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黔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2015-03-20颜建华王德红

安顺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社会经济

颜建华 王德红

(1、2.《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 安顺561000)

清代黔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

颜建华1王德红2

(1、2.《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贵州安顺561000)

摘要:清代是贵州古代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重要时期。在明代“改土设流”的基础上,清代在贵州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名存实亡。清王朝改变明代府、州、县与卫、所分治的局面,行政区划逐渐划一。由于这些举措,促使了黔中境内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各种管理体制也进一步健全完善。

关键词:改土归流;政区划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经过清初的休养生息,清代社会从康熙中期,民力得到了恢复,国家较为安定,人口数量呈上升趋势。在明代“改土设流”的基础之上,清代在贵州实行了大规模的“改土归流”,许多土司名存实亡,所占地域纳入了朝廷管辖。康熙、雍正年间,贵州的疆域得到了扩大,清政府把与贵州邻近原属湖南、广西、四川的部分区域划入贵州辖制,形成现今贵州的疆界,全省疆域比明代扩大了约三分之一[1]81。乾隆十四年(1749年),贵州人口已达到307万余人,乾隆后期达到525万余人[1]140。道光年间,贵州人口发展到了高峰,据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所记,道光二十年至三十年(1840年—1850年),贵州年平均人口为542.2万[2]9-10。光绪中期,贵州全省人口增加到766.9万人[1]541。黔中境内的贵阳府城、安顺府城是全省人口最为密集的城市。清初,继续实行明代屯田垦荒措施,采用优惠的政策,贵州的荒田大量开垦,耕地面积迅速扩大,农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作为黔中的主要区域,贵阳和安顺自明代建省以来,在全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甚为迅速,是全省较为富庶的地区。

一、强化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土司势力

清代,随着各种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完善,贵州的战略地位更加突显,成为清王朝开拓疆土的主要区域之一。明末清初,贵州虽为一省,但辖境极狭小,财力不足邻省富庶的一个州县。清初,顺、康两朝帝王,主要以“抚绥”方式来巩固对贵州的统治。平定吴三桂之乱后,为稳定贵州局势,采取的策略是竭力拉拢和利用土司力量,形成了贵州虽有府州县卫之名,地方皆土司管辖的状态。雍正年间开始着手解决土司问题,采取合并、裁卫并县,调整疆域增设府、州、县等各方面措施,从而基本确定了贵州的疆界。乾隆初年,全省面积达到了17万多平方公里,比明朝时的贵州省增加了5.7万余平方公里[1]81,在规模体制上已经与其他省份相差不大。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黔中地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安抚土司土民和屯田制度的保留是清政府治黔的重大策略。清军入黔,贵州最大的土司水西安氏率先投降,接着各地土司纷纷迎降归附。对这些“归顺”的土司,清政府采用抚绥政策,全部准袭原职,发给新的印信号纸。顺治十六年(1659年)八月,题袭安顺府境内的西堡、宁谷、康佐、十二营、顶营、募役、沙营等地正副长官司,又题袭安顺土州同、盘江土巡检等土官,实行“以土司治土人”[1]21的策略,同时,由于长期以来战乱不止,贵州荒芜的田地很多,为了恢复民力发展生产,清初还在一定程度上保留着明代的屯田制度。清初的屯田,分军屯、民屯两种,但已经同明代的性质不同。军屯是政府将大量土地分给驻军屯垦,借此以兵养兵。清代“屯丁”的任务是种粮食,卫所专管屯政,职能与州县征收赋税相近。

为了削弱土司势力,巩固清政府对贵州的统治,清政府对贵州土司加强了管理和推进“改土归流”的实施。清朝初期,在对贵州土司的设置和管理制度方面,采取严格承袭制度,明确土司职守,加强铨叙考核,颁布苗疆禁例等措施。严格承袭制度的要点是让土司事先呈报宗支图谱,杜绝争袭、冒袭的事件发生,按照先嫡后庶,先族内后族外取继任土司。清政府对任职土司实行“有功别叙,有罪则处”[1]的考核制度。对土司的惩处主要有“参革”、“治罪”、“降调”、“罚俸”、“狱枷”、“杖责”等。如在平吴三桂之乱,永宁州土官沙起龙、礼适试等人率士兵迎击叛军,修造盘江浮桥使清军顺利过江,得到清廷嘉奖升任。西堡正长官沙毓奇、宁谷长官顾惟藩死后因催承袭不至,被奏请废土设流。清王朝还以法律的形式制定了“苗疆禁例”[2],以防止土司的骄横、反叛,并规定土官要受流官的节制。土司的职能相应被削弱,地位低于流官,直接受府、州、县流官的管辖调遣。土司不能干预民事,只有替官府征钱粮的任务。改土归流的目的是要实现清政府对土司地区的政治、军事的直接控制,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从而将尚未纳入清政府建置的土司区域设流官进行管理,把土司占有土地收归国有,把土司侵占的赋税纳入国库。

二、农产品不断增多,手工业经济发展迅速

农作物品种增多,经济作物发展快,是黔中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的显著特征。官府对新修农田水利工程十分重视,在黔中区域形成土堰、塘、渠、陂的灌溉枢纽,如普定县、安平县、清镇县、郎岱厅、归化厅,永宁州、镇宁州以及安顺、贵阳的府属亲辖地等均能引水灌溉农田,保证了农作物的丰产。灌溉技术更加推广,竹筒水车、龙骨车、戽桶、枧等技术得到普遍使用,改变过去依赖天雨的状况,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带来了手工业的兴起。

水稻是黔中最主要的农作物,品种多产量高。黔中一带“地势平坦”,所属府州县田坝多,流泉灌注最适宜种水稻,《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说镇宁州:“产米颇丰,民食所余,尚供邻封贩粜”[3]63。安顺府属有黄香糯、白香糯、杉木红、老鸦糯(亦名冷水糯)、金钗糯(又名尖担糯)、岩尖糯等品种。粘稻有大油粘、小油粘(又名芦粘)、高粘、麻粘、补纳粘、白油粘、金色银等品种。小麦在黔中地区种植较为普通,在安平县小麦是“最善人”的粮食。在黔中地域,包谷是民间的重要粮食,《安顺府志》卷十四载:“山土多种包谷”[4]292。红薯原产于美洲,于明末清初传入贵州,其性耐旱高产。光绪以来,玉米和红薯这两种粮食作物的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成为了山区居民的主要食物。此外,黔中地域也多种荞、稗、豆等品种。甘庶在明代后期传入了贵州,万历《贵州通志》“方产”条下记载说:“漆、蜡、红花、降真香、甘庶为其特产”[5]263。清代永宁、贞丰种甘庶极为普遍,今关岭甘庶还是著名的土特产。崇祯末年,烟叶传入贵州,乾隆时期,烟叶在今天黔中地域已普遍栽种,《安顺府志·地理志·物产》列为了安顺府的通产[4]335。栽种烟叶所获利润超过了稻麦。黔中地域种茶叶的历史也十分悠久,明清以来一直是贵州的土贡之一,普定的朶贝茶、镇宁的白沙茶都是极品。清朝末年,种茶又有了发展,光绪年间贵州茶叶约占全国第八位[1]81,其中黔中地域的安顺府产量很高,并是重要的出口物资,永宁州募役司的少数民族多“以贩茶为生”[1]140。黔中地域的农副产品在晚清又有发展,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土特产品。

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黔中地域手工业迅速兴起,所产产品工艺精巧。黔中地域的纺织技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少数民族地区也得到推广。黔中的布依族不仅“善治田”[3]63,其妇女尤善织布,称为“仲家布”[3]28。安顺是清朝末年黔中地域手工棉纺织业发展迅速的城市,生产的布匹种类繁多,府属专产的布就有五色扣布、顺布、紫米草布、搭连布、椒花布、羊毛布、毛绒、棉绒、葛布,归化厅产有大布,镇宁州有高机布、铁笛布等。其中五色扣布,有桃红枝、红扪青、漂白、月蓝、官绿等色,能与著名的苏松相媲美[4]336。顺布,因出自安顺而得名,又称唐家布,品色俱全,远销省内外;铁笛布也是黔中名产,明代就有地方志书记载。乾隆年间,养蚕织丝在遵义兴起。黔中地域多青棡树,可供养蚕。道光七年,刘祖宪任安平县令,提倡养殖橡蚕,还作了《橡茧图说》,劝民种青棡养蚕纺丝[4]337。丝绸的纺织,比棉织品的利润更可观,能得十数倍之利,桑蚕织丝因此兴起。清代,黔中地域的制革业闻名西南,如安顺府属生产的革器有盘盂、尊罍、以土漆反复漆外表,经久耐用;生产的皮鞯,彩绘光泽、柔韧耐用;皮靴、皮鞋因耐久而胜于他郡[4]336。这些革器通过打磨出光泽,然后用色彩调漆于皮上涂绘各类花鸟图形,主要有黄、红、靛、羊肝四种颜色。所绘图形美观生动,工艺精致。煤矿在黔中地域的蕴藏量较大,为冶炼铁矿提供了有利条件。安顺府的郎岱厅、永宁州均有冶炼铁矿的作坊。永宁州的三丙坝是安顺府产铁的主要场地。安顺的铁制品远近闻名,道光末年,湖南宝庆人余世贤来安顺落户,以铁为业,吸取屯堡人吴氏的制铁工艺,专制刀具,产品质量好[1]186,每日仅打制剪刀5把、菜刀4把,以至供不应求。尤其是制作剪刀,要经过17道工序,因而质地十分精湛,至今安顺的“三刀”还闻名遐迩。

三、市场繁荣,商业贸易兴旺发达

清代,城市集镇因土司制度的基本瓦解逐渐增多。明代虽然在土司的领地设置流官,但土司还保持相对的独立性,领土也大多是封闭式的。清代“改土归流”,土司领地大多归流官管理,区域封闭的局面解体,尤其是晚清时代,不论汉族聚居地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涌现许多集市,商业在城镇兴旺发达起来。这些场与场之间一般相距二三十里或四五十里。作为黔中腹地的安顺、贵阳,明代时商业就比较繁荣,清代中后期,集市在府、厅、州、县内成点状分布。场地多由当地有权势之人确定,再由官方发给执照,有少数场地由土司设定,安平县的沙家马场就是由西堡长官沙氏所设[1]225。据《镇宁县志·地理志》所载,镇宁州在明代有州城场、江龙场、郎洞场、黄果树场、沙锅堡场等集市[6]139—140。又据《黔南识略·黔南职方纪略》所说,乾隆时归化厅有市场16个[3]59,咸丰年间《安顺府志》已记载为23个[4]114—115。永宁州在乾隆时有市场11个[3]66,道光年间发展为32个[4]138—139。黔中地域的贵阳、安顺、清镇、安平所设集市也不断增多。府、厅、州、县是集市的中心,贵阳府、安顺府是贵州省货物的主要集散地,集市贸易最为兴盛。市场繁荣,商业贸易兴旺是清代黔中社会的显著特征。

在黔中地域的主要城市贵阳府、安顺府,市场上交易的物资主要有农副产品、手工业日用品两个大类,农副产品主要出自乡村的少数民族之手,具有民族风格;手工产品主要出自城镇里的汉族,产品讲究工艺美和实用性。集市贸易是黔中城乡人民物质生活不可缺少的部分,出现专门以集贸营利为职业的商人,黔中一带经销的主要是川盐。食盐的运载主要是人背马驮,山区以人背为主。由于盐运的需要,专以牲口运盐的人户应运而生。《黔南识略》卷五说,普定县“其能畜牛马贩蜀盐者,为驼盐户;其只客雇及为人员赁者曰脚户”[3]60。已经出现了专门经销某种产品的市场,如安顺城内西街就是棉花市,每到寅、未日,妇女各持纱线到那里交易棉花。城内的东街,后来又在北街,寅、未日专营布匹。贵阳、安顺是黔中地域的主要中心城市,人口密集,工匠荟翠,对商品的需求量大,到省城及邻府交通较为方便,不论场期还是平时,都百货云集,有所谓“百日场”之说。商业的兴盛,使黔中地域的社会经济发生巨大变化,府、厅、州、县城邑既是当地的政治中心,又是经济中心。如安顺府城地当驿道要冲,为“黔之腹、滇之喉”[4]3,商业的繁荣在当时超过了贵阳,是客商云集的地方,出现了许多会馆,如旧州和坝阳的万寿宫就是当时商家往来止息交易的处所。随着商品经济在城乡的发展和国外资本主义的渗入,晚清时期的贵阳府、安顺府也从封闭走向开放,金银首饰的加工业随之兴起。

四、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交通邮驿制度快速改进

通过改土归流,贵州与中央王朝的联系得到了加强,许多闭塞落后的区域得到了开发,交通得到改善,促进了黔中交通邮驿制度快速改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儒家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推进了贵州封建制度化的进程。

随着儒家文化的广泛传播,在黔中地域科举制度得到进一步发展。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大体一致。治理贵州的督抚大臣常利用科举考试来协调民族矛盾,奏请朝廷让少数民族参加科举,任命中试为流官,因此贵州的科举考试有了新的发展变化。一是不断增加贵州乡试的名额,多次对少数民族采取“加额进取”的特殊政策。雍正年间,黔中地域的清镇、普定升为中学,各取进士12名。二是分棚考试得到普遍推广。到光绪年间,贵州各府州考棚基本建立。

清代的驿路有新的延伸和新的路线,交通邮驿网络更便利完善。驿政方面新的变化主要有邮传归驿和裁驿设铺两个方面。黔中地域的关岭、盘江是黔滇线上极为险峻之地,雍正七年(1729年),鄂尔泰所奏的《请开上游疏》得到批准,对镇宁州黄果树改建新路,经郎岱厅毛口渡,跨北盘江至盘州厅蒿子卡与旧路相接,而避开关岭铁索桥一段险道。乾隆年间到清末,黔滇驿道多次改修,从贵阳的黄华驿向西设有清镇驿、平坝驿、普利驿、安庄驿、坡贡驿、郎岱驿、阿都田驿、上寨驿、刘官屯驿、亦资孔驿[3]60。以前驿铺分工有别,驿站用马递,递铺用步递。清代实行裁驿设铺,交通系统有所变化,更为便捷和节省用度。清代还十分注意府、州、厅、县道路的修建,形成以省、府为中心的交通网络。清代的驿夫就是邮差,驿站直接承担递送信息的任务。清代的驿道运输,主要是运输粮、盐、铜、铝等,大多为官方负责,其次还担负运送军旅和接送官员的任务。驿道的改修,使黔中的交通运输得以改进,从而推进商业、采矿等各行业的发展。

结语

清代是黔中社会经济发展最辉煌的时期。这个历史阶段,进一步完善了黔中地域府、州、县的建制,疆域得以扩大。人口增加,耕地面积增大,是清代黔中地域较之明代最显著的一个变化。黔中地域的经济作物迅猛增加,手工业产品工艺精巧,商贸兴旺,市场繁荣。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管理体制的改革健全。土司纳入当地流官管理,科举考试制度规模扩大,交通邮驿制度得到改进,是清代黔中地域社会体制最鲜明的特征。这个历史时期,黔中社会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逐渐向现代社会过渡。

参考文献:

[1]贵州通史编委会·贵州通史(第3卷)[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81、140、541、81、140.、186、225、81、21.

[2]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1集)[M].北京:三联书店,1957:9-10.

[3](清)爱必达,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M].点校本,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63、63、28.、59、 66、60.

[4](清)常恩·安顺府志·地理志(十三)·气候[M].颜建华点校,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292、335、336、337、336、114-115、138-139、3.

[5](明)王来贤,许一德·(万历)贵州通志·方产[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263.

[6]镇宁县文史资料委员会·镇宁县志·地理志(卷下)[M].安顺地区印刷厂,1994:139-140.

(责任编辑:郑朝彬)

文学·语言·艺术

收稿日期:2015-02-26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黔中文化与黔中经济区构建研究”(项目编号:10GH33)结题成果。

作者简介:1.颜建华(1957~),男,贵州普定人,安顺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地方文化。

中图分类号:K29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507(2015)03-0006-03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and Economic in Central-Guizhou in the Qing Dynasty

Yan Jianhua

(Editorial Department of Journal of Anshun University,Anshun,Guizhou 561000,China)

Abstract:It is a particular period for social economy development of Guizhou ancient society in Qing Dynasty. Based on the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in the Ming Dynasty, the Qing government implemented 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 in Guizhou, so Many chieftains cease to exist except in name. The state,county and Weisuo were Changed by the Qing government and the district were unified. The social economy in Guizhou had to be rapid development and the system of management was perfected in further by that measures.

Key words:bureaucratization of native officers,district to be unified,social economy,rapid development

2.王德红(1977~),男,贵州镇宁人,《安顺学院学报》编辑部编辑。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学。

猜你喜欢

社会经济
2013年广东热区社会经济及农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公证创新服务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浅谈如何提高中学生学习经济常识的主动性
互联网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社会经济发展中民商法的变化与发展
基于因子分析的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研究
简论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初期不稳定因素与就业预警机制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