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崆峒山,西来第一山

2015-03-20尹巨龙

中国西部 2015年26期

文/尹巨龙

崆峒山,西来第一山

文/尹巨龙

云中奇塔 摄影/徐振华

①胡耀邦题崆峒山碑 摄影/段小靖

道教名山崆峒山,坐落于甘肃省东部古城平凉以西约12公里的峰峦之中。平凉城素有“陇上旱码头”之称,是古“丝绸之路”的必经重镇,史称“西出长安第一城”。

崆峒山为典型的丹霞地貌,属六盘山支脉,西依兰州,东望西安,南邻宝鸡,北抵银川,自古被冠以“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之美誉。峰峦叠嶂,绝壁万仞,怪石突兀,林海浩瀚,山石花木奇险灵秀,道观建筑古朴精巧。这里先后修建过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个建筑群以及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是我国最早的道教发源地之一,素有“天下道教第一山”之称。

择个风清日朗之时,轻装简步,从市区出发,半小时便可到崆峒山东门。刚进东门,一条曲径幽路便呈现在眼前,这是一条近年来专门为游客徒步上山而修建的水泥硬化路,游人们精力好心情好的话可从这里踱步上山;反之,则可以坐观光车或索道车。小路呈“之”字形蜿蜒盘旋上升,抬眼望去,两旁古木参天,枝干凌厉,松针间透射的阳光让树影斑驳,山石挺拔其姿,尽情舒展,在林间肆意泼墨。这样的林间小道,让人不由地卸下身心的疲惫。不经意间,眼前豁然开朗,崆峒山的中心——中台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到达了。中台地势平坦宽广,视野开阔,分两阶:上阶高埠处法轮寺、舒花寺、凌空塔各显风姿;下阶古建有真乘寺、飞升宫、紫霄宫、十方院、藏经楼、五龙宫、七真观、三皇楼、紫霄宫、三皇楼。从中台往下俯瞰,数里之外,原野茫茫,绿流如带,延绵之势如龙蛇逶迤;仰而望之,山高云低,翠影浮动,连峦叠峰,温婉之彩似长卷浩荡。站在这里,看着绿荫织锦,听着鸟喧虫鸣,心情便如草沁幽芳,潺潺流水,超尘离俗。

由中台向西前行,穿过朝天门,进入登临绝顶的唯一通道——“上天梯”,上天梯始凿于唐贞观元年,共有369级台阶,从下而上依45度、60度、75度山势而建,每一角度都有一百多级台阶,民间常用这样一首诗来形容:“一步进一寸,天门攀铁柱,自向此间行,才得上天路”,可见其险峻难登。远远望去,一架石梯凌空而立,目光可及之处,直通云霄,高不可攀。倘若你身处山腰,扭头向后,石梯轰然疾下,直达山底,环及四周,左右两壁石崖对峙,危岩夹耸,竖崖突兀,幽壑纵横,自己置身于半空之中,惶恐、惊叹之感突生心头,闭眼平息半刻,只得抓紧任一侧铁索低头前行,再不会向后观看。至半道,峭壁上的“皇帝问道处”摩崖石刻和木制小屋迎面而来。相传,人文初祖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在此处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庄子·在宥》记载:“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空同之山,故往见之……”;后有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而效法黄帝,秦始皇“巡陇西、北地,出笄头山,过回中”;汉武帝六出陇中,两次登上笄头山,崆峒山因此而闻名于世。司马迁“尝西登崆峒”,晋代皇甫谧隐居崆峒山著成《针炙甲乙经》,道士张三丰避居崆峒五年,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岑参、元稹,宋代李清照、游师雄、张元,明代李攀龙、赵时春,清代王士祯、左宗棠、林则徐、谭嗣同,民国于右任、傅作义、邓宝珊等,都曾慕名登临,赋诗题咏。这时的崆峒山不仅仅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造就的艺术宫殿,更是一方荟萃古今中外人文遗迹的历史瑰宝。

“崆峒”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从地理位置看,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又说崆峒是周朝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无论是无从考证的传说还是史料记载的史实,都为崆峒山增添着神秘与神异。

天梯之上就是崆峒山最负盛名的三教洞。洞内,释迦牟尼、太上老君、孔老夫子塑像供于一堂,佛、道、儒三教并存,已有1500多年。秦汉时期,就有道人在此筑宫修炼;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崆峒山已十分兴盛;唐宋至元代,佛、儒两教陆续增修和扩建,其间也曾因战争和灾害,不断地毁坏重建。至今三教依然共存共生,和皇城一起显现着中国古建筑艺术和文化艺术。一座名山,三大宗教能同时存在这么长时间,既说明历史上,宗教文化在崆峒山曾经无比兴盛,也说明了道教的包容与宽大。

②上天梯 摄影/尹巨龙

③法轮寺的凌空塔 摄影/尹巨龙z

崆峒云海 摄影/周俊摄

继续前行,越过三天门,趟过磨针观,便到了主峰马鬃山,其峰气势磅礴,直插云天。东面为棋盘岭,相传为广成子、赤松子对弈之地;西面为苍松岭,斜插泾河,因而又称“龙吸水”;北面为舍身崖,又名“鹞子翻身”,极其峻险;西北面为笄头山,因形酷似古人头上的发髻而得名。这里眼界开阔,各处胜景尽揽眼底。雾起时,脚下云海翻滚,山峰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彩霞与之交相辉映,庙宇翼角高挑,琉璃碧瓦,金柱丹漆,重檐天花,彩绘藻井,游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让人流连忘返,这番胜景也正是著名的“崆峒云海”。

崆峒山寺观之首——皇城,为马鬃山的一大名胜,也是全山保存最为完整的一组明代建筑群,殿宇檐歇山顶,飞楞崇脊,顺角舒展,由于宏伟大气,富丽堂皇,犹如皇宫,故得“皇城”之名。每年农历四月初八,皇城都举行盛大的佛事活动,各地信徒纷至沓来,三教同台献艺,场面蔚为壮观。

与皇城相邻的是雷声峰,雷声峰三面峭壁,一面依山,地势险峻,林海长青不枯。峰顶有九光殿、雷祖殿,值得一提的是九光殿与石坊。能在这么孤立狭小的峰顶建造一所宫殿,充分显示了明代工匠的高超技艺,他们有着超群的空间驾驭能力和高度精细的建筑体量尺度,以及极为高超的组装与运用建筑材料的能力;石坊是崆峒山现存的明代建筑物中唯一一件保存较为完整的石雕建筑,基座长5.6米,宽1.48米,高82厘米。仿木围栏两侧的柱头上,都雕刻着生动灵活、昂首挺胸、除妖避邪的石狮。石坊材质细腻,雕有八仙拜寿等神话故事,精准的雕凿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所刻人物或慈眉善目,或神态安详,或憨态可掬,刻法细腻,线条流畅。静站在石坊前,既让人钦羡古代平凉地区书法雕刻的艺术造诣,也可以了解古时的民风民俗。通过刻绘神话故事,展示出古代社会的生活理念和信仰寄托。据《明史》的《礼志》记载,道家以农历六月二十四为雷祖现身之日。所以,每年这天,各地善男信女云集此地,人山人海,进香拜佛,祈福消灾。

红日 摄影/徐振华

站在雷声峰顶,游人犹如半空道仙,飘逸洒脱,这时向东远眺,但见一座平塔拔地而起,直插云霄,与皇城隔空相望,这便是凌空塔。凌空塔所在之地是道教主要的活动场所,法像庄严,栩栩如生;古刹殿宇,气势恢宏;道家弟子在这里修身养性,勤学问道。凌空塔两侧古松枝叶繁茂,遍地馥郁清香。在塔顶端的石瓦之间,一株松树盘根错节,借塔之灵气昂然挺立二百多年,凛然苍劲,黛色如凝,四季常青,这既给寺院增添了神秘之感,又让人不由地感叹原来生命可以如此顽强。再向东远望,山麓泾河河谷中,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一条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望驾山在这里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曾居住穴中,炼丹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泾河穿峡而过,溪涧盘绕宛转,流泉星罗棋布,弹筝湖静躺山前,孕育了平凉又一文化珍宝——崆峒武术,其与峨嵋、少林、武当并称为中国四大武术,在古代威震四方。金庸先生曾赞“崆峒武术,威峙西陲”,直至今日,崆峒武术仍是中华文化与精神的象征所在。

古老且人文历史积淀深厚的崆峒山,就这样以巍峨雄浑的身姿矗立在游人的视野之中,从秦汉时期就开始建造的亭台楼阁、宝刹殿堂、梵宫庙宇、古塔鸣钟,遍布诸峰,展现着昔日的辉煌与纷呈。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的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

走进崆峒,一种清新真实、洒脱恬然的感觉悠然环绕。这里没有喧嚣的纷扰,没有尘世的烦郁,她以她的柔情缠绵和静谧轻灵给你惊艳的邂逅。在这干净淡泊的自然里,唯有纯净,唯有坦然,唯有一份痴痴的缱绻。

(责任编辑/吴曦 设计/赵清)