新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的兴起。

梅尔尼科夫作品的形式表达主要来源于古希腊及拜占庭艺术。众所周知,古罗斯(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及其他东斯拉夫民族的共同祖先)在公元988年由当时的大公弗拉基米尔宣布集体皈依基督教(希腊正教),由此开始了俄罗斯文明与西方文明全面的接轨。在长达一千多年的神权统治时期,拜占庭风格的文化艺术强烈地影响着俄罗斯。在作品《波罗的海人的誓言》中,宗教性的仪式感和救赎意识成为观众的直观感受。然而,俄罗斯艺术的另一大特征即“人民性”又影响着作者的创作。与库尔贝一样,梅尔尼科夫将画面中许多人物的面部处理得含糊不清,与中古时期的拜占庭圣像画有显著的区别,画面中的这些士兵如同库尔贝作品中那些农夫、民妇一样,拥有朴素而伟大的灵魂。艺术家把这些普通人处理得如英雄和圣人般伫立,其目的即是将“宗教”淡化,而将“宗教性”的情感因素、道德因素及救赎因素放大,达成全新艺术表达。

贡布里希曾经说过:“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都在这历史中既回顾过去,又引向未来”[4]。库尔贝和梅尔尼科夫就是这些伟大艺术家中的优秀分子。因此,研究他们的作品形态、图像意义和感知方式,对今天的艺术创作有极大之裨益。

[1]何政广.库尔贝——写实主义大师[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4-5.

[2]孙晓东.梅尔尼科夫和靳尚谊艺术特点的分析及比较[J].艺术科技,2013(2):60-61.

[3]海因里希·沃尔夫林.美术史的基本概念[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1-12.

[4]E.H.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99:8.

猜你喜欢

尼科夫梅尔葬礼
为冰川举行“葬礼”
这是在葬礼上听过最多的一句话
基于梅尔频谱分离和LSCNet的声学场景分类方法
梅尔维尔鲸
女诗人梅尔诗集《十二背后》三人谈
不可思议的太空葬礼
“熊”视眈眈
俄著名导演涉嫌欺诈被拘
对一个人的认识
俄罗斯女排主教练被疑上吊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