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析
2015-03-20娄淑华,马超
论和谐师生关系的交往原则——基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分析
娄淑华,马超
(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吉林长春130012)
摘要[]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学实践基础上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交往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与最高境界,是师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培育师生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为目标,更加注重师生关系和谐性及其作用的发挥。平等性、人本性、教育性与开放性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的基本原则,是实现和维护师生关系和谐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交往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7602( 2015) 09-0142-03
收稿日期[]2015-04-02
作者简介[]娄淑华( 1955-),女,吉林梨树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学理论与方法、政治社会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研究;马超( 1987-),男,河北承德人,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14BKS101)。
师生关系是教育领域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交往关系,是教育本质与教育规律的具体体现,是关乎教育质量与师生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长期以来,教育理论界高度重视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并致力于实现其现实状态的和谐。师生关系在理论层面经历了“主客体”说、“双主体”说以及“主体间性”说;现实层面则经历了“不和谐”“伪和谐”以及“真和谐”观念的演化。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界对师生关系的理论定位与现实状态进行重新审视和检测,强调构建真正意义上的和谐师生关系。为此,师生在交往过程中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平等性原则、人本性原则等。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培育师生正确价值观念与行为实践为目标,更加注重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及其作用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坚持自身特殊性交往原则与一般性交往原则相结合,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促进师生动态协调平衡式健康发展,为其它相关课程或专业和谐师生关系构建提供了启示与借鉴。
一、平等性原则: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式交往
社会交往是人的社会存在方式,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之间运用语言、符号、肢体动作等媒介进行相互认知、沟通与影响的活动。马克思曾言:“真正的交往体现为人对交往关系的自由占有,人从交往的形式主体转为真正主体,交往真正成为人的自觉自由行为。”[1]从本质上来说,介入社会交往的人是具有平等性与主体性的人。这种平等性与主体性主要体现在交往双方在交往地位、权利、义务、内容与道德等方面的平等性,在交往活动过程中的自主、自由与自觉,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社会交往缺乏主体平等性,“双主体”式交往关系就会在某种程度上转变为“主体—客体”关系或者“双客体”关系,失去其实质性内容与意蕴,难以形成和谐的社会交往关系。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类型,源于社会交往,寓于社会交往之中。教师与学生是师生交往的主要参与者,虽然二者在认知能力、任务分工、资源占有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但都是具有主体性、独立性与创造性的个体或群体。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坚持平等性原则,促进二者主体式交往,能够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提供坚实基础与条件。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以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为教学内容,要求师生正确掌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方法。师生交往的理念和活动深受马克思主义平等思想与主体观念的影响和熏陶,渗透着马克思主义深厚的教育情感与强大的人文关怀,强烈反映师生平等性与主体性交往的诉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是身心发育基本成熟、具有较强独立分析能力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特殊群体,能够探索教师授课内容的思想性与拓展性,挖掘教师授课方式的针对性与灵活性,丰富自身获取知识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分析社会热点与难点问题的关联与真伪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是知识创新的科学研究者,不仅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还深入开展理论研究,并将研究成果与学术观点融入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同探索未知的知识领域,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与研究方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的主体性意识与能力为其平等性交往提供了可能。坚持平等性交往原则,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是主体间的交往过程,修正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学生为中心”的交往方式,使师生能够在相互尊重主体地位与人格、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在自由、平等、民主、合作的氛围与环境中开展主体式交往,实现彼此平等对话、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关系。
二、人本性原则:教师与学生的互惠式发展
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每一个人类个体都是作为特定的社会关系而存在,社会交往是建立、发展和健全各种关系的内在要求。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交往对于人类具有本体论的地位,是人类最基本的精神需要”[2],是人类个体与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人们通过社会交往建立彼此在物质、情感、信息、服务等方面的交换关系,以满足自身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的需要,进而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发展目标。虽然,这凸显社会交往的功利性与互惠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类个体与社会发展的本质。正如马克思所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人的发展。”[3]师生交往具有一般社会交往的功利性与互惠性特点,但其与庸俗的“功利主义”“个人主义”等交往观念和方式有着质的不同。它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以教师的教书育人与学生的勤奋好学为基础,坚持双向互动交往方式,促进双方的动态协调发展。和谐师生交往将交往看作目的而非手段,将索取寓于奉献之中,坚持人本性原则,实现师生互惠式发展。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肩负着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培育具有崇高理想信念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工作,这内在地要求其教学过程与师生交往必须坚持人本性原则。在这里,“以人为本”包括三层含义:其一,人是目的而非手段。课程的终极目标是培养人,而不是把人视为传播或创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工具或手段;其二,人包括教师与学生,二者缺一不可;其三,人的发展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惠式发展。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不是教师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过程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结合。
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传播者,教师在师生交往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与思想魅力影响和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并在教学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认同与理论研究创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者,学生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正确认知和吸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并助推教师科研工作与课堂教学的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坚持人本性原则,使其交往模式由传统的单向、僵化、消极转变为双向、互动、积极。师生在持续的互动交往过程中,通过心灵的对接、意见的交换、思想的碰撞、合作的探究,实现知识的共同拥有与个性的全面发展。[2]
三、教育性原则: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相统一
师生交往是教育的重要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交往类型,师生交往与一般性社会交往相比具有鲜明特征。一般性社会交往在交往目的、内容和过程等方面具有一定的自发性、盲目性、无序性与无意识性,师生交往则具有明显的自觉性、有序性、目的性和教育性。其中,教育性是师生交往区别于一般性社会交往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师生交往不是教育教学实践的副产品与衍生物,而是双方依据心理需要与情感体验自发形成的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交往活动。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相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和敞亮,这种我与你的关系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4]教育活动就是交往活动,师生交往的教育性不仅仅表现在师生以语言为交流媒介的文化传播与思想引导,还表现在师生以情感为交流媒介的心灵沟通与对话理解,二者的有机统一才构成富有教育性的和谐师生关系。
师生间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的强度、性质与方向,是制约其关系和谐程度、影响其教育效果的关键因素。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是师生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相结合,实现其关系和谐与教育性的典型代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等对师生精神境界的改造与影响,师生交往强调双方价值观念与道德情操等的相互交流与作用。在教育交往层面,师生交往具有明显的思想引导性和教育性。其以课堂教学与文化知识为基础,在一定教育情境中建构师生完满精神世界,渗透着师生对文化理论、历史事实、价值观念与道德法律等的分歧与共识、批判与认同、摒弃与吸收;在社会交往层面,师生交往具有明显的情感性与隐蔽性。其以实践活动与生活体验为基础进行情感交流与心灵沟通,渗透着师生在价值取向、人格倾向、意志态度等方面的交流与磨合、修正与完善、内化与外显。正如杜威所说:“最好的和最深刻的道德训练,恰恰是人们在工作和思想的统一中跟别人发生适当的关系而得来的。”[5]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不是单纯地强调师生之间主体性的平等交往,放弃交往中的教育责任,而是依据教育性原则,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平为目标,通过思想引导与情感交流相结合的教育方式,潜移默化地丰富师生的精神生活,改变师生的精神风貌,提高师生的精神境界,促进师生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交往过程中实现精神升华与共同发展。
四、开放性原则: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
师生交往是教育领域的基础性活动,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而不断发展。社会文化变迁与科技进步促进社会交往理念与方式的与时俱进,教育体制改革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情境与管理制度的民主创新,二者共同作用于师生交往,要求其交往内容与形式不断增强开放性与灵活性。这种开放性要求师生交往不能封闭在对传统文化理论的认知和理解、对“灌输式”教学方式的机械运用、对课堂教学的寸步不离等方面,而必须要增强对当代文化与社会热点问题的回应与把握、对开放式教学方式与师生情感的采纳和关怀、对现实生活与实际应用的重视。传统教育活动“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简化成一种知识授受关系,教育向人展示的只是一个‘科学的世界’,而忘却了作为根本的‘生活世界’。”[4]师生交往坚持开放性原则,改变传统教育理念与交往方式,将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拓展其深度与广度,赋予其生活意蕴,为创新师生交往方式、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指明了前进方向。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一门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课程,要求师生能够将其课堂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应用于现实生活。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是最为贴近社会、贴近生活的校园交往类型,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内容机械而直接地应用于师生交往与现实生活操作困难、效果欠佳。同时,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对师生的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辨别能力及应对能力提出重重挑战。这就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交往过程中发挥主导性作用,坚持开放性原则,更新教学观念,将课堂教学寓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适时提出思想论题,创新交往方式,引导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的认知和理解,并通过自身成熟的文化素养、意志品质与行为规范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以推动师生在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层面实现和谐。由于师生在年龄阅历、知识能力、兴趣个性、认知角度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其交往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冲突和思想交锋,双方应将启发讲授式、合作辩论式、对话教学式、探究发现式等开放性交往方式运用于课堂教学与实际应用之中,实现求同存异与取长补短。
师生交往是社会交往的浓缩和投影。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师生交往是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师生交往活动开展最为彻底、最为充分的领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引,以推进师生共同发展为目标,坚持平等性交往、人本性交往、教育性交往与开放性交往,将有效建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和谐师生关系,使师生真切地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巨大魅力与人文关怀,实现自身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77.
[2]詹曾明.交往教学: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1).
[3]马克斯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515.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2-3,3.
[5]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赵祥磷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7.
[6]曹迎.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交往策略的运用[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